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sign CS3寶典

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格魯門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Adobe InDesign CS3是InDesign軟件的最新版本,其大量的新增功能以及對已有功能的改進可讓該桌面出版程序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本書首先從一個具體的實例開始,帶領讀者逐步進入InDesign的世界;然后全面介紹新的界面和各種面板、工具、窗格;隨后詳細介紹如何使用InDesign初步創(chuàng)建自己的出版物,如何創(chuàng)建出版項目的基本容器—文檔、頁面和圖層,如何創(chuàng)建和處理版面對象,如何處理商用文檔,如何導入并處理文本和圖形,如何實現(xiàn)輸出。書中還介紹了一些電子排版技巧和工作組排版技巧。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全面了解Adobe InDesign CS3,能夠快速了解Adobe InDesign CS3的新增功能、其與QuarkXPress的區(qū)別及Windows和Mac平臺的差異?! ”緯鴥?nèi)容全面,圖文并茂,通俗易懂,適用于桌面出版人員和各個層次的Adobe InDesign CS3用戶。

作者簡介

GaIenGruman是咨詢公司ZangO GrOUP的負責人,是一位資深的桌面出版專家。他寫過20多本有關lnDesign、QuarkXPress和Page Maker方面的書籍。Gruman以前是Macworld的編輯,經(jīng)常為MaCWOrid、Layers Magazine和其他出版物提供各種提示和出版技巧。

書籍目錄

第0章 InDesign快速入門—從頭至尾構建一個文檔  0.1 創(chuàng)建新文檔  0.2 處理框架和頁面  0.3 處理文本  0.4 處理線條  0.5 創(chuàng)建和應用顏色  0.6 處理圖形  0.7 添加特殊效果  0.8 打印合成作品 第1部分 歡迎使用InDesign 第1章 InDesign的功能   1.1 了解全局和局部控件   1.2 小結  第2章 InDesign之旅   2.1 探索InDesign應用程序文件夾    2.1.1 Presets文件夾    2.1.2 Plug-ins文件夾    2.1.3 Required文件夾   2.2 瀏覽文檔窗口    2.2.1 標題欄    2.2.2 零點    2.2.3 滾動條    2.2.4 粘貼板、頁面和參考線    2.2.5 “顯示/隱藏結構”按鈕    2.2.6 縮放字段和下拉菜單    2.2.7 Version Cue下拉菜單    2.2.8 頁面控件   2.3 使用工具    2.3.1 使用工具提示和鍵盤快捷鍵    2.3.2 打開與關閉“工具”面板    2.3.3 選擇工具    2.3.4 了解工具功能    2.3.5 顏色按鈕    2.3.6 視圖按鈕   2.4 使用面板和??繖凇   ?.4.1 排列面板    2.4.2 更改??繖诘娘@示    2.4.3 使用面板    2.4.4 檢查面板   2.5 復習菜單命令    2.5.1 InDesign菜單    2.5.2 “文件”菜單    2.5.3 “編輯”菜單    2.5.4 “版面”菜單    2.5.5 “文字”菜單    2.5.6 “附注”菜單    2.5.7 “對象”菜單    2.5.8 “表”菜單    2.5.9 “視圖”菜單    2.5.10 “窗口”菜單    2.5.11 “幫助”菜單    2.5.12 上下文菜單   2.6 如何改變主意   2.7 小結  第3章 準備使用InDesign   3.1 使用首選項文件    3.1.1 InDesign Defaults文件    3.1.2 Presets文件夾   3.2 使用“首選項”對話框    3.2.1 “常規(guī)”首選項    3.2.2 “界面”首選項    3.2.3 “文字”首選項    3.2.4 “排版”首選項    3.2.5 “單位和增量”首選項    3.2.6 “網(wǎng)格”首選項    3.2.7 “參考線和粘貼板”首選項    3.2.8 “詞典”首選項    3.2.9 “拼寫檢查”首選項    