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樓慶西 頁數(shù):15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中國傳統(tǒng)建筑千變?nèi)f化、瑰麗多姿的大屋頂類型入手,闡述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裝飾構件的實用、裝飾、寓意等功能;詳細介紹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裝飾中屋脊、瓦及瓦當、滴水及其他飾物的各個部位;深入研究了屋頂?shù)牟煌b飾方法所采用的材料與制造工藝;探討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裝飾的文化淵源和美學特征,以及所體現(xiàn)的人文精神等內(nèi)容。
書籍目錄
概說從硬山到廡殿如鳥斯革的曲線正脊與正吻瓦當、滴水與小獸 瓦當、滴水 小獸攢尖寶頂美麗山花 懸山山花 硬山山花熱鬧的屋面 青瓦屋頂 琉璃瓦屋頂 民族地區(qū)屋頂 屋面裝飾物屋頂組合裝飾規(guī)律部分圖片來源
章節(jié)摘錄
從硬山到廡殿 對建筑屋頂?shù)募庸ぶ饕憩F(xiàn)在兩方面.一是整體形象的塑造.二是細部的裝飾。建筑形象的塑造不同于藝術品的雕琢,建筑形象首先決定于它們的物質功能.其次決定于它們所采用的材料與結構方式。一座供藝術演出的劇場和一座機場航站或火車站,它們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因而它們的體量、外貌也不會相同;一座古代用木材或者用磚、石建造的建筑和近代用鋼材、混凝土建造的即使是同一類型的房屋在形象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對這些建筑進行形象上的塑造,只能在它們由物質功能和材料、結構決定的形體的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募庸亩_到美化的效果。建筑不能像藝術家創(chuàng)作雕塑那樣用泥土、石料、木材進行隨心所欲地塑造。建筑整體形象的塑造是這樣,建筑的屋頂自然也是如此。中國古代早期的建筑實物遺存到現(xiàn)在的為數(shù)甚少,我們只能從漢代墓室中的明器和畫像磚、石上看到2000年以前的房屋形象。從當時屋頂?shù)男问娇?,已?jīng)有了兩面坡和四面坡的兩種式樣。從漢代以后的歷代建筑實例中,可以看到常見的房屋屋頂有以下幾種最基本的形式。一、硬山:這是一種兩面坡的屋頂。前后兩面斜坡,在屋頂正中最高處相交成脊。屋頂左右兩頭是直立的墻,稱為山墻,山墻直砌到頂與兩面坡的屋頂相交,把屋頂木框架的檁子封包在墻內(nèi)側。這是屋頂中最常見的形式,在北京四合院住宅的磚房中多用硬山屋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