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6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張坤宜 頁數(shù):328 字數(shù):522000
前言
本書以當代測繪新技術為主導,結合交通土木工程專業(yè)實際,改變傳統(tǒng)的教材體系,尋求測繪技術循序漸進新思路,構筑新的完整性體系,完善各篇章知識結構,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重組和擴充,較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試驗性應用實踐表明,該書有如下特點: 1.以測量學概念核心——“定位”展開緒論的基本內容。恰當?shù)匕盐站w論導向 緒論作為全課程的“導向綱目”,抓住測量概念核心——“定位”,簡要地展開說明測量學科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同時回答現(xiàn)代測量科學在交通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根據(jù)“定位”概念的引入,緒論注重三個基本內容的敘述,即:地球體概念;點位置的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及其簡明原理;定位的技術過程、定位基本工作及原則等?;緝热葜屑訌姼咚棺鴺讼到y(tǒng)和高程系統(tǒng)的應用基礎原理,鄭重提出測量定位技術工作四原則:等級、整體、控制、檢核?! 摹岸ㄎ桓拍睢钡健岸ㄎ辉瓌t”,勾繪出測量技術基本輪廓和特點,標明深入學習和掌握測量技術的基本方向?! ?.以測繪技術方法的漸進性過程,構筑教材的新體系 緒論之后第二章以“角度測量”開始全書的基本內容。這種敘述形式來自于該書以測繪技術方法漸進性過程構筑的完整新體系。新體系中測量基本技術工作的完整順序是“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全站測量”。本書“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連續(xù)三章知識結構及內容的擴充,改變“老三件”的傳統(tǒng)思路,勾繪出測繪新技術條件下各種測量基本技術工作之問的密切關系,教學內容的敘述與擴充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承前啟后、關系密切。“全站測量”作為獨立一章安排在“控制測量”、“地形測量”之后,即在對地面點坐標、高程計算原理理解的基礎上,重點敘述光電測角、全站儀及全站測量概念、數(shù)字化測量原理及GPs技術原理,把當今工程測量技術集中到現(xiàn)代“全站”意義上,有效地顯示出測量技術漸進性深化過程的最新發(fā)展?! ?.注重測繪技術的嚴密性。加強交通土木工程測量技術的精密性 測繪技術的嚴密性內容是教材基礎廣度和深度的重要體現(xiàn),是本書完整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以當代交通土木工程的技術需求為基礎,把大地測量技術和精密工程測量技術適當?shù)厝苋私滩闹小F渲械谖逭聦iT介紹測量數(shù)據(jù)初級處理的內容,第六章引入條件平差作為該書基本的嚴密計算理論,在第七章控制測量等章節(jié)中詳細敘述精密計算原理與方法等,成為教材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容概要
本書由全國高等學校測繪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通過,是一部適合高等學校土木專業(yè)教學改革需要的“測量學”教材。全書共十五章,敘述角度、距離、高程、全站測量技術,大地測量、測量平差和精密工程控制測量,比較完善地介紹測量學科基本理論和技術原理;結合路線、路面、橋梁、建筑、隧道等土木工程,提供適應性強、技術先進的各類工程測量原理和方法。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交通、土木工程專業(yè)試用教材,也可供從事土木工程研究、生產(chǎn)的科技人員參考。 本書經(jīng)全國高等學校測繪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國家測繪局教育和科技圖書獎勵基金理事會審定,獲得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優(yōu)秀測繪教材二等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測量學與交通土木工程 第二節(jié) 坐標系統(tǒng)和高程系統(tǒng)的概念 第三節(jié) 地面點定位的概念 思考與練習第二章 角度測量 第一節(jié) 角度測量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光學經(jīng)緯儀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jié) 光學經(jīng)緯儀的角度測微 第四節(jié) 水平角測量的基本操作方法 第五節(jié) 