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林玉蓮等 頁數(shù):33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環(huán)境心理學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新興交叉領域,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地理學、文化人類學、城市規(guī)劃、建筑學和環(huán)境保護等多門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環(huán)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環(huán)境與人的行為關系。本書在闡述環(huán)境心理學的基本術語、觀點和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的實例,探討了這一領域在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學等相關專業(yè)中的應用。全書密切結合實際,文字深入淺出,可供城市規(guī)劃、建筑學、環(huán)境保護、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室內設計等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作為科研、教學的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設計、科研和管理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緒言第一章 感覺、知覺與認知 第一節(jié) 感覺 一、感覺的特點 二、感覺刺激的重要性 三、引起感覺的主客觀因素 四、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第二節(jié) 知覺與認知 一、感覺與知覺的關系 二、知覺定勢 三、習慣化——適應 四、對變化的知覺 五、認知 第三節(jié) 多種感覺與環(huán)境設計 一、視覺研究的深化 二、其他感覺與環(huán)境體驗 三、不同感覺的相互影響第二章 環(huán)境知覺的理論 第一節(jié) 格式塔知覺理論 一、格式塔心理學簡介 二、基本觀點 三、格式塔的組織原則 第二節(jié) 生態(tài)知覺理論—— 一、基本觀點 二、生態(tài)知覺與情感反應 三、生態(tài)知覺與環(huán)境設計 四、生態(tài)知覺與道德約束 第三節(jié) 概率知覺理論—— 一、基本觀點和理論模型 二、概率性的世界 三、概率知覺與個人經(jīng)驗 四、概率知覺與環(huán)境問題第三章 認知地圖和評價地圖. 第一節(jié) 認知地圖研究概述 一、認知地圖的研究方法 二、認知地圖的組成要素 三、認知地圖的性質 四、認知地圖的特點 五、認知地圖的功能 六、個人認知成圖能力的發(fā)展 七、易識別環(huán)境的特征 第二節(jié) 城市公共意象研究實例——武漢市的公共意象 一、城市公共意象圖 二、問卷資料的歸納和討論 三、城市環(huán)境總體評價 第三節(jié) 風景區(qū)認知地圖研究實例 一、被試者個人背景 二、公共意象和認知結構 三、風景質量評價 四、討論和建議 第四節(jié) 校園認知地圖研究實例 一、研究對象概述 二、比較:范圍、結構、同一性和意象元素 三、討論:識別、使用和理解 第五節(jié) 校園評價地圖 一、新的H校園認知地圖 二、情感評價地圖 三、審美評價地圖 四、校園環(huán)境總體評價第四章 環(huán)境一行為關系的理論 第一節(jié) 喚醒理論 一、喚醒與情緒 二、環(huán)境刺激與情感評價 三、喚醒與績效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應激 一、應激反應 二、應激物的種類 三、適應環(huán)境應激的意義和代價 第三節(jié) 環(huán)境負荷、適應水平和行為約束 一、環(huán)境負荷理論 二、適應水平理論 三、行為約束理論 四、各種理論觀點的綜合 第四節(jié) 行為場景理論 一、場所的環(huán)境特征 二、行為場景的人員配備· 三、場所的生命 四、研究行為場景的現(xiàn)實意義第五章 噪聲、擁擠和空氣污染 第一節(jié) 噪聲 一、噪聲的定義 二、影響噪聲評價的因素 三、噪聲對行為的影響 四、減少噪聲危害的措施 第二節(jié) 擁擠 一、高密度對人類的影響 二、影響擁擠感的其他因素 三、對擁擠的理論解釋 四、減少擁擠感的措施 第三節(jié) 空氣污染 一、空氣污染的來源 二、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三、對空氣污染的知覺及其對行為的影響 四、空氣污染對績效的影響第六章 個人空間、私密性和領域性 第一節(jié) 個人空間與人際距離 一、個人空間 二、人際距離 三、人際空問定位 第二節(jié) 私密性 一、私密性的定義 二、私密性的功能 三、私密性與環(huán)境設計 第三節(jié) 領域性 一、領域性和領域 二、領域的類型 三、領域的功能第七章 城市環(huán)境的認知 第一節(jié) 城市意象的后續(xù)研究 一、城市意象研究范圍的擴大 二、研究方法的改進 三、研究內容的深化 第二節(jié) 空間定向 一、滿足基本需要的導航系統(tǒng) 二、定向系統(tǒng)的文化差異 三、自然環(huán)境特征對定向系統(tǒng)的影響 四、環(huán)境具體因素對空間定向的影響 五、環(huán)境改變對空間定向的影響 第三節(jié) 認知距離 一、認知距離的概念 二、影響認知距離的環(huán)境因素 三、影響認知距離的文化和群體因素第八章 城市環(huán)境的體驗 