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人民郵電 作者:王誠//蔡海寧//吳繼華 頁數(shù):280 字數(shù):44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系統(tǒng)地介紹了FPGA/CPLD的基本設計方法。在介紹FPGA/CPLD概念的基礎上,介紹了Altera主流FPGA/CPLD的結構與特點,并通過豐富的實例講解Quartus II與ModelSim、Synplify Pro等常用EDA工具的開發(fā)流程。
本書附帶光盤中收錄了Altera Quartus II Web版軟件,讀者可以安裝使用,同時還收錄了本書所有實例的完整工程文件、源代碼和使用說明文件,便于讀者邊學邊練,提高實際應用能力。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微電子與半導體等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硬件工程師和IC工程師的實用工具書。
作者簡介
EDA先鋒工作室
EDA先鋒工作室是與人民郵電出版社緊密合作的一支電子設計領域?qū)I(yè)書籍創(chuàng)作隊伍。該工作室的成員都是國內(nèi)外著名電子、通信、半導體行業(yè)的資深研發(fā)人員、技術支持、市場銷售、信息咨詢和管理人員。
本工作室的宗旨為:聯(lián)合國內(nèi)外EDA設計人才,培養(yǎng)EDA
書籍目錄
目 錄
第1章 FPGA/CPLD簡介 1
1.1 可編程邏輯設計技術簡介 1
1.1.1 可編程邏輯器件發(fā)展簡史 1
1.1.2 可編程邏輯器件分類 2
1.2 FPGA/CPLD的基本結構 3
1.2.1 FPGA的基本結構 3
1.2.2 CPLD的基本結構 7
1.2.3 FPGA和CPLD的比較 9
1.3 FPGA/CPLD的設計流程 10
1.4 FPGA/CPLD的常用開發(fā)工具 14
1.5 下一代可編程邏輯設計技術展望 18
1.5.1 下一代可編程邏輯器件硬件上的四大發(fā)展趨勢 18
1.5.2 下一代EDA軟件設計方法發(fā)展趨勢 24
1.6 小結 27
1.7 問題與思考 28
第2章 Altera FPGA/CPLD的結構 29
2.1 Altera高密度FPGA 29
2.1.1 主流高端FPGA——Stratix IV E/GX/GT 29
2.1.2 內(nèi)嵌10Gbit/s高速串行收發(fā)器的FPGA——Stratix IV GT 50
2.1.3 內(nèi)嵌高速串行收發(fā)器的中端FPGA——ArriaII GX 54
2.2 Altera低成本FPGA 54
2.3 Altera的CPLD器件 60
2.4 小結 63
2.5 問題與思考 63
第3章 Altera Quartus II開發(fā)流程 64
3.1 Quartus II軟件綜述 64
3.1.1 Quartus II軟件的特點及支持的器件 64
3.1.2 Quartus II軟件的工具及功能簡介 65
3.1.3 Quartus II軟件的用戶界面 67
3.2 設計輸入 70
3.2.1 設計輸入方式 72
3.2.2 設計規(guī)劃 73
3.2.3 設計輸入文件實例 74
3.2.4 設計約束 75
3.3 綜合 80
3.3.1 使用Quartus II軟件集成綜合 80
3.3.2 控制綜合 81
3.3.3 綜合實例 85
3.3.4 第三方綜合工具 87
3.4 布局布線 87
3.4.1 設置布局布線參數(shù) 87
3.4.2 布局布線實例 91
3.4.3 增量布局布線 92
3.4.4 反標保留分配 92
3.5 仿真 93
3.5.1 指定仿真器設置 94
3.5.2 建立矢量源文件 95
3.5.3 仿真實例 98
3.5.4 第三方仿真工具 101
3.6 編程與配置 101
3.6.1 建立編程文件 101
3.6.2 器件編程和配置 103
3.7 小結 105
3.8 問題與思考 105
第4章 Altera的IP工具 106
4.1 IP的概念和Altera的IP 106
4.1.1 IP的概念 106
4.1.2 Altera可提供的IP 107
4.1.3 Altera IP在設計中的作用 109
4.2 使用Altera的基本宏功能 110
4.2.1 定制基本宏功能 111
