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8寶典

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芬克爾斯坦  頁數(shù):942  字數(shù):1681000  譯者:黃湘情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AutoCAD 2008是Autodesk公司開發(fā)的AutoCAD軟件的最新版本。本書共分8個部分,內(nèi)容主要包括AutoCAD 2008的基礎知識、繪制二維圖形、處理圖形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三維圖形、組織和管理圖形、自定義和編程AutoCAD等。另外,本書在適當?shù)牡胤奖容^了AutoCAD 2008和AutoCAD LT 2008的不同之處,還介紹了AutoCAD 2008的新增功能?! ”緯冗m用于AutoCAD的初學者,也適用于具有一定設計經(jīng)驗的老用戶。書中內(nèi)容豐富詳實,功能介紹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論述方式可使您在學習過程中備感輕松。相信本書會帶您進入奇妙的AutoCAD世界。

作者簡介

EllenFinkelstein曾在以色列學習AutoCAD,那時她總是潛心研究AutoCAD手冊,因為該手冊是英文的。返回美國后,她開始提供AutoCAD方面的咨詢并講授AutoCAD以及其他計算機程序,包括MicrosoftWord、Excel和PowerPoint。同時,她還講授關于網(wǎng)頁設計和可用性方面的課程。她的網(wǎng)站W(wǎng)

書籍目錄

第1部分 AutoCAD和AutoCAD LT基礎快速入門:繪制一個窗戶  第1章 開始繪圖   1.1 AutoCAD的優(yōu)點   1.2 AutoCAD和AutoCAD LT的差別   1.3 啟動AutoCAD和AutoCAD LT   1.4 創(chuàng)建新圖形   1.5 學習使用AutoCAD和AutoCAD LT的界面    1.5.1 繪圖區(qū)域    1.5.2 菜單和工具欄    1.5.3 命令行和動態(tài)輸入工具提示    1.5.4 狀態(tài)行   1.6 創(chuàng)建新的文件夾   1.7 使用界面   1.8 保存圖形文件   1.9 關閉圖形并退出AutoCAD和AutoCAD LT   1.10 小結  第2章 打開圖形   2.1 使用樣板創(chuàng)建新圖形   2.2 使用樣板    2.2.1 自定義默認樣板    2.2.2 創(chuàng)建自己的樣板   2.3 使用默認設置創(chuàng)建圖形文件   2.4 打開已有的圖形文件    2.4.1 用其他方法打開圖形文件    2.4.2 使用各種對話框中的快捷方式   2.5 將現(xiàn)有的圖形文件作為原型   2.6 以新名稱保存圖形文件   2.7 小結  第3章 命令的使用   3.1 AutoCAD和AutoCAD LT的界面    3.1.1 使用菜單    3.1.2 使用快捷菜單    3.1.3 使用對話框    3.1.4 使用工具欄    3.1.5 使用選項板   3.2 命令行和動態(tài)輸入    3.2.1 使用動態(tài)輸入    3.2.2 理解命令名    3.2.3 對命令的響應   3.3 命令技巧    3.3.1 重復命令    3.3.2 使用近期輸入內(nèi)容    3.3.3 取消命令    3.3.4 放棄命令    3.3.5 重做命令    3.3.6 使用嵌套命令   3.4 關于鼠標和定位儀   3.5 獲取幫助    3.5.1 獲取有關命令的幫助內(nèi)容    3.5.2 通過快速入門鏈接獲取幫助    3.5.3 使用主幫助系統(tǒng)    3.5.4 使用幫助窗口    3.5.5 使用信息中心    3.5.6 獲取更多幫助   3.6 小結  第4章 指定坐標   4.1 理解x、y坐標系統(tǒng)    4.1.1 繪圖單位    4.1.2 測量單位符號的類型   4.2 輸入坐標值    4.2.1 使用動態(tài)輸入工具欄提示輸入坐標值    4.2.2 絕對笛卡爾坐標    4.2.3 相對笛卡爾坐標    4.2.4 極軸坐標    4.2.5 直接輸入距離    4.2.6 正交模式    4.2.7 極軸追蹤模式   4.3 顯示坐標值   4.4 在屏幕上選取坐標    4.4.1 捕捉設置    4.4.2 對象捕捉    4.4.3 常駐式對象捕捉以及對象捕捉模式   4.5 替代坐標設置   4.6 點定位    4.6.1 對象捕捉追蹤    4.6.2 使用臨時追蹤功能    4.6.3 點過濾器    4.6.4 “自”功能     4.7 小結  第5章 繪圖設置   5.1 選擇度量單位類型    5.1.1 設置圖形單位    5.1.2 設置角度類型    5.1.3 設置角度的度量方法和方向   5.2 圖形界限   5.3 認識比例    5.3.1 比例格式    5.3.2 使用注釋比例    5.3.3 自定義比例列表    5.3.4 確定比例和圖紙尺寸   5.4 創(chuàng)建標題塊   5.5 指定通用設置選項   5.6 使用MVSETUP命令進行自定義   5.7 使用設置向?qū)А  ?.8 小結 第2部分 繪制二級圖形 第6章 繪制簡單直線    6.1 使用LINE命令    6.2 繪制矩形    6.3 繪制正多邊形    6.4 創(chuàng)建構造線    6.5 創(chuàng)建射線    6.6 小結  第7章 繪制曲線和點   7.1 繪制圓    7.1.1 理解圓的各個選項    7.1.2 