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斯科特 L.蒙哥馬利 頁數(shù):306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關心的是問題和觀念,而不是數(shù)字和單位。當然,本書中的確有數(shù)字和單位,還有很多事實以及其他顯然的智力產物。社會中的能源屬于科學和工程學范疇,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能源也是受思維方式支配的現(xiàn)實,受很多力量和因素影響,比如你可能會想到的有技術、經濟、政治和歷史,還有文化、心理和信念。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我想換個角度探討能源問題的原因。本書不僅僅是描述和分析,更是反思,我希望幫助讀者了解全球能源系統(tǒng)的本質和方向。通俗點兒說就是這個系統(tǒng)是怎樣形成的,現(xiàn)在有哪些能源,在致力于哪些替代能源,我們可以抱有哪些現(xiàn)實的期望,如今有哪些政治活動和問題在起支配作用,這個系統(tǒng)似乎在走向何處。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認真思考這一切的含義。畢竟,自從我們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以來,有些根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比如豐富與稀缺的概念、知識的作用、技術的力量和限制、能源關系中的民族主義、進步的后果等。如果說在這些細節(jié)中有一個潛在的主題在靜靜等待的話,那么它就是:我們的能源格局尤其依賴于受現(xiàn)實左右的觀念——政策、計劃、抱負、希望和誤解。還有必要說明的是,有些內容不在本書的討論范圍之內。本書不是宣言,也不是曝光,關注的重點不是哪一次“危機”,也不是為了實現(xiàn)能源可持續(xù)和能源安全我們很可能必須做什么。如今,有關石油、氣候變化和其他問題的擔憂都是絕對有道理的,都使得能源問題以及新一輪的診斷和布道變得更加緊迫。相關的文獻源源不斷,甚至可以說是潮涌而來,布道壇也已應接不暇。但是,我們還需要別的東西;或許,我們不該急于做出不成熟的定論,而首先應該理解和反思。如今,大家對能源已經非常擔憂甚至感到恐慌。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全球的石油產量已經或者即將達到峰值,因此從汽油到刮胡膏,我們熟悉和喜愛的一切都將漲價,直到文明走向黑暗和消亡;或者,燃油的價格會變成5美元一升,我們全都騎自行車出門并放棄航空旅行。然而,十來年后我們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種認為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將終結的說法有點兒言過其實。另外還有一種科學或者工程學的觀點,傾向于贊成嚴肅的定量方法。然而,我們可能會非常激動地闡述這些眼前的問題,“這些數(shù)字必須合乎情理?!碑斏婕皻夂蜃兓蛘吆藦U料這樣的問題時,倫理、道德和政治的因素可能就會影響我們,但不管言辭多么尖銳激烈,討論必須始終“基于事實”。這種觀點的第一部分無可否認,而且至關重要。結果已經證明,有很多代表某種資源或技術的主張站不住腳,經不起實踐的檢驗。然而有時候,僅有能源數(shù)字還不夠,經濟因素也同樣關鍵:資本投入、盈利能力以及風險水平都不容忽視。即便這些都想到了,成功也還是未定之數(shù)——一座風電場或太陽能裝置的各方面指標都令人滿意,但卻可能因附近居民的不滿和抗議而停止運行。有句心理學的老話說得好,事實并不總是替自己辯護;就像末日恐懼問題一樣,事實往往也無助于解決道德倫理問題。真正的困難又重新回到了以現(xiàn)實主義(數(shù)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基礎的觀念?!澳茉础辈粌H僅是一個物理化學的或經濟的現(xiàn)實,而且是一個特殊的領域,其中容納了信念、進步的概念和社會變革的哲學,甚至還有關于我們是什么人的概念。三十年前,我們的能源格局與現(xiàn)在比起來并沒有顯著的不同。然而再過三四十年,情況幾乎可以肯定會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在全球大多數(shù)國家共有的長期敏感性推動下,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趨勢和變革動機是影響深遠的。如今有數(shù)十億人等在現(xiàn)代能源消費的門口,而高超的技術則完全有能力馬上把他們放進來。這將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這些人將如何加入現(xiàn)代世界,這兩個問題意義重大。