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日)富永讓 頁數(shù):216 譯者:劉京梁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在感悟。研究大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30年后,對其“白色時代”之后的薩伏伊別墅,母親之家等12所主要住宅空間構成進行的解讀。文中的12個住宅形象各異,但作者讀出大師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變的是外觀設計,不變的是原型,即多米諾和MONOL原型。接著,分別對每所住宅進行詳細剖析,從建筑用地、周邊環(huán)境到創(chuàng)作靈感、設計思路、內部結構、空間特征,可以體會至各個空間的有機結合。尾聲之際,又對勒· 柯布西耶與現(xiàn)代建筑的關系做了分析。
作者簡介
富永讓,1943年奈良縣出生,1967年東京大學建筑學畢業(yè)后,入菊竹清訓建筑設計事務所工作 1972年富永讓+form system institute 1972年-1979年東京大學助手 2002年政法大學教授主要作品:茨城縣營長市公寓-獲選2001年日本建筑學會作品獎,天使醫(yī)院-2002年,平田商業(yè)中心獲2003年日本建筑學會作品獎主要著作:《真實的勒·柯布西耶》(TOTO出版)、《勒·柯布西耶建筑巡禮12》(丸善)、《再讀近代建筑空間》(彰國社)、《特集·富永讓》SD 1990年10月號(鹿島出版會)、《建筑師的住宅論-富永讓》(鹿島出版會)。
書籍目錄
序言——旭日東升1 建筑——改變的僅是外觀,不變的是建筑的形式2 勒·柯布西耶的12個住宅的空間構成 2-1 拉羅歇-讓納雷別墅1923 2-2 庫克住宅1927 2-3 人民宮宿舍住宅1926 2-4 母親之家1925 2-5 加歇別墅1927 2-6 斯圖加特的魏森霍夫住宅1927 2-7 迦太基別墅1928 2-8 薩伏伊別墅1929 2-9 圣·克勞德住宅1935 2-10 阿爾及爾住宅1933 2-11 庫魯切特住宅1949 2-12 修當別墅:19563 主體的復數(shù)性——勒·柯布西耶與現(xiàn)代后記
章節(jié)摘錄
1 建筑-改變的僅是外觀,不變的是建筑的形式 勒-柯布西耶的住宅與建筑的散步路 蘇格拉底 你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設想——去建一棟能使你游動其中的房子、一幢令你的心靈得到拓展的建筑物、一幢似乎不可能存在的建筑物。這里融會了回憶、預感、悔恨、推測、確認等無數(shù)的感覺,這些感覺不斷地灼燒著你,使你感受著它的存在,其變化猶如火焰,使你琢磨不透?! 督ㄖ纳⒉铰贰方ㄖΦ脑偕b置 “人是家的主人 在自然中靜下心來 回歸自然 回歸自然的同時 全方位地敞開心扉 家是向藍天、白云敞開的 或者是向滿天星云敞開的帶屋頂?shù)慕ㄖ ±铡た虏嘉饕?1 朝陽從房屋的一角投射進來,隨著陽光的慢慢移動,最后夕陽慢慢消失,一切又重歸原來,以這樣的符合自然法則的、能夠使人的生命力重新煥發(fā)的設計方式。這是勒·柯布西耶在進行住宅設計時一直考慮的問題?! ≡诂F(xiàn)存的勒·柯布西耶的三十四個成品住宅和五十多個設計方案中,所有的方案設計都是以兩個建筑設計原型為基礎展開的。將這兩個建筑原型以簡單的方式還原,可以看到明顯的對應關系,對空間的釋義及以建筑師為視角的設計理念完全與之吻合。多米諾型住宅(1915)。與其說是水平層的地面靠幾根柱子支撐,另一方面由臺階組成統(tǒng)一的構造體系。從住宅設計的理念上說,倒不如說是雪鐵龍型住宅。另一種就是Monol住宅(1919),即是由板狀屋頂?shù)倪B續(xù)和支撐其的墻壁構成的體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