繪制圓   7.2 繪制圓弧    7.2.1 理解圓弧命令的選項    7.2.2 繪制圓弧   7.3 創(chuàng)建橢圓和橢圓弧    7.3.1 理解ELLIPSE命令選項    7.3.2 繪制橢圓   7.4 創(chuàng)建圓環(huán)    7.4.1 了解DONUT命令的選項    7.4.2 繪制圓環(huán)   7.5 放置點    7.5.1 更改點的樣式    7.5.2 創(chuàng)建點   7.6 小結  第8章 觀察圖形   8.1 重生成以及重畫顯示   8.2 平移    8.2.1 使用PAN命令    8.2.2 使用滾動條   8.3 使用ZOOM命令    8.3.1 理解ZOOM命令選項    8.3.2 使用動態(tài)縮放   8.4 使用“鳥瞰視圖”   8.5 創(chuàng)建命名視圖    8.5.1 保存視圖    8.5.2 顯示視圖    8.5.3 管理命名視圖    8.5.4 利用命名視圖來管理圖形   8.6 使用平鋪視口    8.6.1 配置平鋪視口    8.6.2 使用平鋪視口    8.6.3 保存與恢復視口配置   8.7 使用捕捉旋轉   8.8 理解用戶坐標系    8.8.1 理解UCS選項    8.8.2 保存與恢復自定義的UCS    8.8.3 控制UCS圖標    8.8.4 使用自定義UCS   8.9 創(chuàng)建等軸測圖形    8.9.1 理解等軸測面    8.9.2 在等軸測模式下繪制圖形   8.10 小結  第9章 用基本工具編輯圖形   9.1 編輯圖形    9.1.1 了解對象選擇的基本方法    9.1.2 刪除對象    9.1.3 移動對象    9.1.4 復制對象    9.1.5 在圖形之間復制和移動對象    9.1.6 旋轉對象    9.1.7 縮放對象    9.1.8 使用CHANGE命令     9.2 選擇對象    9.2.1 在選擇命令后選取對象    9.2.2 交替選取對象    9.2.3 在選擇命令前選取對象    9.2.4 隱含窗口    9.2.5 自定義選擇過程     9.3 小結   第10章 用高級工具編輯圖形     10.1 復制和移動對象    10.1.1 使用MIRROR命令    10.1.2 使用ARRAY命令    10.1.3 偏移對象    10.1.4 對齊對象   10.2 調(diào)整尺寸命令    10.2.1 修剪對象    10.2.2 延伸對象    10.2.3 拉長對象    10.2.4 拉伸對象   10.3 使用構造命令    10.3.1 打斷對象    10.3.2 合并對象    10.3.3 創(chuàng)建倒角    10.3.4 創(chuàng)建圓角   10.4 創(chuàng)建修訂云線   10.5 用區(qū)域覆蓋隱藏對象   10.6 通過雙擊操作編輯對象   10.7 夾點    10.7.1 使用夾點拉伸對象    10.7.2 使用夾點移動對象    10.7.3 利用夾點旋轉對象    10.7.4 利用夾點縮放對象    10.7.5 利用夾點鏡像對象    10.7.6 自定義夾點   10.8 用“特性”選項板編輯對象    10.8.1 管理“特性”選項板    10.8.2 使用“特性”選項板   10.9 選擇過濾器    10.9.1 使用快速選擇功能來選取對象    10.9.2 使用FILTER命令    10.9.3 命名和編輯過濾器    10.9.4 使用過濾器     10.10 對象編組    10.10.1 在AutoCAD中創(chuàng)建及修改編組    10.10.2 修改編組    10.10.3 在AutoCAD LT中創(chuàng)建和修改編組    10.10.4 使用編組   10.11 小結  第11章 利用圖層、顏色、線型及線寬來組織圖形     11.1 使用圖層    11.1.1 了解圖層    11.1.2 創(chuàng)建新圖層    11.1.3 使用圖層    11.1.4 使用特殊的圖層工具    11.1.5 修改圖層   11.2 更改對象的顏色、線型和線寬    11.2.1 改變對象的顏色    11.2.2 改變當前顏色    11.2.3 改變對象的線型    11.2.4 改變當前線型    11.2.5 改變對象的線寬    11.2.6 改變當前線寬   11.3 使用線型比例    11.3.1 利用不同的線型改變線型間距    11.3.2 通過修改全局線型比例改變線型間距    11.3.3 通過修改對象的線型比例改變線型間距   11.4 輸入其他圖形的圖層和線型   11.5 特性匹配   11.6 小結  第12章 獲取圖形信息   12.1 圖形級信息    12.1.1 列出圖形的狀態(tài)    12.1.2 列出系統(tǒng)變量    12.1.3 追蹤繪圖時間   12.2 對象級信息    12.2.1 列出對象    12.2.2 計算距離    12.2.3 查找坐標    12.2.4 計算面積和周長    12.2.5 從“特性”選項板中獲取信息   12.3 測量命令    12.3.1 分割對象    12.3.2 測量對象   12.4 AutoCAD的計算器    12.4.1 計算數(shù)值    12.4.2 使用坐標    12.4.3 使用對象捕捉    12.4.4 使用科學計算器    12.4.5 轉換單位    12.4.6 使用快速計算器變量    12.4.7 在“特性”選項板中使用快速計算器    12.5 小結  第13章 創(chuàng)建文字   13.1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    13.1.1 對正單行文字    13.1.2 設置高度    13.1.3 設置旋轉角度    13.1.4 