這種規(guī)模的轉變將再也不會發(fā)生。因此,我們的了解和認識至關重要。有一種傾向會阻礙我們去認識,那就是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所強調的“把不熟悉誤認為不可能”。幫助讀者克服這種“不熟悉”,就是本書的用意。在這一點上,我自己的現(xiàn)實主義烙印來自我在能源行業(yè)中二十多年的研究、寫作和教學經歷。我非常熟悉這個行業(yè)的方方面面,比如鉆油井、評價前沿的作業(yè)方法或技術、與工程師和管理者討論公司的目標等,這為我寫作本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能源為主題的寫作不必是件枯燥、憤怒或者充滿恐懼的事。除了通俗易懂的風格(希望是這樣),本書還采用了簡單直接的結構。盡管每一章都是相對獨立的,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時間和興趣按順序閱讀。誠然,即便如此你得到的印象仍然是不完整的,但卻很有可能是豐富多彩并且有價值的。在寫作本書期間,我得到了很多熱心的幫助。自2003年以來,在華盛頓大學的教學機會一直讓我受益匪淺,為此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丹尼爾?齊洛特。作為一個項目,本書的靈感最早誕生于亨利?杰克遜國際研究學院(Henry 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主辦的專門討論會結束之際,也就是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一周前。真正動筆是幾年以后的事了,而最終成書則多虧了羅賓?孔茨(Robin Koontz)的藝術才能。我應該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如果要一一列出的話,恐怕難免會有遺漏。因此,我決定只提最先想到的兩個名字:蘇珊?艾布拉姆斯(Susan Abrams)和克里斯蒂?亨利(Christie Henry)。蘇珊是芝加哥大學出版社的資深編輯,為本書的構思和成書提供了很多幫助和督促。作為朋友、同事,我深深地懷念她??死锼沟偈翘K珊的繼任者,也非常優(yōu)秀,她的耐心和通情達理是我平生僅見的。最后,和往常一樣,我得感謝凱爾、卡梅倫和瑪麗蓮。作為家人,他們給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寬容,而我不辭勞苦地寫作本書也首先是為了他們。
內容概要
美國一直以來都對能源趨勢非常關注,不僅研究細致、高瞻遠矚,而且動用了科研、經濟、政治、軍事、國際組織等諸多手段實現(xiàn)其能源戰(zhàn)略。
本書可謂是美國對于能源趨勢和能源戰(zhàn)略的集大成者。作者細致地研究了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氫、聚變能等各種能源的前世今生和地緣分布,進而提出了未來能源選擇和戰(zhàn)略。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作者并非僅為能源開發(fā)提出數(shù)據(jù)參考,而是站在美國立場為其掌握未來能源先機提出戰(zhàn)略參考。從這個角度來講,本書對于中國讀者的啟示性非常重要。
作者在全書提出了兩個核心觀點:
能源獨立很難實現(xiàn),各國就如同在跳一場華爾茲,雖然不時要互相踩腳,但仍需合作。
以往的能源更替,均由一種在六大方面都占優(yōu)勢的能源主導全球。但在未來,能源多元化將占主導,全球的探索和擴展活動將越來越頻繁。
作者簡介
斯科特L. 蒙哥馬利(Scott L. Mont?gomery)
斯科特L. 蒙哥馬利是顧問地質學家和獨立學者,著有The Chicago Guide to Communicating
Science和Science in Translation。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是什么把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
第2章 能源的過去:歷史能給我們哪些教訓
第3章 能源的現(xiàn)在:全球趨勢及其意義
第4章 石油的現(xiàn)實:迫在眉睫的問題
第5章 天然氣:輕型化石燃料
第6章 煤炭:昔日能源霸主,來日能否稱雄
第7章 大辯論:油井何時枯竭
第8章 核能:新的形勢,變化的觀點
第9章 一論可再生能源:現(xiàn)實與可能
第10章 二論可再生能源:來源、技術和局限
第11章 氫:是取之不盡的燃料,還是癡心妄想
第12章 聚變能:熱情似火
第13章 地緣政治與能源:不斷演化的地理
第14章 技術上的當務之急:對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一些反思
