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西爾弗 頁數(shù):180 譯者:鐘冠球,肖明慧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理解設計與技術之間的關系是理解建筑的關鍵。《建筑技術概論——給建筑師的建筑技術設計指南》非常清晰地以建筑系學生為受眾。為建筑技術各方面提供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介紹。包括結構物理、結構構件與形式、采暖、照明、環(huán)境控制以及計算機模型。除了在這些主題下提供清晰的基礎教學,本書也將幫助學生將他們的設計思想與適當?shù)慕Y構和環(huán)境的解決方法整合在一起。
本書擬使用簡單的分類系統(tǒng)及現(xiàn)實世界的例子解釋物理現(xiàn)象、材料、建筑構件。和結構類型。書中使用的照片有助于讀者熟悉普通的建造技術,同時歷史案例被用于繪制出建筑工程史中重大的時刻。
此外,本書探索了幫助學生預測建筑的結構及環(huán)境性能的當代計算機技術。本書同樣采用了歷史先例來解釋一種技術的成功是如何直接與它的文化背景相關的。
《建筑技術概論——給建筑師的建筑技術設計指南》由兩位經驗豐富的教師撰寫,對于那些專注于建筑研究以及準備著手類似課程的人們大有裨益。
彼得·西爾弗和威爾·麥克萊恩均任教于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Westminster)建筑與建成環(huán)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SABE)。他們同樣也是《制造——設計師的指南》 (Fabrication—TheDesigrler's
Guide,2006)一書的特約著者。
作者簡介
作者:(英)西爾弗
書籍目錄
序言
導言
第1章 結構與形式
結構物理學
材料科學
力:
應力
應變
材料性質:
強度
剛度和撓度
反應:
彎曲
剪切
材料技術
石材
木材
鋼鐵
鋼筋混凝土
玻璃
纖維
纖維增強塑料
板材
結構完整性
荷載:
活荷載與固定荷載
橫向荷載
支撐
扭轉
穩(wěn)定性:
錨固
高度
中心
懸臂原理
結構構件
承重構件
承重墻:
堆疊砌體
復合結構
柱子
基礎:
條基
墊板
筏基
管樁
整體式擋土墻
單向跨度構件
橫梁:
截面
線性輪廓
異形板:
鋼筋混凝土板
異形薄板
復合板
對夾式/層壓板
多向跨度構件
異型板:
鋼筋混凝土板
箱板
空間網架
對夾式/層壓板
連接與節(jié)點
干連接
石作
釘子
螺釘
螺栓
鉚釘
花籃螺絲
膠粘劑(粘結)
焊接
釬焊
結構邏輯
受壓結構
二維形狀:
梁柱結構
A字形框架
門式框架
拱
拱頂
圓頂
三維表面:
菱格圓頂
瓣式圓頂
短程線型圓頂
薄殼與硬殼式結構
張拉表面
膜
索網
張拉整體
第2章 氣候與蔽護
人體舒適度
熱舒適
日光幾何學
建筑性能
耐候表皮
蓄熱容量
絕熱層:
原則
類型
空氣流通:
自然通風
被動控制
窗戶和玻璃
風化:
砌體
飾面系統(tǒng)
膜
粘結表面
聲和光
聲學:
聲音的屬性
聲音的控制
自然光
建筑設備
供暖
機械通風
空調
原理
系統(tǒng)
第3章 計算機工具與技術
數(shù)據(jù)結構
材料選擇和設計
建筑信息模型(BIM)
結構分析
找形
有限元分析
環(huán)境分析
熱學
自然光
空氣運動
聲學
第4章 案例研究
泥屋
圓錐形帳篷
雪屋
方尖碑
萬神廟
大鐵橋
貝爾礁燈塔
水晶宮
克利夫頓大吊橋
熱帶住宅(裝配式建筑)
克雷奇音樂廳
羅馬體育館
休斯敦阿斯托洛圓頂運動場
德國館
美國館
自建房屋
悉尼歌劇院
匯豐銀行總部
未來館
葡萄牙館
羅德媒體中心
圣瑪麗斧街30號
“D”塔
戴維斯高山植物館
國際空間站
第5章 建筑法規(guī)
施工技術管理規(guī)則
歐盟關于可持續(xù)建筑的指導原則
推薦讀物
圖片來源
致謝
編輯推薦
彼得·西爾弗和威爾·麥克萊恩所著的《建筑技術概論——給建筑師的建筑技術設計指南》擬解釋物理現(xiàn)象、材料、建筑構件與結構類型、使用簡單的分類系統(tǒng)以及實際例子之間的關系。生動的圖片使使用者熟悉普通的施工技術,同時歷史案例被用于繪制出建筑工程史上重大的時刻。本書向建筑師介紹了結構與環(huán)境工程,但不包括數(shù)學計算,實際上它參考了目前幫助設計師預估建筑結構和環(huán)境表現(xiàn)的計算機技術。同時,它靈活地參考了歷史的先例,因為這對讀者理解這樣一點很重要,即衡量技術成功的方式與它的文化語境相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