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08年修訂統一培訓教材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管理組 編  頁數:109  

內容概要

本培訓教材由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管理組編寫。對《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 50223—200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01的修訂內容作了介紹;包括新舊標準和規(guī)范相關條文的比較;還有關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的啟示和專家針對典型震害的探討。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篇  從汶川地震看工程建設標準的修訂 第一章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啟示 第二章  汶川地震建筑典型震害探討   附錄一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附錄二  關于做好《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實施工作的通知第二篇  2008年修訂簡介 第三章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修訂介紹 第四章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局部修訂介紹   附錄三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修訂(送審稿)審查會議紀要   附錄四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局部修訂(送審稿)審查會議紀要第三篇  2008年修訂條文對照 第五章  新舊《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的比較(GB 50223—2008與GB 50223—2004對照) 第六章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08局部修訂)相關條文比較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從汶川地震看工程建設標準的修訂  第一章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啟示  【摘要】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壞倒塌。通過在地震區(qū)對遭受“中震”、“大震”影響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砌體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空曠房屋、地基基礎、設備以及非結構構件的震害調查與分析,以典型的結構破壞為例,針對多道抗震防線、強柱弱梁、剪力墻連梁、砌體結構整體性、傳力路徑等問題,對照《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抗震概念設計原則進行討論,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震害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只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設計,保障施工質量,房屋建筑就能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準設防目標?! 〉谝还?jié) 引言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隔32年后,發(fā)生在我國的又一次毀滅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地震是伴隨著地球的一種自然災害,只要地球存在一日,地震就存在一天,威脅著人類。在人對地震的認知有限、無法預報地震的時代,如何把房屋建得堅固耐震,是全世界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歷史使命。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歷經數代人的努力奮斗,吸取歷次大地震震害的經驗教訓,在工程建設中,提出了適合國情的各類工程抗震技術。從1966年邢臺地震以后提出的“基礎深一點、墻壁厚一點、屋頂輕一點”的概念,到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創(chuàng)造的磚房加“構造柱圈梁”技術,直到今天的“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準”抗震設防理論,不斷改進和完善了工程抗震設計的標準規(guī)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和《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2008年修訂統一培訓教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的內容感覺有點少,不是很劃算。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