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泄漏防治技術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王亞萍,韓桂華,焦衛(wèi)兵 編  頁數:205  字數:257000  

內容概要

《液壓泄漏防治技術》(作者王亞萍、韓桂華、焦衛(wèi)兵)主要介紹液壓密封裝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性能、使用條件、安裝和維護方法,同時介紹泄漏故障的現象、原因與解決措施,旨在使廣大讀者吸取經驗,掌握液壓系統(tǒng)防漏的正確方法和技能。
《液壓泄漏防治技術》適合從事流體傳動、液壓設備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yè)大專院校師生閱讀。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論
1.1 泄漏的概念
1.2 液壓系統(tǒng)漏油的危害
1.3 液壓系統(tǒng)漏油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1.3.1 間隙控制問題
1.3.2 液壓沖擊問題
1.3.3 溫升發(fā)熱問題
1.4 液壓元件泄漏指標
1.5 液壓系統(tǒng)防漏治漏措施
1.5.1 機械設備泄漏防治
1.5.2 液壓系統(tǒng)泄漏的解決方法
第2章 泄漏與密封機理
2.1 泄漏的幾種形式
2.2 縫隙泄漏量計算
2.2.1 兩端無壓力差而有相對運動的平面縫隙泄漏量
2.2.2 兩端有壓力差而無相對運動的平面縫隙泄漏量
2.2.3 兩端有壓力差并有相對運動的平面縫隙泄漏量
2.2.4 同心環(huán)狀縫隙兩端有壓力差而無相對運動的泄漏量
2.2.5 偏心環(huán)狀縫隙兩端有壓力差而無相對運動的泄漏量
2.2.6 兩傾斜平板縫隙泄漏量的計算
2.2.7 平行圓盤縫隙徑向泄漏量的計算
2.3 細長小孔泄漏量的計算
2.4 密封機理
第3章 密封材料
3.1 密封裝置的基本要求
3,2密封材料的基本要求
3.3 密封材料的種類
3.3.1 合成橡膠
3.3.2 合成樹脂
3.3.3 其他非金屬密封材料
3.3.4 金屬密封材料
3.3.5 密封劑
第4章 靜密封泄漏控制
4.1 密封裝置分類
4.2 靜密封機理
4.3 元件接合面防漏
4.3.1 元件接合面問漏油的原因
4.3.2.O形密封圈
4.3.3 特殊O形密封圈
4.3.4 密封墊圈
4.3.5 密封膠
4.3.6 輔助密封圈的種類和要求
4.3.7 法蘭連接螺栓的拉力計算
4.4 殼體漏油的防治
4.5 螺紋接口的防漏
4.6 管道接頭的防漏
4.6.1 金屬管管接頭
4.6.2 軟管接頭
第5章 動密封泄漏控制
5.1 動密封裝置的選用
5.2 動密封與泄潺
5.3 動密封用O形密封圈
5.3.1 動密封用O形密封圈的密封原理
5.3.2 O形密封圈的使用與安裝
5.3.3 特殊O形密封圈
5.4 唇形密封圈
5.4.1 Y形密封圈
5.4.2 V形密封圈
5.4.3 防塵密封圈
5.4.4 特殊形狀唇形密封圈
5.5 旋轉油封
5.5.1 油封的種類
5.5.2 油封的密封原理
5.5.3 正確選擇油封
5.5.4 油封的壽命與泄漏標準
5.5.5 油封安裝
5.5.6 油封的常見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5.5.7 油封泄漏控制
5.6 填料密封
5.6.1 填料密封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條件
5.6.2 填料密封的應用范圍
5.6.3 填料密封的使用
5.7 機械密封
5.7.1 機械密封的組成及特點
5.7.2 機械密封的類型
5.7.3 機械密封裝置的材料
5.7.4 機械密封裝置的安裝
5.7.5 機械密封裝置的使用
5.7.6 機械密封裝置的故障及泄漏排除
5.8 其他動密封裝置
第6章 液壓缸泄漏的控制
6.1 液壓缸往復運動的密封件
6.1.1 材料選擇
6.1.2 活塞桿用密封件
6.1.3 活塞用密封件
6.1.4 液壓缸的防污裝置
6.2 液壓缸的往復運動組合密封裝置
6.2.1.u形組合密封圈
