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位建筑大師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沈源  頁數:22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選擇了我們工作中最常涉及的、具體細微的普通民用建筑設計,以及一些大師的作品及工作案例,通過看似差距懸殊的兩者相互參照比較,發(fā)掘其內在規(guī)律,分析信息管理、組織模式、計劃管理等環(huán)節(jié)與建筑設計的緊密關系,最終通過理性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有效的設計工具把看似樸實無華的創(chuàng)意變成一個完善的作。

作者簡介

沈源
  實踐:十余年設計管理實踐,成功操作多個一、二線城市大型住區(qū)及高端綜合體項目,參與項目類別涉及大規(guī)模城鎮(zhèn)住區(qū)、超五星級酒店、城市核心區(qū)精裝修豪宅、辦公及商業(yè)設計、健康綠色建筑、國家級超高層建筑等各類產品的策劃和全過程設計實現(xiàn)。
職責:歷任大型地產公司設計負責人、副總經理、項目總經理,負責產品設計及項目統(tǒng)籌管理工作,曾參與標桿地產集團的標準化推廣及研究工作,對于產品創(chuàng)新與精細化控制、設計標準制定、管理流程再造、公司及商業(yè)項目的整體運營等工作均有一定的理解。
足跡:行業(yè)、專業(yè)間兼收并蓄,幾度走訪歐美,曾與境外多家大型綜合設計事務所有合作、交流經歷,在結合國內地產項目全案操作經驗的基礎上,吸收先進設計管理理念,并逐步歸納為自身的理論知識與經驗積累。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設計組織方式的優(yōu)化  一、建筑應用技術及部品設計工作的意義  二、應用技術和部品設計概念的引入  三、設計中如伺操作應用技術及部品設計工作第二章  設計與成本  一、設計與成本,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  二、設計成果是怎么轉化為工程造價的  三、設計與工程成本的關聯(lián)  四、設計與非工程成本的控制第三章  設計與標準  一、設計標準的概述  二、設計標準涉及的過程與內容  三、設計標準的邏輯與系統(tǒng)  四、設計標準的案例——境外設計事務所的設計成果手冊第四章  設計與模型  一、模型工具的概念  二、設計模型要如何做——分階段做  三、工作模型如何使用  四、如何組織大量的模型工作第五章  設計深化進程控制  一、施工圖之前的條件要求及工作組織  二、互提專業(yè)條件圖的作用  三、施工圖目錄的作用  四、部件部品的設計支持體系第六章  精細化的施工圖成果  一、設計成果質量控制體系  二、精細化施工圖的管理  三、傳統(tǒng)施工圖的優(yōu)化第七章  總圖設計及優(yōu)化  一、總圖設計概述與發(fā)展  二、總圖設計與相關專業(yè)的關聯(lián)  三、總圖設計圖應表達的內容  四、總圖設計優(yōu)化工作第八章  施工階段的設計管理  一、施工階段設計管理的意義  二、施工圖審查及后續(xù)工作交接  三、施工標準及工藝樣板確認的指引  四、現(xiàn)場定期巡查及管理工具  五、設計變更及現(xiàn)場簽證管理  六、重點問題需重點關注第九章  設計信息管理  一、設計信息管理的概念  二、設計信息管理的體系  三、關于設計信息的表達  四、工程階段的設計信息管理案例  五、市場階段的設計信息管理案例第十章  組織與計劃管理  一、設計組織模式的比較  二、設計管理與計劃組織方式的差異  三、境外設計的合約與費用管理  四、與境外設計合作的小常識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方案深化階段的第二輪應用技術及部品清單在方案深化階段,就要有清晰的第二輪應用技術及部品清單。清單上設計師涉及的部件及應用技術科目應隨著規(guī)劃、單體的深化。同步轉化為設計圖紙或材料選樣,而絕不能還一直停留在意向或參考圖片的狀態(tài)。同時,設計師應有意識深入明確技術設備的標準、描述材料的性質及定義設計的深度。此外還應關注技術或材料做法的具體使用位置。以備下一步數量統(tǒng)計。從未來工程角度來考慮,則要在這一階段隨著設計圖紙的明確。進行材料的選擇,技術產品品牌的比較確定,以及針對具體某單項部件的試樣一制作一定樣過程。之后,根據制作出來的成果對前端設計意圖進行比對,供其調整完善。同時,如果有較為嚴格的成本控制和要求,成本部分要對之進行詳細的測算,比較一下這項階段成果與之前估算的成本差異是否可控,如果某單項科目超支較多,則判斷其能否在大的清單中加以平衡,如果也無法整體平衡,則需要及時修改原設計及工程做法。同時,從成本采購環(huán)節(jié)來講,這個階段也可以通過這些環(huán)節(jié)充分研討、熟悉設計標準,整體了解廠家資源,估算最終的大宗工程采購成本。(表1.2 )。

