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 作者:(新西蘭)T·鮑雷//(美)M·J·N·普里斯特利|譯者:戴瑞同//陳世鳴 頁數(shù):49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介紹如何使鋼筋混凝土和砌體結構體系具有足夠的延性變形能力,以形成可行的塑性機構來滿足地震作用下結構的地震反應。并以這一概念為基礎提出一個定量的“能力設計方法”進行抗震設計?!朵摻罨炷梁推鲶w結構的抗震設計》以介紹設計方法和應用程序為主,但貫穿了上述理論和構造方法的詳細說明,使設計者能充分掌握設計方法的基本理論和原理。全書分9章,前3章介紹抗震設計原理,以及地震和結構性能的基本理論,然后分別介紹延性框架、結構墻、復合結構體系、砌體結構、有限延性鋼筋混凝土結構及基礎的設計方法。本書可供土木工程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學習和參考。
書籍目錄
1 導論:抗震設計概念
1.1 抗震設計和抗震性能:綜述
1.1.1 抗震設計的極限狀態(tài)
(a)使用極限狀態(tài)
(b)破壞控制極限狀態(tài)
(c)免坍極限狀態(tài)
1.1.2 結構性能
(a)剛度
(b)強度
(c)延性
1.2 抗震結構體系的基本要求
1.2.1 抗震結構體系
(a)框架體系
(b)結構墻體系
(c)復合結構體系
1.2.2 地震反應
(a)豎向地震反應:建筑物看作一根垂直懸臂梁
(b)水平向地震反應:質(zhì)量中心和剛度中心
1.2.3 建筑物形式對地震反應的影響
(a)樓層薄膜作用
(b)扭轉效應的改善
(c)建筑物豎向布置
1.2.4 按設計的延性水準對結構分類
(a)彈性反應
(b)延性反應
1.3 設計參量定義
1.3.1 設計荷載和作用力
(a)恒荷載(D)
(b)活荷載(L)
(c)地震力(E)
(d)風力(W)
(e)其他作用力
1.3.2 荷載組合和力的效應
1.3.3 各種強度的定義及其相互關系
(a)要求強度(Su)
(b)理想強度(Si)
(c)可能強度(Sp)
(d)超強強度(So)
(e)各種強度的相互關系
(f)彎曲超強系數(shù)(φo)
(g)體系超強系數(shù)(ψo)
1.3.4 強度降低系數(shù)
1.4 能力設計原理
1.4.1 主要特點
1.4.2 圖示比擬
1.4.3 結構的能力設計
1.4.4 示例
2 地震的起因和作用
3 構件設計原理
4 鋼筋混凝土延性框架
5 結構墻
6 復合結構體系
7 砌體結構
8 有限延性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
9 基礎結構
附錄
符號
參考文獻
英漢名詞對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