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西塘

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作者:中國古鎮(zhèn)網(wǎng)  頁數(shù):1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遠眺水鄉(xiāng),白墻墨頂。舟影波光,在薄霧的籠罩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走進古鎮(zhèn)。廊棚蒼老,弄堂幽深。似乎進入了久遠的歷史……西塘,河流縱橫,綠波蕩漾。晨間,小橋流水,薄霧似紗;傍晚。夕陽斜照,漁舟扁扁,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的寫照。望仙橋始建于宋代。來鳳橋、五福橋、臥龍橋等建于明清。已傾聽了千年的流水低吟、槳櫓淺唱。閱盡了兩岸的屋舍變遷、舊事新人;依河而建的街衢。臨水而筑的民居。尤其是總長近千來的廊棚。使整個小鎮(zhèn)在記憶中慢慢褪去了色彩,雖有些泛黃。卻逐漸清晰……狹窄而幽長的石皮弄。陌生而又親切。前面走過,后面似

章節(jié)摘錄

  [七老爺廟]  七老爺廟亦稱護國隨糧王廟,處于雁塔灣,始建于明代。相傳有一位金姓運糧官經(jīng)過西塘,時值鎮(zhèn)郊旱災(zāi)嚴(yán)重,顆粒無收,路有餓殍,其狀甚慘。金動惻隱之心,私自發(fā)放糧食救濟,災(zāi)民賴以存活者甚多。而金解糧至京,朝廷追究其事,金以身殉法。百姓感其恩德,特建此廟以表紀(jì)念。金排行第七,故百姓稱之為七老爺。 ?。坳憠炪y杏]  陸墳銀杏在西塘鎮(zhèn)燒香港南墳浜卉內(nèi),共兩棵,雌雄一對。種植于明洪武提問,距今已有六百多年。該處原系御史陸邦墓地的一部分,一株種植于陸邦祖父墓東北側(cè).一株在西南臨水,故稱“陸墳銀杏”。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手繪西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