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執(zhí)業(yè)資格注冊中心網(wǎng) 頁數(shù):353
內(nèi)容概要
《建筑結構》作為國家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科目之一,主要是為了讓建筑師能熟悉和掌握各種建筑結構的受力性能和分析方法,以便于建筑師能更好與結構工程師溝通,完成結構受力更合理的建筑設計作品。
由于《建筑結構》涉及較多力學和數(shù)學問題,往往成為建筑師應試人員復習的難點。為此,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執(zhí)業(yè)資格注冊中心網(wǎng)委托浙江大學編寫了本書,旨在配合國家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幫助建筑師應試人員掌握《建筑結構》考試大綱和主要內(nèi)容。
本書滿足建筑師對相關專業(yè)必備知識的要求,幫助建筑師應試人員系統(tǒng)掌握考試內(nèi)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內(nèi)容包括:建筑結構設計方法與荷載(金偉良編寫)、建筑結構與結構選型(宋志剛編寫)、建筑力學(陳水福編寫)、鋼筋混凝土結構(邵永治和陳鳴編寫)、砌體結構(李海波編寫)、鋼結構(姚諫編寫)、木結構(趙羽習編寫)、建筑結構抗震(張愛暉編寫)和地基與基礎(胡安峰編寫),由金偉良負責編輯審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建筑結構設計方法與荷載
第一節(jié) 建筑結構設計方法
第二節(jié) 作用和作用效應
第三節(jié) 荷載的標準值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二章 建筑結構與結構選型
第一節(jié) 建筑結構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建筑結構基本構件設計
第三節(jié) 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體系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三章 建筑力學
第一節(jié) 靜力學基礎
第二節(jié) 桿件的基本變形與組合變形
第三節(jié) 結構計算簡圖
第四節(jié) 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
第五節(jié) 靜定結構的內(nèi)力分析
第六節(jié) 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第七節(jié) 超靜定結構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四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
第一節(jié) 結構設計的基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鋼筋混凝土結構特點和材料的力學性能
第三節(jié)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
第四節(jié)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
第五節(jié) 構造
第六節(jié)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知識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五章 砌體結構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砌體材料及其強度
第三節(jié) 砌體結構設計方法
第四節(jié) 無筋砌體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
第五節(jié) 構浩獸求
第六節(jié) 圈梁、過梁、墻梁及挑梁
第七節(jié) 配筋砌體構件
第八節(jié) 砌體結構構件抗震設計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六章 鋼結構
第一節(jié) 鋼結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鋼結構的材料及其性能
第三節(jié) 鋼結構的連接
第四節(jié) 鋼結構基本構件的設計
第五節(jié) 鋼結構構件的連接構造
第六節(jié) 桁架及屋蓋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七章 木結構
第一節(jié) 木結構用木材
第二節(jié) 木結構構件計算
第三節(jié) 木結構的連接
第四節(jié) 木結構的一般設計和構造要求
第五節(jié) 木結構的防火和防護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八章 建筑結構抗震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參考習題及答案
第九章 地基與基礎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土的物理性質(zhì)及分類
第三節(jié) 地基與基礎設計
第四節(jié) 軟弱地基
參考習題及答案
附錄1 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大綱
附錄2 全國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規(guī)范、標準及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3 關于調(diào)整注冊建筑師考試書目內(nèi)容的通知
附錄4 2011年度全國一、二級注冊建筑師資格考試考生注意事項
附錄5 解讀《考生注意事項》(郭保寧)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節(jié)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一、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 ?。ㄒ唬┯嘘P抗震設計的若干概念 ?。?)為了保證結構的抗震安全,根據(jù)具體情況,結構單元之間應遵守牢固連接或有效分離的方法。高層建筑的結構單元宜采取加強連接的方法?! 。?)盡可能設置多道抗震防線,強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隨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線,在首次破壞后再遭受余震,結構將會因損傷積累而導致倒塌。適當處理結構構件的強弱關系,使其在強震作用下形成多道防線,并考慮某一防線被突破后,引起內(nèi)力重分布的影響,是提高結構抗震性能,避免大震倒塌的有效措施?! 。?)合理布置抗側(cè)力構件,減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轉(zhuǎn)效應。結構剛度、承載力沿房屋高度宜均勻、連續(xù)分布,避免造成結構的軟弱或薄弱部位?! 。?)結構構件應具有必要的承載力、剛度、穩(wěn)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方面的性能。主要耗能構件應有較高的延性和適當?shù)膭偠?,承受豎向荷載的主要構件不宜作為主要耗能構件?! 。?)合理控制結構的非彈性(塑性鉸區(qū)),掌握結構的屈服過程,實現(xiàn)合理的屈服機制。 ?。?)框架抗震設計應遵守“強柱、弱梁、節(jié)點更強”的原則,當構件屈服、剛度退化時,節(jié)點應能保持承載力和剛度不變?!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筋滑移、混凝土過早的剪切破壞和壓碎等脆性破壞。(8)考慮上部結構嵌固于基礎結構或地下室結構之上時,基礎結構或地下室結構應保持彈性工作?! 。?)高層建筑的地基主要受力范圍內(nèi)存在較厚的軟弱黏性土層時,不宜采用天然地基。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層建筑應考慮地震作用下地基變形對上部結構的影響?! 。ǘ┛拐鹪O計一般規(guī)定 ?。?)多層和高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房屋的結構類型和適用的最大高度應符合表8-9的要求。平面和豎向均不規(guī)則的結構,適用的最大高度應適當降低?!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