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Dennis E. Shasha,Cathy A. Lazere 頁數(shù):196 譯者:向怡寧
Tag標簽:無
前言
在許多科學領域中,開創(chuàng)先河的大師們都生活在遙遠的過去。要想揭示他們真正的豐功偉績及其前因后果,我們只能深入歷史的角落,在塵埃中尋求真相,從傳說中分辨事實。牛頓是否真的被蘋果砸中?阿基米德是否高呼著Eureka從浴缸跳出跑到大街上?歐幾里得是否曾經(jīng)從古埃及祭司那里竊取了幾何的秘密? 計算機科學則與此不同。那些最先研究當前計算方法(computation)的數(shù)學家們,例如阿蘭·圖靈、埃米爾·波斯特和阿隆佐·邱奇,都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或40年代。我們今天的計算機的概念和他們的早期構(gòu)想相差無幾:一個計算引擎(calculating engine)和一個用于存儲指令和數(shù)據(jù)的存儲器(memory)。他們提出了該領域的基本理論問題: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計算什么?對于這些數(shù)學家來說,“computer”這個詞既可能指機器,也可能是指人類本身——因為在他們開始建立相關理論時,世上還沒有能夠存儲指令的計算機器。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當計算機成為工程上的現(xiàn)實之后,該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始轉(zhuǎn)變到實用主義方向。僅僅知道一個問題最終能被解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高效且優(yōu)雅地(如果可能的話)解決這個問題。這需要我們?yōu)檎鎸嵉臋C器編寫指令,需要我們努力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需要構(gòu)建更好的計算機,以便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此外,有時還需要讓計算機也參與到創(chuàng)造過程中來。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它們分別對應了過去數(shù)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們?yōu)橹畩^斗的4個基本問題。 (1)語言大師:應該怎樣與機器交流? (2)算法大師:如何能讓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問題? (3)架構(gòu)大師:能否構(gòu)建更好的計算機? (4)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能否編寫程序讓計算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書介紹了15位當代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歷程以及工作成果。他們都是第一流的創(chuàng)新大師,其中有8位是圖靈獎。得主,其榮譽相當于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事實上,如果沒有他們作出的貢獻,現(xiàn)代計算機很難像今天這樣深入平常百姓家。在本書中,他們解釋了自己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的緣由,回顧了成長環(huán)境和其他科學家對他們產(chǎn)生的影響,闡述了各自進行基礎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途徑,同時也分享了對未來的看法和主張。 在說明這些思想及其重要性時,本書盡量避開了科學術語,因此讀者不需要任何專業(yè)知識,只要對計算機的發(fā)展演變,以及這一領域的科學家們的思維方式感興趣即可。 設想回到1690年去拜訪艾薩克·牛頓。你也許會問他對于慣性力的看法,而他也可能會講述自己早年間在伍爾索普的農(nóng)場生活。能與計算機學科的艾薩克·牛頓們當面交流,是我們莫大的榮幸,這也鼓舞我們寫出了本書。關于寫作風格與表現(xiàn)形式 本書立足于現(xiàn)場訪談的第一手記錄,因為我們相信,這些科學家們的言傳身教更能幫助讀者透徹地了解他們的個性和方法,這比經(jīng)過我們的轉(zhuǎn)述和修飾要好得多。我們負責勾畫出相應的歷史背景,并解釋相關的科學和數(shù)學原理,但關于這些科學家是如何提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當時他們都在想些什么,最好還是聽他們自己來說。 考慮到行家里手通常會對技術細節(jié)感興趣,我們把相關部分用補充內(nèi)容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也許讀者把書讀完一遍之后還會要回頭再看看這些部分。我們也為剛剛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們提供了一份基本術語的詞匯表。此外我們還在每部分開篇幾頁按時間順序列出了本領域及諸位科學家生平的大事,幫助讀者在時間上進行定位。本書的最后兩章“后記”和“結(jié)語”,則探索了兩個問題: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在他們的人生和思想上是否存在著家族相似性?25年后,類似本書這樣的著作又將會探討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立足于現(xiàn)場訪談的第一手記錄,介紹了15
