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蔣增福,譚雪松 主編 頁數:190
前言
機械制造業(yè)擔負著向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提供性能先進、安全可靠的技術裝備的任務,在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制造業(yè)逐漸向現(xiàn)代制造業(yè)過渡,產品的生產方式、生產工藝以及生產組織模式都在不斷地革新。中等職業(yè)學校是機械制造業(yè)中技術工人和一線管理人員的重要培養(yǎng)基地。在中等職業(yè)教育中加強機械制造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有助于推動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有助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有助于加快國家的現(xiàn)代化建設。金屬加工是機械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屬加工與實訓”是機械類及工程技術類相關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教育部根據行業(yè)、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中等職業(yè)教育自身的新變化,制訂了新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金屬加工與實訓教學大綱))o要求通過“金屬加工與實訓”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備的金屬材料、熱處理、金屬加工工藝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繼續(xù)學習專業(yè)技術的能力;培養(yǎng)其在機械類專業(yè)領域的基本從業(yè)能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意識和職業(yè)道德教育,使其形成嚴謹、敬業(yè)的工作作風,為今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和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了貫徹新大綱,幫助相關專業(yè)學生構建完整的機械制造基本知識體系,我們規(guī)劃并編寫了本書。全書在內容的選取上緊跟大綱要求,深淺適度、詳略得當,重點介紹金屬加工中的一些核心知識;在內容的編排與表達上,突破傳統(tǒng)的章節(jié)式編排、純文字敘述的形式,采用課題式結構。并與多媒體教學緊密結合,在文字表達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來講解知識,使之條理清晰、直觀易懂。本書由獨立的“課題”組成,每個“課題”由多個“課目”組成,每個“課目”主要由“知識準備”和“活動”兩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知識準備“知識準備”主要是介紹本課目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在敘述時充分注意條理性和通俗性,根據中等職業(yè)教育學生的認知特點,用簡明、生動的語言進行敘述。盡可能地設置諸如“課堂思考”、“提示”、“讀一讀”等小欄目,不僅使表達形式活潑而且可以對重點問題進行著重提示,啟發(fā)學生思考;對相關技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介紹,給學生以直觀認識。
內容概要
本書根據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金屬加工與實訓教學大綱》編寫而成。主要介紹金屬加工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技術的學習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珪?0個課題,主要內容包括:初步認識金屬加工、金屬材料及其應用、鋼的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金屬切削加工基礎、金屬切削機床及其應用、特種加工和先進加工技術、機械零件的生產過程。 本書可作為機械類及工程技術類相關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課題一 初步認識金屬加工 課目一 金屬加工概述 知識準備 一、金屬加工的工種分類 二、金屬加工的一般過程 三、金屬加工安全文明生產規(guī)范 活動——邊看邊學 課目二 認識“金屬加工與實訓”課程 知識準備 一、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二、課程的教學目標 活動——課堂討論 課題小結 思考與練習 課題二 金屬材料及其應用 課目一 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知識準備 一、材料載荷的形式 二、材料的力學性能 活動——課堂討論 課目二 金屬材料及其應用 知識準備 一、金屬材料的分類 二、鑄鐵 三、鋼 四、有色合金材料 五、中外金屬材料的牌號 六、新型工程材料 七、材料的選用 活動——邊看邊學 課題小結 思考與練習 課題三 鋼的熱處理 課目一 鋼的熱處理綜述 知識準備 一、熱處理的概念和目的 二、熱處理的基本過程和原理 三、熱處理的分類和應用 四、熱處理安全操作規(guī)程 活動——邊做邊學 課目二 鋼的普通熱處理 知識準備 一、退火 二、正火 三、淬火 四、回火 活動——邊看邊學 課目三 鋼的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 知識準備 一、表面熱處理的目的 二、鋼的表面淬火 三、鋼的化學熱處理 四、鋼的熱處理新技術 活動——邊看邊學 課題小結 思考與練習 課題四 鑄造 課題五 鍛壓 課題六 焊接 課題七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 課題八 金屬切削機床及其應用 課題九 特種加工和先進加工技術 課題十 機械零件的生產過程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加工成本前提下,能夠實現(xiàn)非常完美的表面效果,適合大批量生產。(3)注鑄法:用于加工高誤差的復雜造型,產品成形后不需要后處理,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才能顯示出成本低的優(yōu)點。(4)壓鑄法:加工成本高,只有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成本才合理。但最終產品的成本相對較低而且誤差比較大。可以用于生產壁厚較薄的零件。2.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是指將成形金屬高溫加熱以進行重新造形,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1)鍛造:在冷加工或者高溫作業(yè)的條件下用捶打和擠壓的方式給金屬造形,是最簡單、最古老的金屬造形工藝之一。(2)軋制:高溫金屬坯經過一對或若干連續(xù)的軋輥,軋輥將金屬軋入孔形中以獲得預設的造型。(3)拉制:利用一系列規(guī)格逐漸變小的拉絲模將金屬條拉制成細絲狀的工藝。(4)擠壓:一種成本低廉的,用于連續(xù)加工的,具有相同橫截面形狀的,實心或者空心的金屬的造型工藝,既可以高溫作業(yè)又可以進行冷加工。(5)粉末冶金:一種可以加工黑色金屬零件也可以加工有色金屬零件的工藝。金屬顆粒經過高溫加熱燒結成形。這種工藝不需要機器加工,原材料利用率可以達到97%。3.固體成形固體成形所使用的原料是一些在常溫條件下可以進行造型的金屬條、金屬片以及其他固體形態(tài)。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1)旋壓:用于生產圓形對稱部件,如碟、杯、圓錐體等。加工時,將高速旋轉的金屬板不斷靠近旋轉的車床上的模型,以獲得預先設定好的造型。(2)彎曲:一種加工任何形式的片狀、桿狀以及管狀材料的經濟型生產工藝。(3)沖壓:金屬片置于陽模與陰模之間經過壓制成形,用于加工中空造形。(4)沖孔:利用特殊工具在金屬片上沖剪出一定造型的工藝。(5)剪切:用剪切的方式切割金屬片,與用一把剪刀剪裁紙張類似。(6)切削成形:當對金屬進行切割的時候有切屑生成的切割方式統(tǒng)稱為切削成形,包括銑、磨、鉆、車等工藝。。(7)無切屑成形:利用現(xiàn)有的金屬條或者金屬片等進行造型,沒有切屑產生。這類工藝包括化學加工、腐蝕、放電加工、激光切割、噴水切割、熱切割等。二、金屬加工的一般過程機械零件的制造包括一組嚴整有序的工藝過程,一方面要保證制作的零件能夠滿足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要盡量降低成本,還要盡可能提高生產效率。通常來說,制作一個機械零件要經歷如圖1.9 所示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其中制造毛坯和切削加工是兩個核心的環(huán)節(jié)。1.制造毛坯制造毛坯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制造毛坯對保證零件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大批量生產中,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編輯推薦
《金屬加工與實訓:基礎常識與技能訓練(雙色版)》:全國中等職業(yè)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