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年3月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秦小波 頁數:545
Tag標簽:無
前言
終于可以寫前言了,這說明本書已經基本完成,可以長噓一口氣了。 為什么寫這本書 今年5月份,我在JavaEye上發(fā)了一個帖子,其中提到自己已經工作9年了,總覺得這9年不應該就這么荒廢了,應該給自己這9年的工作寫一個總結,總結的初稿就是這本書。 在談為什么寫這本書之前,先抖抖自己這9年的職業(yè)生涯吧。大學時我是學習機械的,當時計算機剛剛熱起來,自己也喜歡玩一些新奇的東西,記得最清楚的是用VB寫了一個自由落體的小程序,模擬小球從桌面掉到地板上,然后計算反彈趨勢,很有成就感。于是2000年畢業(yè)時,我削尖了腦袋進入了IT行業(yè),成為了一名真正的IT男,干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的程序員工作,IT男的辛酸有誰知曉! 坦白地說,我的性格比較沉悶,屬于典型的程序員型悶騷,比較適合做技術研究。在這9年里,項目管理做過,系統(tǒng)分析做過,小兵當過,團隊領導人也當過,但至今還是一個做技術的。要總結這9年技術生涯,總得寫點什么吧,最好是還能對其他人有點兒用的。那寫什么好呢?Spring、Struts等工具框架類的書太多太多,很難再寫出花樣來,經過一番思考,最后選擇了一個每一位技術人員都需要掌握的、但普及程度還不是非常高的、又稍微有點難度的主題-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DP)。 中國人有不破不立的思維,遠的如秦始皇焚書坑儒、項羽火燒阿房宮,近的如破“四舊”。正是由于有了這樣的思想,于是乎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就推翻重寫,沒有一個持續(xù)開發(fā)藍圖。為什么要破才能立呢?為什么不能持續(xù)地發(fā)展?你說這是誰的錯呢?是你架構師的錯,你不能持續(xù)地擁抱變化,這是一個系統(tǒng)最失敗的地方。那怎么才能實現擁抱變化的理想呢?設計模式! 設計模式是什么?它是一套理論,由軟件界的先輩們(The Gang of Four:包括Erich Gamma、Richard Helm、Ralph Johnson、John Vlissides)總結出的一套可以反復使用的經驗,它可以提高代碼的可重用性,增強系統(tǒng)的可維護性,以及解決一系列的復雜問題。做軟件的人都知道需求是最難把握的,我們可以分析現有的需求,預測可能發(fā)生的變更,但是我們不能控制需求的變更。問題來了,既然需求的變更是不可控的,那如何擁抱變化呢?幸運的是,設計模式給了我們指導,專家們首先提出了6大設計原則,但這6大設計原則僅僅是一系列“口號”,真正付諸實施還需要有詳盡的指導方法,于是23種設計模式出現了。 設計模式已經誕生15年了,在這15年里出版了很多關于它的經典著作,相信大家都能如數家珍。盡管有這么多書,工作5年了還不知道什么是策略模式、狀態(tài)模式、責任鏈模式的程序員大有人在。不信?你找個機會去“虛心”地請教一下你的同事,看看他對設計模式有多少了解。不要告訴我要翻書才明白!設計模式不是工具,它是軟件開發(fā)的哲學,它能指導你如何去設計一個優(yōu)秀的架構、編寫一段健壯的代碼、解決一個復雜的需求。
內容概要
如果說“四人幫”的《設計模式》是設計模式領域的“圣經”,那么之后出版的各種關于設計模式的書都可稱之為“圣經”的“注釋版”或“圣經的故事”。本書是得道者對“圣經”的“禪悟”,它既不像“圣經”那樣因為惜字如金、字字珠璣而深奧、晦澀和難懂,又比“圣經”的“注釋版”更深刻和全面、更通俗和生動、更接近開發(fā)者遇到的實踐場景,更具指導性。本書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也許是設計模式領域里的下一個里程碑之作。
全書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從原理的角度闡述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6大原則;第二部生動地講解和剖析了23種常見的設計模式,并進行了擴展,通俗易懂,趣味性極強而又緊扣模式的核心;第三部分對各種相關聯的設計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較,旨在闡明各種設計模式比較理想的應用場景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第四部分探討了設計模式的混編,講解了如何在實際開發(fā)中將各種設計模式混合起來使用,以發(fā)揮設計模式的最大效用。最后,本書還附有一份設計模式彩圖,可以裁剪,便于參考。
禪宗曰:“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禪的境界本不該用文字來描述,言語也道不明白,但為了傳道,悟道者仍要藉言語來說明。
何為禪?一種境界,一種體驗,一種精神領域的最高修為。何為設計模式?對面向對象思想的深刻理解,對軟件設計方法和編碼經驗的完美總結。
本書是創(chuàng)造者的心路歷程,是實踐者的智慧結晶,是得道者的禪悟。它通過幽默風趣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引導你悟透設計模式的真諦。
如果你在思考下面這些問題,也許本書就是你想要的!
