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李敏 頁數(shù):27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人類在勞作之余,都需要通過游憩活動來恢復精神和體力。因此,人類營造園林,是基于想生活在一種能與大自然相互融合、充分協(xié)調的優(yōu)美人居環(huán)境的實用需求。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利用自然環(huán)境,運用水、土、石、植物、動物、建筑物等素材來創(chuàng)造適宜人居的游憩境域.進行營造園林的活動。中國古代神話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和黃帝所居的“懸圃”,都描繪成景色優(yōu)美的花園。青山碧水繞家園,這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環(huán)境。
作者簡介
李敏教授,男,福建人,1985年和l996年先后畢業(yè)于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工學博士,并曾在瑞士蘇黎世高等工業(yè)大學(ETH)、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和香港大學(HKU)做過訪問研究。1986年后,他先后在北京市園林局、廣州城建學院(今廣州大學)、佛山市建設委員會、佛山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處、廣州市市政園林局等單位任職,現(xiàn)任華南農業(yè)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guī)劃系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業(yè)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榮譽教授、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攝影分會副會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廣東園林學會副秘書長等。近25年來,他主持數(shù)十項園林與城市規(guī)劃項目,多次獲國內和國際專業(yè)獎項。其主要著作有《中國現(xiàn)代公園》(1987)、《世紀輝煌粵暉園》(2000)、《廣州公園建設》(2001)、《現(xiàn)代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2002),《園林古韻》(中、英文版,2006)、《深圳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特色》(2007)、《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2008)、《華夏園林意匠》(2008)等。
書籍目錄
第一講 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概念第二講 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類型第三講 商周秦漢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形制第四講 隋唐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發(fā)展特點第五講 宋元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特色第六講 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成就第七講 山水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八講 建筑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九講 生物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十講 天時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十一講 路徑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十二講 裝飾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十三講 詩畫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作用第十四講 中國古典園林主要的建筑形式第十五講 亭、廊、臺、榭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作用第十六講 廳、堂、軒、館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作用第十七講 樓、閣、齋、室在中國古典園林里的作用第十八講 橋、舫、塔、墻在中國古典園林里的作用第十九講 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藝術特色第二十講 如何理解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意境第二十一講 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營造特點第二十二講 圓明園、頤和園主要造園特色賞析第二十三講 承德避暑山莊的造園藝術成就賞析第二十四講 中國古代私家園林的營造特點第二十五講 蘇州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特色賞析第二十六講 中國古代寺廟園林的營造特點第二十七講 中國古代寺廟園林的精品營造范例第二十八講 中國古代山岳風景名勝之精品賞析第二十九講 中國古代江湖風景名勝之精品賞析第三十講 中國古典園林對世界園林文化的貢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講 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概念 人類在勞作之余,都需要通過游憩活動來恢復精神和體力。因此,人類營造園林,是基于想生活在一種能與大自然相互融合、充分協(xié)調的優(yōu)美人居環(huán)境的實用需求。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利用自然環(huán)境,運用水、土、石、植物、動物、建筑物等素材來創(chuàng)造適宜人居的游憩境域.進行營造園林的活動。中國古代神話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和黃帝所居的“懸圃”,都描繪成景色優(yōu)美的花園。青山碧水繞家園,這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環(huán)境。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指出:“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個花園,的確,它是人類一切樂事中最純潔的。它最能愉悅人的精神。沒有它,宮殿和建筑物不過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拔拿魅祟愊冉勒?,營園較遲,可見造園藝術比建筑更高一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