增加特殊字符和格式    13.1.5 編輯單行文字   13.2 了解文字樣式    13.2.1 創(chuàng)建新文字樣式    13.2.2 重命名和刪除文字樣式    13.2.3 修改文字樣式    13.2.4 使某種樣式成為當前樣式或更改文字對象的樣式    13.2.5 導入文字樣式   13.3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13.3.1 使用在位文字編輯器    13.3.2 創(chuàng)建不同比例的文字    13.3.3 編輯段落文字    13.3.4 輸入文字   13.4 創(chuàng)建表格    13.4.1 插入表格    13.4.2 指定表格樣式    13.4.3 在表格中輸入數(shù)據(jù)    13.4.4 修改表格   13.5 插入字段    13.5.1 創(chuàng)建字段    13.5.2 編輯和更新字段   13.6 管理文字    13.6.1 使用快速文字    13.6.2 使用AutoCAD和AutoCAD LT字體    13.6.3 凍結文字圖層    13.6.4 使用鏡像文字   13.7 在圖中查找文字   13.8 拼寫檢查   13.9 自定義拼寫詞典   13.10 小結  第14章 圖形標注   14.1 使用標注    14.1.1 標注中的各個元素    14.1.2 準備標注   14.2 繪制線性標注    14.2.1 指定要標注的對象    14.2.2 使用標注選項    14.2.3 創(chuàng)建折彎尺寸線   14.3 繪制對齊標注    14.3.1 指定要標注的對象    14.3.2 使用選項   14.4 創(chuàng)建基線和連續(xù)標注    14.4.1 繪制基線標注    14.4.2 繪制連續(xù)標注   14.5 標注圓弧和圓    14.5.1 標記圓弧和圓的圓心    14.5.2 標注弧長    14.5.3 標注半徑    14.5.4 標注直徑   14.6 標注角度   14.7 創(chuàng)建坐標標注   14.8 繪制引線    14.8.1 創(chuàng)建多重引線    14.8.2 創(chuàng)建多重引線樣式    14.8.3 對齊和合并引線   14.9 使用快速標注功能   14.10 創(chuàng)建檢驗標注   14.11 創(chuàng)建形位公差    14.11.1 啟動公差框架    14.11.2 插入公差框架    14.11.3 編輯公差框架   14.12 編輯標注    14.12.1 編輯關聯(lián)性    14.12.2 使用DIMEDIT命令    14.12.3 使用DIMTEDIT命令    14.12.4 翻轉標注箭頭    14.12.5 編輯標注文字    14.12.6 使用“特性”選項板編輯標注    14.12.7 更改注釋比例    14.12.8 將標注等距離分開    14.12.9 折斷標注    14.12.10 使用快速標注編輯標注    14.12.11 使用夾點編輯標注    14.12.12 同時編輯對象和標注   14.13 小結  第15章 創(chuàng)建標注樣式     15.1 理解標注樣式   15.2 定義新的標注樣式    15.2.1 管理尺寸線    15.2.2 定義符號和箭頭    15.2.3 管理標注文字    15.2.4 使標注尺寸在狹小空間內(nèi)更緊湊    15.2.5 定義主單位    15.2.6 定義換算單位    15.2.7 格式化公差   15.3 更改標注樣式    15.3.1 選擇新的當前標注樣式    15.3.2 創(chuàng)建不同的標注樣式    15.3.3 使用新的標注樣式修改標注    15.3.4 修改標注樣式    15.3.5 替代標注樣式    15.3.6 更新標注    15.3.7 對比標注樣式    15.3.8 從其他圖中復制標注樣式     15.4 小結   第16章 繪制復雜對象   16.1 創(chuàng)建和編輯多段線    16.1.1 使用PLINE命令    16.1.2 用PEDIT命令編輯多段線    16.1.3 使用“特性”選項板編輯多段線   16.2 繪制和編輯樣條曲線    16.2.1 創(chuàng)建樣條曲線    16.2.2 編輯樣條曲線   16.3 創(chuàng)建面域   16.4 創(chuàng)建邊界   16.5 創(chuàng)建圖案填充    16.5.1 了解圖案填充    16.5.2 定義圖案填充    16.5.3 確定填充邊界    16.5.4 圖案填充的拖放    16.5.5 創(chuàng)建漸變色填充    16.5.6 編輯圖案填充    16.5.7 使用SOLID命令   16.6 創(chuàng)建和編輯多線    16.6.1 創(chuàng)建多線樣式    16.6.2 繪制多線    16.6.3 編輯多線   16.7 在AutoCAD LT中創(chuàng)建雙線   16.8 使用SKETCH命令   16.9 用TABLET命令使圖形數(shù)字化   16.10 小結  第17章 打印圖形   17.1 打印圖形的準備工作    17.1.1 打印草圖    17.1.2 在模型空間打印圖形   17.2 在圖紙空間中創(chuàng)建布局    17.2.1 進入圖紙空間    17.2.2 使用布局向?qū)А   ?7.2.3 在圖紙空間中安排圖形布局    17.2.4 注釋布局    17.2.5 保存布局樣板   17.3 處理打印樣式    17.3.1 設置打印樣式模式    17.3.2 創(chuàng)建打印樣式表    17.3.3 將打印樣式表附著到布局上    17.3.4 為圖層或?qū)ο笤O置打印樣式特性   17.4 