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高登義 頁數(shù):202
Tag標簽:無
前言
科學探險 其樂無窮 科學探險,是指以科學發(fā)現(xiàn)為目的,以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為指導的探險活動??茖W探險是科學研究的一種特殊途徑,是人類認識自然、認識宇宙的一種重要手段。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達爾文提出進化論,都是始于科學探險。認識宇宙需要科學探險,認識地球需要科學探險,認識人類自身也需要科學探險。 “科學家?guī)闳ヌ诫U”叢書所記述的科學探險活動是近幾十年來我國科學探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高山科學探險、極地科學探險、沙漠科學探險和無人區(qū)科學探險等,也包括我國科學探險家?guī)ьI我國青少年走近大自然,走向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然科學的科普活動。 本叢書的作者都是這些科學探險活動的組織者或參加者。作者在寫作中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普及我國科學家在這些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以真實的記述來揭示他們在科學探險活動中經(jīng)歷的風風雨雨和酸甜苦樂,以珍貴翔實的圖片來展示他們在科學探險活動中的環(huán)境,以親身經(jīng)歷的真實故事展現(xiàn)他們豐富的科學人生,幫助讀者更好地體味科學人生的真諦。 科學家們在科學探險中的主要體會是:親近大自然,走向知天知己。所謂“知天知己”就是人類在逐漸溯源客觀世界自然面目的過程中逐漸溯源自身的自然面目,并把自己的自然面目鑲嵌在客觀世界自然面目的恰當位置,從而能夠比較愉快地生活和工作,比較有所成就,比較順心地享受大自然,進而達到其樂無窮的境界。 “科學家?guī)闳ヌ诫U”叢書是由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與人民郵電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科普圖書,整套叢書都堅持原創(chuàng)性。誠然,叢書一定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懇請讀者不吝指正,以使我們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更好地改進工作,將更完美的作品呈獻給廣大讀者。 我衷心期望通過這套叢書能與廣大讀者,特別是與廣大的青少年讀者產(chǎn)生共鳴:在接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規(guī)律的過程中逐漸認識自我,逐漸走向知天知己,達到其樂無窮的境界。 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主席 高登義 2011年7月
內容概要
《探秘大香格里拉》以著名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對香格里拉的描述為線索,講述了作者在青藏高原東南部從事科學考察研究的傳奇經(jīng)歷,生動描述了作者在大香格里拉的探險歷程,以及大香格里拉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景觀以及氣候特點,并通過與小說中的描述相比較,改變了人們心目中對香格里拉模糊不清的認識,對大香格里拉的概念做出了明確的界定。
《探秘大香格里拉》由高登義編著。
作者簡介
高登義,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探險協(xié)會主席,挪威卑爾根大學榮譽博士。他是我國知名的高山、極地、海洋氣象科學考察專家,我國第一個完成地球三極(指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的人。
他一直從事高山、極地和海洋氣象科學考察研究,先后組織和參加青藏高原、南極、北極和西太平洋科學考察30余次。曾獲198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1997年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1998年作為中國雅魯藏布大峽谷科學考察隊隊長率領全隊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徒步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科學探險考察,2001~2003年,他作為中國北極科學探險考察隊隊長,在北極朗伊爾賓建立中國人的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2003年5月11~21日,他在中央電視臺的實況轉播中,首次面向世界進行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天氣預報,并為中國登山隊提供了準確的登頂天氣預報。
他曾在多種媒體上發(fā)表過科普文章、科普演講和科普著作。科普著作有《極地探險》、《科學研究的圣地》、《與天毒n己其樂無窮》、《地球“四極”奇趣》、《樂在珠峰》、《親近地球三極》和《夢幻北極》等。
書籍目錄
我與大香格里拉的情緣
夢幻幻香格里拉
欣聞香格里拉
思考香格里拉
珠峰自然景觀勝于藍月亮山谷
珠峰冰塔比藍月亮山谷更壯美
情迷冰塔林
珠峰冰塔滄桑
走進近香格里拉
走進橫斷山脈山區(qū)
橫斷山脈路難行
走進南迦巴瓦峰地區(qū)
走進雅魯藏布大峽谷
初識香格里拉
揚起“哈達”暗示風云
高山活動早出早歸
發(fā)送熱量溫暖四方
環(huán)境滄桑鮮為人知
水汽通道的魅力
香格里拉滄桑
香格里拉與香巴拉
