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FernandoJ.Beltran 頁數(shù):299 字數(shù):41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是一個快速發(fā)展的學科,各種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fā)與工程實踐十分活躍。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理論的研究,是技術和工藝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原動力,是科研成果轉化為工程實踐的基石。“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理論叢書”集中收錄引進和原創(chuàng)的優(yōu)秀理論專著,內(nèi)容涵蓋各個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和熱點工程技術,兼有權威的學術內(nèi)涵和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作為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領域教學、科研以及工程實踐的參考用書。 《水和廢水的臭氧反應動力學》是最新引進的有關臭氧反應動力學的理論專著。本書系統(tǒng)地建立了水和廢水臭氧反應動力學研究的科學體系,全面介紹了臭氧的基本物化性質、臭氧直接反應動力學、氣一液反應動力學、廢水臭氧化動力學、臭氧與其他化學及物理過程協(xié)同反應動力學、氣一液一固催化反應動力學、動力學反應模型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 本書可以為從事臭氧水處理研究和工程設計的科研人員、工程師提供必備的臭氧反應動力學理論知識。同時,本書也可作為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學習化學反應動力學的輔導教材,幫助他們掌握將反應動力學理論應用于實踐的方法。
作者簡介
費爾南多·胡安·貝爾特蘭·諾維奧(Fe rnando Juan BeltrO.n NovilIo)博士,1 982年在西班牙巴達霍斯省(Badajoz)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學(University of Ext remadura)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1986年,獲得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學化學工程專業(yè)教授資格。1985-1 986年在法國普瓦捷大學(Un
書籍目錄
原著致謝原著序譯者前言主要符號一覽表第1章 緒論 1.1 自然界中的臭氧 1.2 臭氧分子第2章 水中臭氧的反應 2.1 氧化一還原反應 2.2 環(huán)加成反應 2.3 親電取代反應 2.4 親核反應 2.5 臭氧的間接反應 2.5.1 臭氧的分解反應第3章 臭氧直接反應動力學 3.1 均相臭氧氧化動力學 3.1.1 間歇反應器動力學 3.1.2 推流反應器動力學 3.1.3 pH對直接臭氧反應速率的影響 3.1.4 反應計量系數(shù)的確定 3.2 非均相反應動力學 3.2.1 反應計量系數(shù)的確定第4章 氣一液反應的動力學基礎 4.1 物理吸收 4.1.1 液膜理論 4.1.2 表面更新理論 4.2 化學吸收 4.2.1 液膜理論 4.2.2 DANCKWERTS表面更新理論 4.2.3 氣相阻力的影響 4.2.4 擴散時間和反應時間 第5章 臭氧直接反應動力學5.1 水中臭氧性質的測定 5.1.1 擴散速率 5.1.2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5.2 臭氧分解動力學體系 5.3 臭氧直接反應動力學體系 5.3.1 檢驗中間產(chǎn)物的反應 5.3.2 動力學研究中的常見問題 5.3.3 瞬時動力學體系 5.3.4 快速動力學體系 5.3.5 中速動力學體系 5.3.6 慢速動力學體系 5.4 臭氧直接反應過程中動力學體系的變化 5.5 臭氧氧化反應中吸收理論的對比第6章 廢水的臭氧反應動力學 6.1 廢水中臭氧的反應活性 6.2 臨界廢水濃度 6.3 廢水的特征 6.3.1 化學需氧量 6.3.2 生化需氧量 6.3.3 總有機碳 6.3.4 254m時的紫外吸收(UVzs4) 6.3.5 碳的平均氧化數(shù) 6.4 pH在臭氧氧化中的重要性 6.5 化學一生物處理過程 6.5.1 生物降解性 6.5.2 污泥沉降 6.5.3 污泥產(chǎn)量 6.6 廢水的臭氧反應動力學研究 6.6.1 臭氧吸收動力學體系的建立 6.6.2 廢水的臭氧反應動力學過程中臭氧特性的測定 6.6.3 廢水臭氧反應動力學中反應速率常數(shù)的測定 第7章 臭氧在水中的間接反應動力學 7.1 臭氧直接反應與間接反應的相對重要性……第8章 O3/H2O2反應動力學第9章 臭氧——UV輻射體系的動力學第10章 多相催化臭氧氧化第11章 臭氧氧化過程的動力學模型附錄A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