打印圖形    17.4.1 指定打印設置    17.4.2 預覽打印圖形    17.4.3 創(chuàng)建打印戳記    17.4.4 創(chuàng)建打印   17.5 小結 第3部分 處理數(shù)據(jù) 第18章 使用塊和屬性   18.1 把對象組合成塊       18.1.1 了解基點和插入點    18.1.2 創(chuàng)建塊    18.1.3 重定義塊    18.1.4 將塊保存為文件    18.1.5 替換現(xiàn)有文件   18.2 將塊和文件插入圖形中    18.2.1 使用“插入”對話框    18.2.2 使用設計中心   18.3 管理塊    18.3.1 使用圖層    18.3.2 分解塊    18.3.3 使用XPLODE命令    18.3.4 編輯塊   18.4 創(chuàng)建和使用動態(tài)塊    18.4.1 理解動態(tài)塊的工作流程    18.4.2 定義動態(tài)塊    18.4.3 插入并修改動態(tài)塊   18.5 使用Windows的功能復制數(shù)據(jù)    18.5.1 用Windows剪貼板處理對象    18.5.2 使用拖放功能   18.6 處理屬性    18.6.1 創(chuàng)建屬性定義    18.6.2 插入帶屬性的塊    18.6.3 編輯屬性    18.6.4 提取屬性數(shù)據(jù)庫   18.7 小結  第19章 參照其他圖形   19.1 了解外部參照    19.1.1 附著外部參照    19.1.2 打開外部參照    19.1.3 使用“外部參照”選項板   19.2 在圖形中編輯外部參照    19.2.1 選擇要編輯的外部參照或者塊    19.2.2 編輯外部參照   19.3 控制外部參照的顯示    19.3.1 外部參照及依賴符號    19.3.2 循環(huán)參照    19.3.3 剪裁外部參照    19.3.4 加快大型外部參照的顯示速度   19.4 管理外部參照    19.4.1 外部參照通知    19.4.2 設計中心    19.4.3 外部參照日志文件   19.5 使用DWF和DGN參考底圖    19.5.1 附著DWF參考底圖    19.5.2 將DGN文件用作參考底圖   19.6 小結  第20章 使用外部數(shù)據(jù)庫   20.1 了解外部數(shù)據(jù)庫訪問   20.2 準備數(shù)據(jù)庫連接    20.2.1 組織數(shù)據(jù)庫結構    20.2.2 配置數(shù)據(jù)源   20.3 連接到數(shù)據(jù)庫    20.3.1 連接數(shù)據(jù)庫與圖形    20.3.2 打開數(shù)據(jù)表    20.3.3 在“數(shù)據(jù)視圖”窗口中編輯數(shù)據(jù)   20.4 將數(shù)據(jù)鏈接到圖形對象    20.4.1 創(chuàng)建鏈接樣板    20.4.2 創(chuàng)建鏈接   20.5 創(chuàng)建標簽    20.5.1 創(chuàng)建標簽樣板    20.5.2 創(chuàng)建附著標簽    20.5.3 創(chuàng)建獨立標簽   20.6 使用查詢編輯器查詢    20.6.1 使用“快速查詢”選項卡    20.6.2 使用“范圍查詢”選項卡    20.6.3 使用“查詢編譯器”選項卡    20.6.4 使用“SQL查詢”選項卡    20.6.5 使用“鏈接選擇”創(chuàng)建選擇集   20.7 使用查詢文件    20.7.1 存儲查詢    20.7.2 輸入輸出查詢   20.8 小結 第4部分 繪制三維圖形 第21章 指定三維坐標   21.1 在三維環(huán)境中工作   21.2 使用三維坐標    21.2.1 三維空間中的絕對和相對笛卡爾坐標    21.2.2 柱坐標和球坐標    21.2.3 使用三維圖形面板    21.2.4 使用三維線框的編輯命令    21.2.5 在三維環(huán)境中點使用過濾器、對象捕捉、對象追蹤和夾點    21.2.6 創(chuàng)建三維多段線    21.2.7 創(chuàng)建螺旋線   21.3 使用標高和厚度    21.3.1 創(chuàng)建具有厚度的曲面    21.3.2 使用HIDE命令    21.3.3 控制隱藏線和對象的顯示    21.3.4 添加對象標高   21.4 使用用戶坐標系    21.4.1 使用UCS圖標    21.4.2 使用UCS選項改變UCS    21.4.3 動態(tài)改變UCS   21.5 小結  第22章 觀察三維圖形   22.1 使用標準視點    22.1.1 使用VPOINT命令    22.1.2 從標準視點觀察圖形   22.2 使用DDVPOINT命令   22.3 使用相機創(chuàng)建命名視圖    22.3.1 創(chuàng)建相機    22.3.2 編輯相機   22.4 給命名視圖添加背景   22.5 使用三軸架和羅盤   22.6 顯示快速平面視圖   22.7 使用視覺樣式    22.7.1 在AutoCAD中顯示視覺樣式    22.7.2 創(chuàng)建自定義視覺樣式    22.7.3 在AutoCAD LT中使用著色選項    22.7.4 繪圖時顯示材質(zhì)、紋理和光源   22.8 顯示平行投影和透視投影   22.9 使用三維動態(tài)觀察    22.9.1 啟動三維動態(tài)觀察模式    22.9.2 使用三維動態(tài)觀察導航    22.9.3 優(yōu)化三維動態(tài)觀察視圖   22.10 使用平鋪視口   22.11 漫游模型    22.11.1 在漫游模式下導航    22.11.2 指定漫游模式設置    22.11.3 飛越模型    22.11.4 