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理論基礎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蔣榴英,孫金秋,傅忠云 編著  頁數:246  

內容概要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分析、電路定理、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含互感電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穩(wěn)態(tài)分析、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網絡方程的矩陣形式與雙口網絡、分布參數電路簡介。    本書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重點突出。通過舉例說明電路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通過習題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電路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書末附有大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電類專業(yè)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其他非電類專業(yè)學生或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出版說明編審委員會前言教學建議第1章  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  1.1  實際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實際電路    1.1.2  理想電路元件    1.1.3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變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    1.2.3  電功率和電能量  1.3  三種基本無源電路元件    1.3.1  電阻元件    1.3.2  電感元件    1.3.3  電容元件  1.4  電源    1.4.1  獨立電源    1.4.2  受控電源  1.5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5.1  常用電路術語    1.5.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5.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習題第2章  電阻電路分析  2.1  線性無源二端網絡的等效變換    2.1.1  等效變換的概念    2.1.2  電阻的串聯與并聯    2.1.3  電阻的形聯結與△形聯結的等效變換    2.1.4  線性無源二端網絡的輸入電阻  2.2  實際電源的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2.1  電源的串聯與并聯    2.2.2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轉換  2.3  支路分析法  2.4  回路分析法  2.5  節(jié)點分析法  習題第3章  電路定理  3.1  疊加定理  3.2  替代定理  3.3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3.3.1  戴維寧定理    3.3.2  諾頓定理  3.4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3.5  互易定理  習題第4章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4.1  正弦量及其描述    4.1.1  正弦量的時域表示    4.1.2  正弦量的頻域(相量)表示  4.2  正弦電路中的三種基本無源元件    4.2.1  電阻元件    4.2.2  電感元件    4.2.3  電容元件  4.3  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導納    4.3.1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3.2  阻抗、導納及其等效變換  4.4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    4.4.1  一般分析法    4.4.2  相量圖法  4.5  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功率    4.5.1  功率    4.5.2  最大功率傳輸  4.6  諧振電路    4.6.1  串聯諧振電路    4.6.2  并聯諧振電路  4.7  三相電路    4.7.1  三相電源    4.7.2  三相負載及其聯結    4.7.3  三相電路的分析    4.7.4  三相電路的功率  習題第5章  含互感電路的分析  5.1  互感線圈的伏安關系    5.1.1  互感    5.1.2  互感電壓與同名端    5.1.3  互感線圈的伏安關系  5.2  含互感正弦電路的穩(wěn)態(tài)分析  5.3  變壓器    5.3.1  空心變壓器    5.3.2  理想變壓器  習題第6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穩(wěn)態(tài)分析  6.1  非正弦周期電量及其有效值1    6.1.1  非正弦周期電量及其表示式    6.1.2  非正弦周期電量的有效值  6.2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平均功率  6.3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穩(wěn)態(tài)分析  習題第7章  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  7.1  動態(tài)電路的方程及初始條件    7.1.1  基本概念    7.1.2  動態(tài)電路的初始條件  7.2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    7.2.1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7.2.2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7.2.3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全響應與三要素法  7.3  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階躍響應和沖激響應    7.3.1  階躍函數與階躍響應    7.3.2  沖激函數與沖激響應  7.4  二階動態(tài)電路的時域分析  7.5  狀態(tài)變量與狀態(tài)方程  習題第8章  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8.1  拉普拉斯變換與反變換    8.1.1  拉普拉斯變換    8.1.2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8.1.3  拉普拉斯反變換  8.2  電路定律的復頻域形式    8.2.1  基爾霍夫定律的復頻域形式    8.2.2  無源電路元件伏安關系的復頻域形式  8.3  線性動態(tài)電路的復頻域分析  8.4  網絡函數    8.4.1  網絡函數    8.4.2  網絡函數的極點和零點    8.4.3  網絡函數與系統(tǒng)特性  習題第9章  網絡方程的矩陣形式與雙口網絡  9.1  圖論的基本知識    9.1.1  圖的概念    9.1.2  回路、樹、割集  9.2  基爾霍夫定律的矩陣形式    9.2.1  基爾霍夫定律的關聯矩陣形式    9.2.2  基爾霍夫定律的回路矩陣形式    9.2.3  基爾霍夫定律的割集矩陣形式    9.2.4  矩陣A、Bf、Qf之間的關系  9.3  節(jié)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9.3.1  復合支路與支路電流方程    9.3.2  節(jié)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9.4  雙口網絡的方程和參數    9.4.1  雙口網絡的概念    9.4.2  雙口網絡的方程和參數  9.5  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與連接    9.5.1  雙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9.5.2  雙口網絡的連接  習題第10章  分布參數電路簡介  10.1  分布參數的概念    10.1.1  集總參數電路與分布參數電路    10.1.2  傳輸線的分布參數模型  10.2  均勻傳輸線    10.2.1  均勻傳輸線及其方程    10.2.2  均勻傳輸線方程的正弦穩(wěn)態(tài)解  10.3  無損耗傳輸線    10.3.1  均勻無損耗傳輸線方程的正弦穩(wěn)態(tài)解    10.3.2  均勻無損耗傳輸線的幾種特殊終端情況  習題習題答案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編寫方面:以“實用、適用、夠用”為基本原則。內容方面:在保證結構體系完整,并滿足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電路理論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追求過程簡明、清晰和準確,重在原理,重點突出,易教易學實踐方面:為方便教學人員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時間,文前附有教學建議:為了方便學生自我檢測,書末附有大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電路理論基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