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經(jīng)營智慧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中國鐵道  作者:虞先澤  頁數(shù):129  

前言

  當今人們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很快。你也許想忙里偷閑,讀一些增長自己 智慧的書,以便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依我看來,這方面的書固然很 多,最值得一讀的要數(shù)《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我國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為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yè) 所寫的一部兵書。全文十三篇,五千余言。內(nèi)容博大精深,體系完備,哲理 深邃。千百年來,舉世公認它是人類智慧瑰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謀略 寶庫。比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謀略,計深遠慮的先勝謀略,安國 全軍的慎戰(zhàn)謀略,剛?cè)嵯酀膽?zhàn)道謀略,五德兼?zhèn)涞膶浿\略,令文齊武的 治軍謀略,九地六形的地理謀略;奇正相生的陣法謀略;避實擊虛的易勝謀 略,……其內(nèi)涵之深,運用之妙,神奇之極,舉世矚目。自它誕生問世以來 ,在軍事領域,哺育了一代代著名將帥。在非軍事領域,也哺育了許多杰出 政治家、外交家、經(jīng)濟家及許多經(jīng)營管理人才。當今的許多國家元首、高端 人物對《孫子兵法》也愛不釋手。全球不斷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孫子熱”, 就是《孫子兵法》魅力的生動體現(xiàn)。 其實,借鑒兵法謀略智慧,進行經(jīng)營管理,古之有之。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它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潮流,逐漸在全球經(jīng)濟領域洶 涌澎湃。二戰(zhàn)后,日本一個軍人出身的大橋武夫,接管了一家即將破產(chǎn)的大 公司。他應用《孫子兵法》思想進行管理,使企業(yè)奇跡般地起死回生,繼而 迅速發(fā)展30余年而不衰。為此他寫了《用兵法指導經(jīng)營》一書,非常暢銷, 在經(jīng)營界引起巨大反響。后被應邀演講數(shù)千次,編著了長達10卷的《兵法經(jīng) 營全書》,被尊為別具一格的兵法經(jīng)營學派首創(chuàng)者。非軍人出身的老企業(yè)家 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大前研一對《孫子兵法》也很推崇,他把《孫子兵法》稱 為“最高的經(jīng)營教科書”,聲稱“沒有哪一本書能像《孫子兵法》一樣為我 們提供如此豐富的經(jīng)營思想。它有著取之不盡的戰(zhàn)略思想,每次讀它,我都 會涌出無限的想象力?!睔W美等國的學者和企業(yè)家也很快意識到孫子智慧在 經(jīng)營管理中的巨大潛力。美國摩根·威策爾等著名管理學家們在不同著作中 都告誡管理者:“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管理者,就必須閱讀《孫子兵法》”。 然而,《孫子兵法》并不是人人可以讀懂的,將其深奧思想成功運用于 經(jīng)營管理現(xiàn)實更不容易。本人長期從事高校工商管理教學與《孫子兵法》的 研究,這方面感受頗多,現(xiàn)將自己研究的心得體會整理成《孫子兵法經(jīng)營智 慧》一書,旨在引導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入門。本書先用通俗語言對《孫子兵 法》原文進行釋讀,以幫助你掌握其要義。后列舉了諸多商用案例,實行兵 法智慧與經(jīng)營管理的對接,以啟發(fā)你領悟?qū)O子智慧奧妙,掌握制勝法寶,助 你事業(yè)人生登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21世紀是進入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市場競爭必然更加激烈。時代祈盼著 具有大智慧的國際商貿(mào)領袖和管理人才大批成長,呼喚著具有中國特色的經(jīng) 營管理理論誕生。如果這本《孫子兵法經(jīng)營智慧》,對你的成長和事業(yè)發(fā)展 有所幫助,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欣慰。 編者 2007年3月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在《孫子兵法》的理論基礎上,根據(jù)從事工商經(jīng)營活動的企業(yè)家和經(jīng)營者應用實踐的需要編寫而成。借古論今,做到了譯文通俗易懂,理論要點突出,兵法商用,案例并舉。閱讀本書,有利于經(jīng)營者樹立戰(zhàn)勝對手的競爭意識,學會處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手段,掌握擺脫困境的行為方法。    《孫子兵法》是我國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為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yè)所寫的一部兵書。全文十三篇,五千余言。內(nèi)容博大精深,體系完備,哲理深邃。千百年來,舉世公認它是人類智慧瑰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謀略寶庫。比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謀略,計深遠慮的先勝謀略,安國全軍的慎戰(zhàn)謀略,剛?cè)嵯酀膽?zhàn)道謀略,五德兼?zhèn)涞膶浿\略,令文昌武的治軍謀略,九地六形的地理謀略;奇正相生的陣法謀略;避實擊虛的易勝謀略,……其內(nèi)涵之深,運用之妙,神奇之極,舉世矚目。