將漫游另存為影視文件    22.11.5 使用運動路徑保存影視文件   22.12 使用DVIEW創(chuàng)建透視視圖    22.12.1 使用DVIEW命令    22.12.2 了解DVIEW命令選項   22.13 布局三維圖形    22.13.1 使用SOLVIEW命令布置圖紙空間視口    22.13.2 使用SOLDRAW命令創(chuàng)建隱藏線和陰影線    22.13.3 用SOLPROF命令創(chuàng)建輪廓    22.13.4 展平三維圖形    22.14 小結  第23章 創(chuàng)建三維曲面   23.1 將對象轉換成曲面   23.2 使用3DFACE命令繪制曲面    23.2.1 使用3DFACE命令    23.2.2 使三維面的邊不可見   23.3 用PFACE命令繪制曲面   23.4 繪制平面曲面   23.5 使用3DMESH創(chuàng)建多邊形網(wǎng)格   23.6 繪制標準三維形狀    23.6.1 長方體表面    23.6.2 楔體表面    23.6.3 棱錐面    23.6.4 圓錐面    23.6.5 球面    23.6.6 上半球面    23.6.7 下半球面    23.6.8 圓環(huán)面    23.6.9 網(wǎng)格   23.7 繪制旋轉曲面    23.7.1 了解REVSURF命令    23.7.2 使用REVOLVE命令   23.8 繪制拉伸曲面    23.8.1 使用TABSURF命令    23.8.2 使用EXTRUDE命令    23.8.3 沿路徑掃掠對象   23.9 在二維對象之間繪制曲面    23.9.1 創(chuàng)建直紋曲面    23.9.2 放樣對象   23.10 繪制邊界曲面   23.11 使用多種類型的三維對象    23.11.1 加厚曲面使其成為實體    23.11.2 提取曲面或者面域的邊    23.11.3 用曲面剖切實體   23.12 小結  第24章 在三維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實體并進行編輯   24.1 繪制基本形狀    24.1.1 繪制長方體    24.1.2 繪制楔體    24.1.3 繪制圓錐體    24.1.4 繪制球體    24.1.5 繪制圓柱體    24.1.6 繪制圓環(huán)體    24.1.7 繪制棱錐面   24.2 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    24.2.1 管理用于構造其他對象的對象    24.2.2 使用EXTRUDE命令   24.3 繪制掃掠實體   24.4 繪制旋轉實體   24.5 繪制放樣實體   24.6 繪制類多段線實體   24.7 創(chuàng)建復雜的實體    24.7.1 組合實體    24.7.2 減實體    24.7.3 通過兩個實體的交集創(chuàng)建實體    24.7.4 使用INTERFERE命令創(chuàng)建新實體    24.7.5 按住或拖動面域    24.7.6 使用實體歷史記錄   24.8 切割和剖切實體    24.8.1 使用SECTION命令    24.8.2 創(chuàng)建交互式截面對象    24.8.3 使用SLICE命令   24.9 在三維環(huán)境中使用編輯命令    24.9.1 用夾點編輯實體    24.9.2 次選擇實體    24.9.3 使用移動夾點工具和3DMOVE命令    24.9.4 三維鏡像    24.9.5 三維陣列    24.9.6 三維旋轉    24.9.7 三維對齊    24.9.8 三維修剪和延伸    24.9.9 三維倒圓角    24.9.10 三維倒角    24.9.11 分解和轉換三維對象   24.10 使用SOLIDEDIT命令    24.10.1 編輯面    24.10.2 編輯邊    24.10.3 編輯體   24.11 列出實體特性   24.12 小結  第25章 三維渲染   25.1 了解渲染    25.1.1 學習操作步驟    25.1.2 進行默認渲染   25.2 創(chuàng)建光源    25.2.1 設置默認光源    25.2.2 創(chuàng)建點光源    25.2.3 創(chuàng)建目標點光源    25.2.4 創(chuàng)建聚光燈    25.2.5 創(chuàng)建自由聚光燈    25.2.6 創(chuàng)建平行光    25.2.7 模擬太陽    25.2.8 管理光源   25.3 使用材質(zhì)    25.3.1 從“工具選項板”窗口附著材質(zhì)    25.3.2 使用“材質(zhì)”選項板    25.3.3 創(chuàng)建自己的材質(zhì)    25.3.4 附著材質(zhì)    25.3.5 使用背景   25.4 進行最終的渲染    25.4.1 統(tǒng)計信息    25.4.2 保存渲染圖像   25.5 小結 第5部分 組織和管理圖形第26章 管理圖形   26.1 使用設計中心訪問圖形    26.1.1 使用設計中心導航    26.1.2 訪問命名的圖形部件    26.1.3 控制設計中心的顯示   26.2 用工具選項板獲取圖形內(nèi)容    26.2.1 創(chuàng)建新的工具選項板    26.2.2 添加內(nèi)容工具    26.2.3 添加命令工具    26.2.4 復制工具    26.2.5 設置工具特性    26.2.6 組織工具選項板    26.2.7 使用工具選項板   26.3 設置圖形標準    26.3.1 使用CAD標準工具    26.3.2 使用圖層通知    26.3.3 轉換圖層    26.3.4 通信中心    26.3.5 重命名命名對象   