3.2.10 “自動更正”首選項    3.2.11 “附注”首選項    3.2.12 “文章編輯器顯示”首選項    3.2.13 “顯示性能”首選項    3.2.14 “黑色外觀”首選項    3.2.15 “文件處理”首選項    3.2.16 “剪貼板處理”窗格   3.3 設置其他全局首選項    3.3.1 設置自動程序更新    3.3.2 自定義鍵盤快捷鍵    3.3.3 自定義菜單    3.3.4 顏色管理設置   3.4 修改文檔、文本和對象的默認值    3.4.1 文檔默認值    3.4.2 文本默認值    3.4.3 對象默認值   3.5 修改視圖的默認值   3.6 設置顏色和樣式默認值   3.7 恢復首選項和默認值   3.8 更改視圖    3.8.1 縮放和滾動    3.8.2 對象顯示選項   3.9 打開多文檔窗口   3.10 小結 第2部分 文檔基礎 第4章 創(chuàng)建、打開和存儲文檔   4.1 工作前準備   4.2 設置新出版物    4.2.1 創(chuàng)建新文檔    4.2.2 創(chuàng)建自己的文檔類型   4.3 打開文檔和模板    4.3.1 打開文檔與打開模板    4.3.2 在Brideg文件系統(tǒng)中處理文件    4.3.3 轉(zhuǎn)換使用其他程序創(chuàng)建的文檔    4.3.4 在崩潰或電源故障后恢復文檔   4.4 保存文檔和模板    4.4.1 保存文檔與保存模板    4.4.2 了解如何不保存修改   4.5 以其他格式保存文件    4.5.1 整個文檔的導出格式    4.5.2 文檔元素的導出格式   4.6 利用Version Cue管理文件版本    4.6.1 了解Version Cue的界面    4.6.2 使用版本    4.6.3 管理文件   4.7 小結  第5章 頁面處理   5.1 處理多頁文檔    5.1.1 添加頁面    5.1.2 刪除頁面    5.1.3 復制和移動頁面    5.1.4 以左手頁開始文檔    5.1.5 控制頁面隨機排布    5.1.6 創(chuàng)建對門插頁跨頁   5.2 處理頁碼   5.3 將文檔劃分為章節(jié)   5.4 導航文檔和頁面    5.4.1 使用頁碼導航    5.4.2 使用菜單和快捷鍵導航    5.4.3 使用“頁面”面板導航    5.4.4 使用“導航器”面板   5.5 調(diào)整頁面版面和對象   5.6 小結  第6章 處理圖層   6.1 了解圖層   6.2 創(chuàng)建圖層   6.3 處理圖層上的對象    6.3.1 活動圖層    6.3.2 選擇圖層上的對象    6.3.3 在圖層上放置對象    6.3.4 將對象移動到不同的圖層   6.4 操作圖層    6.4.1 選擇圖層    6.4.2 隱藏圖層    6.4.3 鎖定圖層    6.4.4 阻止圖層打印或?qū)С觥   ?.4.5 重新排列圖層    6.4.6 合并圖層    6.4.7 刪除圖層     6.5 控制參考線   6.6 小結  第7章 創(chuàng)建版面標準   7.1 創(chuàng)建和應用主頁    7.1.1 “頁面”面板    7.1.2 創(chuàng)建新主頁    7.1.3 導入主頁    7.1.4 布置主頁    7.1.5 將主頁應用到文檔頁面    7.1.6 修改文檔頁面上的主頁項目   7.2 使用模板    7.2.1 創(chuàng)建模板    7.2.2 修改模板    7.2.3 從模板創(chuàng)建文檔   7.3 將對象存儲在庫中    7.3.1 添加和刪除庫對象    7.3.2 編錄庫對象    7.3.3 將庫對象復制到文檔頁面   7.4 使用標尺參考線和網(wǎng)格    7.4.1 標尺參考線    7.4.2 處理分欄參考線    7.4.3 處理基線網(wǎng)格    7.4.4 處理文檔網(wǎng)格   7.5 小結  第8章 定義顏色、色調(diào)和漸變   8.1 定義顏色術語   8.2 了解印刷色和專色    8.2.1 確定彩色印刷的方法    8.2.2 混合專色和印刷色    8.2.3 將專色轉(zhuǎn)換成印刷色   8.3 使用顏色模型   8.4 了解紙張變化模式   8.5 定義顏色和色調(diào)    8.5.1 創(chuàng)建顏色的理想方式:“色板”面板    8.5.2 使用“顏色”面板    8.5.3 