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 作者:吳玉林//劉娟//陳鐵軍//陳乃祥 頁數(shù):32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葉片泵(包括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和貫流泵)的基本原理、基本的水力設計方法和設計實例,旋流泵、螺旋離心泵、無堵塞離心泵和泥漿離心泵的水力設計方法和設計實例,葉片泵的相似設計、優(yōu)化設計和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設計方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教材,也可供葉片泵使用和設計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前言
書中符號一覽表
書中下標含義
第一章 葉片泵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葉片泵概述
第二節(jié) 葉片泵的性能參數(shù)及性能曲線
第三節(jié) 不可壓縮流體基本方程
第四節(jié) 理想流體基本方程
第五節(jié) 流體力學的相似原理
第六節(jié) 空化和空蝕
第二章 離心泵和混流泵設計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無限多葉片假設下的理論揚程
第二節(jié) 葉輪葉片形式和反應系數(shù)
第三節(jié) 有限葉片數(shù)時的理論揚程
第四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的實際揚程及損失
第五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的重要過流部件及其作用原理
第六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的相似律
第七節(jié) 離心泵的空化
第三章 葉片泵相似設計原理
第一節(jié) 泵相似原理及性能相似換算
第二節(jié) 泵比轉(zhuǎn)速及其他相似系數(shù)
第三節(jié) 泵無量綱系數(shù)性能曲線
第四節(jié) 泵選型設計與相似設計基礎
第四章 離心泵和混流泵水力設計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基本參數(shù)選擇
第三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軸面流道設計
第四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葉輪葉片的水力設計
第五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導葉葉片的水力設計
第六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壓水室的水力設計
第七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吸水室的水力設計
第八節(jié) 離心泵誘導輪的水力設計
第九節(jié) 離心泵和混流泵相似設計方法
第五章 其他類型的離心泵和混流泵設計
第一節(jié) 低比轉(zhuǎn)速離心泵設計
第二節(jié) 旋流泵設計
第三節(jié) 螺旋離心泵設計
第四節(jié) 泥漿離心泵設計
第五節(jié) 蝸殼式混流泵設計
第六節(jié) 導葉式混流泵設計
第六章 離心泵和混流泵設計實例
第一節(jié) 一般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二節(jié) 多級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三節(jié) 低比轉(zhuǎn)速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四節(jié) 旋流泵設計實例
第五節(jié) 螺旋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六節(jié) 潛水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七節(jié) 無堵塞離心泵設計實例
第八節(jié) 離心渣漿泵設計實例
第九節(jié) 蝸殼式混流泵設計實例
第十節(jié) 導葉式混流泵設計實例
第七章 軸流泵和貫流泵設計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液體在軸流葉輪中的運動
第二節(jié) 葉柵的流體動力學基本方程
第三節(jié) 翼型的流體動力學特性
第四節(jié) 葉柵的流體動力學特性
第五節(jié) 葉柵的流動損失
第六節(jié) 軸流葉輪的流型分析
第八章 軸流泵和貫流泵水力設計
第一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設計方法概述
第二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損失及效率
第三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主要結(jié)構參數(shù)的確定及優(yōu)化
第四節(jié) 軸流葉輪水力設計的升力法
第五節(jié) 軸流葉輪水力設計的圓弧法
第六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的導葉水力設計
第七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的吸水室水力設計
第八節(jié) 軸流泵和貫流泵其他固定元件設計
第九章 軸流泵和貫流泵設計實例
第一節(jié) 軸流泵設計實例
第二節(jié) 潛水式軸流泵設計實例
第三節(jié) 多級軸流泵設計實例
第四節(jié) 貫流泵設計實例
第十章 葉片泵相似設計實例
第一節(jié) 離心泵相似設計實例
第二節(jié) 混流泵相似設計實例
第三節(jié) 軸流泵相似設計實例
第四節(jié) 固液泵相似設計實例
第十一章 葉片泵現(xiàn)代設計方法及設計實例
第一節(jié) 泵內(nèi)部流動數(shù)值模擬與性能預測
第二節(jié) 泵優(yōu)化設計模型及優(yōu)化設計方法
第三節(jié) 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泵設計方法
第四節(jié) 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離心泵設計方法的實現(xiàn)
第五節(jié) 基于數(shù)據(jù)庫技術離心泵設計實例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2.水力損失法 水力損失法是目前預測泵性能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過對各種水力損失的物理本質(zhì)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尋求各種損失與泵結(jié)構參數(shù)之間的關系,并對流動作一定的假設和簡化來建立水力損失模型,對不同種類的水力損失用不同的計算公式,最后根據(jù)泵基本方程求得性能參數(shù),因此,水力損失的計算就成了水力損失法的關鍵所在。泵的水力損失主要是指吸入室、葉輪和壓水室內(nèi)的水力損失,同時還有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 吸入室內(nèi)的水力損失相對于總的水力損失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計。泵葉輪內(nèi)的水力損失主要有葉輪進口處液流沖擊損失、葉輪流道內(nèi)的水力摩擦損失和擴散損失、液流由軸向變?yōu)閺较虻膿p失以及葉輪出口處水力損失。葉輪內(nèi)的水力損失有兩種求法:一是分別求解上述各項水力損失;二是將葉輪內(nèi)的水力損失統(tǒng)一求解。近年來應用較多的是前一種方法,且多數(shù)都是用半經(jīng)驗半理論的公式進行求解?! ”脡核业闹饕Y(jié)構形式是蝸殼。蝸殼內(nèi)的水力損失通常也有兩種算法:一是按損失種類分為蝸殼內(nèi)摩擦損失和蝸殼內(nèi)擴散損失來計算;二是按蝸殼結(jié)構分為螺旋段部分水力損失和擴散段部分水力損失來計算,然后再按損失種類分別計算,其中螺旋段水力損失包括沿程摩擦阻力損失和沖擊混合損失,擴散段的水力損失包括摩阻損失和擴散損失。這兩種方法并無明顯的優(yōu)劣之分,主要的區(qū)別就是后者把擴散流道內(nèi)的水力損失計算得比較準確,因為擴散流道內(nèi)的流動比較簡單,很容易用水力學公式求得損失且與實際吻合得較好,但由于螺旋段的流動非常復雜,需要采用二維或準三維的方法來計算,因而后者的精度與前者相差無幾?! ∷菇菖酥Z夫討論功率平衡時,根據(jù)比轉(zhuǎn)速為140的雙吸泵的試驗資料推斷,在離心泵效率最高點時葉輪的水力損失與蝸殼的水力損失各占一半且主要為摩擦損失。這一觀點在對離心泵設計點進行性能預測時經(jīng)常被參考。對于某一離心泵而言,其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一般變化不大,因此水力損失的準確計算是最重要的,對預測精度影響也是最大的?! ”玫娜莘e損失包括葉輪前密封環(huán)處的泄漏損失、級間泄漏損失和軸向平衡機構處的泄漏損失。對于單級泵,若只考慮密封環(huán)處的泄漏,則其容積效率可以直接采用洛馬金容積效率公式估算。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