26.4 使用圖紙集    26.4.1 了解圖紙集    26.4.2 創(chuàng)建圖紙集    26.4.3 建立圖紙集參照    26.4.4 使用圖紙集   26.5 組織圖形    26.5.1 圖形歸檔    26.5.2 查找圖形    26.5.3 指定圖形特性     26.6 維護安全    26.6.1 密碼保護    26.6.2 數(shù)字簽名   26.7 跟蹤參照文件   26.8 處理錯誤和故障    26.8.1 處理臨時文件    26.8.2 修復損壞的圖形文件    26.8.3 使用備份圖形    26.8.4 從系統(tǒng)故障中恢復   26.9 管理以前版本的圖形   26.10 小結  第27章 使用其他程序   27.1 輸入和輸出其他文件格式    27.1.1 輸出圖形    27.1.2 輸入文件   27.2 使用光柵圖像    27.2.1 插入圖像    27.2.2 管理圖像    27.2.3 剪裁圖像    27.2.4 控制圖像的顯示   27.3 粘貼、鏈接和嵌入對象    27.3.1 把對象嵌入到圖形中    27.3.2 使用選擇性粘貼    27.3.3 鏈接數(shù)據(jù)   27.4 小結  第28章 使用Internet   28.1 發(fā)送圖形    28.1.1 使用電子傳遞    28.1.2 指定傳遞設置   28.2 打開Web上的圖形    28.2.1 使用“瀏覽Web-打開”對話框    28.2.2 使用i-drop把對象拖動到圖形中     28.3 創(chuàng)建對象超鏈接    28.3.1 創(chuàng)建超鏈接    28.3.2 使用超鏈接    28.3.3 編輯超鏈接   28.4 發(fā)布圖形    28.4.1 了解DWF文件    28.4.2 創(chuàng)建二維DWF文件    28.4.3 創(chuàng)建三維DWF文件    28.4.4 使用網(wǎng)上發(fā)布向?qū)А   ?8.4.5 直接發(fā)布DWF文件    28.4.6 編輯Web頁    28.4.7 查看DWF圖形   28.5 小結 第6部分 自定義AutoCAD和AutoCAD LT 第29章 自定義命令、工具欄、工具選項板和面板   29.1 使用可自定義的文件    29.1.1 編輯可自定義的文件    29.1.2 備份可自定義的文件    29.1.3 使用命令的命令行形式    29.1.4 記錄自己的文件   29.2 為命令創(chuàng)建快捷鍵    29.2.1 創(chuàng)建Windows程序的快捷方式    29.2.2 為命令創(chuàng)建快捷鍵   29.3 自定義工具欄    29.3.1 使用“自定義用戶界面”對話框    29.3.2 從現(xiàn)有的工具欄中移除按鈕    29.3.3 創(chuàng)建新工具欄   29.4 自定義工具選項板   29.5 自定義面板    29.5.1 創(chuàng)建新的控制臺    29.5.2 修改控制臺   29.6 小結  第30章 用腳本文件創(chuàng)建宏和幻燈片放映   30.1 用腳本文件創(chuàng)建宏    30.1.1 創(chuàng)建腳本文件    30.1.2 運行腳本文件   30.2 創(chuàng)建幻燈片放映    30.2.1 創(chuàng)建幻燈片    30.2.2 瀏覽幻燈片    30.2.3 使用腳本創(chuàng)建幻燈片放映   30.3 創(chuàng)建幻燈片庫   30.4 小結  第31章 創(chuàng)建自己的線型和填充圖案   31.1 創(chuàng)建線型    31.1.1 創(chuàng)建簡單線型    31.1.2 創(chuàng)建復雜線型   31.2 創(chuàng)建填充圖案   31.3 小結  第32章 創(chuàng)建形和字體   32.1 創(chuàng)建形    32.1.1 使用形文件    32.1.2 創(chuàng)建形文件    32.1.3 編輯形文件   32.2 創(chuàng)建字體   32.3 小結  第33章 自定義菜單   33.1 使用自定義文件    33.1.1 了解菜單文件    33.1.2 加載和卸載自定義文件   33.2 自定義菜單    33.2.1 查看下拉菜單    33.2.2 編寫菜單宏    33.2.3 交換菜單    33.2.4 自定義鼠標按鍵和數(shù)字化儀按鈕    33.2.5 自定義下拉菜單    33.2.6 自定義圖像平鋪菜單    33.2.7 自定義數(shù)字化儀菜單    33.2.8 使用屏幕菜單    33.2.9 創(chuàng)建鍵盤快捷鍵   33.3 小結 第7部分 編程AutoCAD 第34章 了解AutoLISP和Visual LISP基礎知識   34.1 Visual LISP介紹    34.1.1 打開Visual LISP    34.1.2 使用Visual LISP打開和加載AutoLISP文件    34.1.3 加載AutoLISP文件    34.1.4 在AutoCAD中使用AutoLISP例程    34.1.5 查看AutoLISP例程    34.1.6 使用Visual LISP界面    34.1.7 關閉文件和Visual LISP   34.2 在Visual LISP中獲取幫助   34.3 使用AutoLISP表達式    34.3.1 了解AutoLISP語法    34.3.2 使用數(shù)值和文本   34.4 在命令行上使用AutoLISP   34.5 創(chuàng)建AutoLISP文件   34.6 小結  第35章 進一步了解AutoLISP   35.1 創(chuàng)建變量   35.2 使用AutoCAD命令    35.2.1 訪問AutoCAD命令    