1. 業(yè)務分析如此細致,架構設計如此健壯、可靠和穩(wěn)定,但為何仍然無法適應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而且生命周期只有短短幾年?
2.
為何你的團隊協(xié)作了多年卻始終無法沉淀出可復用的組件或構件?依賴和解耦的標準是什么?如何才能做到既不相互“刺傷”,又能相互“溫暖”?
3. 架構設計時,如何才能實現高可擴展性和易維護性?如何避免維護成本大于開發(fā)成本的悲哀現狀?
4. 交易型的系統(tǒng)如何大規(guī)模地借用設計模式的思想,以實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建設目標?
5.
架構設計時,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一個請求者和多個處理者,同時要求二者之間解耦,以便處理者可以動態(tài)地擴展”,這該如何處理?
6.
如果遇到過這樣場景:“多個對象依賴一個對象,該對象狀態(tài)改變時所有的依賴者都要相應地獲得通知,并且要求對象間松散耦合”,這該如何處理?
7. 萬物皆對象,不可能把每一個對象都分解到原子級別,如何適度地細化對象的顆粒度?怎樣界定對象的粒度大?。?br /> 8. 同為創(chuàng)建類模式,工廠方法模式和建造者模式都可以創(chuàng)建對象,它們之間有何區(qū)別?適用的場景又有何不同?
9. 狀態(tài)模式和策略模式的通用類圖如此相似,在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如何區(qū)分它們?
10. 如何使命令模式和責任鏈模式完美搭配并建立一個高可擴展性的系統(tǒng)架構,以解決客戶端和處理者都參數化的場景?
11. 觀察者模式和責任鏈模式真的沒有可比性嗎?它們的主要區(qū)別何在?實際應用中如何使用?
12. 組合模式只能用來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嗎?其擴展出的規(guī)格模式是如何實現的?透明的組合模式和安全的組合模式有何區(qū)別?
作者簡介
秦小波,資深軟件開發(fā)工程師、項目經理、系統(tǒng)分析師和架構師(獲Sun架構師認證),從事IT行業(yè)10余年,經驗極其豐富,現就任于交通銀行軟件研發(fā)中心。精通設計模式,對設計模式有深刻認識和獨到見解,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新的設計模式。擅長于SSH、iBati
書籍目錄
前 言
第一部分 大旗不揮,誰敢沖鋒——熱身篇
第1章 單一職責原則
1.1 我是“?!鳖悾铱梢該味嗦殕?br /> 1.2 絕殺技,打破你的傳統(tǒng)思維
1.3 我單純,所以我快樂
1.4 最佳實踐
第2章 里氏替換原則
2.1 愛恨糾葛的父子關系
2.2 糾紛不斷,規(guī)則壓制
2.3 最佳實踐
第3章 依賴倒置原則
3.1 依賴倒置原則的定義
3.2 言而無信,你太需要契約
3.3 依賴的三種寫法
3.4 最佳實踐
第4章 接口隔離原則
4.1 接口隔離原則的定義
4.2 美女何其多,觀點各不同
4.3 保證接口的純潔性
4.4 最佳實踐
第5章 迪米特法則
5.1 迪米特法則的定義
5.2 我的知識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5.3 最佳實踐
第6章 開閉原則
6.1 開閉原則的定義
6.2 開閉原則的廬山真面目
6.3 為什么要采用開閉原則
6.4 如何使用開閉原則
6.5 最佳實踐
第二部分 我惹了誰——真刀實槍篇
第7章 單例模式
7.1 我是皇帝我獨苗
7.2 單例模式的定義
7.3 單例模式的應用
7.4 單例模式的擴展
7.5 最佳實踐
第8章 工廠方法模式
8.1 女媧造人的故事
8.2 工廠方法模式的定義
8.3 工廠方法模式的應用
8.3.1 工廠方法模式的優(yōu)點
8.3.2 工廠方法模式的使用場景
8.4 工廠方法模式的擴展
8.5 最佳實踐
第9章 抽象工廠模式