世外桃源與伊甸園
香格里拉滿天飛
從香格里拉到大香格里拉
追尋大香格里拉
大香格里拉使命
從木里到稻城
洛克的誘惑
初聞雄鷹谷
雨中穿越理塘河谷
雪后難翻雪山
巧遇貢嘎山云海
月夜漫步山谷
大香格里拉之美
山峽谷之美
高原湖泊之美
多彩與和諧之美
大香格里拉在哪里
探索大香格里拉
大香格里拉形成原因
親近與尊重大香格里拉
豐富的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分區(qū)
和諧充溢大香格里拉
住民的樸素生態(tài)觀
歷史淵源
探索大香格里拉內涵
認識大香格里拉
大香格里拉在我們心里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這種現(xiàn)狀讓我想到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建立過程。我們從論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開始引起了國內外人們的關注,這是第一步。通過學術討論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名稱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改變過來,再由國務院正式將其命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這是第二步。走“科學、企業(yè)、新聞媒體”三結合的道路安全圓滿地完成了徒步穿越,這是第三步??茖W家聯(lián)名上書西藏和國家林業(yè)局領導,建議建立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直到國家批準,這是最后一步。鑒于此,筆者首先與多次參加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朋友們交換觀點,探討思路。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為川滇藏三省區(qū)聯(lián)合進行綠色旅游尋找科學依據(jù)。記得在和楊逸疇、張文敬等人探討此問題時,我們首先發(fā)現(xiàn)了兩個科學依據(jù)。第一,這里是印度板塊、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匯地區(qū),三個板塊的相互作用構成了這個地區(qū)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橫斷山脈、三江并流的特殊地形地貌,為豐富的垂直氣候帶和自然帶奠定了地理條件。第二,雅魯藏布江下游水汽通道和橫斷山脈地區(qū)的三江水汽通道把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源源不斷地向這個地區(qū)輸送,為這個地區(qū)提供了發(fā)育豐富垂直氣候帶和自然帶的大氣條件。豐富的垂直氣候帶和自然帶正是大香格里拉所必需的基本自然條件。我們很快把這些想法與西藏、四川和云南的有關領導交流,逐漸有了比較一致的科學認識。在此基礎上,時任西藏發(fā)改委副主任的援藏干部,冰川學家張文敬教授積極促進川滇藏三省區(qū)聯(lián)合召開了第一次三省區(qū)會議。
后記
自從1980年拜讀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以來,卡拉卡爾山、“藍月亮山谷”和香格里拉寺廟常常在我腦海中盤旋。當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卡拉卡爾山的海拔高度與世界第三高峰洛子峰的海拔高度非常接近,而洛子峰又與珠穆朗瑪峰僅僅一坳之隔時,我初步對比了珠穆朗瑪峰南北坡與卡拉卡爾山谷的自然景觀后產(chǎn)生了一個直覺,希爾頓冥冥之中描述的“藍月亮山谷”還不如珠峰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呢! 后來,我又因為科學考察工作的關系逐漸進入南迦巴瓦峰山區(qū)、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橫斷山脈地區(qū)……逐漸接近、認識、親近這些地區(qū),更加深了我對這些地區(qū)的愛,更加深了我對心目中的理想世界的認識。我逐漸認為,上述地區(qū)都是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理想王國。她們遠遠勝過希爾頓筆下的“藍月亮山谷”,或者是引申出來的“香格里拉”。 通過2006年對川滇藏三省區(qū)的大規(guī)模綜合科學考察,經(jīng)過自然科學家與人文科學家的相互交流,比較研究“香巴拉”、“香格里拉”、“桃花源”、“伊甸園”等描述的理想王國,我深深感覺用本書概括的“大香格里拉”可以綜合上述理想王國之大成,可以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可以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其實,在我的心里,我真實地認為,無論什么理想王國都是人們心目中的追求,包括本書所強調的大香格里拉。因此,大而言之,大香格里拉應該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 最后,筆者把電影《消失的地平線》主題歌的中、英文歌詞一并附錄于后,供讀者參考。
編輯推薦
《科學家?guī)闳ヌ诫U:探秘大香格里拉》聽科學家親述探險故事,共同欣賞大自然的綺旎風光,領略鮮為人知的異域風情,學習野外生存的技巧,揭示地球的無窮奧秘,分享科學發(fā)現(xiàn)的喜悅,感悟科學人生的精彩與生命的美麗。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渺無人煙的大沙漠,從冰天雪地的兩極到潮濕酷熱的熱帶雨林……科學探險就是我們永恒的主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