35.2.2 創(chuàng)建函數(shù)    35.2.3 創(chuàng)建帶自變量的函數(shù)    35.2.4 使用系統(tǒng)變量   35.3 使用表    35.3.1 使用表來表示坐標    35.3.2 創(chuàng)建點對   35.4 設置條件    35.4.1 條件結構    35.4.2 循環(huán)結構   35.5 管理圖形對象    35.5.1 獲取關于對象的信息    35.5.2 修改對象    35.5.3 創(chuàng)建選擇集   35.6 獲取用戶輸入的信息   35.7 進行最后修整   35.8 小結  第36章 探索AutoLISP的高級主題   36.1 理解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36.2 使用Visual LISP的ActiveX函數(shù)    36.2.1 復習AutoLISP的獲取和修改函數(shù)    36.2.2 使用Visual LISP的ActiveX   36.3 調(diào)試代碼    36.3.1 使用錯誤跟蹤窗口    36.3.2 使用斷點    36.3.3 使用“監(jiān)視”窗口   36.4 小結  第37章 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編程   37.1 開始使用VBA    37.1.1 打開VBA環(huán)境    37.1.2 熟悉VBA    37.1.3 研究層次模型    37.1.4 訪問幫助   37.2 編寫VBA代碼    37.2.1 學習VBA語法    37.2.2 保存VBA例程    37.2.3 加載VBA例程    37.2.4 運行VBA例程    37.2.5 使用Visual Basic編輯器    37.2.6 了解變量    37.2.7 創(chuàng)建VBA語句   37.3 獲取用戶輸入   37.4 創(chuàng)建對話框    37.4.1 了解“工具箱”工具欄    37.4.2 更改對話框的屬性    37.4.3 添加對話框控件   37.5 修改對象    37.5.1 使用常數(shù)    37.5.2 使用函數(shù)    37.6 調(diào)試和捕獲錯誤   37.7 向高級的編程方法前進   37.8 小結   37.9 結束語 第8部分 附錄 附錄A 安裝和配置AutoCAD和AutoCAD LT  附錄B AutoCAD和AutoCAD LT資源  附錄C 光盤內(nèi)容 

章節(jié)摘錄

  第1部分 AutoCAD和AutoCAD LT基礎快速入門:繪制一個窗戶  第1部分中的6章內(nèi)容提供了在AutoCAD或者AutoCAD LT中進行繪圖所需的所有基礎知識。這幾章的內(nèi)容是初學者必須知道的基礎知識,但即使是老用戶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提示和技巧,尤其是那些與AutoCAD 2008和AutoCAD LT 2008的新特性相關的部分?!翱焖偃腴T”一章是初學者的指南,能使讀者產(chǎn)生興趣并立即行動。這一章將讓初學者繪制一個窗戶,并有機會使用AutoCAD和AutoCADLT的許多二維功能,這為學習本書中其余章節(jié)的知識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章介紹AutoCAD和AutoCAD LT以及它們的主界面,包括菜單欄、工具欄、命令行和狀態(tài)欄。讀者將在這一章學習如何啟動程序、保存圖形、關閉圖形和退出程序;第2章介紹如何創(chuàng)建和打開圖形;第3章介紹多種使用命令的方法;而第4章論述如何指定坐標;作為第1部分的結束,第5章說明如何設置圖形?! ∪绻x者覺得自己已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則可以跳過本部分直接閱讀第2部分,只需快速瀏覽“新增功能”圖標的內(nèi)容,以了解AutoCAD和AutoCAD LT的最新發(fā)展。

編輯推薦

  “無論您是AutoCAD 的新用戶還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用戶,本書都是您出色的參考資料?!薄 utodesk公司AutoCAD 產(chǎn)品經(jīng)理Abhi Singh  利用快速入門教程立即開始繪圖,掌握AutoCAD和AutoCAD LT學習從基礎到AutoCAD編程的各種知識?! ≌莆誂utoCAD必備的書籍:連AUtOdesk公司的人員都希望由EIIen FinkeIstein對他們進行AutoCAD培訓,所以還有誰能比EIIen更適合介紹AutoCAD 2008呢?這本全面的指南可讓經(jīng)驗豐富的老用戶迅速了解AutoCAD的各種更新,讓新用戶學習從基礎知識到在Auto LlSPgnVBA中進行編程等所有內(nèi)容。本書按邏輯順序介紹每個功能,通過閱讀“快速入門”一章,您在學習的第一天就可創(chuàng)建圖形。成功就把握在您的手中。  ·使用輕松的“快速入門”可立即開始繪圖;  ·掌握二維繪圖命令和過程;  ·使用隱藏、陰影和渲染技巧進行三維繪圖;  ·自動實現(xiàn)圖形注釋并在視圖中顯示圖層;  ·組織和共享數(shù)據(jù):  ·自定義命令、工具欄、填充圖案和更多內(nèi)容?! 」獗P內(nèi)容:包含了完成書中練習所需的所有圖形。包括操作前和操作后的圖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AutoCAD 2008寶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1條)

 
 

  •   看著書就學會了autoCAD,可以!