4.2.2 實現(xiàn)基本宏功能 115
4.2.3 設計實例 118
4.3 使用Altera的IP核 121
4.3.1 定制IP核 121
4.3.2 實現(xiàn)IP核 125
4.3.3 設計實例 126
4.4 小結 127
4.5 問題與思考 127
第5章 Quartus II的常用輔助設計工具 128
5.1 I/O分配驗證 128
5.1.1 I/O分配驗證功能簡介 129
5.1.2 I/O分配驗證流程 129
5.1.3 用于I/O分配驗證的輸入 132
5.1.4 運行I/O分配驗證 133
5.2 功率分析 135
5.2.1 Excel-based功率計算器 135
5.2.2 Simulation-based功率估算 137
5.3 RTL閱讀器 138
5.3.1 RTL閱讀器簡介 138
5.3.2 RTL閱讀器用戶界面 139
5.3.3 原理圖的分頁和模塊層次的切換 140
5.3.4 過濾原理圖 141
5.3.5 將原理圖中的節(jié)點定位到源設計文件 143
5.3.6 在原理圖中查找節(jié)點或網(wǎng)線 143
5.3.7 使用RTL閱讀器分析設計中的問題 144
5.4 SignalProbe及SignalTap II邏輯分析器 144
5.4.1 SignalProbe 144
5.4.2 SignalTap II邏輯分析器 147
5.5 時序收斂平面布局規(guī)劃器(Timing Closure Floorplan) 153
5.5.1 使用Timing Closure Floorplan分析設計 154
5.5.2 使用Timing Closure Floorplan優(yōu)化設計 160
5.6 Chip Editor底層編輯器 160
5.6.1 Chip Editor功能簡介 160
5.6.2 使用Chip Editor的設計流程 161
5.6.3 Chip Editor視圖 162
5.6.4 資源特性編輯器 164
5.6.5 Chip Editor的一般應用 168
5.7 工程更改管理(ECO) 168
5.7.1 ECO簡介 169
5.7.2 ECO的應用范圍 169
5.7.3 ECO的操作流程 170
5.7.4 使用Change Manager查看和管理更改 171
5.7.5 ECO驗證 172
5.8 小結 172
5.9 問題與思考 172
第6章 編程與配置 173
6.1 配置Altera FPGA 173
6.1.1 配置方式 173
6.1.2 主動串行(AS) 179
6.1.3 被動串行(PS) 182
6.1.4 快速被動并行(FPP) 184
6.1.5 被動并行異步(PPA) 185
6.1.6 JTAG配置方式 187
6.1.7 ByteBlaster II下載電纜 188
6.1.8 配置芯片 190
6.2 配置文件和軟件支持 190
6.2.1 軟件支持 190
6.2.2 配置文件 192
6.3 單板設計及調(diào)試注意事項 195
6.3.1 配置的可靠性 196
6.3.2 單板設計要點 196
6.3.3 調(diào)試建議 197
6.4 小結 199
6.5 問題與思考 199
第7章 第三方EDA工具 200
7.1 第三方EDA工具綜述 200
7.1.1 NativeLink與WYSIWYG 200
7.1.2 3種EDA工具的使用流程 201
7.1.3 Quartus II支持的第三方工具 201
7.2 仿真的概念與ModelSim仿真工具 203
7.2.1 仿真簡介 203
7.2.2 仿真的切入點 204
7.2.3 ModelSim仿真工具的不同版本 206
7.2.4 ModelSim的圖形用戶界面 206
7.2.5 ModelSim的基本仿真步驟 217
7.2.6 使用ModelSim進行功能仿真 222
7.2.7 使用ModelSim進行時序仿真 226
7.2.8 ModelSim仿真工具高級應用 228
7.3 綜合的概念與Synplify/Synplify Pro綜合工具 238
7.3.1 Synplify/Synplify Pro的功能與特點 238
7.3.2 Synplify Pro的用戶界面 244
7.3.3 Synplify Pro綜合流程 247
7.3.4 Synplify Pro的其他綜合技巧 268
7.4 小結 280
7.5 問題與思考 280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