后記

本來是些龐雜但卻散碎專業(yè)資料的片段,打算忙里偷閑地提煉成一個漫談式的隨筆,以免這些資料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褪色至無從查詢,結果經過大量的文案整理和出版程序后匯編成冊。其中內容算是我近十余年職業(yè)經歷中的些許積累和沉淀吧。而這個整理、提煉的過程本身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重溫、學習、梳理與貫通了一遍這些寶貴的記憶。當這本書殺青付印之時已是我的本命之年,同時這十余年的時光也讓我經歷了年輕人由理想到現(xiàn)實的過程。單從這點意義上來看,也算是不敢妄自菲薄、虛度光陰的一絲安慰吧。其實一個人在有限的工作旅程中,能及時記錄下來一些點滴感悟,并可能對未來自己或他人的工作有些許的參考和幫助,本身不就是挺有意思的嘛?并且在日益紛繁忙碌的現(xiàn)代社會腳步中,人們并沒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值得好好珍惜和把握。在此引用王鎮(zhèn)華先生在《生活卡片》中的一段話和大家共享,“能重視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是自信,·而將那種感動流露出來就有創(chuàng)造?!苯ㄖ?chuàng)作的本身就是一門解決問題的實用學科,并且我們應該看到,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就是在現(xiàn)實條件的眾多限制中去尋找一條最佳的通路。非常幸運的是我遇到的大多數專業(yè)同行都不斷地在為這個領域的探索作出著重要貢獻,依稀間張紀文、王欣、陳周文、陶種富、任英、縱為忠,這些堪稱行業(yè)精英們的話語仿佛還歷歷在目。我從與所有專家們的工作經歷中受益匪淺,和他們一起交流讓我受益良多。是他們使我得以成長,我至今沒有,將來也不會忘記他們的幫助。此外還有李海峰等設計師完成的優(yōu)秀設計實踐項目,也為很多設計管理工具的應用提供了豐富的佐證。正是這些優(yōu)秀的個人和專業(yè)組織,他們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系統(tǒng)科學的工作方法,龐雜完善的技術資料為我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

編輯推薦

《下一位建筑大師:技術管理使你的創(chuàng)意實現(xiàn)》是由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下一位建筑大師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條)

 
 

  •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據說能夠十分有條理的歸納出 房地產界建筑設計的工作管控內容以及趨勢。如果想要涉足房地產建筑師,值得購買
  •   很棒的書,適合設計公司的管理
  •   本書裝幀印刷很好,內容豐富翔實,涉及面廣,屬于實戰(zhàn)的經驗總結,不論房產界甲方還是設計人員均可以閱讀,正在看,不多說了。
  •   每一個希望自己能夠成功的人,都應該靜下心來,以全局性、系統(tǒng)性的驗光,踏實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每一件事!
  •   非常不錯 而且能夠結合國情 對于現(xiàn)在的工作有幫助
  •   國內什麼時候才能實行建築師負責制呢
  •   好書,條理清晰
  •   無意間發(fā)現(xiàn)此書,非常好的指導用書,比聽專業(yè)機構的培訓課程好,體現(xiàn)了很多邏輯的東西在里面。推薦給朋友,據說已經將三個網站的此書買斷。
  •   作者經歷的地產開發(fā)項目較多,書中提出的他的心得,值得同行參考。
  •   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就是價格太貴了。
  •   書看完了,總體的感覺有點理想主義了吧,不大適合目前國內各大小設計院的情況,不過作為了解還是挺不錯的
  •   整體上不錯,表格的內容,和案例,在豐富點,就更好了
  •   管理方式更加精細,對從事建筑管理方面的人來說,可以借鑒的東西有很多~~~
  •   標題沒有營養(yǎng),內容確相當不錯,有才有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