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張思明  頁數(shù):311  字數(shù):491000  

內容概要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經濟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我國的經濟法理論與實踐得以不斷豐富與提升。張思明編著的《經濟法概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規(guī)劃教材)》反映了經濟法發(fā)展的新思想,涵蓋了經濟法律法規(guī)的新內容,從經濟法基本原理入手,重點介紹了公司法、企業(yè)法、企業(yè)破產法、合同法、知識產權法、競爭法、產品責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金融法、財稅法、國有資產管理法等內容,最后介紹了經濟糾紛解決方式。本書在體系結構上,基本與會計從業(yè)資格、中級會計師資格以及注冊會計師資格等經管類職業(yè)資格考試內容相銜接。在編寫過程中,力求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體系新穎,語言簡明,體現(xiàn)經管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特點。本書涵蓋的內容較為豐富,體系較為完整,既有創(chuàng)新之處,又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經濟法概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規(guī)劃教材)》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yè)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法律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經濟法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 經濟法的產生和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經濟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jié) 經濟法律關系
第二章 公司法
第一節(jié) 公司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公司的設立
第三節(jié) 公司的人格與能力
第四節(jié) 公司的資本制度
第五節(jié) 公司的股東與股權
第六節(jié) 公司的治理結構
第七節(jié) 公司的變更與終止
第三章 企業(yè)法
第一節(jié) 合伙企業(yè)法
第二節(jié) 個人獨資企業(yè)法
第三節(jié) 外商投資企業(yè)法
第四章 企業(yè)破產法
第一節(jié) 破產法概述
第二節(jié) 破產的申請與受理
第三節(jié) 管理人與債權人會議
第四節(jié) 破產債權與債務人財產
第五節(jié) 破產挽救制度
第六節(jié) 破產清算程序
第五章 合同法
第一節(jié) 合同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合同的訂立
第三節(jié) 合同的效力
第四節(jié) 合同的履行
第五節(jié) 合同的變更、轉讓與終止
第六節(jié) 合同的違約責任
第六章 知識產權法
第一節(jié) 知識產權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專利法
第三節(jié) 商標法
第四節(jié) 著作權法
第七章 競爭法
第一節(jié) 競爭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節(jié) 反壟斷法
第八章 產品責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一節(jié) 產品質量法
第二節(jié) 食品安全法
第三節(ji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九章 金融法
第一節(jié) 金融法概述
第二節(jié) 中央銀行法和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
第三節(jié) 商業(yè)銀行法
第四節(jié) 證券法
第五節(jié) 保險法
第六節(jié) 票據(jù)法
第十章 財稅法
第一節(jié) 預算法
第二節(jié) 政府采購法
第三節(jié) 稅法
第十一章 國有資產管理法
第一節(jié) 國有資產管理法概述
第二節(jié) 國有資產產權界定與糾紛處理制度
第三節(jié) 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制度
第四節(jié) 企業(yè)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制度
第五節(jié) 企業(yè)國有產權轉讓制度
第十二章 經濟糾紛解決方式
第一節(jié) 仲裁法律制度
第二節(jié) 訴訟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經濟法是諸多法律部門中的一個年輕的部門法,是一門新興的法律學科。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有不少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甚至還有一些單行法規(guī)。但它們充其量也只是廣義經濟法的某種歷史形態(tài),既不是現(xiàn)代意義的經濟法,更不是獨立的科學意義上的經濟法。作為獨立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是現(xiàn)代社會和工業(yè)經濟的產物。經濟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個獨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門,經濟法的健全和完善,對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弧①Y本主義經濟法的興起和發(fā)展  “經濟法”一詞,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摩萊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一書中首先使用的。摩萊里認為,社會產品分配上的弊端是私有制產生的直接根源,因而他從分配上確立社會經濟生活的主要原則,已含有現(xiàn)代經濟法最基本的特征,即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F(xiàn)代意義上的“經濟法”一詞,一般認為是德國學者萊特在1906年出版的《世界經濟年鑒》最先提出的。當時正是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由于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資本的集中和壟斷,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經濟危機不斷爆發(fā),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損害了整個國家的利益和全社會的共同利益。為了解決矛盾,克服危機,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必須放棄自由放任的政策,運用國家經濟權力實施宏觀調控,于是就產生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經濟法概念?! 。ㄒ唬┳杂少Y本主義時期的經濟立法  17世紀到18世紀,以英國為龍頭,西方國家相繼走上了自由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道路。因此,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以維護契約自由、個人利益和自由競爭為宗旨的民商法得到了較大發(fā)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法國民法典》和《法國商法典》的出臺。在這個時期,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發(fā)生了較大變化,“諸法合體”的格局不復存在,部門法的劃分取得快速發(fā)展,以調整平等主體間經濟關系為特征的民商法成為法律的主要形式,但公共利益價值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二)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立法自由競爭必然導致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從19世紀70年代起,資本主義開始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出現(xiàn)生產的集中和資本的壟斷,開始出現(xiàn)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導致大量的企業(yè)經濟困頓甚至走向破產,大批工人失業(yè),生產和資本更加集中。壟斷組織控制生產和銷售,限制自由競爭,導致經濟秩序的混亂。于是,資本主義各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企圖避免經濟運行的惡性循環(huán)。例如,美國國會于1890年通過了《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于1914年通過了《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法》,賦予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發(fā)布違禁命令的權利,并對于違禁的工商企業(yè),可以提交法院審理;同年,國會又通過了《克萊頓反托拉斯法》,對《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補充。以上三項法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法的最早形式,其中《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被認為是現(xiàn)代經濟法誕生的標志。(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經濟立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西方各國都面臨著調整和振興經濟的問題。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生產的進一步社會化,壟斷程度不斷提高,經濟危機日益頻繁。因此,西方各國紛紛采用凱恩斯主義,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為保證國家有效地干預經濟,西方各國加強了經濟立法,使經濟法得到迅速發(fā)展,并深入到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干預經濟的主要手段。同時,適合世界范圍內通行的國際經濟立法正在醞釀形成與發(fā)展?!  ?/pre>

編輯推薦

張思明編著的《經濟法概論(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規(guī)劃教材)》反映了經濟法發(fā)展的新思想,涵蓋了經濟法律法規(guī)的新內容,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經管類專業(yè)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相關工作人員以及法律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法概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教科書,應該還不錯,還挺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