導入和采樣顏色     8.6 使用漸變    8.6.1 創(chuàng)建漸變    8.6.2 創(chuàng)建未命名漸變    8.6.3 調(diào)整漸變的角度和位置   8.7 管理色板    8.7.1 編輯色板    8.7.2 合并色板    8.7.3 刪除色板    8.7.4 復制色板     8.8 應用顏色、色調(diào)和漸變     8.9 小結 第3部分 對象基礎 第9章 添加框架和直線   9.1 創(chuàng)建文本框架   9.2 創(chuàng)建圖形框架   9.3 針對具體內(nèi)容轉(zhuǎn)換框架   9.4 繪制直線   9.5 小結  第10章 操作對象   10.1 選擇對象    10.1.1 了解選擇工具    10.1.2 選擇對象    10.1.3 選擇重疊對象    10.1.4 選擇多個對象    10.1.5 取消選擇對象   10.2 移動對象   10.3 創(chuàng)建對象副本    10.3.1 在文檔內(nèi)復制對象    10.3.2 在文檔之間復制對象   10.4 刪除對象     10.5 禁止打印對象   10.6 對齊和分布對象   10.7 使用參考線精確定位對象   10.8 小結  第11章 變換對象   11.1 調(diào)整對象的大小和縮放對象    11.1.1 調(diào)整大小的方法    11.1.2 縮放方法   11.2 進行其他變換    11.2.1 旋轉(zhuǎn)對象    11.2.2 使用切變工具    11.2.3 翻轉(zhuǎn)對象   11.3 重復變換   11.4 替換對象屬性   11.5 小結  第12章 向?qū)ο髴眯Ч  ?2.1 使用描邊    12.1.1 添加描邊    12.1.2 創(chuàng)建描邊樣式   12.2 添加角選項   12.3 應用光照效果    12.3.1 使用“效果”面板    12.3.2 應用投影和內(nèi)陰影    12.3.3 應用羽化效果    12.3.4 應用外發(fā)光和內(nèi)發(fā)光    12.3.5 應用斜面和浮雕    12.3.6 應用光澤   12.4 小結  第13章 組織對象   13.1 堆棧對象   13.2 將對象合并為一組    13.2.1 在組內(nèi)編組    13.2.2 在組內(nèi)選擇對象    13.2.3 解除編組   13.3 鎖定對象   13.4 在框架內(nèi)嵌套對象   13.5 在其他框架內(nèi)嵌套框架   13.6 創(chuàng)建隨文框架    13.6.1 使用“粘貼”命令創(chuàng)建隨文框架    13.6.2 使用“置入”命令創(chuàng)建隨文框架    13.6.3 使用“定位對象”命令創(chuàng)建隨文框架    13.6.4 調(diào)整隨文框架    13.6.5 刪除隨文框架   13.7 設置“跟隨”定位框架    13.7.1 何時使用定位框架    13.7.2 添加定位框架    13.7.3 將現(xiàn)有框架轉(zhuǎn)換為定位框架    13.7.4 調(diào)整定位框架    13.7.5 釋放和刪除定位框架   13.8 文本繞排    13.8.1 使用“文本繞排”面板    13.8.2 設置文本繞排首選項    13.8.3 改變文本繞排的形狀   13.9 定義和應用對象樣式    13.9.1 創(chuàng)建對象樣式    13.9.2 管理對象樣式    13.9.3 使用對象組    13.9.4 了解預定義樣式    13.9.5 應用對象樣式   13.10 管理鏈接    13.10.1 管理文件關系    13.10.2 管理版本    13.10.3 直接導航到文件    13.10.4 獲取詳細信息    13.10.5 使用InCopy文件    13.10.6 管理面板自身     13.11 小結 第4部分 文本基礎  第14章 導入文本文件   14.1 決定在哪里格式化文檔   14.2 準備文本文件    14.2.1 保留文本文件中的特殊特性    14.2.2 避免文本文件缺陷   14.3 添加文本    14.3.1 使用文字工具    14.3.2 粘貼文本    14.3.3 拖放文本    14.3.4 使用“置入”對話框?qū)胛谋尽  ?4.4 小結  第15章 排列文檔中的文本   15.1 處理文本框架    15.1.1 在主頁上創(chuàng)建文本框架    15.1.2 