第一節(jié) 城市環(huán)境體驗的原理和特點 一、環(huán)境信息的特點 二、對“復雜性”的偏愛 三、城市環(huán)境體驗的特點 第二節(jié) 顯著差異與城市環(huán)境體驗 一、顯著差異的含義 二、從環(huán)境知覺理論看顯著差異 三、可利用和開發(fā)的元素 第三節(jié) 與城市環(huán)境體驗有關的若干問題 一、形成顯著差異元素 二、城市設計美學——審美情感反應的理論模型 三、綜合性模擬研究 四、尋求易識別性和復雜性的平衡第九章 城市外部公共空間活動研究 第一節(jié) 外部空間活動研究綜述 一、早期國外的研究 二、近年的外部空間研究 三、分析城市外部空間活動的通常方法 第二節(jié) 外部空間中的行為習性 一、動作性行為習性 二、體驗性行為習性 三、行為習性的差異 第三節(jié) 城市外部空間研究實例 一、洪山廣場 二、紅樓廣場 三、濱江公園 四、四美塘公園 五、討論和建議 第四節(jié) 基于行為的外部空間設計建議 一、加強外部空間的生氣感 二、兼顧私密性活動 三、形成私密性一公共性層次 四、合理滿足人的行為習性 五、預防和減少破壞行為第十章 城市環(huán)境的影響及其對策 第一節(jié) 城市環(huán)境影響的理論假設 一、超載假設 二、城市環(huán)境應激 三、行為約束和人員過剩 四、城市多場所分析概述 第二節(jié) 城市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例證 一、應激與應對行為 二、親和與親社會行為 三、犯罪、犯罪率與恐懼感 四、績效和健康 五、城市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 六、大城市與小城市的比較 第三節(jié) 基于行為的城市環(huán)境問題對策 一、重視社會因素 二、舊城更新:研究例證與設計建議 三、城市區(qū)域安全防衛(wèi)研究第十一章 建筑學中的一般應用 第一節(jié) 基于行為的設計原理和方法 一、反映建筑與行為關系的理論 二、“適用”的現(xiàn)代術語 三、基于行為的建筑設計過程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一行為信息概述 一、不同尺度的場所和場景 二、使用者群體 三、環(huán)境~行為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基于行為的“功能”研究 一、功能研究的擴大 二、功能研究的深入:外顯功能與潛在功能 三、功能研究的細化:特定功能與行為第十二章 特定建筑環(huán)境與行為 第一節(jié) 建筑意象與室內認知距離 一、建筑的意象 二、使用者的建筑綜合意象 三、建筑室內的認知距離 第二節(jié) 室內空間定向 一、建筑易識別性研究概述 二、建筑平面拓撲復雜性的影響 三、加強室內空間定向的建議 第三節(jié) 建筑體驗概述 一、知覺理論與建筑體驗 二、建筑體驗的研究方法和影響因素 三、室內空間的體驗 第四節(jié) 特定建筑類型與行為 一、居住場所 二、老年人福利設施 三、其他建筑類型結語:走向更樸實和更開明的環(huán)境一行為研究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感覺、知覺與認知 第一節(jié) 感覺 人的認識活動從感覺開始,通過感覺,我們不僅能夠了解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如物體的形狀、顏色、氣味、質感等,而且也能知道身體內部的狀況和變化,如饑餓、疼痛等。感覺是意識和心理活動的重要依據(jù),也是人腦與外部世界的直接聯(lián)系?! 《⒏杏X的特點 (1)感覺反映的是當前直接接觸到的客觀事物,而不是過去的或間接的事物。由于感覺是對當前事物的反映,因此,記憶中再現(xiàn)的事物屬性的映像,幻覺中各種類似于感覺的體驗等都不是感覺。 ?。?)感覺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而不是事物的整體。通過感覺我們只能知道客體的聲、形、色等個別屬性,還不能把這些屬性整合起來整體地反映客觀,也還不知道事物的意義。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反映以及對其意義的揭露是比感覺更高級的心理過程的機能,然而一切較高級、較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都必須在感覺的基礎上產(chǎn)生,感覺是認識客觀世界的開端。 ?。?)感覺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從感覺的對象和內容來看,它是客觀的。即反映著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客觀事物。從感覺的形式和表現(xiàn)來看,它又是主觀的。即在一定的主體身上形成、表現(xiàn)和存在著,人的任何感覺都受到了個性、經(jīng)驗、知識及身體狀況等主體因素的影響。由此可見,感覺是以客觀事物為源泉,以主觀解釋為方式和結果,是主客觀聯(lián)系的重要渠道,是客觀事物的主觀映象?! 《?、感覺刺激的重要性 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沒有感覺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在缺乏刺激的環(huán)境中不僅會引起厭煩,還會產(chǎn)生強烈的痛苦,并有損于健康。
編輯推薦
全書密切結合實際,文字深入淺出?!董h(huán)境心理學》的讀者對象主要為大學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及廣大的設計人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