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作者:唐燦 頁數:189 字數:173000
前言
無一例外,在改革開放早期誕生的老一輩商業(yè)領袖都有著千回百轉的故事,或發(fā)軔于草根,或歷盡千辛萬苦,或一朝力挽狂瀾。 在這片個人崇拜盛行的土地上,在這樣一個熱衷于傳奇的時代里,他們被英雄化甚至被神化。時勢造英雄,這些成功故事成為一個個遙不可及的傳奇,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能仰望膜拜,遑論借鑒復制。同時,這些“英雄”們披荊斬棘篳路藍褸,所創(chuàng)立的企業(yè)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甚至有一些成為歷史的孤本。 這些企業(yè)的發(fā)家、管理、成長,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天時和地利,是典型的中國式企業(yè),甚至在新的經濟體制下、在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上漸漸衰退、滅亡。這樣的企業(yè)很少具備普適性,在管理上給予世人的教訓要多于經驗,供人參照的意義也非常微小。 而在西方,異于東方式的個人傳奇色彩的是,可復制的企業(yè)家、職業(yè)經理人構成財富創(chuàng)造者的主體。甚至,他們從企業(yè)家成為布道者,鼓勵和指導更多的人復制他們的成功基因,他們的經驗和精髓得以繁衍傳承,生生不息。 浪濤滾滾,生逢其時的新生代企業(yè)家必然要登上中國經濟社會的舞臺。 年輕活力,高素質、高起點,敢于冒險樂于創(chuàng)新,憑借技術或知識來影響和改變世界,從而獲得自己的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他們信奉的是,“在這樣的世界,秉持樸素的信念,將獲得巨大的力量:在這樣的世界,你不必違背自己的內心,放棄棱角和個性去學習圓滑的處世之道;在這樣的世界,陽光下的成功與我們如此接近?!彼麄兊某晒β窂角逦该鳎麄兪强梢员粡椭频男律髽I(yè)家。 擁有1000多萬“粉絲”的李彥宏就是這樣一位新生代。 2011年陽春三月,李彥宏的名字出現在了2011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的榜首。大陸首富,本是一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稱呼;94億美元的身家,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這樣的成功,在當今世界里是一個千里之外的“傳奇”。這樣的偶像,在蕓蕓眾生眼中是一個高深莫測的人物。但是,李彥宏是一個“不太冷”的首富,他的故事里沒有傳奇和神秘。 他出身平凡,讀書、留學、歸國、創(chuàng)業(yè),十年前開始踐行一個“以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 他面容俊秀,個性平和,以真名與網友交流,在百度貼吧里對你說“你要找的正在找你”。 他的公司有7000多員工,卻以簡單自由的企業(yè)文化著稱,員工稱“處處感受到自由,由我自己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 他讓“百度”成為全國最大的中文搜索工具,他提供最便捷的搜索技術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知識鴻溝,實現信息平等。 他帶領百度在納斯達克的舞臺上寫下了“中國不打折”的誓言,在中國領土上擊退國外競爭者,人們看到了財富,卻沒有讀懂尊嚴。 他低調內斂,從不帶保鏢,不善交際,媒體上難覓他的蹤影,他卻常出現在國內外各大高校,告訴青年學子們“人生可以走直線”。 他家庭幸福,是“閃婚”一族的先鋒,他說,“我一生有兩個最大的幸運,一是找到我的太太,二是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他興趣廣泛,喜歡跳舞,喜歡古詩詞,帶著員工一起玩“殺人游戲”,每年滑一次雪,專選驚險的高級道,創(chuàng)業(yè)對他來說就是一場刺激的冒險。 他也有著常人的喜怒哀樂,面對粉絲們對他衣著隨意的批評,他會公開回應,“誰說襯衫里面不可以穿背心?” 陽光之下,萬物葳蕤。對于李彥宏來說,成功的道路可以用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這個社會越來越公平,付出就會有回報。你如果踏踏實實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了,名譽、財富都會隨著你對這個社會的貢獻而到來?!? 此言易簡,卻得天下之理。 簡單是一種完美的境界,一如百度“簡單,可依賴”的企業(yè)文化。 堅持但不頑固,親善而又沉穩(wěn),崇尚創(chuàng)新也尊重傳統(tǒng),這是一種個人魅力,更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個性特征?!爸卟换?,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就是李彥宏,有著新生代企業(yè)家的時尚感和親和力,他的成功可以復制。
內容概要
堅持但不頑固,親善而又沉穩(wěn),崇尚創(chuàng)新也尊重傳統(tǒng),這是一種個人魅力,更是一種值得學習的個性特征。“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這就是李彥宏,有著新生代企業(yè)家的時尚感和親和力,《睿智李彥宏( 走直線的經營哲學)》告訴我們:他的成功其實可以復制。