9.1 女媧的失誤
9.2 抽象工廠模式的定義
9.3 抽象工廠模式的應用
9.3.1 抽象工廠模式的優(yōu)點
9.3.2 抽象工廠模式的缺點
9.3.3 抽象工廠模式的使用場景
9.3.4 抽象工廠模式的注意事項
9.4 最佳實踐
第10章 模板方法模式
10.1 輝煌工程—制造悍馬
10.2 模板方法模式的定義
10.3 模板方法模式的應用
10.4 模板方法模式的擴展
10.5 最佳實踐
第11章 建造者模式
11.1 變化是永恒的
11.2 建造者模式的定義
11.3 建造者模式的應用
11.4 建造者模式的擴展
11.5 最佳實踐
第12章 代理模式
12.1 我是游戲至尊
12.2 代理模式的定義
12.3 代理模式的應用
12.3.1 代理模式的優(yōu)點
12.3.2 代理模式的應用
12.4 代理模式的擴展
12.4.1 普通代理
12.4.2 強制代理
12.4.3 代理是有個性的
12.4.4 虛擬代理
12.4.5 動態(tài)代理
12.5 最佳實踐
第13章 原型模式
13.1 個性化電子賬單
13.2 原型模式的定義
13.3 原型模式的應用
13.3.1 原型模式的優(yōu)點
13.3.2 原型模式的使用場景
13.4 原型模式的注意事項
13.4.1 構造函數不會被執(zhí)行
13.4.2 淺拷貝和深拷貝
13.4.3 clone與final兩個冤家
13.5 最佳實踐
第14章 中介者模式
14.1 進銷存管理是這個樣子的嗎?
14.2 中介者模式的定義
14.3 中介者模式的應用
14.4 中介者模式的實際應用
14.5 最佳實踐
第15章 命令模式
15.1 項目經理也難當
15.2 命令模式的定義
15.3 命令模式的應用
15.3.1 命令模式的優(yōu)點
15.3.2 命令模式的缺點
15.3.3 命令模式的使用場景
15.4 命令模式的擴展
15.4.1 未講完的故事
15.4.2 反悔問題
15.5 最佳實踐
第16章 責任鏈模式
16.1 古代婦女的枷鎖—“三從四德”
16.2 責任鏈模式的定義
16.3 責任鏈模式的應用
16.3.1 責任鏈模式的優(yōu)點
16.3.2 責任鏈模式的缺點
16.3.3 責任鏈模式的注意事項
16.4 最佳實踐
第17章 裝飾模式
17.1 罪惡的成績單
17.2 裝飾模式的定義
17.3 裝飾模式應用
17.3.1 裝飾模式的優(yōu)點
17.3.2 裝飾模式的缺點
17.3.3 裝飾模式的應用
17.4 最佳實踐
第18章 策略模式
18.1 劉備江東娶妻,趙云他容易嗎
18.2 策略模式的定義
18.3 策略模式的應用
18.3.1 策略模式的優(yōu)點
18.3.2 策略模式的缺點
18.3.3 策略模式的應用
18.3.4 策略模式的注意事項
18.4 策略模式的擴展
18.5 最佳實踐
第19章 適配器模式
19.1 業(yè)務發(fā)展—上帝才能控制
19.2 適配器模式的定義
19.3 適配器模式的應用
19.3.1 適配器模式的優(yōu)點
19.3.2 適配器模式的應用
19.3.3 適配器模式的注意事項
19.4 適配器模式的擴展
19.5 最佳實踐
第20章 迭代器模式
20.1 整理項目信息—苦差事
20.2 迭代器模式的定義
20.3 迭代器模式的應用
20.4 最佳實踐
第21章 組合模式
21.1 公司的人事架構是這樣的嗎
21.2 組合模式的定義
21.3 組合模式的應用
21.3.1 組合模式的優(yōu)點
21.3.2 組合模式的缺點
21.3.3 組合模式的應用
21.3.4 組合模式的注意事項
21.4 組合模式的擴展
21.4.1 真實的組合模式
21.4.2 透明的組合模式
21.4.3 組合模式的遍歷
21.5 最佳實踐
第22章 觀察者模式
22.1 韓非子身邊的臥底是誰派來的
22.2 觀察者模式的定義
22.3 觀察者模式的應用
22.3.1 觀察者模式的優(yōu)點
22.3.2 觀察者模式的缺點
22.3.3 觀察者模式的應用
22.3.4 觀察者模式的注意事項
22.4 觀察者模式的擴展
22.4.1 Java世界中的觀察者模式
22.4.2 項目中真實觀察者模式
22.4.3 訂閱發(fā)布模型
