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管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咨詢工作委員會 編 頁數(shù):219 字數(shù):350000
內容概要
本書為《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先進適用技術手冊(中)》,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管司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咨詢工作委員會編寫,包括混凝土工程、模架工程、砌體工程,從質量問題分析、先進適用技術、檢測方法及目標、技術前景(包括國外技術)4個方面進行論述,優(yōu)選先進適用技術解決當前在工程質量上存在的問題和通病,結合10項新技術,指出了工程質量控制行之有效的先進適用技術和檢測方法,提出了先進適用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先進適用技術手冊(中)》可供建筑要程施工技術人員及監(jiān)理人員使用,亦可供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1 混凝土工程
1.1 原材料
1.1.1 混凝土細骨料
1.1.2 混凝土粗骨料
1.1.3 水泥
1.1.4 混凝土摻合料
1.1.5 混凝土外加劑
1.2 混凝土配合比
1.2.1 質量問題分析
1.2.2 先進適用技術
1.2.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2.4 技術前景
1.3 混凝土拌制
1.3.1 質量問題分析
1.3.2 先進適用技術
1.3.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3.4 技術前景
1.4 混凝土運輸
1.4.1 質量問題分析
1.4.2 先進適用技術
1.4.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4.4 技術前景
1.5 混凝土澆筑
1.5.1 質量問題分析
1.5.2 先進適用技術
1.5.3 技術前景
1.6 高性能混凝土
1.6.1 質量問題分析
1.6.2 先進適用技術
1.6.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6.4 技術前景
1.7 清水混凝土
1.7.1 質量問題分析
1.7.2 先進適用技術
1.7.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7.4 技術前景
1.8 混凝土檢測
1.8.1 質量問題分析
1.8.2 先進適用技術
1.8.3 檢測方法及目標
1.8.4 技術前景
2 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
2.1 混凝土麻面
2.1.1 質量問題分析
2.1 _2采取的先進適用技術
2.2 混凝土露筋
2.2.1 質量問題分析
2.2.2 采用的先進適用技術
2.2.3 處理標準
2.3 混凝土蜂窩
2.3.1 質量問題分析
2.3.2 采用的先進適用技術
2.4 混凝土孔洞
2.4.1 質量問題分析
2.4.2 采取的先進適用技術
2.4.3 檢測方法
2.5 混凝土爛根
2.5.1 質量問題分析
2.5.2 采取的先進適用技術
2.5.3 檢測方法及目標
2.5.4 技術前景
2.6 混凝土夾渣
2.6.1 質量問題分析
2.6.2 采取的先進適用技術
2.6.3 檢測
2.6.4 處理標準
2.7 混凝土結構尺寸偏差
2.7.1 質量問題分析
2.7.2 先進適用技術
2.8 現(xiàn)澆混凝土的預埋件控制
2.8.1 預埋件位置準確的重要性
2.8.2 如何控制澆筑混凝土時預埋件的準確位置
2.8.3 先進適用技術
2.8.4 檢測方法
2.8.5 技術前景
2.9 混凝土浮漿過厚
2.9.1 質量問題分析
2.9.2 先進適用技術
2.10 施工縫(冷縫)
2.10.1 施工縫的留置
2.10.2 施工縫處常見的質量問題
2.11 裂縫
2.11.1 樓板裂縫
2.11.2 地下室外墻裂縫(含大體積墻體)
2.11.3 大體積底板混凝土裂縫
2.11.4 混凝土凍脹裂縫
3 鋼筋工程
3.1 原材料
3.1.1 質量問題分析
3.1.2 先進適用技術
3.1.3 檢查方法及目標
3.1 _4技術前景
3.2 鋼筋加工
3.2.1 質量問題分析
3.2.2 先進適用技術
3.2.3 檢查方法及目標
3.2.4 技術前景
3.3 鋼筋連接、鋼筋錨固
3.3.1 質量問題分析
3.3.2 先進適用技術
3.3.3 檢查方法及目標
3.3.4 技術前景
3.4 鋼筋安裝
3.4.1 質量問題分析
3.4.2 先進適用技術
3.4.3 檢查方法及目標
3.4.4 技術前景
4 預應力結構
4.1 預應力材料
4.1.1 材料存儲
4.1.2 下料準確
4.2 后張有粘結預應力施工
4.2.1 預留孔道鋪設施工
4.2.2 預應力的張拉
4.2.3 預應力孔道灌漿
4.3 后張無粘結預應力施工
4.3.1 無粘結筋鋪放
4.3.2 預應力的張拉
4.3.3 錨具防護
4.4 先進適用技術
4.4.1 真空輔助灌漿
4.4.2 緩粘結預應力技術
4.4.3 預應力孔道抽心法
5 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
5.1 預制梁
5.1.1 質量問題分析
5.1.2 先進適用技術
5.1.3 檢測方法
5.2 疊合板
5.2.1 質量問題分析
5.2.2 先進適用技術
5.2.3 檢測方法
5.3 預制柱
5.3.1 質量問題分析
5.3.2 先進適用技術
5.3.3 檢測方法
5.4 預制樓梯
5.4.1 質量問題分析
5.4.2 先進適用技術
5.4.3 檢測方法
5.5 技術前景
章節(jié)摘錄
?。?)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 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是建設工程無損檢測領域又一新的檢測技術。將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移植進建設工程領域是建設工程無損檢測技術進步的一個生動體現(xiàn),也是必然的發(fā)展結果。 紅外線是介于可見紅光和微波之間的電磁波。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是利用被測物體連續(xù)輻射紅外線的原理,概括被測物體表面溫度場分布狀況形成的熱像圖,顯示被測物體的材料、組成結構、材料之間結合面存在的不連續(xù)缺陷,這就是紅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原理?! 〖t外成像無損檢測技術是非接觸的檢測技術,可以對被測物體上下、左右進行非接觸的連續(xù)掃描、成像,這種檢測技術不僅能在白天進行,而且在黑夜也可正常進行,故這種檢測技術非常實用、簡便?! 。?)磁測法檢測混凝土中鋼筋位置及保護層技術?! ≡摷夹g是根據(jù)鋼筋及預埋鐵件會影響磁場現(xiàn)象而設計的一種方法,目前常用于檢測鋼筋的位置和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探測儀由單個或多個線圈組成的探頭產生電磁場,當鋼筋或其他金屬物體位于該電磁場時,磁力線會變形。金屬所產生的干擾導致電磁場強度的分布改變,被探頭探測到,通過儀器顯示出來。如果對所檢測的鋼筋尺寸和材料進行適當?shù)臉硕?,可以用于檢測鋼筋位置、直徑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0)測試儀檢測裂縫寬度技術?! ‖F(xiàn)有的裂縫寬度測量方法分三類: 1)塞尺或裂縫寬度對比卡測量法,操作簡單,但只能用于粗測,測試精度低?! ?)裂縫顯微鏡測量法,其讀數(shù)精度一般為0.02~0.05mm,需要人工近距離調節(jié)焦距并計數(shù)和記錄,有些還需另配光源,測試速度慢,測試工作的勞動強度大,而且有較大的人為計數(shù)誤差?! ?)裂縫寬度測試儀測量法,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將放大的裂縫圖像顯示在顯示屏上,降低了裂縫測試的勞動強度,但仍需人工估測和記錄寬度。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