成功的故事迥然而又相似,《睿智李彥宏(走直線的經營哲學)》剖析李彥宏的精彩人生!本書由唐燦著。
作者簡介
唐燦,媒體工作者,多年來從事財經、商業(yè)寫作,公開發(fā)表深度報道數十萬字。并長期擔任多家湘籍知名企業(yè)顧問。
書籍目錄
所學
第一章 尋找真正興趣,校正人生坐標
找一個榜樣作為自己的理想
專業(yè)選擇的對錯與是否成功無關
聆聽內心的聲音,找到真正的興趣點
走岔路的時候不要忘記了方向
實現興趣、擅長、理想的三位一體
真正掌握一種能力——“理論聯系實際”
發(fā)現每一次經歷中的價值
第二章 技術改變世界,專注成就夢想
創(chuàng)業(yè)最重要的原始積累不是資金
創(chuàng)業(yè)需要激情,激情背后需要理性
危機可以是魔鬼,也可以是上帝
樹立技術的核心競爭力是硬道理
用心體會用戶需求并最大限度滿足
抓住企業(yè)發(fā)展的階段性目標和重點
市場的專注度決定企業(yè)的生命力
第三章 百度最懂中國,成功水到渠成
選擇艱難的路,迎來廣闊的天
尋求合作,共同培育和開發(fā)市場
真正的品牌營銷在市場和產品之外
市場占有率必須轉化為行業(yè)影響力
開發(fā)市場的廣度和深度,兩手都要硬
積極面對糾紛和危機,在爭議中完善自我
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做受人尊敬的企業(yè)公民
所思
第四章 文化底蘊決定人生畫幅的背景色
胸懷民族情結,但不能狹隘
儒雅的文人氣質更容易產生親和力
成大事者必須懂得隱忍以行
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永遠提前看
以誠待人,從善如流,能讓你得到貴人相助
理想主義能讓激情持續(xù)并得到傳播
推己及人,兼濟天下的胸懷成就天下的事業(yè)
第五章 數學思維打造簡單可依賴的企業(yè)文化
簡單是最接近于完美的境界
唯有數據最有發(fā)言權和說服力
悟性是對思維深刻性的運用
不斷地變化是為了終點的不變
細節(jié)上的極致決定整體上的NO.1
實干主義是一種萬能的精神
高效的執(zhí)行力就是戰(zhàn)斗力
第六章 美國文化影響下自由快樂的工作氛圍
適當的自由是為了激發(fā)最大的創(chuàng)造力
榮辱與共的前提是平等民主
分擔與共享是團隊必備的素養(yǎng)
學習進取是誰也拿不走的資本
低調冷靜其實是把雙刃劍
自信的人能制定新的游戲規(guī)則
注重生活品質才能更好地熱愛工作
所遇
第七章 真正的人才值得“眾里尋他千百度”
種下梧桐樹,才有鳳凰飛上來
經營人脈資源,找到自己需要的人
偉大的夢想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
寧缺毋濫,找最優(yōu)秀的人才
不問背景,不拘一格選用人才
第八章 好的用人機制發(fā)掘最大的潛能
把人才放在最有價值的位置
人才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有效期
人才“嫁接”要謹防“水土不服”
薄弱環(huán)節(jié)的人才選用尤其要謹慎
開放空間讓“德”比“才”更有影響力
第九章 育人就是要讓員工與企業(yè)共同成長
身先士卒是最好的激勵方式
讓每個員工都在找舒服的位置
化解員工與企業(yè)的“七年之癢”
永葆企業(yè)文化的常青不變
百度成功的因子正在被復制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人生的盒子里永遠不知道下一顆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因為未知,所以常常會犯錯。 人們往往把大學的專業(yè)選擇與人生的前途命運緊緊捆綁在一起,似乎選擇了好的專業(yè)就是踏入了成功的大門。因此,當下大學的專業(yè)才有炙手可熱和冷冷清清之分。其實,就如同星座理論專家經常說的一句話,沒有不適合的星座,只有不適合的人。在學科和專業(yè)的選擇上,永遠沒有對錯。 圖書情報專業(yè),冷僻到了極致,但是并沒能妨礙李彥宏理想的實現。 在一次演講中,李彥宏對大學生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過來人回想一下,每一個人大學時的專業(yè),可能跟他現在從事的行業(yè)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他大學的專業(yè)跟他現在的行業(yè)是一模一樣的,但大學學的東西現在能用上的也非常少。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一定要有培養(yǎng)判斷力的意識,養(yǎng)成一個獨立判斷的能力是你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你只有搞清楚了你適合干什么,你擅長干什么,你喜歡干什么,以后一輩子才會過得幸福?!? 為什么選擇了這樣一個冷僻的專業(yè),甚至今天李彥宏的粉絲們還會問“為什么沒有選擇計算機專業(yè)”,真正的原因也許李彥宏自己也說不明白,就權當是陰差陽錯出現的一個小插曲吧! 但是,仔細想想,這其中是有必然的深層原因。 當時年僅18歲的李彥宏,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并沒有料想自己在計算機方面有著過人的秉賦,更沒有感知到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軌道。甚至,還很有可能的是,曾經在計算機方面遭遇挫折的李彥宏是在有意識地回避這一專業(yè)。 