6.2.2.sIMKO密封圈
6.2.3.TEsKO復合密封
6.2.4 戟形組合密封
6.2.5 實體丁腈橡膠
6.2.6 腰形組合密封圈
6.2.7 n形組合密封圈
6.2.8聚四氟乙烯組合密封圈
6.3 液壓缸密封元件的隨動性
6.3.1 概述
6.3.2 選擇密封元件的原則
6.3.3 密封元件的隨動性
6.4 中高壓液壓缸的泄漏與防治
6.4.1 使用條件對密封性能的影響
6.4.2 液壓油污染對泄漏的影響
6.4.3 確保密封性能的要素
6.4.4 液壓缸泄漏的防治
第7章 動密封泄漏的控制
7.1 密封元件的使用壽命與保管
7.1.1 密封元件的使用壽命
7.1.2 延長橡膠使用壽命的方法
7.1.3 密封表面的加工質量
7.1.4 密封裝置使用的注意事項
7.1.5 密封元件的保管
7.2 各種液壓控制元件的防漏
7.3 密封不當而引起的漏油及解決方法
7.4 治漏措施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液態(tài)密封膠在常溫下是有流動性的粘稠液體,各種不同類型的液態(tài)密封膠經過不同干燥時間,就形成不同性質的薄膜。根據薄膜性質一般可分為:干性附著型、干性可剝型、非干性粘型、半干性粘彈型四類。 一般說來,干性附著型密封膠的可剝性、耐振動性、沖擊性都較差,但耐熱性較好。 干性可剝型密封膠涂敷后,溶劑揮發(fā)很快,形成一層彈性的皮膜,易于從結合面上剝掉。其耐振動性特別好,適用于有振動和間隙較大的機械產品上。但由于它易揮發(fā),在大面積結合面上使用有困難。 非干性粘型密封膠涂敷后長期不干,始終保持粘彈性,所以它的可剝性好,具有較高的耐振動和耐沖擊性,并適合大面積涂敷。 半干性粘彈型密封膠的性能介于干性和非干性之間,兼有兩者的優(yōu)點。 (2)液態(tài)密封膠的特點 密封膠具有較好的密封性能,又有良好的耐熱、耐壓、耐油、耐化學試劑等特性,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因此在國內外的機械行業(yè)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3)液態(tài)密封膠的用途 可單獨用于平面法蘭、管道螺紋接頭或各種螺紋件。 各種膠液適用的溫度范圍是不同的,一般為—40~140℃;壓力可達2MPa。膠液能密封的最大間隙為0.10~0.12 mm。超過此間隙必須與固體墊圈聯合使用,以固體墊圈的作用來減小結合面之間的間隙。結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以12.5~3.2μm為宜;超過Ra0.8μm,密封膠密封效果下降。 (4)態(tài)密封膠的使用步驟 1)預處理:結合面在涂敷前必須去掉油污、水、灰塵和銹。少量油污對有溶劑的密封膠妨礙不大。 2)涂敷:可用刷子、竹板、刮刀等涂敷。對大面積的結合面或在生產流水線上,則可用噴槍噴涂,也可用輥涂。小零件也可采用浸漬敷膠。 涂層厚度要適當,一般兩面各涂0.06~0.1mm即可。涂層過厚在緊固時會被擠出,污染機器設備,有時可能堵塞通道。 3)干燥:有溶劑的密封膠涂敷后需要干燥。干燥時間根據所用的溶劑種類及涂敷厚度而定。干燥時間不足會影響密封效果。 4)緊固:對結合面的緊固力越大,間隙就越小,膠液在結合面內的流動也越困難,從而可提高耐壓性,保證密封效果。 2.厭氧密封膠 厭氧密封膠又稱厭氧膠、厭氧性密封劑,是厭氧膠中的一個分支。它是一種合成樹脂單體。它的粘接強度低,一般作密封劑用。厭氧膠的密封效果不取決于緊固力,而取決于膠液固化后的內聚力。

編輯推薦

《液壓泄漏防治技術》適合從事流體傳動、液壓設備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yè)大專院校師生閱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液壓泄漏防治技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看看,希望有點用
  •   在液壓泄漏防治方面較專業(yè)的講解了過程
  •   為員工所購,望能對大家在漏油治理的改善活動中有所幫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