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5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Allen B. Downey 譯者:張龍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復雜性思考》是一本從實踐的角度講解復雜性科學的專著,對復雜性的相關技術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和詳細的講解;是一本能提升Python程序員編程能力的著作,利用Python實現(xiàn)了大量經(jīng)典的數(shù)據(jù)結構和算法,充分展現(xiàn)了Python的編程思想和魅力;是一本關于數(shù)據(jù)結構和算法的教程,通過大量復雜且有趣的案例講述了一些經(jīng)典數(shù)據(jù)結構和算法的實現(xiàn)過程,極具啟發(fā)意義。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唐尼(Allen B.Downey) 譯者:張龍 Allen B.Downey,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和MIT的碩士與學士學位,現(xiàn)任美國歐林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曾經(jīng)在威爾斯利大學、科爾比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計算機科學相關的課程。曾經(jīng)擔任Google的訪問科學家,對復雜性科學和Python十分著迷,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復雜性科學 1.1本書內容 1.2一種新科學 1.3范式轉移嗎 1.4科學模型的軸線 1.5一種新模型 1.6一種新工程 1.7一種新思維 第2章圖 2.1圖 2.2圖的表示 2.3隨機圖 2.4連通圖 2.5PaulErds:逍遙的數(shù)學家,興奮劑成癮之人 2.6迭代器 2.7生成器 第3章算法分析 3.1增長量級 3.2對基本Python運算的分析 3.3對搜索算法的分析 3.4hashtable 3.5合并列表 3.6pyplot 3.7列表推導 第4章小世界圖 4.1對圖算法的分析 4.2FIFO實現(xiàn) 4.3StanleyMilgram 4.4Watts與Strogatz 4.5Dijkstra 4.6何種分析 第5章無標度網(wǎng)絡 5.1Zipf定律 5.2累積分布 5.3連續(xù)分布 5.4Pareto分布 5.5Barabási與Albert 5.6Zipf、Pareto與冪次法則 5.7解釋模型 第6章細胞自動機 6.1StephenWolfram 6.2實現(xiàn)CA 6.3CADrawer 6.4CA的分類 6.5隨機性 6.6決定論 6.7結構 6.8普遍性 6.9可證偽性 6.10這是什么模型 第7章生命游戲 7.1實現(xiàn)生命 7.2生命模式 7.3Conway猜想 7.4現(xiàn)實主義 7.5工具主義 7.6Turmite 第8章分形 8.1分形CA 8.2滲流 第9章自組織臨界性 9.1沙堆 9.2譜線密度 9.3快速傅立葉變換 9.4紅噪聲 9.5簡化論與整體論 9.6SOC、因果關系與預測 第10章基于主體的模型 10.1ThomasSchelling 10.2基于主體的模型 10.3交通擁堵 10.4boid 10.5囚徒困境 10.6突現(xiàn) 10.7自由意志 第11章案例研究:糖域 11.1最初的糖域 11.2占領運動 11.3糖域的新版本 11.4稅收與遺留 11.5基尼系數(shù) 11.6稅收的結果 11.7結論 第12章案例研究:蟻群移動軌跡 12.1簡介 12.2模型概覽 12.3API設計 12.4稀疏矩陣 12.5wx 12.6應用 第13章案例研究:有向圖與結 13.1有向圖 13.2實現(xiàn) 13.3檢測結 13.4維基百科中的結 第14章案例研究:志愿者困境 14.1土撥鼠困境 14.2分析 14.3規(guī)范博弈 14.4結果 14.5提升可能性 附錄A案例提交邀請 附錄B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對自學者的建議 在2009~2010年,我作為Google的一名訪問學者在其劍橋辦公室工作。在與我共事的軟件工程師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們廣博的求知欲以及增長知識與技能的動力。 我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像他們一樣的人們來探索他們可能遇不到的一些主題與想法,練習Python編程技能,以及學習關于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的更多知識(或者看看有哪些內容不適合放在第1版中)。 本書針對自學者的一些特點有: 技術深度 關于復雜系統(tǒng)的圖書汗牛充棟,一但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科普圖書。這些書常常會略過技術細節(jié),這會讓讀者感到沮喪。本書列出了要想真正理解書中內容所需要的數(shù)學與其他技術性內容。 延伸閱讀 我在整本書中都提到了延伸閱讀,包括原始論文(大多數(shù)都有電子版)、維基百科上的相關文章以及其他資源。 練習與解決方案 我對很多練習都提供了代碼以幫助你上手,同時還提供了解決方案,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者想與本書的代碼進行比較,那么可以參考相關內容。 貢獻的機會 如果你研究了書中并未涵蓋的主題,重新實現(xiàn)了有趣的實驗,或者完成了自己的實驗,那么我邀請你提交案例研究,它有可能會被納入到本書的下一版中。參見附錄A了解詳情。 本書還將繼續(xù)擴充。 貢獻者列表 如果附上出現(xiàn)錯誤的部分句子,這將有助于我更快地找到。附上頁碼、章節(jié)號也很好,但不太容易找到。非常感謝! Richard Hollands指出了幾處錄入錯誤。 John Harlev、Jeff Stanton、Colden Rouleau與Keerthik Omanakuttan提供了計算模型,他們指出了錄入錯誤。 Muhammad Najmi bin Ahmad Zabidi指出了錄入錯誤。 Phillip Loh、Corey Dolphin、Noam Rubin與Julian Ceipek發(fā)現(xiàn)了幾處錄入錯誤并提出有益的建議。 José Oscar Mur.Miranda發(fā)現(xiàn)了幾處錄入錯誤。 我向項目委員會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們閱讀并選出了書中所包含的案例,他們分別是Sarah Spence Adams、John Geddes、Stephen Holt、Vincent Manno、Robert Martello、Amon Millner、José Oscar Mur—Miranda、Mark Somerville與Ursula Wolz。
編輯推薦
《復雜性思考》不僅使得數(shù)據(jù)結構這門課程變得更加有趣,而且填補了大學里沒有開設復雜性科學這門課程的空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