22.5 最佳實踐
第23章 門面模式
23.1 我要投遞信件
23.2 門面模式的定義
23.3 門面模式的應用
23.3.1 門面模式的優(yōu)點
23.3.2 門面模式的缺點
23.3.3 門面模式的應用
23.4 門面模式的注意事項
23.4.1 一個子系統(tǒng)可以有多個門面
23.4.2 門面不參與子系統(tǒng)內的業(yè)務邏輯
23.5 最佳實踐
第24章 備忘錄模式
24.1 如此追女孩子,你還不樂
24.2 備忘錄模式的定義
24.3 備忘錄模式的應用
24.3.1 備忘錄模式的應用
24.3.2 備忘錄模式的注意事項
24.4 備忘錄模式的擴展
24.4.1 clone方式的備忘錄
24.4.2 多狀態(tài)的備忘錄模式
24.4.3 多備份的備忘錄
24.4.4 封裝得更好一點
24.5 最佳實踐
第25章 訪問者模式
25.1 員工的隱私何在?
25.2 訪問者模式的定義
25.3 訪問者模式的應用
25.3.1 訪問者模式的優(yōu)點
25.3.2 訪問者模式的缺點
25.3.3 訪問者模式的應用
25.4 訪問者模式的擴展
25.4.1 統(tǒng)計功能
25.4.2 多個訪問者
25.4.3 雙分派
25.5 最佳實踐
第26章 狀態(tài)模式
26.1 城市的縱向發(fā)展功臣—電梯
26.2 狀態(tài)模式的定義
26.3 狀態(tài)模式的應用
26.3.1 狀態(tài)模式的優(yōu)點
26.3.2 狀態(tài)模式的缺點
26.3.3 狀態(tài)模式的應用
26.3.4 狀態(tài)模式的注意事項
26.4 最佳實踐
第27章 解釋器模式
27.1 四則運算你會嗎
27.2 解釋器模式的定義
27.3 解釋器模式的應用
27.3.1 解釋器模式的優(yōu)點
27.3.2 解釋器模式的缺點
27.3.3 解釋器模式使用的場景
27.3.4 解釋器模式的注意事項
27.4 最佳實踐
第28章 享元模式
28.1 內存溢出,司空見慣
28.2 享元模式的定義
28.3 享元模式的應用
28.3.1 享元模式優(yōu)點和缺點
28.3.2 享元模式的應用
28.4 享元模式的擴展
28.4.1 線程安全的問題
28.4.2 性能平衡
28.5 最佳實踐
第29章 橋梁模式
29.1 我有一個夢想……
29.2 橋梁模式的定義
29.3 橋梁模式的應用
29.3.1 橋梁模式的優(yōu)點
29.3.2 橋梁模式的應用
29.3.3 橋梁模式的注意事項
29.4 最佳實踐
第三部分 誰的地盤誰做主—模式PK篇
第30章 創(chuàng)建類模式大PK
30.1 工廠方法模式VS建造者模式
30.1.1 按工廠方法建造超人
30.1.2 按建造者模式建造超人
30.1.3 最佳實踐
30.2 抽象工廠模式VS建造者模式
30.2.1 按抽象工廠模式生產車輛
30.2.2 按建造者模式生產車輛
30.2.3 最佳實踐
第31章 結構類模式大PK
31.1 代理模式VS裝飾模式
31.1.1 代理模式
31.1.2 裝飾模式
31.1.3 最佳實踐
31.2 裝飾模式VS適配器模式
31.2.1 按裝飾模式描述丑小鴨
31.2.2 按適配器模式實現丑小鴨
31.2.3 最佳實踐
第32章 行為類模式大PK
32.1 命令模式VS策略模式
32.1.1 策略模式實現壓縮算法
32.1.2 命令模式實現壓縮算法
32.1.3 小結
32.2 策略模式VS狀態(tài)模式
32.2.1 策略模式實現人生
32.2.2 狀態(tài)模式實現人生
32.2.3 小結
32.3 觀察者模式VS責任鏈模式
32.3.1 責任鏈模式實現DNS解析過程
32.3.2 觸發(fā)鏈模式實現DNS解析過程
32.3.3 小結
第33章 跨戰(zhàn)區(qū)PK
33.1 策略模式VS橋梁模式
33.1.1 策略模式實現郵件發(fā)送
33.1.2 橋梁模式實現郵件發(fā)送
33.1.3 最佳實踐
33.2 門面模式VS中介者模式
33.2.1 中介者模式實現工資計算
33.2.2 門面模式實現工資計算
33.2.3 最佳實踐
33.3 包裝模式群PK
33.3.1 代理模式
33.3.2 裝飾模式
