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莎倫·布雷姆(Sharon S.Brehm) 頁數(shù):302 譯者:郭輝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們中國人往往自詡為“關系專家”,也以善于巧妙運用復雜的人際關系而著稱于世界。然而,當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考慮“關系”的實證問題時,我們便茫然了。不過,在關系科學上的無知不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就以愛情為例吧,雖然數(shù)不勝數(shù)的詩人和作家或熱情謳歌贊美,或理性分析批判,總結出一個又一個愛情真諦,但我們對這個奇妙現(xiàn)象背后的心理學原因理解得似乎并不深刻。是性格相似的人容易相互吸引,還是性格互補的人更容易墜入愛河呢?是不是女人比男人更愛嫉妒?男人真的來自火星、女人真的來自金星嗎?所有這些問題都和社會心理學中的親密關系研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過去的20年間,社會心理學從單純地關注認知、思維、決策等理性過程逐漸擴展到人類的情感、關系等感性課題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學家在過去20年關于情感和關系的研究中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和進行的科學論證,可能已經(jīng)超越了我們中國兩千年來在“愛情”這個問題上的分析和判斷。另外,親密關系研究中的一個不為人知的挑戰(zhàn)是,由這個研究課題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人們傾向于根據(jù)自己的體驗來判斷其研究價值和意義。但我們必須強調(diào)科學研究討論的是一般規(guī)律,而不是某個人的具體想法和行為。也就是說,不能依據(jù)個人喜好來判斷價值。所以我們希望在閱讀《愛情心理學》這部著作的時候,讀者能更多地運用理性思考,而不要單純以情感作為評判標準。由于數(shù)千年來科學家對親密關系研究的忽視,當通俗心理學占據(jù)了媒體的主導地位時,人們對人際關系的了解和領會往往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然而,最近20年中,如本書所記載,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當然,我們不能期望這一本書能夠取代通俗心理學家在電視上的夸夸其談,或阻止書店中庸俗心理學書籍的猖獗泛濫。但是,它至少使得人們對關系科學的認識向著更加學術化、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本書關注的所謂“愛情心理學”,是探討人們的思想、感受與他們在親密關系中的行為是如何相互聯(lián)系的。為了研究這個問題,作者們綜合了社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等多個分支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作為活躍在社會心理學界的學者,他們本著嚴謹?shù)膽B(tài)度,在上述眾多領域中尋求平衡,融會貫通,提供了關于愛情和親密關系的諸多研究結論。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已經(jīng)習慣了通俗心理學家把個人觀點當作科學事實,用華麗辭藻取代嚴謹分析的慣常做法,那么,在閱讀本書時,你不僅要適應科學研究的表達方式,更要理解科學家們在爭論“關系”原理和甄別偽科學時的執(zhí)著。我相信,這本書能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梢岳斫?,書中難免出現(xiàn)某些讀者不感興趣的話題,以致這些讀者可能偶爾感到,本書不太合他們的口味。不過,如果耐心多讀一兩頁,便會發(fā)現(xiàn),當再次隨同作者回到主要問題上時,你已經(jīng)獲得了對親密關系更為深刻的理解。也許,這就是為什么科學總能廣泛地吸引公眾,而通俗理念往往只被信奉者所接受的原因。
內(nèi)容概要
為了能使更多的讀者從中受益,我們專門對原書內(nèi)容進行了精簡改編,并特別邀請著名漫畫作家、對“兩性關系”有深刻見解的錢海燕女士為此書配畫了插圖,重新設計編排,命名為《愛情心理學》。
作為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愛情”所面臨的挑戰(zhàn)?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愛?關于愛情,他(她)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
愛需要品味,愛需要思考,愛更需要運用智慧。
從書中的內(nèi)容來看,其實就是一本典型的“關于愛情”的心理學著作。作者綜合了社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以及社會學、傳播學、家政學等學科近幾十年爆炸式的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豐碩成果,因此遠遠突破了通俗心理學中將男女看做“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庸俗觀點和膚淺見解。
