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侯幼彬 頁數(shù):36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源頭,老子哲學中論及建筑的“有、無”哲理,被譽為“最好的空間理論”。本書從“有、無”視角綜論“中國建筑之道”:論析了建筑實體的“有”與建筑空間的“無”的內(nèi)在制約,建筑發(fā)展史呈現(xiàn)的“有無相生”的矛盾運動,植根“有、無”的建筑藝術的特質(zhì)和建筑語言的特性,木構架建筑體系各個層面的“有、無”;充分揭示了中國建筑早熟的空間意識及其多彩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對中國古代建筑的“有、無”分析達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全書富有創(chuàng)意地闡發(fā)了“有無之道”的建筑本體論和建筑藝術論,構建了極具特色的、基于“有、無”哲理的“中國建筑論”。
本書稿是建筑歷史與理論領域著名學者侯幼彬先生的又一力作,這是從理論角度嘗試對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進行理性的思辨性闡述,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是近年來建筑學領域內(nèi)非常突出的一部佳作。
978-7-112-12832-7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76456&ref=search-1-pub
作者簡介
侯幼彬,1932生,福建福州人。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建筑系,我國建筑歷史與理論領域著名學者。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理事兼學術委員,中國建筑師學會建筑理論與創(chuàng)作學術委員會委員,《華中建筑》名譽編委,《城市一建筑》編委會主任。著有《中國建筑美學》、《中國古代建筑歷史圖說》、《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建筑藝術全集20宅第建筑(一)北方漢族》等專著。其中,《中國建筑美學》曾獲“1999年全國優(yōu)秀科技圖書三等獎”、“第三屆中國建筑圖書獎”等。并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老子》論“有、無”
一 老子與《老子》
二 “當其無”與“當其無有”
三 現(xiàn)象界“有、無”與超現(xiàn)象界“有、無”
四 釋“鑿戶牖”
五 河上公·岡倉天心·賴特
六 講空間關系是從老子開始的
第二章 建筑之道:“有”與“無”的辯證法
一 建筑形態(tài):三種“有、無”構成
(一)兩種建筑空間:內(nèi)部空間與外部空間
(二)建筑三型:有內(nèi)有外、有內(nèi)無外、有外無內(nèi)
(三)三型的中介與交叉
二 建筑矛盾:“有”與“無”的對立統(tǒng)一
(一)術語釋義:空間與實體的相關概念
(二)圍與被圍:空間與實體的內(nèi)在制約
(三)有無相生:空間與實體的矛盾運動
三 建筑系統(tǒng)結(jié)構:“有”+“無”
(一)漁網(wǎng)的啟示
(二)中西建筑:兩種系統(tǒng)結(jié)構
(三)建筑形式:“追隨功能”與“喚起功能”
第三章 建筑之美:植根“有、無”的藝術
一 建筑藝術載體與建筑表現(xiàn)手段
(一)建筑的“藝術定位”
(二)構件載體與建筑形式要素
二 建筑“物質(zhì)堆”與建筑“精神堆”
(一)藝術美學視野中的建筑“物質(zhì)?”
(二)技術美學視野中的建筑“精神堆”
三 建筑語言與建筑外來語
……
第四章 木構架建筑:單體層面“有、無”
第五章 木構架建筑:其他層面“有、無”
第六章 高臺建筑:“有”的極致
第七章 北京天壇:用“無”范例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從運用“建筑外來語”來看,中國建筑有一個獨特的傳統(tǒng),就是擅長引入文學語言,把文學語言焊接到建筑語言中。這雖然不是中國建筑獨有的現(xiàn)象,古埃及的方尖碑和古羅馬的凱旋門也都鐫刻著文字,但是中國建筑的融合文學語言達到了普遍盛行、蔚為大觀的程度,成為中國建筑運用外來語的一大特色。前面已經(jīng)提到,黑格爾把藝術劃分為象征型藝術、古典型藝術和浪漫型藝術。他把建筑列為象征型藝術,說建筑“這門最早的藝術所用的材料本身完全沒有精神性,而是有重量的,只能按照重量規(guī)律來造型的物質(zhì)”。的確,建筑是物質(zhì)性最“重”的藝術。由于它受制于“笨重的物質(zhì)堆”,它的實體與空間,符號與形象,基本上是幾何形態(tài)的,是抽象而非具象,表現(xiàn)而非再現(xiàn),抒情而非敘事,這就帶來建筑表意的多義性、朦朧性和不確定性。而作為浪漫型藝術的文學,則與建筑恰恰相反。文學語言的載體是由語音所轉(zhuǎn)化的文字,它是物質(zhì)性最“輕”的藝術,受物質(zhì)性的束縛很少。黑格爾說它是“最富于心靈性的”,“既不完全喪失雕刻和繪畫的明確性,而又能比任何其他藝術都更完滿地展示一個事件的全貌,一系列事件的先后承續(xù)、心情活動、情緒和思想的轉(zhuǎn)變以及一種動作情節(jié)的完整過程”。
編輯推薦
《中國建筑之道》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