那還是在陽泉一中的時候,李彥宏第一次接觸了計算機,面對新鮮的事物,李彥宏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被選拔進人學校的計算機組進行培訓學習。 高二那一年,山西省舉行中學生計算機編程大賽,李彥宏以陽泉賽區(qū)第二名的成績進入決賽。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賽場上,李彥宏見到了一些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概念,他甚至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把考題全部做完。對這次失敗,李彥宏的心底肯定是留下了陰影的。 雖然對計算機有興趣,但畢競技不如人,李彥宏沒有填報計算機,系,而是意外地選擇了新興的信息管理系圖書情報專業(yè)。 可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是因為這樣一次錯誤的專業(yè)選擇,讓李彥宏開始明白,自己真正喜歡什么,自己的興趣點到底在哪里。 圖書情報專業(yè)講的主要是理論知識,而實踐性的計算機課程由計算機系老師講,計算機系老師給外系講課自然是點到為止。李彥宏開始有了危機感,自己不想做理論研究,但是實際操作水平又與計算機系相差甚遠,那這樣下去有何優(yōu)勢可言?于是,他開始自學計算機課程,選修計算機系的各種課程,操作系統(tǒng)、數據結構等重要的課程他比計算機系的學生的出勤率都要高。 這時,李彥宏的三姐從北大畢業(yè)已經前往美國深造。20世紀90年代伊始,留學夢是當時北大清華眾多高材生的集體選擇,加上家里有一個現身說法的榜樣在前面引路和召喚,留學美國自然也成了李彥宏的嶄新夢想。 后來在采訪中,李彥宏說,“我沒有遠大理想,許多人小時候想當科學家,我沒想過,但我每個階段目標都很明確:初中考高中,我一定要考上省重點陽泉一中,否則考大學就沒太大希望;高考,我一定上北大;進了北大,我一心想出國?!? 要留學,本科的圖書情報專業(yè)成了一大障礙。這個時候,李彥宏對自己的專業(yè)、興趣、特長進行了一次冷靜的分析,認清了方向,確定了目標,他選擇了計算機專業(yè)。 畢業(yè)后李彥宏收到了不知名大學的錄取通知,但是不提供獎學金。在簽證時,由于不提供獎學金,工作人員判斷出他有移民的傾向,李彥宏第一次出國簽證失敗。 終于,在1991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李彥宏收到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的入學通知書,附帶全額獎學金。1991年12月24日,李彥宏離開國土,飛往大洋彼岸。 冷僻的專業(yè)固然使李彥宏的留學之路并沒有那么順利,但是這并沒有成為一種障礙,只是讓他走向成功的路多了一些故事和意外收獲。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李彥宏就曾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但實際上對于這樣的說法,我個人并不認同。我覺得無論你的性格怎樣,你都有可能成功?!鞣N各樣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過看你有沒有利用自己的性格優(yōu)勢來做事情。”“命運是一個人一生所走完的路,是一個人用一輩子所完成的作業(yè)。有的人認為,命運是天注定的,是不可改變的。但在我看來,命運不過是人生的方向盤,駛往哪個方向它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毙愿穸紵o關乎成功,更不要相信所謂的命運,何況僅僅是選讀的專業(yè)呢?P6-9
后記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書籍,在此一一致謝。 丁西坡的《百度那些人和事》、梁冬的《相信中國》以及劉世英、彭征的《成功由我》等書籍,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重要參考。 百度副總裁朱光先生主編的《壹百度1》和《壹百度2》、李彥宏的《硅谷商戰(zhàn)》讓筆者更加深入了解百度的企業(yè)文化。 《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環(huán)球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家》等對李彥宏和百度的相關報道,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著名文案創(chuàng)意人李欣頻女士的“創(chuàng)意系列”書籍很好地啟發(fā)了筆者的寫作思路。 本書即將完稿之時,正是長沙的春天。暖風氤氳的時候,卻常常又感到春寒陡峭。四月底,即將立夏,百度文庫的風波漸漸平息,沉默已久的李彥宏在i貼吧發(fā)問,“大樁營養(yǎng)應該很足,不知道能不能挨過北京的冬天?”即使是“倒春寒”,也是春天。 寫作即學習,感謝李彥宏,感謝百度。
編輯推薦
成功的故事迥然而又相似:“財富+”系列叢書剖析三種迥然不同的精彩人生! 探究成功之道必備的共同基因,閱讀他人的故事,修正自己的路徑! 來自山西陽泉,山區(qū)小城裝不下他的故事,年幼立志讀書,留學歸國創(chuàng)業(yè),搜索之王兢兢業(yè)業(yè)十余年如一日,個性簡單態(tài)度積極,陽光下走直線的奮斗篇章最為勵志。這就是李彥宏,有著新生代企業(yè)家的時尚感和親和力,《睿智李彥宏(走直線的經營哲學)》告訴我們:他的成功其實可以復制。本書由唐燦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