閱讀本書可能只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但其中的某些內(nèi)容也許能使你受益終身。
作者簡介
莎倫·布雷姆 (Sharon
S.Brehm),哈佛大學社會關系碩士,杜克大學心理學博士,以社會心理學和親密關系方面的研究著稱,就此主題撰寫了大量的書籍和文章?! ×_蘭·米勒(Rowland
S.Miller),是Sam Houston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他從事親密關系課程的教學超過25年,獲得20
書籍目錄
第1章 理解親密關系
什么是親密關系
親密關系的重要性
親密關系的變化
文化與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成長與經(jīng)歷的影響
個體差異的影響
人類進化的影響
親密關系帶來的煩惱
第2章 相互吸引
只有接近,才能喜歡
距離是有成本的
熟識導致更加喜歡
接近也會產(chǎn)生不利作用
外表吸引力
對美貌的偏見
誰漂亮
進化決定美貌標準
文化的作用
什么人更在乎美貌
美貌的好處及交往中的代價
般配
相互性:你喜歡我,我才喜歡你
喜歡和自己相像的人
哪方面的相像才會彼此喜歡
相反也有吸引力嗎
“對立”也可能吸引
為什么相像具有吸引力
喜歡我們得不到的人
第3章 印象管理
第一印象
認知的力量
將伴侶理想化
歸因的過程
不同的觀念及其后果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策略
親密關系中的印象管理
你了解自己的伴侶嗎
了解 動機
伴侶的可認知性
知覺者的能力
知覺者的影響
第4章 交 流
非語言交流
非語言交流的組成
非語言敏感性
非語言交流中的性別差異
語言交流
自我表露
語言交流中的性別差異
交流不當及應對
交流不當
說我們想說的
積極傾聽
保持禮貌和冷靜
尊重和確認
第5章 投入與回報
社會交換
回報與成本
比較水平
替代選擇
關系的四種類型
隨時間變化的比較水平和替代選擇
關系中的成本與回報
回報須大于成本
隨時間流逝的回報和成本
我們真的這樣貪婪嗎
相互依賴的本質(zhì)
欲取先予
公平關系
第6章 友誼
友誼
友誼是什么
友誼的規(guī)則
不同年齡階段的友誼
青春期友誼
中年期友誼
老年期友誼
友誼的差別
友誼的性別差異
友誼的個體差異
第7章 愛情
愛情簡史
愛情的類型
愛情三元理論
浪漫、富有激情的愛
友伴之愛
愛的類型
愛情的個體差異
依戀類型
隨年齡變化的情感
男性和女性對愛的不同理解
我們可以愛多久
為什么浪漫不能持久
讓愛更持久
第8章 性
性態(tài)度
對隨意性行為的態(tài)度
對同性戀的態(tài)度
性態(tài)度上的文化差異
性行為
婚前性行為
性生活頻率
一夫一妻與婚外性關系
避孕和預防性病
性滿足
性生活頻率和性滿意度
性與關系滿意度
交換理論與性滿意度
性交流
交流的欲望
性交流和性滿足
性侵犯
第9章 嫉妒、欺騙和背叛
嫉 妒
嫉妒的兩種類型
誰更容易嫉妒
誰令我們嫉妒
是什么讓我們嫉妒
對嫉妒的反應
欺 騙
親密關系中的說謊
謊言與說謊者
如何覺察伴侶的欺騙行為
背 叛
背叛的個體差異
背叛的兩面性
應對背叛
第10章 權力
權力和社會交換
權力的來源
權力的類型
權力的表達過程
權力的結果
權力和人格
親密關系中的權力
性別刻板印象
第11章 沖突和暴力
什么是沖突
沖突的頻率
沖突的主要問題
歸因和沖突
早期的幾個基本觀點
歸因差異
沖突的過程
升級、威脅和誘陷
要求/退縮模式
談判和妥協(xié)
處理沖突:四種類型的伴侶
沖突的終止
沖突終止的方式
爭吵一定對婚姻有害嗎
暴力和虐待
暴力的普遍性
伴侶間的暴力類型
暴力的性別
差異
影響暴力的相關因素
暴力的后果
婚前關系中的暴力
第12章 分手與離婚
不斷變化的離婚率
離婚的盛行
為什么離婚率上升了
離婚的預測指標
影響離婚的三個主要因素
與離婚有關的其他因素
離婚之路
分手的步驟
分手和離婚的后果
分開之后的關系
父母離異的孩子
第13章 害羞與孤獨
什么是孤獨
孤獨的測量
孤獨的感覺如何
孤獨要緊嗎
哪些人會感到孤獨
孤獨的影響
孤獨的原因
自尊
人際行為
應對孤獨
孤獨時人們會做什么
什么能幫助人們減輕孤獨感
孤獨是一種成長體驗
第14章 培育親密關系
培育親近的社會聯(lián)系
建立新關系的策略
交往策略
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保持和加強現(xiàn)有關系
伴侶們自己保持關系
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修復關系
伴侶們自己修復關系
專業(yè)人士的幫助
五種理論取向
治療的整合與效果
章節(jié)摘錄
內(nèi)頁插圖: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涉及女同性戀者,這是因為并沒有太多要說的。在我們所談論的話題上,同性戀和異性戀之間并沒有明顯的不同。比如,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與異性戀的男女一樣表現(xiàn)出了同樣的依戀類型,他們展示了同樣的性別角色,他們也更加喜歡具有較高表達性(而不是較低表達性)的伴侶。確實,同性戀和異性戀關系的一個大的區(qū)別在于,一對男同性戀伴侶由兩個男性組成,一對女同性戀伴侶由兩個女性組成。人們在關系中表現(xiàn)的有意義的性別差異和性認同差異,都會在同性戀關系中顯現(xiàn)出來。不是因為他們的性取向,而是由于所涉及的性別。除此之外,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區(qū)別就很小了。