繪制其他文本框架     15.2 串接文本框架    15.2.1 手動串接框架    15.2.2 半自動串接框架    15.2.3 自動串接框架和添加頁面    15.2.4 斷開和變更串接   15.3 調(diào)整分欄    15.3.1 在主頁框架中指定分欄    15.3.2 調(diào)整文本框架內(nèi)的分欄    15.3.3 在分欄間放置線   15.4 在框架內(nèi)管理間距和對齊方式   15.5 處理溢流文本   15.6 小結  第16章 編輯和格式化文本   16.1 編輯文本    16.1.1 控制文本視圖    16.1.2 導航文本    16.1.3 突出顯示文本    16.1.4 剪切、復制和粘貼文本    16.1.5 刪除和替換文本    16.1.6 還原文本編輯   16.2 更正拼寫錯誤    16.2.1 立即改正錯誤    16.2.2 鍵入時進行拼寫檢查    16.2.3 使用“拼寫檢查”對話框    16.2.4 處理多種語言   16.3 自定義拼寫和連字詞典    16.3.1 自定義拼寫詞典    16.3.2 自定義連字點    16.3.3 設置拼寫檢查和連字詞典首選項   16.4 查找和替換    16.4.1 查找和替換文本    16.4.2 更改特殊字符    16.4.3 查找和替換格式    16.4.4 全局更改字體    16.4.5 處理保存的搜索查詢   16.5 調(diào)整文本框架中的文本外觀   16.6 處理附注   16.7 小結  第17章 指定字符屬性   17.1 處理字符格式   17.2 改變字體系列、字體樣式和字體大小    17.2.1 選擇字體    17.2.2 修改字體大小   17.3 應用其他字符格式    17.3.1 水平縮放和垂直縮放    17.3.2 基線偏移    17.3.3 傾斜(偽斜體)    17.3.4 語言    17.3.5 全部大寫字母和小型大寫字母    17.3.6 上標和下標    17.3.7 下劃線和刪除線    17.3.8 連筆    17.3.9 OpenType選項    17.3.10 不換行   17.4 保留字符和線之間的間距    17.4.1 字偶間距調(diào)整    17.4.2 字符間距調(diào)整    17.4.3 行距   17.5 小結  第18章 指定段落屬性   18.1 段落基礎    18.1.1 使用行距    18.1.2 控制對齊方式和縮進   18.2 增加段落間的間距   18.3 添加首字下沉   18.4 添加自動項目符號和編號列表   18.5 控制連字和字距調(diào)整    18.5.1 手動連字    18.5.2 自動連字    18.5.3 字距調(diào)整控件    18.5.4 書寫文本   18.6 設置其他段落格式    18.6.1 保持選項    18.6.2 段落線    18.6.3 視覺邊距覆蓋   18.7 小結  第19章 創(chuàng)建特殊文本格式   19.1 使用項目符號和編號列表    19.1.1 定義列表    19.1.2 應用列表    19.1.3 使用導入的列表   19.2 設置分數(shù)的格式    19.2.1 應用分數(shù)字體    19.2.2 手動格式化分數(shù)   19.3 跳出背景的反白文字   19.4 創(chuàng)建補充欄和引用   19.5 視覺邊距對齊方式   19.6 文章結束標志   19.7 下劃線和刪除線選項   19.8 沿路徑放置文本   19.9 小結  第20章 設置樣式   20.1 創(chuàng)建和應用樣式    20.1.1 段落樣式    20.1.2 字符樣式   20.2 處理嵌套樣式     20.3 更改樣式    20.3.1 修改樣式    20.3.2 修改已經(jīng)使用樣式設計的文本   20.4 導入樣式    20.4.1 從InDesign文檔導入樣式    20.4.2 處理導入的文本文件中的樣式表   20.5 小結  第21章 使用特殊字符   21.1 插入字形    21.1.1 使用鍵盤快捷鍵    21.1.2 使用菜單    21.1.3 使用“字形”面板   21.2 使用OpenType變體   21.3 使用其他工具訪問特殊字符   21.4 了解特殊空格、破折號和引號    21.4.1 使用特殊空格    21.4.2 使用破折號    21.4.3 使用引號和撇號   21.5 使用外語   21.6 小結 