位當代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描述了他們的生活歷程以及工作成果。在書中,他們解釋了自己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的緣由,回顧了其成長環(huán)境和其他科學家對他們的影響,闡述了各自進行基礎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途徑,同時也分享了對未來的看法和主張。
本書既適合所有程序員閱讀,也適合所有對計算機行業(yè)和軟件開發(fā)感興趣的人閱讀。
作者簡介
Dennis Shasha
紐約大
學柯朗數(shù)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教授,先后獲得耶魯大學理學學士、雪城大學理學碩士和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除本書外,還著有Database
Tuning: A Principled Approach、The Puzzling Adventures of Dr. Ecco
和Codes, Puzzles, and Conspiracy。
Cathy Lazere
自由作家,主要撰寫跨國公司財務和技術方面的文章。曾是McGrawq-Hill出版集團的編輯。在耶魯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紐約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向怡寧
交
互和視覺設計師、搖滾樂手,同時還熱衷于翻譯和寫作。著有《Flash組件、游戲、SWF加解密》及《就這么簡單:Web開發(fā)中的可用性和用戶體驗》,譯
有《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何讓用戶心動》、《網(wǎng)站設計解構(gòu):有效的交互設計框架和模式》、《網(wǎng)站搜索設計:兼顧SEO及可用性的網(wǎng)站設計心得》等多
部著作。他認為“一個不會彈吉他的設計師不是個好譯者”。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語言大師:如何與機器對話
1 約翰·巴科斯 不斷進取的發(fā)明家
2 約翰·麥卡錫 不走尋常路的常識邏輯學家
3 艾倫·C.凱 清晰的浪漫主義夢想
第二部分 算法大師:如何快速地解決問題
4 艾茲赫爾·W.戴克斯徹 可怕的說明文和最短路徑
5 邁克爾·O.拉賓 機會的可能性
6 高德納(唐納德·E.克努斯) 逐新趣異一線牽
7 羅伯特·E.陶爾揚 尋找優(yōu)秀的結(jié)構(gòu)
8 萊斯利·蘭伯特 時間、空間和計算
9 史提芬·古克和利奧尼德·列文 良解難覓
第三部分 架構(gòu)大師:如何構(gòu)建更好的機器
10 弗雷德里克·P.布魯克斯 成功帶來的愉悅
11 伯頓·J.史密斯 與光速賽跑
12 W.丹尼爾·希利斯 與生物學的連結(jié)
第四部分 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如何讓機器更聰明
13 愛德華·A.費根鮑姆 知識的力量
14 道格拉斯·B.萊納特 一場二十年的豪賭
后記:下一個25年
結(jié)語:成功的秘密
術語詞匯表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麥卡錫放棄了自己對利用自動機模擬人類智能的首次嘗試。但在十幾年之后,當他從事情境演算(situational calculus)方面的工作時,關手狀態(tài)和狀態(tài)轉(zhuǎn)換的思想將重新浮出水面。 在這段時間中,麥卡錫始終沒有放棄制造一臺像人類那樣智能的機器這一想法。1952年夏,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生杰里·雷納(Jerry Rayna)向麥卡錫建議,可以找一些對機器智能感興趣的人去收集一些該領域的文章。麥卡錫找的第一批人就有克勞德·香農(nóng),“信息論”亦即通信數(shù)學理論的發(fā)明者。香農(nóng)的理論最初用于遠程通信,后被廣泛用于語言學、數(shù)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領域。 香農(nóng)不喜歡華而不實的術語堆砌。他整理的卷宗為《自動機研究》(Automata Studies)。