33.3.3 適配器模式
33.3.4 橋梁模式
33.3.5 最佳實踐
第四部分 完美世界—混編模式
第34章 命令模式+責任鏈模式
34.1 搬移UNIX的命令
34.2 混編小結
第35章 工廠方法模式+策略模式
35.1 迷你版的交易系統(tǒng)
35.2 混編小結
第36章 觀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
36.1 事件觸發(fā)器的開發(fā)
36.2 混編小結
第37章 規(guī)格模式
37.1 規(guī)格模式的實現
37.2 最佳實踐
第38章 MVC框架
38.1 MVC框架的實現
38.1.1 MVC的系統(tǒng)架構
38.1.2 模型管理器
38.1.3 值棧
38.1.4 視圖管理器
38.1.5 工具類
38.2 最佳實踐
附錄:23個設計模式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部分大旗不揮,誰敢沖鋒——熱身篇第1章單一職責原則單一職責原則的英文名稱是SingleResponsibilityPrinciple,簡稱是SRP。這個設計原則備受爭議,只要你想和別人爭執(zhí)、慪氣或者是吵架,這個原則是屢試不爽的。如果你是老大,看到一個接口或類是這樣或那樣設計的,你就問一句:“你設計的類符合SRP原則嗎?”保準對方立馬“萎縮”掉,而且還一臉崇拜地看著你,心想:“老大確實英明”。這個原則存在爭議之處在哪里呢?就是對職責的定義,什么是類的職責,以及怎么劃分類的職責。我們先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單一職責原則。只要做過項目,肯定要接觸到用戶、機構、角色管理這些模塊,基本上使用的都是RBAC模型(Role-BasedAccessControl,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通過分配和取消角色來完成用戶權限的授予和取消,使動作主體(用戶)與資源的行為(權限)分離),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我們這里要講的是用戶管理、修改用戶的信息、增加機構(一個人屬于多個機構)、增加角色等,用戶有這么多的信息和行為要維護,我們就把這些寫到一個接口中,都是用戶管理類嘛,我們先來看它的類圖,如圖1.1 所示。
媒體關注與評論
“禪”是一種境界,是得道者的智慧結晶。本書在寫作方式上別出心裁,不是將設計模式的概念強行灌輸給讀者,而是以淺顯的故事作為襯墊,深入淺出地展示了設計模式中蘊涵的哲理,進而引發(fā)讀者的思考,提升他們的實際開發(fā)水平?! ?1CTO讀書頻道聰明的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對于開發(fā)者而言,設計模式就是那堅固的磐石。本書是設計模式領域難得一見的佳作,它用一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對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模式的要義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對于所有Java開發(fā)者而言,無論你是初窺門徑,還是深諳其道,本書都值得你閱讀并收藏?! 狫ava開發(fā)者社區(qū)本書不僅從開發(fā)者的角度對設計模式進行了獨到而具有創(chuàng)意性的講解,而且還從架構師的角度深刻地分析了設計模式在軟件架構中的重要性。設計模式是架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它的思想和原則能指導架構師設計出更優(yōu)秀的軟件架構。強烈推薦所有架構師閱讀本書?! 軜嫀熒鐓^(qū)多年前學設計模式,犯困無數次,打盹若干回。程序員一直被幽默著,現在終于可以反幽默一回了。