  •   內(nèi)容很詳盡,是CAD初學者的良師益友,你會在閱讀和實踐過程中得到很大的啟發(fā),循序漸進。以前我也購買過好多這類書籍,但是都沒能夠進行下去,關鍵是說明不清楚。而這本書恰恰填補了其他書籍沒有注意到的而閱讀者又急需的內(nèi)容。練習盤上內(nèi)容可以幫助讀者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所學內(nèi)容,很有益!
  •   這本書整體來說比較適合初學者,內(nèi)容分析的比較詳細,是深入了解CAD2008的必備工具。
  •   我從事建筑行業(yè)已有4年,CAD也用了快8年了,但書中的很多有關CAD更加有用的工具、命令都不曾了解。本書對CAD有一個十分全面的講述,作為工具書收藏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   內(nèi)容不錯,是通過英文翻譯過來的,可能內(nèi)容的組織不是那么適合初學者,不過仔細的讀一讀還是能學到不少東西呢!?。?/li>
  •   書早就買了。也看了好久。評論一直沒時間寫。內(nèi)容比較豐富。從基本到較深的內(nèi)容都有,書的印刷質(zhì)量也不錯。
  •   挺全面,適合我們這種有點基礎,并使用CAD比較頻繁的人查閱的
  •   這本書是我看的cad教程中最全面的一本,挺不錯的,推薦閱讀。
  •   可以作為初學者的參考資料!很有收獲。
  •   深入學習的好工具
  •   寫的很細做參考書非常好??!強烈建議學習CAD的同仁們都買一本。。
  •   我一邊制圖!一邊查資料!真是協(xié)議!我用記??!
  •   詳細工程人員的好書
  •   很好,很全面。認真看的話能學到很多東西
  •   書本的質(zhì)量很好,講解思路很新穎!
  •   講解非常詳細,真的很不錯!
  •   剛剛拿到手,隨便翻了一下,講解很深入,接下來慢慢研讀了。好書,推薦!
  •   翻了翻目錄,以及有關章節(jié),未細看,因為隨書的光盤不讀,要去退書(去郵局寄回當當。不明白的是,為何光盤不讀要連書一并寄回?是當當為中國郵政作貢獻?或者是折騰死讀者,讓你知難而退,吃進算了)。言歸正傳,書還是一本好書,對初學者來說絕對需要;對資深者來說,隨便翻翻也會有讓你驚喜及眼前一亮----技巧上的補充。做計算機圖形的人,學習是終身的。就是買此類書的讀者,一定要汲取筆者的教訓:一是現(xiàn)金為王,不見鬼子不放槍;二是驗明正身,當場讀片;不讀的話,則拒簽拒收拒付(此乃當當客服教也,可惜是事后諸葛)。這樣也可以為當當減少麻煩,畢竟書不是人家印的,盤不是人家造的,人家只是賺服務的錢,還賤賣。總之,好書就看你怎么小心地買了。另外,有那位好心的朋友可以介紹下別的線上買書地?比如盤壞了,不要連書一塊要的。當當做大了,規(guī)矩也大,不容你理論。
  •   寫的太全面了,就是一本詞典。但是實際操作起來略有困難,比較適合熟悉CAD的人士使用。
  •   一本名副其實的寶典,極其詳細,原來在其他很多書中無法找到的答案都一一獲得解釋,而且詳實、清晰,一讀即懂。
  •   這本書不錯,挺值得學習的?。。?/li>
  •   內(nèi)容還算可以,不過書的膠邊不過關!
  •   書已收到,感覺還不錯。
  •   在當當買過好多次書了,每次都很好。剛收到大概看了下,很詳細
  •   需要認真學習,未弄過CAD的菜鳥
  •   昨天訂的,今天早上就收到貨了倒是蠻快的,打開一看我的心涼了,是建筑版的哦。
  •   舉例說明太簡單了
  •   除了很貴,實在沒什么說的。
  •   一、書的印刷質(zhì)量極差,像盜版二、書的內(nèi)容空洞、錯別字多三、發(fā)書慢,12月29日下的單付的費,今天2月2日才收到,四、態(tài)度差、沒誠意,不允許取消訂單
  •   15號發(fā)貨今天幾號了我也不知道了請問哪里退貨
  •   耽誤時間!最后還是去書店買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