兩種關系的發(fā)生方式是很相似的。比如,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戀愛方式是一樣的,他們感受著同樣的激情,體驗同樣的懷疑,感覺同樣的承諾。除了伴侶的性別以外,同性之間的浪漫關系與異性戀是非常相像的。所以,沒有必要寫出關于親密關系的兩本不同的書,同性戀和異性戀存在同樣的模式。在合適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提及同性戀,但這不會是本書的主題,否則我們將不斷重復本專欄中已經(jīng)說過的,同性伴侶和異性伴侶的親密關系過程是非常相似的?!?/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相信,這本書能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它將使我們對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理解、溝通、親密、依戀、伴侶選擇、嫉妒等各個方面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彭凱平 教授 著名華人心理學家,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心理學系主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 由莎倫?布雷姆開創(chuàng)的這部偉大著作,不僅受到學界同行的尊敬,而且也得到大學生們的喜愛。……每一種視角都給理解愛情帶來嶄新的見解與思想。 ——菲利普?津巴多 教授 《心理學與生活》作者,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前任主席編輯推薦
《愛情心理學(第3版)》:心碎的原因很多,愛情是最美好最值得的一個。所以,別抱怨了,去愛吧……但,愛之前請看看這《愛情心理學(第3版)(贈巧克力)》,我保證你看了之后絕對不會從此不心碎,但你會明白人類為何會心碎,以及,全世界的人都和你一樣傻,沒關系的:去吧。《親密關系》(第3版)是我社“社會心理學精品譯叢”中的一種,自2005年出版來一直受到讀者的歡迎。其間有專家和讀者給我們反饋:作為一本社會心理學研究專著,《親密關系》的內(nèi)容深度和寫作上的學術性論述風格影響了其在大眾之間的流傳。原書名(Intimate Relationships)在英語語境下.就是漢語中通常所說的“愛情”:而直譯做“親密關系”,則因其在漢語中的內(nèi)涵意義擴大,反而散失了“成年男女兩性關系”這一特指內(nèi)容。從書中的內(nèi)容來看,其實就是一本典型的“關于愛情”的心理學著作。作者綜合了社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以及社會學、傳播學、家政學等學科近幾十年爆炸式的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豐碩成果,因此遠遠突破了通俗心理學中將男女看做“來自不同星球的人”的庸俗觀點和膚淺見解。為了能使更多的讀者從中受益,我們專門對原書內(nèi)容進行了精簡改編,并特別邀請著名漫畫作家、對“兩性關系”有深刻見解的錢海燕女士為此書配畫了插圖,重新設計編排,命名為《愛情心理學》。在當今紛繁多變的世事中,“愛情”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獨身主義、網(wǎng)戀、婚外情、一夜情、婚前性行為、墮胎、離婚、單親家庭。作為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7這個世界上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愛?關于愛情,他(她)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閱讀《愛情心理學(第3版)》可能只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但其中的某些內(nèi)容也許能使你受益終身。 護封及封面:名人推薦
我相信,這本書能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它將使我們對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理解、溝通、親密、依戀、伴侶選擇、嫉妒等各個方面有一個嶄新的認識?!韯P平 教授著名華人心理學家,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心理學系主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由莎倫?布雷姆開創(chuàng)的這部偉大著作,不僅受到學界同行的尊敬,而且也得到大學生們的喜愛?!恳环N視角都給理解愛情帶來嶄新的見解與思想。——菲利普?津巴多 教授《心理學與生活》作者,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前任主席心碎的原因很多,愛情是最美好最值得的一個。所以,別抱怨了,去愛吧……但,愛之前請看看這本書,我保證你看了之后絕對不會從此不心碎,但你會明白人類為何會心碎,以及,全世界的人都和你一樣傻,沒關系的:去吧。——錢海燕著名漫畫作家,本書插圖作者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