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傅熹年 頁數:35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級制度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分為工程管理機構研究、建筑等級制度研究、工程管理方式研究、建筑標準規(guī)范研究和古代有關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輯要五個方面。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較廣泛梳理歷代史籍中的相關內容,系統整理和分析古代工官制度、建筑等級制度、工程管理制度以及建筑設計標準規(guī)范的形成、發(fā)展及其對城市與建筑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理清歷代的發(fā)展與演進,總結中國古代建筑制度和工程管理方面的歷史經驗與成就?! 【C觀中國古代建筑制度與工程管理方面的歷史,除了工程技術層面較為具體的建筑規(guī)范做法、建筑工料定額、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等之外,在行政管理方面,其建筑等級制度部分(除專制方面的內容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建筑標準的性質,對于官方建設的規(guī)格、規(guī)模,從根據實際需要出發(fā)、量經濟能力而行、防止因過度建設而無必要地擴大差異、導致社會矛盾加劇而言,仍然有其參考和借鑒價值。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研究 第一章 周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二章 秦漢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四章 唐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五章 宋遼金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六章 元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七章 明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 第八章 清代建筑工程管理機構第二部分 中國古代建筑等級制度研究 第一章 周代建筑等級制度 第二章 秦漢建筑等級制度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建筑等級制度 第四章 隋唐建筑等級制度 第五章 宋遼金建筑等級制度 第六章 元代建筑等級制度 第七章 明代建筑等級制度 第八章 清代建筑等級制度第三部分 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研究 第一章 立項管理概況 第二章 經費管理概況 第三章 質量管理概況 第四章 匠役管理概況 第五章 物材管理概況 第六章 施工管理概況 第七章 律令沿革概況第四部分 中國古代建筑標準規(guī)范研究 第一章 中國古代營造標準規(guī)范概況 第二章 官方編制頒行的營造標準規(guī)范第五部分 中國古代有關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輯要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赴該工出細,遺下頑頭木屑,即盡發(fā)琉璃兩窯燒造瓦片,庶于工作兩濟。一議采石:恭照壽宮興建,惟用石料數多,而開山鑿取,拽運更艱。查得嘉靖十五年各項石料俱在大石山窩、馬鞍山、牛欄山等處開取,即今應用石料,仍應照舊在于各山取用。合無先差監(jiān)部官帶領匠作,前赴各山勘驗,分別青白石及白玉等石,某塘堪充某料,預為會計,多召匠作,分塘照數開取,先盡地工所需,刻期開出聽運。務要堅細合式,期濟實用。一議燒造磚瓦:照得琉璃等窯,并蘇州、臨清等廠燒造磚瓦,往年率有粗惡,不堪應用。雖節(jié)經移文嚴督,如法燒造,猶自玩習如故。今鼎建壽宮,非尋常工程可比,前項各料,合行內監(jiān)并各廠委官,查照先年式樣,務要澄漿得法,火力俱足,體質堅細。各記窯戶姓名,以便查考。其大通橋、張家灣磚廠,本部即行該管司官,將見積各項磚料,查明呈報,聽候運用。不足數目,仍照先題事理行催。蘇州、臨清等廠,照數派運,立限解赴前來應用。又查得昌平州迤東地方,先年原有窯座,俱曾燒運上用磚瓦。其道路去陵頗近,合無多招窯戶,即于該州地方,采取細土,如法燒造。務期精堅合式,仍聽各窯戶自運工所驗收,與臨清黑窯各磚相兼應用,尤為省便。一議燒運石灰:照得磚石所需.全賴石灰,為數頗巨。若驗收無別,則弊竇易生。查得馬鞍山燒運,灰色潔白,軍莊灰性稍次。且道路有迭近,價值有多寡。合無以十分為率,軍莊止準燒三分,嚴行該管司官各另給號票,運送監(jiān)工官處,對票驗收,原馱不得卸地堆積,以滋守候等弊。仍不許將軍莊灰充馬鞍山白灰,及將沙石插和,希冒價值,違者管工官從重究治。庶宿弊可厘,而灰皆實用。一議均買辦:照得物料有貴賤,價值有盈縮。本部雖有會估,尚有開載未盡者,一遇派僉買辦,各商遇有利者,鉆刺承攬;無利者,展轉推避。今值大工興建,預支銀兩,動以萬計,若不議擬畫一,不惟錢糧難完,抑且有妨工務。合無查照先年及今惜薪司柴炭事例,將本部戶分作四把,中間審其家道殷實及有行止者一二名為首眾,各連名保結,每遇關預支,眼(限)同赴領。敢有侵費,而同把不舉首者,坐令均賠。庶苦樂相當,永杜規(guī)避,錢糧可濟實用。一議取車輛。照得裝運木石等料車輛,在灣廠,責令通惠河郎中差派;在內廠,分撥見役車戶承運。但本部及灣廠原額官車數目不多,分運石木,不敷應用。查得嘉靖十五年舊例,原額派取直隸各府車戶裝運。合無仍行各該巡撫衙門,轉行順天、真、保定等府附近州縣,僉派車戶報部,仍候本部明文,至日方酌量解部應用,亦不得一概濫行派擾。其運過腳價,照估散給完日先期發(fā)回。庶輸運有濟,工作無悮。一議處匠役:照得大工興作,木石瓦搭等匠,合用數多,遽難召集。查照嘉靖年間事例,隨工匠役,行戎政衙門及五城兵馬司宛、大二縣拘集。其開山石匠,行順天、真、保定等府州縣僉解。合無將前項各匠,俱各照例,在內仍行戎政等衙門多方拘集,在外應取開山石匠,仍行各該巡撫催取解部。俱要精壯藝熟者,方準收用,本部照估給與工食。各匠伙內令推有身家行止者,準作頭役,便于約束眾匠。其承領工價,見工分給,仍嚴禁頭役侵克。俾各匠趨利赴工,方為有濟。其大工興建之日,民間私工不許占吝匠役,有礙拘僉,仍行各城巡視御史出示曉諭。一議處軍夫:查得嘉靖十五年營建壽宮,兼修七陵,至用官軍十二萬,更番應役。今建此大工,合公同內外管工官估用軍夫若干,照舊例咨行兵部,行京營摘撥,赴工應用。
編輯推薦
《中國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級制度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分為工程管理機構研究、建筑等級制度研究、工程管理方式研究、建筑標準規(guī)范研究和古代有關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輯要五個方面。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通過較廣泛梳理歷代史籍中的相關內容,系統整理和分析古代工官制度、建筑等級制度、工程管理制度以及建筑設計標準規(guī)范的形成、發(fā)展及其對城市與建筑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理清歷代的發(fā)展與演進,總結中國古代建筑制度和工程管理方面的歷史經驗與成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