這是一本厚積薄發(fā)的書,作者以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通俗的講解方式,把難懂的設計模式“化為”橡皮泥,讓程序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以致讀完全書,仍覺意猶未盡?! 殚_,知名外企資深架構師,51CTO博客之星很多初學者都抱怨設計模式的抽象和深奧,對于他們來說,本書的出版不啻是一種福音!作者利用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敘述方式,結合當前國內讀者熟知和易于理解的故事和開發(fā)場景,對設計模式進行了獨特而全面的闡述,大大降低了設計模式的學習曲線,實在不可多得! ——計文柯,資深軟件開發(fā)專家和項目經理,《Spring技術內幕-深入解析Spring架構和設計原理》作者本書以設計模式為主題,是作者多年軟件開發(fā)經驗的總結。它介紹了一些重要的設計原則,并對各種經典的設計模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和綜合。全書通俗易懂、實例豐富,對想要學習設計模式的程序員有很大的啟發(fā)和幫助。 ——鄭暉,資深軟件開發(fā)專家和CTO,《冒號課堂》作者無論是在建筑領域,還是在面向對象軟件開發(fā)領域,如何強調設計模式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如果你覺得設計模式難學,推薦你認真閱讀這本書,它用大量生動、有趣的故事將設計模式的深奧、晦澀化解于無形;如果你對設計模式一知半解,或只能“紙上談兵”,建議你反復閱讀這本書,它對面向對象的原則、設計模式的內涵和外延,以及設計模式的應用場景做了全面而深刻地闡述?! 醺?,資深軟件開發(fā)專家和架構師,《Spring揭秘》作者不管是新手還是大俠,本書絕不容錯過,因為不能熟練地運用設計模式,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程序員。它通俗易懂,作者精心挑選和設計的故事和案例引人入勝,是初學者的不二選擇;它系統(tǒng)而全面,但又不乏深度,處處滲透著作者對設計模式的“悟”,是合格程序員必備的修煉秘籍?! 毂颍Y深軟件開發(fā)專家和架構師,《GWT揭秘》作者作者在本書中表現出來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設計模式和軟件架構的深刻理解,讓我十分震撼。我喜歡這種通過想象來講解設計模式和剖析軟件結構的方式,它一定會讓你也受益匪淺?! 呓?,資深架構師和項目經理,《軟件開發(fā)之禪》作者
編輯推薦
《設計模式之禪》:繼GOF《設計模式》之后的又一里程碑之作!6大原則,23+1種設計模式設計模式PK、設計模式混編、設計模式最佳實踐設計模式領域的又一里程碑之作同樣是導演,為什么詹姆斯·卡梅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能夠制作出如此讓人驚心動魄的曠世巨著呢?同樣是建筑師,為什么貝聿銘、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能夠創(chuàng)造出如此美麗、和諧、雄偉的建筑呢?同樣是程序員或架構師,我們的作品又應該達到怎樣的境界?誠然,技術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都不缺,缺少的是為軟件注入靈魂的方式和方法,設計模式正是這一系列方式和方法的集大成者。巧妙地應用設計模式可以讓我們的代碼變得更健壯、更易于理解和維護,從而顯著提高系統(tǒng)的性能、可靠性、穩(wěn)定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是成長為優(yōu)秀程序員和架構師的必備技能?!八街?,可以攻玉”,《設計模式之禪》以親切、自然的風格闡述了設計模式的核心思想,潛移默化地提升我們面向對象的架構和編程能力,帶我們進入“物我合一、見性成佛”的最高設計境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