作者簡介

虞先澤 現(xiàn)任蘇州孫子兵法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1955,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經(jīng)濟系,一直在蘇州大學等高校教授經(jīng)濟管理課程,任研究室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出版著作有:《企業(yè)管理教程》、《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現(xiàn)代實用市場學》等。1994參與孫子兵法研究和應用,出版有:《(孫武與吳地》和《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營韜略——孫子兵法運用》等副主編,撰寫論文多篇,多次參加國際性學術交流,有一定的影響力。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駕馭全局 先謀后策第二章 兵貴神速 速者獲益第三章 以謀止爭 不戰(zhàn)而勝第四章 創(chuàng)造條件 穩(wěn)操戰(zhàn)機第五章 奇正相映 知勢造勢第六章 識虛知實 則無不勝第七章 以遷為直 以患為利第八章 智者之慮 雜于利害第九章 察微知情 文武兼施第十章 興業(yè)擇地 經(jīng)商問市第十一章 分析九地 因地制勝第十二章 以火佐攻 非利不動第十三章 上智為間 搜集商情后記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一、【行軍篇】原文孫子日: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zhàn)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于水內(nèi),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zhàn)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于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易處,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yǎng)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行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之所藏處也。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zhàn)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zhèn)湔撸M也;辭強而進驅(qū)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cè)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車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倚仗而立者,饑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罐,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數(shù)賞者,窘也;數(shù)罰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信著者,與眾相得也。二、【行軍篇】譯文孫子說:軍隊行軍作戰(zhàn)和觀察判斷敵情,應該注意以下原則:通過山地,必須沿著山谷行進,駐在高處,使前面視界開闊;敵人占領高地,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行軍作戰(zhàn)的原則。橫渡江河,要在離江河稍遠的地方駐扎;敵人渡水而來,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乘它過一半時去攻擊它,這樣比較有利;如果要與敵軍交戰(zhàn),那就不要靠近江河迎擊它;在江河地帶駐扎,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些是在江河地帶行軍作戰(zhàn)的原則。通過鹽堿沼澤地帶,應迅速離開,不要逗留;如在鹽堿沼澤地帶與敵軍相遇,那就要占領有水草而靠樹林的地方。這些是在鹽堿沼澤地帶上行軍作戰(zhàn)的原則。在平原地帶駐軍,要選擇地勢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處,前低后高。這些是在平原地帶行軍作戰(zhàn)的原則。以上四種“處軍”原則的好處,就是黃帝所以能夠戰(zhàn)勝四周部落的重要原因。凡是駐軍總是喜歡干燥的高地,討厭潮濕的洼地,重視陽面,避開陰面,駐扎在便于生活和地勢高的地方,將士就不至于發(fā)生各種疾病,這是軍隊致勝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丘陵、堤防駐軍,必須駐扎在向陽的一面,并且要背靠著它。對軍隊的這些好處,是得自地形的輔助。上游下雨,洪水突至,要渡河的,應等待水流稍平穩(wěn)之后。凡是遇到“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須迅速避開而不要靠近。我們應遠離這種地形,讓敵人靠近它;我們應面向著它,而讓敵人去背靠著它。進軍路上遇有懸崖絕壁的隘路、湖沼、水網(wǎng)、蘆葦、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須仔細反復地摸索,這些都是敵人可能設下埋伏或隱伏偵探的地方。敵軍離我很近而仍保持鎮(zhèn)靜的,是依仗它占領險要地形;敵軍離我很遠而又來挑戰(zhàn)的,是想誘我前進,因為他占領了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同我決戰(zhàn)。