海洋地球化學

出版時間:1989-05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作者:趙其淵等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目 錄
緒 論
第一節(jié) 海洋地球化學的定義和任務
第二節(jié) 海洋地球化學的研究對象及其特殊規(guī)律性
第三節(jié) 海洋地球化學發(fā)展遠景及其對整個地球化學學科發(fā)展的意義
第一章 海洋的化學組成及物理化學特征
第一節(jié) 海洋的化學組成
一、海水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二、海洋中的溶解氣體和有機質
第二節(jié) 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及分類
一、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布
二、海洋中化學元素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海洋的物理化學特征
一、水溶液及溶解度
二、海洋的二氧化碳-碳酸根體系
三、海洋環(huán)境的pH和Eh
四、大洋水體的溫度和壓力
五、海洋的化學平衡問題
第二章 海洋的水動力狀況
第一節(jié) 世界大洋的表層環(huán)流體系
第二節(jié) 海洋的深水流和海底流
第三節(jié) 海洋地球化學環(huán)境的水動力分區(qū)
第四節(jié) 世界大洋的垂直混合速率
第三章 海洋環(huán)境中的有機質
第一節(jié) 有機質的來源
第二節(jié) 海洋環(huán)境中的有機化合物和復雜有機質
一、有機化合物
二、復雜有機質
三、有機物質來源的鑒別標志
第三節(jié) 有機反應
一、有機反應的類型
二、有機反應的某些特點
三、有機質是最重要的還原劑
第四節(jié) 有機質的成巖作用和海洋環(huán)境中油氣的生成
一、有機質的成巖作用
二、海洋環(huán)境中油氣的生成
第五節(jié) 氨基酸測年與測溫
第四章 同位素在海洋地球化學研究中的意義和應用
第一節(jié) 放射性同位素向海底的發(fā)送及其在沉積物中的分布
第二節(jié) 鈾系測年法
一、鈾釷的系列衰變
二、鈾系不平衡測年法
第三節(jié) 14C及其他沉降同位素測年法
一、14C測年
二、其他沉降同位素測年
第四節(jié) 穩(wěn)定同位素在海洋地球化學研究中的應用
一、同位素的分餾(分離)及同位素地質溫度計
二、氧、氫同位素
三、碳同位素
四、硫同位素
五、釹、鉛同位素
六、鍶同位素
第五章 海洋沉積作用地球化學特征
第一節(jié) 向海洋的物質輸入通量
第二節(jié) 物質向海洋的搬運和沉積
一、陸源物質向海洋的搬運
(一)牛頓流體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
(二)非牛頓流體濁流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
(三)其他搬運、沉積營力
二、內源物質的搬運和沉積
第三節(jié) 風化侵蝕和搬運沉積過程中的地球化學分異作用
第四節(jié) 沉積環(huán)境與判別標志
一、生物學標志
二、粒度標志
三、地球化學標志
第六章 陸源物質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近岸淺海區(qū)陸源物質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一、河口地球化學
二、薩布哈(Sabkha)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三、近岸淺海區(qū)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第二節(jié) 深海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一、陸源物質在整個海底的分布及其水動力學機制
二、粘土礦物在大洋沉積物中的分布
三、深海沉積物中的化學元素分布
第七章 生源物質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構成生源沉積的主要生物群及其分布趨向
一、主要浮游生物及其在大洋生態(tài)系中的生態(tài)位
二、主要浮游生物的分布趨向
第二節(jié) 生源碳酸鹽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一、生源碳酸鹽沉積物的海底分布
二、碳酸鹽的溶解度
三、碳酸鹽的飽和面、溶躍面和補償深度
四、碳酸鹽海底分布與溶解速度的調查方法
五、制約碳酸鹽溶解速度的因素
六、碳酸鹽溶躍面以下過渡帶寬度和形態(tài)的數(shù)學表達式
七、碳酸鹽補償深度與地殼運動
八、世界大洋CaCO3溶解速度模型值與實測值的比較
第三節(jié) 生源SiO2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一、生源SiO2沉積物的海底分布
二、SiO2介殼在海底的溶解
三、間隙水對蛋白石溶解作用的數(shù)學表達式
四、對世界大洋生源SiO2降落和溶解速度的估算
第四節(jié) 磷酸鹽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第五節(jié)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簡述
第八章 自生物質沉積作用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海底鐵錳結核的自生沉積作用
一、鐵錳結核在海底的分布和產狀
二、鐵錳結核的礦物組成
三、鐵錳結核地球化學特征
第二節(jié) 自生礦物的環(huán)境指示意義
第九章 海底火山、熱液活動及成礦作用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地殼與巖石圈
第二節(jié) 地幔分異演化與海底火山作用
一、上地幔中的相轉變
二、上地幔的化學演化
三、上地幔的不可逆性分異和火山作用
第三節(jié) 大洋基底的海水循環(huán)與熱液活動
一、大洋基底海水循環(huán)與熱液活動的地球物理證據(jù)
二、蝕變玄武巖和變質玄武巖
第四節(jié) 海底熱液成礦作用與海底熱泉
一、海底熱液成礦作用
二、海底熱泉
第五節(jié) 來自海底的元素通量估計
一、來自基底表部巖石的元素通量――低溫,高水、巖比值反應
二、來自深部基底巖石的元素通量一一低溫,低水、巖比值反應
三、來自大洋中脊翼部的元素通量――中等溫度,中等水、巖比值反應
四、來自大洋中脊軸部的元素通量――高溫,低水、巖比值反應
五、來自海底的元素總通量及其與河流通量的比較
第十章 沉積物間隙水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沉積物間隙水化學組分的濃度-深度剖面
第二節(jié) 沉積物間隙水化學組分濃度-深度剖面的類型
一、具有保守性Ca和Mg的濃度-深度剖面
二、具有非保守性Ca和Mg的濃度-深度剖面
第三節(jié) 間隙水在成巖作用中的地球化學意義
一、碳酸鹽成巖作用
二、二氧化硅成巖作用
三、其它自生礦物成巖作用
四、有機質成巖作用
五、在蒸發(fā)巖帶的沉積物間隙水
六、海底熱液活動對沉積物間隙水的影響
第十一章 歷史海洋地球化學?
第一節(jié) 地球發(fā)展歷史簡述
第二節(jié) 海洋化學組成的波動性及其控制因素
第三節(jié) 海洋歷史演化的地球化學標志
一、地球化學示蹤劑
二、示蹤劑綜合應用實例
第四節(jié) 人類活動對海洋體系未來的影響
附錄一 常數(shù)及數(shù)值
附錄二 海底地形及說明
主要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海洋地球化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