第5部分 商用文檔基礎 第22章 設置定位符和表   22.1 使用“定位符”面板    22.1.1 定位符樣式按鈕    22.1.2 X字段    22.1.3 “前導符”字段    22.1.4 “對齊位置”字段    22.1.5 定位符標尺    22.1.6 將面板放在文本框架上方    22.1.7 彈出菜單   22.2 創(chuàng)建表    22.2.1 創(chuàng)建表    22.2.2 處理行和列    22.2.3 處理單元格    22.2.4 使用表和單元格樣式   22.3 將定位符轉(zhuǎn)換為表   22.4 小結  第23章 自動化文本   23.1 自動頁碼   23.2 使用章節(jié)標志符   23.3 使用文本變量    23.3.1 創(chuàng)建文本變量    23.3.2 格式化文本變量    23.3.3 編輯和管理文本變量    23.3.4 插入文本變量   23.4 使用合并數(shù)據(jù)    23.4.1 設置合并數(shù)據(jù)    23.4.2 利用合并數(shù)據(jù)創(chuàng)建頁面    23.4.3 使用每頁多個記錄   23.5 將標記文本用于數(shù)據(jù)庫排版   23.6 小結 第24章 使用腳注、索引和目錄   24.1 使用腳注    24.1.1 “編號與格式”窗格    24.1.2 “版面”窗格   24.2 為文檔和書籍建立索引    24.2.1 選擇索引樣式    24.2.2 使用“索引”面板   24.3 創(chuàng)建目錄    24.3.1 規(guī)劃目錄(TOC)    24.3.2 定義目錄     24.4 小結  第25章 創(chuàng)建多文檔項目   25.1 規(guī)劃自己的書籍   25.2 創(chuàng)建和打開書籍    25.2.1 向書籍添加章    25.2.2 打開和編輯章    25.2.3 了解書籍面板狀態(tài)報告   25.3 使用樣式源   25.4 處理頁碼和小節(jié)    25.4.1 連續(xù)編排頁碼    25.4.2 采用章節(jié)頁碼    25.4.3 指定章節(jié)編號   25.5 打印章節(jié)和書籍   25.6 小結 第6部分 圖形基礎 第26章 導入圖形   26.1 準備圖形文件    26.1.1 文本文件中嵌入的圖形    26.1.2 矢量文件的問題    26.1.3 位圖格式的問題   26.2 顏色識別問題    26.2.1 顏色系統(tǒng)    26.2.2 色彩校準   26.3 導入圖形的導出方法    26.3.1 使用“置入”對話框    26.3.2 使用導入選項    26.3.3 使用其他方式導入圖形     26.4 小結  第27章 使圖形和框架彼此適合   27.1 使圖形適合框架    27.1.1 改變圖形框架的大小    27.1.2 在框架內(nèi)移動圖形    27.1.3 使用不規(guī)則框架   27.2 理解適合命令   27.3 使用剪切路徑    27.3.1 使用圖形自己的剪切路徑    27.3.2 在InDesign中創(chuàng)建剪切路徑    27.3.3 修改剪切路徑    27.3.4 刪除剪切路徑   27.4 小結  第28章 繪制不規(guī)則形狀和曲線路徑   28.1 路徑    28.1.1 路徑的特性    28.1.2 路徑的組成   28.2 使用鋼筆工具繪制線條    28.2.1 直線和鋸齒線條    28.2.2 曲線    28.2.3 結合直線段和曲線段   28.3 繪制不規(guī)則形狀   28.4 編輯不規(guī)則直線和形狀    28.4.1 添加和刪除錨點    28.4.2 修改路徑段    28.4.3 處理開放和封閉路徑    28.4.4 使用剪刀工具   28.5 使用復合路徑    28.5.1 創(chuàng)建復合路徑    28.5.2 編輯復合路徑    28.5.3 改變路徑的方向    28.5.4 分解復合路徑    28.5.5 使用路徑查找器   28.6 使用其他路徑效果    28.6.1 “轉(zhuǎn)換形狀”選項    28.6.2 平滑工具    28.6.3 抹除工具    28.6.4 “角選項”對話框   28.7 小結 第7部分 輸出基礎 第29章 準備顏色的預印刷   29.1 進行顏色管理    29.1.1 設置系統(tǒng)    29.1.2 調(diào)整屏幕顯示    