水平角觀測的技術方法 第六節(jié) 豎直角測量 第七節(jié) 水平角測量的誤差 思考與練習第三章 距離測量 第一節(jié) 光電測距原理 第二節(jié) 紅外光電測距儀及其使用 第三節(jié) 光電測距的成果處理 第四節(jié) 鋼尺量距 第五節(jié) 光學測距 思考練習第四章 高程測量 第一節(jié) 水準測量原理與操作 第二節(jié) 水準測量的高差測量技術 第三節(jié) 水準測量的誤差及其預防 第四節(jié) 幾種典型水準儀及其應用 第五節(jié) 水準路線的布設圖形與計算 第六節(jié) 三角高程測量與高程導線 思考與練習第五章 測量成果初級處理 第一節(jié) 觀測值的改化 第二節(jié) 方位角的確定 第三節(jié) 地面點坐標換帶計算的概念 第四節(jié) 數(shù)的湊整與留位 思考與練習第六章 測量誤差與平差 第一節(jié) 誤差與精度 第二節(jié) 誤差傳播律 第三節(jié) 算術平均值與加權平均值 第四節(jié) 最小二乘與條件平差原理 思考與練習第七章 工程控制測量 第一節(jié) 控制測量技術概況 第二節(jié) 精密附合導線 第三節(jié) 精密閉合導線計算 第四節(jié) 導線的簡易計算 第五節(jié) 連續(xù)三角鎖的計算 第六節(jié) 小三角測量簡易計算、典型圖形與交會 第七節(jié) 建筑基線與方格控制 思考與練習第八章 地形測繪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地形圖分幅和編號 第三節(jié) 地形圖圖式 第四節(jié) 平板測量原理 第五節(jié) 經(jīng)緯儀測繪法碎部測量 思考與練習第九章 全站測量 第一節(jié) 光電測角原理 第二節(jié) 全站儀與全站測量 第三節(jié) TC2000全站儀與數(shù)字化測量簡介 第四節(jié) CPS技術簡要 思考與練習第十章 地形圖應用 第一節(jié) 地形圖的閱讀 第二節(jié) 圖上定點位 第三節(jié) 用圖選線、繪斷面圖和定匯水范圍 第四節(jié) 圖上面積的測算 第五節(jié) 用圖計算土量 思考與練習第十一章 施工測量基本工作與方法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放樣的基本工作 第三節(jié) 地面點平面位置放樣方法 第四節(jié) 激光定向定位原理與方法 思考與練習第十二章 路線中線測量第十三章 路線斷面測量第十四章 工程測量第十五章 測量儀器一般檢驗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測量學與交通土木工程 測量學是一門研究測定地面點位置,研究確定并展示地球表面形態(tài)與大小的科學?! ∪祟愒趶氖律a(chǎn)活動的過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測量科學,例如土地的利用以及地面上構造物的建造等都離不開邊界、面積、土石方的測定,漫長人類文明史中的生產(chǎn)活動與測量科學息息相關?! y量學的主要技術表現(xiàn)為測量與繪圖,故測量學又有“測繪學”之稱。由于測量學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方式、手段各有區(qū)別,因而測量學在自身的發(fā)展中形成了特色各異的其他分支測量學科,這些分支學科是:大地測量學、地形測量學、攝影測量學、海洋測量學、地圖制圖學和工程測量學。 大地測量學是一門研究廣大地面上建立國家大地基礎控制,研究測定地球形狀、大小的重要學科。大地測量學是地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測量科學的基礎理論學科。 地形測量學是研究地面及其附屬物的測繪理論和方法的學科。 海洋測量學是研究地球表面水體及水下地貌表面的測繪理論和方法的學科?! z影測量學是研究以攝影圖象等手段表述地球表面的測繪理論和方法的學科?! 〉貓D制圖學是研究繪制或表述地球表面及其附屬物形狀的成圖理論與方法的學科?! 」こ虦y量學是研究各種工程建設在規(guī)劃、勘察設計、施工、管理各階段中的測量理論和方法的學科?! ≡诳茖W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測量學作為比較古老的學科,發(fā)展非常迅速。本世紀中期以后出現(xiàn)的激光技術、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重大成就,極大地推動測量學科的飛躍和革新,主要貢獻有激光紅外測距、衛(wèi)星全天候定位、攝影與遙感、數(shù)字化測量技術等。測量學已經(jīng)是具有現(xiàn)代完整理論基礎和現(xiàn)代先進技術的重要學科?! y繪,即對地球表面及其附屬物的測繪,并賦予處理、儲存、管理等過程,其獲得的數(shù)據(jù)或圖象成為可以儲備、傳播、應用的地球空間信息。地球空間信息是測繪學的成果。在現(xiàn)代測繪科學與計算機信息科學集成的條件下,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由此發(fā)展起來。由于測繪學是實現(xiàn)地球空間信息的科學,在這個意義上,測量學又有地球空間信息工程學之稱。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