第15章 氣候變化與能源:四大元素隨想
第16章 結論:有關新開端的最后一些想法
附錄 縮寫表
注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這樣的問題可能會引起焦慮和行將毀滅的感覺。但是,這些感覺跟唯一合理的反應相去甚遠。我們需要更詳細地算算現(xiàn)實這筆賬。事實上,有很多報道可以激起我們對實際進展的興趣和熱情。發(fā)達國家已經開始轉向污染更少的燃料和更完善的技術,并且愿意跟窮國以及新興國家分享這些。在某種程度上,要想應對上面給出的那些可怕的數(shù)字,我們或許可以從這樣一個事實中得到些許鼓舞:汽車的平均使用壽命一般為10~12年,而且人們往往會不等舊車報廢就提早購買新車。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在任何國家的汽車總量當中,都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會在二三十年內更新?lián)Q代為新技術。 這正是歐洲發(fā)生過的情況。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經過20年的時間,燃油效率比汽油車高出30%的柴油車奪取了歐洲一半以上的新車市場。這不是靠魔力或者單純的市場力量。為了減少排放,歐洲各國的政府直接跟汽車制造商談判,促使后者同意增產低排放的柴油發(fā)動機,以換取燃料稅和車輛稅方面的優(yōu)惠,以及向柴油車傾斜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政策。這一轉變利用了柴油車技術上的進步,反過來又大大地刺激了新的研發(fā)。歐洲的燃料價格居世界首位,因此更高的燃油效率深受消費者歡迎。于是,在幾項推動措施的影響下,整個歐洲只用了20年時間就欣然接受了一種不同的汽車。毫無疑問,柴油汽車并沒有徹底脫離傳統(tǒng)技術。然而這個故事的寓意在于,改變的動機非常鮮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當中。 事實上,不久前我曾去過德國南部,路上乘坐的就是一輛小型梅賽德斯汽車,它以生物柴油為燃料,燃油效率達到了16公里每升(40英里每加侖)。沿著高速公路,穿過法蘭克尼亞中部連綿起伏的鄉(xiāng)間,我看到一座座紅頂小鎮(zhèn)散落在樹木蔥翠的山坡上和綠草如茵的山谷間,就像故事書中描繪的一樣優(yōu)美。在山脊之上,有很多風力渦輪機在旋轉,一座核電站上方飄散著白色的蒸汽,一座燃煤電廠噴吐著煙霧,在法蘭克福的郊外則有一個太陽能社區(qū)??傊@樣的能源景觀絕不會讓人聯(lián)想到審判日。改變不僅在空中,在地上也隨處可見。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改變很單純,沒有自身的復雜性。 讓我們先來看看這輛車。這是一輛2006年款的梅賽德斯汽車,使用了先進的低排放220 CDI柴油引擎。跟20世紀70年代后期那些冒著黑煙、不停顫抖、氣味難聞的梅賽德斯不同,這輛車只產生非常少的顆粒物,而且能夠使用主要以當?shù)胤N植的油菜籽為原料的低硫生物燃料。然而,盡管這輛車看起來“更清潔”也“更綠色”,可是制造它的工廠仍然在使用傳統(tǒng)發(fā)電廠提供的電力。雖然它消耗的生物柴油是從植物油中提煉出來的,但是提煉過程仍然離不開石油。而且,有些作為原料的植物油可能來自馬來西亞或印度尼西亞的棕櫚種植園,在那里,為了種植棕櫚樹,大片的熱帶雨林被砍掉和燒毀了。因此,當我們把生命周期的所有投入都考慮在內時,任何“綠色”優(yōu)勢都會變得可疑。此外,生物柴油本身也是碳基能源,盡管總的來說它可以減少排放,但它確實無法消除排放物,因此被有些人看成是通向真正的低碳未來的阻礙,而不縣橋梁。
編輯推薦
《全球能源大趨勢》是一本重要的能源戰(zhàn)略參考。美國的能源戰(zhàn)略前瞻,能源主導的六大條件,全球能源安全、能源博弈、能源開發(fā)。在每個案例中,新燃料都是由于原有燃料的供應不足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供給、需求和成本等市場力量至關重要,但是需求的力量驅動著一切。技術也非常重要:煤炭是被蒸汽機的活塞舉上了王座,石油的加冕則少不了內燃機的功勞。在每個案例中,能源優(yōu)勢催生了一批批的發(fā)明、應用和燃料,帶來了新的產品、新的產業(yè)、新的交通工具、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人類向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邁進。因此,概括起來就是:兩次資源的短缺和“不可持續(xù)”、兩次經濟困境以及兩種發(fā)動機改造了我們的世界?;蛘撸@種關系還可以進一步簡化:短缺﹢社會經濟不穩(wěn)定﹢技術→新的選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