29.1.3 調(diào)整顏色輸出設置    29.1.4 對圖像應用配置文件    29.1.5 改變文檔的顏色設置    29.1.6 輸出期間管理顏色    29.1.7 保存顏色管理的首選項   29.2 使用顏色陷印    29.2.1 了解陷印方法    29.2.2 指定挖空和疊印    29.2.3 指定陷印預設    29.2.4 指定陷印頁面   29.3 小結  第30章 準備打印   30.1 做初始準備    30.1.1 在Macintosh上設置打印機    30.1.2 在Windows上設置打印機   30.2 預檢文檔   30.3 創(chuàng)建文檔包     30.4 與服務部門合作    30.4.1 發(fā)送文檔與輸出文件    30.4.2 確定輸出設置    30.4.3 保證正確的出血    30.4.4 發(fā)送特大頁   30.5 設置小冊子   30.6 小結  第31章 打印技術   31.1 選擇InDesign打印選項    31.1.1 通用選項    31.1.2 “常規(guī)”窗格    31.1.3 “設置”窗格    31.1.4 “標記和出血”窗格    31.1.5 “輸出”窗格    31.1.6 “圖形”窗格    31.1.7 “顏色管理”窗格    31.1.8 “高級”窗格    31.1.9 “小結”窗格   31.2 使用專色和分色    31.2.1 管理顏色和油墨輸出    31.2.2 使用網(wǎng)角    31.3 處理透明度    31.3.1 以理想的方式使用透明度    31.3.2 輸出過程中拼合透明度   31.4 小結  第32章 創(chuàng)建輸出文件   32.1 選擇最佳輸出選項    32.1.1 導出到PDF    32.1.2 導出到EPS    32.1.3 打印到EPS或PostScript文件   32.2 創(chuàng)建PDF文件    32.2.1 導出PDF文件    32.2.2 使用Distiller作業(yè)選項    32.2.3 打印到PDF文件   32.3 導出EPS文件    32.3.1 “常規(guī)”窗格    32.3.2 “高級”窗格   32.4 創(chuàng)建輸出文件   32.5 小結 第8部分 電子排版技巧 第33章 創(chuàng)建電子文檔   33.1 使用超鏈接    33.1.1 創(chuàng)建超鏈接    33.1.2 修改和刪除超鏈接   33.2  創(chuàng)建書簽   33.3 創(chuàng)建頁面動作    33.3.1 創(chuàng)建按鈕    33.3.2 創(chuàng)建狀態(tài)    33.3.3 相關動作   33.4 嵌入影片和聲音    33.4.1 “影片選項”對話框    33.4.2 “聲音選項”對話框   33.5 導出到Web    33.5.1 “常規(guī)”窗格    33.5.2 “圖像”窗格    33.5.3  “高級”窗格    33.5.4 處理導出的文件   33.6 導出電子書(eBook)   33.7 小結  第34章 使用XML   34.1 導入和創(chuàng)建XML標簽    34.1.1 導入標簽    34.1.2 創(chuàng)建標簽    34.1.3 映射標簽和樣式     34.2 應用標簽     34.3 利用其他XML選項   34.4 導出XML文件   34.5 小結 第9部分 工作組排版技巧 第35章 與其他人合作   35.1 與其他用戶共享元素    35.1.1 InDesign在什么位置存儲什么內(nèi)容    35.1.2 首選項文件    35.1.3 顏色定義    35.1.4 段落、字符和對象樣式    35.1.5 拼寫詞典    35.1.6 圖形和文本文件    35.1.7 庫    35.1.8 片段    35.1.9 模板    35.1.10 輸出設置    35.1.11 主頁    35.1.12 InDesign文檔    35.1.13 “界面”首選項   35.2 Mac和Windows混合的環(huán)境    35.2.1 InDesign的差異    35.2.2 平臺差異    35.2.3 傳遞方法   35.3 使用其他Creative Suite應用程序    35.3.1 使用圖形和顏色    35.3.2 使用Web內(nèi)容    35.3.3 使用Adobe Bridge   35.4 小結  第36章 