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日] 日本地震工學會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研究委員會 頁數(shù):252 字數(shù):239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日本地震工學會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研究委員會編著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現(xiàn)狀與課題》由日本地震工學會基于性能抗震設計方法研究委員會組織編寫,介紹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概括了此方法在建筑結構、橋梁、基礎和地基、港口設施、水壩等工程中應用的現(xiàn)狀,從性能目標、設計地震力、最大變形值等方面歸納了此方法的試驗成果以及計算方法,而且將其與美國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現(xiàn)狀與課題》可供建筑工程研究人員、規(guī)范編制人員、工程設計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師和學生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含義
1.1 性能設計的意義和定義
1.2 性能設計的優(yōu)點
1.3 性能設計與傳統(tǒng)設計方法間的關系
1.4 性能設計發(fā)展的國際概況
1.5 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含義
1.6 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步驟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基于性能抗震設計方法的發(fā)展現(xiàn)狀
2.1 建筑結構
2.1.1 性能目標
2.1.2 鋼筋混凝土建筑的性能和極限狀態(tài)
2.1.3 超高層建筑
2.1.4 隔震建筑
2.2 橋梁
2.2.1 橋梁抗震設計
2.2.2 道路橋梁抗震設計的性能規(guī)定
2.2.3 國外標準中橋梁的抗震性能
2.2.4 鋼橋
2.2.5 大跨度橋梁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
2.3 基礎和地基
2.3.1 直接基礎
2.3.2 樁基礎
2.3.3 土體結構
2.3.4 地下結構
2.4 港口設施
2.4.1 基本抗震性能
2.4.2 地震災害的分類
2.4.3 抗震設計現(xiàn)狀
2.4.4 考慮抗震性能的設計
2.4.5 采用FLIP進行性能抗震設計
2.5 水壩
2.5.1 水壩類型
2.5.2 抗震設計歷史
2.5.3 水壩的地震災害
2.5.4 假定的水壩極限狀態(tài)
2.5.5 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重要性
2.5.6 水壩的性能目標
2.5.7 進行高精度性能校核的主要條件
2.5.8 規(guī)定方法的設計與基于性能設計間的關系
2.5.9 城市化引起的對已建水壩防災性能的思考
2.5.10 從歷史觀點看進行性能校核的重要性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
3.1 建筑鋼結構和桁架性能評估的結構足尺試驗
3.1.1 進行結構足尺試驗的目的
3.1.2 足尺鋼框架試驗
3.1.3 梁的剪切破壞和結構性能
3.1.4 結構體和非結構體
3.1.5 數(shù)值分析的精度
3.1.6 倒塌模擬
3.2 橋梁
3.2.1 鋼筋混凝土橋墩
3.2.2 鋼橋
3.3 地基與液化
3.3.1 地基設計采用的技術
3.3.2 液化引起的結構或地基變形預測
3.3.3 沉降預測的經(jīng)驗方法
3.3.4 采用動力分析或靜力分析求整體沉降量的實例
3.3.5 河堤液化變形或沉降的靜力分析
3.3.6 液化地基中樁基礎的性能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4.1 從地區(qū)地震防災看要求的設施性能目標
4.1.1 公共基礎設施的社會屬性
4.1.2 遭受地震災害時的救災活動
4.1.3 從區(qū)域地震防災的角度看結構的抗震性能要求
4.1.4 對抗震投資效果的評估
4.2 性能目標
4.2.1 建筑結構
4.2.2 橋梁
4.3 設計地震力
4.3.1 建筑結構的設計地震力
4.3.2 土木工程結構的設計地震力
4.4 抗震分析方法的研究課題
4.4.1 建筑結構的課題
4.4.2 采用動力分析的橋梁抗震設計
4.5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中最大變形預測
4.5.1 變形預測的重要性
4.5.2 經(jīng)典的最大變形預測方法
4.5.3 結構特性系數(shù)
4.5.4 時程反應分析
4.5.5 專家審查的作用
4.6 美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4.6.1 第一代的性能設計
4.6.2 第二代的性能設計
4.6.3 對抗震加固的性能設計
本章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