而其中收集到的文章讓我很失望,里面有關智能的內(nèi)容并不多。 所以在1955年開始籌備達特茅斯計劃時,我希望開門見山,使用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目的是讓參與者們弄清楚我們是在干什么。 1956年在達特茅斯學院舉辦的夏季人工智能研討會是計算機科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項涉及10人、耗時2個月的雄心勃勃的研究計劃,其目標是“基于‘我們能夠精確、全面地描述人類智能中的學習等特征,并制造出機器模擬之’這一構(gòu)想,繼續(xù)闊步前進”(引自其提案)。 研討會的四位組織者——麥卡錫、馬文·明斯基(當時還在哈佛大學)、納撒尼爾·羅切斯特(IBM的杰出計算機設計師)和香農(nóng)——向洛克菲勒基金會申請了一筆資金支持,金額在今天看來幾乎少得可憐:主要組織者每人1200美元,再加上“外地與會人員的火車票”,總共7500美元。 麥卡錫在提案中寫到,他將研究語言和智能二者間的關系,希望通過程序使計算機能“進行棋類游戲并完成其他任務”。時隔40年后回憶起這次研討會時,麥卡錫以他特有的直率形容了自己當時的愿景和期望。 我為這次會議設定的目標完全不切實際,以為經(jīng)過一個夏天的討論就能搞定整個項目。我之前從未參與過這種模式的會議,只是略有耳聞。實際上,它和那種以研究國防為名義的軍事夏令營沒什么區(qū)別。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脈絡清晰,內(nèi)容引人入勝。計算機大師們精彩的洞見、事例和花邊故事隨處可見,不僅富有啟發(fā)意義,而且讀來趣味盎然。 ——David Gelernter,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本書是一系列人物介紹和訪談的精彩合集。計算機科學的研究最早也不過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書中介紹的那些計算機發(fā)展史上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將我們帶入了一個“計算機的時代”。 ——L.R. Shannon,《紐約時報》 本書作者以親切的筆觸娓娓道來,引領我們逐個認識那些計算機發(fā)展史上的風流人物。正是這些卓越的科學家們披荊斬棘,為我們今天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數(shù)字世界鋪就了基石。 ——Chris Goodrich,《洛杉磯時報》
編輯推薦
近觀15位計算機大師的生平與成就 理解現(xiàn)代計算技術的發(fā)展軌跡 譜寫自己的智慧人生 《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fā)現(xiàn)》介紹了15位當代最偉大的計算機科學家,通過第一手的訪談資料描述了他們的生平及貢獻。他們都是第一流的創(chuàng)新大師,其中有8位是圖靈獎得主。如果沒有他們的貢獻,現(xiàn)代計算機很難像今天這樣深入平常百姓家。在《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fā)現(xiàn)》中,他們解釋了自己對科學產(chǎn)生興趣的緣由,回顧了成長環(huán)境和其他科學家對他們的成長產(chǎn)生的影響,闡述了各自進行基礎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途徑,同時也分享了對未來的看法和主張?! 镀嫠济钕耄?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fā)現(xiàn)》分為四部分,分別對應了過去數(shù)十年來計算機科學家們?yōu)橹畩^斗的4個基本問題?! 。?)語言大師:應該怎樣與機器交流? ?。?)算法六師:如何能讓計算機更快地解決問題? (3)架構(gòu)大師:能否構(gòu)建更好的計算機? (4)機器智能的雕塑大師:能否編寫程序讓計算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fā)現(xiàn)》布局精妙、資料翔實,15位計算機科學家的少時軼聞甚至八卦故事隨處可見,仿若顆顆珠貝點綴書中,讀來宛然可喜,又能讓人時有頓悟,掩卷長思間獲得諸多啟迪。追蹤大師們的成長和發(fā)現(xiàn)之旅,便仿佛親歷計算機科學史近50年來的風云變幻。計算機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根基是什么?未來的若干年計算機科學將給人類帶來什么?相信《奇思妙想:15位計算機天才及其重大發(fā)現(xiàn)》會幫助你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
名人推薦
本書脈絡清晰,內(nèi)容引入入勝。計算機大師們精彩的洞見、事例和花邊故事隨處可見,不僅富有啟發(fā)意義,而且讀來趣味盎然。 ——David Gelernter,耶魯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