使用InCopy進行工作組編輯   36.1 設置工作組任務    36.1.1 識別用戶    36.1.2 為InCopy準備文章文件    36.1.3 編輯和處理指定的文章   36.2 使用InCopy程序    36.2.1 文章視圖    36.2.2 文章注銷、登記,以及保存    36.2.3 修訂    36.2.4 特殊功能   36.3 小結 第10部分 擴展InDesign 第37章 使用增效工具   37.1 使用默認的增效工具   37.2 購買專用的增效工具   37.3 在InDesign中使用增效工具   37.4 管理增效工具   37.5 小結  第38章 使用腳本   38.1 使用腳本    38.1.1 腳本位置    38.1.2 編寫腳本的基本原則     38.2 JavaScript    38.2.1 學習JavaScript語言    38.2.2 編寫和運行腳本需要的條件   38.3 AppleScript    38.3.1 學習AppleScript語言    38.3.2 編寫和運行腳本需要的條件    38.3.3 查找更多的AppleScript工具   38.4 VBA    38.4.1 學習VBA語言    38.4.2 編寫和運行腳本需要的條件   38.5 創(chuàng)建和運行腳本    38.5.1 編寫簡單腳本    38.5.2 標記項目    38.5.3 編寫條件腳本   38.6 小結 第11部分 附錄 附錄A 安裝或升級InDesign  附錄B InDesign CS3中的新增功能  附錄C 從QuarkXPress轉(zhuǎn)換  附錄D 從PageMaker切換  附錄E 更多資源  附錄F 快捷鍵備忘單

章節(jié)摘錄

第0章 InDesign快速入門-從頭至尾構建一個文檔 雖然InDesign CS3是一款復雜的程序,需要用戶完成從設計時尚雜志到為一本書編索引,再到生成專業(yè)印刷的獨立印版等所有工作,但只需很少的簡單技能就可以開始構建文檔。如果急于開始設計一個文檔(或者明天要參加依據(jù)InDesign的使用熟練程度進行的工作面試),請逐步完成本部分介紹的步驟,從中可以學習構成文檔的基本內(nèi)容(框架和直線)以及兩類主要工具(選擇和直接選擇工具)。當然,不要認為這些步驟能夠提供掌握InDesign CS3所需的所有知識。但由此出發(fā),可以學習本書的相關章節(jié),探索該程序的全部功能。如果不能確定從哪里開始,則要考慮自己最想做什么。例如,如果要將文本排到業(yè)務簡訊模板中,請查看第4部分。要創(chuàng)建如圖0-1所示的樣本文檔,就需要使用InDesign、來自文字處理程序(如Microsoft Word)的文本文件、圖形文件(例如TIFF文件)和激光或噴墨打印機。可以嚴格按照這些步驟操作(替換自己的文本、圖形和字體)或者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修改設計??梢詮膚ww.InDesignCentral.com/QS.html上下載本節(jié)使用的文本和圖形,但必須提供自己的字體。0.1 創(chuàng)建新文檔在本節(jié)中,假定在InDesign的副本中已經(jīng)將默認的水平和垂直度量單位設置為派卡,這是出版物的兩個典型設置之一(另一個是將水平尺寸單位設置為派卡,而垂直尺寸單位設置為英寸),但對于以英寸為單位考慮問題的人來說,本章也給出了以英寸為單位的值??梢栽凇笆走x項”對話框的“單位和增量”窗格的“標尺單位”部分中設置默認的度量單位。在Mac上,按*+K鍵,或者選擇“InDesign”->“首選項”->“單位和增量”命令,或者在Windows中按Ctrl+K鍵,或者選擇“編輯”-“首選項”-“單位和增量”命令可以訪問“首選項”對話框的“單位和增量”窗格。同時,本章還假定坐標是為整個跨頁而不是單頁設置的。要保證它們是為跨頁設置的,請轉(zhuǎn)到“首選項”對話框的“單位和增量”窗格,并保證在“原點”下拉菜單中選擇“跨頁”。 在InDesign中創(chuàng)建新文檔時,實際上要指定文檔中頁面的最終尺寸和設置:1.啟動InDesign。2.選擇“文件”-“新建”-“文檔”命令,或者按*+N或Ctrl+N鍵,出現(xiàn)“新建文檔”對話框(參見圖0.2)。3.在“寬度”字段中,輸入44p3或者7.375英寸(根據(jù)首選項是派卡還是英寸)。在“高度”字段中,輸入55p6或者9.25英寸(注意“頁面大小”下拉菜單如何更改為“自定”)。4.選中“對頁”復選框。由于這是要打印在兩邊的雜志,因此同時需要左頁面和右頁面形式。5.選中“主頁文本框架”復選框。6.單擊“邊距和分欄”按鈕,打開“新建邊距和分欄”對話框。將欄數(shù)設置為1。7.在“邊距”部分,單擊“將所有設置設為相同”圖標按鈕(鏈條圖標),因而實鏈將變成斷開的鏈(允許獨立設置邊距)。將內(nèi)頁邊距設置為7p6(或者1.25英寸),上頁邊距設置為5p9(0.958 33英寸),下頁邊距設置為4p3(0.708 33英寸),外頁邊距設置為5p(0.833英寸)。