樹林里很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障礙,是敵人布下的疑陣;鳥兒突然飛起,是下面有伏兵;野獸受驚猛跑,是敵人大舉突襲;飛塵高而猛,是敵人的戰(zhàn)車向我開來;飛塵低而廣,是敵人步兵向我開來;飛塵分散而細長的,是敵人在砍柴伐木;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扎營。敵人使者言詞謙卑而實際上又在加緊戰(zhàn)備的,是準備向我進攻;敵人使者言詞強硬而軍隊又向我進逼的,是準備撤退;敵人戰(zhàn)車先出動,部署在翼側(cè)的,是在布列陣勢;敵方未受挫而突然來請求議和的,是另有陰謀;敵方急速奔走并布列兵車的,是期求與我交戰(zhàn);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敵兵倚仗手中兵器站立的,是饑餓的表現(xiàn);從井里打水而急于先飲的,是干渴的表現(xiàn);見利而不前進的,是疲勞的表現(xiàn);敵人營寨上集聚鳥雀的,下面是空營;敵營夜間有人驚呼的,是恐慌的表現(xiàn);敵營紛擾無秩序的,是敵將無威嚴;旗幟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jīng)混亂;敵人軍官急躁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xiàn);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收起炊具,部隊不返營寨的,是準備突圍的“窮寇”;敵兵聚集一起私下低聲議論,是其將領失去人心;再三犒賞士卒的,說明敵軍已沒有別的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將帥先對士卒兇暴后又畏懼士卒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敵人借故派使者來談判的,是想休兵息戰(zhàn)。敵軍盛怒前來,但久不交戰(zhàn)又不撤退,必須謹慎觀察其企圖。打仗不在于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輕敵冒進,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信任必能取勝。那種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成為敵人的俘虜。將帥在士卒尚未親近依附時,就貿(mào)然處罰士卒,那么士卒一定不服,就難以使用他們?nèi)ゴ蛘塘?。如果士卒對將帥已?jīng)親近依附,仍不執(zhí)行軍紀軍法,這樣的軍隊也是不能打仗的。所以,要用“文”的手段去籠絡他們,用“武”的手段去管束他們,這樣就必能取勝。平素能嚴格貫徹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會服從;平素不認真執(zhí)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不會服從。平素所以能認真執(zhí)行命令,是由于將帥與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緣故。三、內(nèi)容要點孫子圍繞著行軍作戰(zhàn)論述了“處軍相敵”、“文武之道”的作戰(zhàn)方法和治軍原則。古人說:“用師之本,在知敵情”,“未知敵情,則軍不可舉?!睂O子總結(jié)了前人的經(jīng)驗提出相敵32法,他能以細微定征候,通過邏輯推理,察微知情,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雖相隔2000多年,即使通訊技術發(fā)達的今天,這種從直觀看到的事物、聽到的聲音和摸到的情況中做出正確判斷的觀點仍然是很有用的?!拔奈渲馈睘橹诬姺铰浴K^“文”是指教育、愛撫、感化、獎賞等管理方法;所謂“武”是指紀律、約束、懲罰等的管理方法。所以說,“文”與“武”是控制人類行為兩種最具普遍性方法,充分體現(xiàn)精神與物質(zhì)內(nèi)在辯證關系?!拔摹迸c“武”這兩種手段在什么時候用,在什么場合用,對什么人用,用到什么程度,這全在公司領導的職能范圍內(nèi),它是管理者的水平在管理藝術上的反映。文武之道有著無窮的變化,在管理中這種變化可以產(chǎn)生各種奇思妙想。P79-82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孫子兵法經(jīng)營智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學會處理
  •   值得一看的書,好書是要慢慢讀的
  •   越看越想看的書!
  •   在《孫子兵法》的理論基礎上,根據(jù)從事工商經(jīng)營活動的企業(yè)家和經(jīng)營者應用實踐的需要編寫而成。借古論今,做到了譯文通俗易懂,理論要點突出,兵法商用,案例并舉。閱讀本書,有利于經(jīng)營者樹立戰(zhàn)勝對手的競爭意識,學會處理人事百端的策略手段,掌握擺脫困境的行為方法。《孫子兵法》是我國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為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yè)所寫的一部兵書。全文十三篇,五千余言。內(nèi)容博大精深,體系完備,哲理深邃。千百年來,舉世公認它是人類智慧瑰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謀略寶庫。比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全勝謀略,計深遠慮的先勝謀略,安國全軍的慎戰(zhàn)謀略,剛?cè)嵯酀膽?zhàn)道謀略,五德兼?zhèn)涞膶浿\略,令文昌武的治軍謀略,九地六形的地理謀略;奇正相生的陣法謀略;避實擊虛的易勝謀略,……其內(nèi)涵之深,運用之妙,神奇之極,舉世矚目如果可以將這本書與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的話,真的不錯啊!
  •   寫得不好!太膚淺,理解很片面,市場到處都是這種寫法,抄來抄去
  •   不適合我的情況,沒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