編輯推薦

《InDesign CS3寶典》內(nèi)容全面,圖文并茂,通俗易懂,適用于桌面出版人員和各個層次的Adobe InDesign CS3用戶。探索InDesign CS3中各種升級更新和增強內(nèi)容,創(chuàng)建引人注目的文檔,通過印刷或WEB發(fā)布作品。豐富、權威、實用。無論您是在設計一本書、創(chuàng)建引人注目的廣告還是制作自己的業(yè)務簡訊,InDeslgn都可以簡化工作,并幫助您得到更專業(yè)的外觀?!禝nDesign CS3寶典》不僅介紹如何操作軟件,而且從頭到尾介紹文檔出版的完整過程。如果熟悉以前版本的InDesign,《InDesign CS3寶典》可幫助您快速瀏覽每一項更新;如果您最近才開始使用InDesign??梢栽凇禝nDesign CS3寶典》中找到所需的全部內(nèi)容。使用新的光照效果開發(fā)極佳的版面;使用文本變量、目錄和其他內(nèi)容創(chuàng)建靈活的商用文檔;使用增強的樣式和排字工具對文本和表應用豐富的格式;在Web編輯器中構建網(wǎng)頁和DeBook文件:使用InCopy簡化工作組操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InDesign CS3寶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這么厚/價格這么高的一本書,本以為內(nèi)容會很全,結果卻比較失望。該詳細的不詳細,不該詳細的又有點啰嗦。
  •   這個書買了1個星期才送來~幫別人買的覺得還行
  •   這本書中文翻譯的很不好,我沒有看過英文原版,也不太懂翻譯專業(yè)。但從去年夏天買到這本書開始,到現(xiàn)在,慢慢體會軟件自身特點以及這本書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作為adobe家族的一員,InDesign的界面和其他軟件差別不大,存在的不同之處也是由于處理內(nèi)容的不同而出現(xiàn)的變化。但是,反復看了本書的語言后我發(fā)現(xiàn),所謂翻譯的“信 達 雅”在這里僅僅達到了“信”的層次。有些語句似乎就是根據(jù)原文的句式直譯而來,沒有轉(zhuǎn)為中文的表達層次或句式。而且,語言顯得有些累贅。所以初學者剛看此書的時候,面對一句一句的話可能會有些“路障”。此書不好之處的另一方面在于,雖然繼承了原書的版塊,即按照各項功能編排章節(jié),以突顯實用手冊的特點。但是在開篇入門章節(jié)并沒有實現(xiàn)提供給初學者一個有關InDesign排版從頭到尾是由哪些必要部分構成,有哪些主要的功能運用的目的,就該章內(nèi)容中反復出現(xiàn)的“框架”設置,讓初學的我著實有些“頭暈”,但是后來慢慢理解到這時排版中不同功能的“框架”,有的框架為了文字使用,有的則是圖片。但是在此書中,寫的有些不敢讓我恭維。以上僅是小人的拙見,作為初學者,我沒有編寫者對于InDesign的大手筆、大制作,寫下這些,希望給那些略有同感或有相通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   如果你想學習并融會貫通indesign的話..此書是不二選擇~!
  •   一本不錯的工具書。不過具體出現(xiàn)問題還是在運用當中去總結。這個里面還是不會涉及那么多。畢竟自己的經(jīng)驗是最好的工具。
  •   這本書內(nèi)容非常全面,適合查閱的工具書,但不適合初學者入門。初學者可以去買 Adobe公司 編的中文版經(jīng)典教程,這本是原汁原味的版本,入門不二之選。
  •   適合初學軟件的人,描述得非常詳細。一步一步的來,要是會別的設計軟件的話,建議買別的書,看著頭暈。
  •   以前網(wǎng)上買的書,送來的時候書不是有點兒臟,就是有折痕。而這本書送來的時候完全是嶄新的,本來就是給別人買的,因此送的時候很放心。就是送貨有點兒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