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大調查

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CCTV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欄目組 編  頁數:237  
Tag標簽:無  

前言

歲末年終,電視媒體、廣播媒體、平面媒體等都會做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作為對過去一年的回顧,通常的做法是進行十大新聞人物評選、做年度報告,或者是通過特別的節(jié)目來展現(xiàn)。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年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也一直試圖讓老百姓參與進來,去評價過去一年的經濟生活。終于,在2006年的時候,“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出擊,到目前為止已經走過3年的歷程,現(xiàn)在這個節(jié)目已經成為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年回顧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發(fā)展脈絡的一個特別活動。 調查依托國家郵政網絡和國家統(tǒng)計局的資源優(yōu)勢,中國郵政出動5 000多名調查人員、國家統(tǒng)計局派出上百人的統(tǒng)計隊伍,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104個城市和300個縣,發(fā)放了10萬張問卷明信片,規(guī)模之大堪稱世界之最,值得一提的是,3年的調查問卷回收率都非常的高,每年收到的調查明信片都超過8萬份。無論是從調查范圍的廣度,還是從明信片回收數量上來看,在全球都是排名前列的,從中也能看出公眾對這個活動的極大關注和支持。 “經濟生活大調查”突出顯示出電視媒體“新聞節(jié)目與社會活動”的完整結合,某種意義上,“經濟生活大調查”不僅是一期節(jié)目,更是一次社會活動。更加直接準確地傳遞老百姓在過去一年的生活狀態(tài)、生活感受以及他們對未來的預期,了解他們的“經濟主張”。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經濟頻道和普通公眾之間的聯(lián)系。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郵政集團合作推出的大型調查活動,梳理了年度經濟大事,精確、科學、權威地概括總結了經濟成就、經濟熱點,充分反映了民眾對經濟生活的愿望和訴求。 與此同時,通過調查的方式獲取獨家數據,對于媒體來說就有獲取獨家新聞的內容。10萬張明信片承載著我們的托付,回收之后,所有選項題目的統(tǒng)計結果都掌握在我們手中。通過對這些數據分門別類的分析,形成獨特的報道主題,這種獨家的內容成功地避免了媒體回顧過去經濟生活時的“炒冷飯”現(xiàn)象。 “經濟生活大調查”更加關注百姓的民生,反映百姓的經濟主張和迫切的呼聲,無論從調查問卷的設計,還是到每一個熱點的分析研究發(fā)布,始終貫穿著平民意識。而在我們播出的節(jié)目中,專家對百姓在調查問卷中反映出的公眾意愿進行評論,使得調查結果在普通公眾和決策部門中間產生互動,在普通百姓和政府部門之間有效地進行了聯(lián)接。 但是,短短的一期節(jié)目并不能全面地展現(xiàn)我們所調查的內容,于是,通過將這些翔實的數據整理出來,形成一份完整的報告,將更能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而當我們把這3年的分析報告集結成書的時候,不但可以讓讀者朋友們更方便地獲知每年的數據,更能讓你們在這幾年的數據中進行比較,獲知百姓經濟生活的意愿。 我們相信,這樣一本書將會成為您獲知百姓經濟生活熱點的良師益友,并打開您心中的經濟問號!

內容概要

“經濟生活大調查”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國家統(tǒng)計局和中國郵政集團三方強強聯(lián)手締造而成,至今已連續(xù)舉辦4屆。每屆調查都是由著名專家機構聯(lián)合針對國內經濟、實事動態(tài)編制調研問卷,由中國郵政集團統(tǒng)一在全國各地派發(fā)。每年派發(fā)問卷10萬份,每年的問卷實際回收率都在80%以上。這些收集上來的數據充分反映了民眾對于經濟生活的愿望與訴求。將這些寶貴的數據匯集成書,不僅可以方便讀者獲取相關數據,而且通過幾年的數據變化比較,能從中體會到4年間百姓生活的改變。本書可以讓讀者全面、綜合、系統(tǒng)地把握中國經濟的脈絡,感受躍動的時代氣息。

作者簡介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郵政集團 強強聯(lián)手,重磅推出

書籍目錄

推薦序前言引子第1章 2009年經濟生活大調查  數據分析報告    調查樣本分布特征    百姓對2009年國內事件的關注度    主要的家庭困難:住房問題再度提升    “電腦”、“旅游”、“汽車”:2010年三大購買需求    投資何處去    百姓2010年收入預期    房,買還是不買    未來十年,什么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百姓對幸福感的評價  聚焦全球目光的2009    中國經濟“V形”復蘇    2009年樓市流行詞    節(jié)能減排,中國在行動    2009年國內十大新聞第2章  2008年經濟生活大調查  數據分析報告    調查樣本分布特征    百姓對2008年國內事件的關注度    百姓對2008年國際事件的關注度    【現(xiàn)場片段】2008年是世界全面了解中國的一年    主要的家庭困難:就業(yè)問題被熱議    【現(xiàn)場片段】解決中國就業(yè)的主要地方還是發(fā)達地區(qū)    股票投資:該不該愛你    【現(xiàn)場片段】中國股市將何去何從    危情樓市:到底該如何選擇    【現(xiàn)場片段】2009年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很熱    百姓2009年收入預期    百姓購買意愿    【現(xiàn)場片段】內需是保增長的引擎    中國經濟能否繼續(xù)增長,世界經濟何去何從    【現(xiàn)場片段】中國有能力率先走出危機    百姓對幸福感的評價    網上調查結果  金融危機下的2008年    4萬億元,經濟寒冬里的一把火    中國樓市大變局    2008年中國股市盤點    奧運夢想一朝圓    就業(yè)何其難    2008年國內十大新聞第3章  2007年經濟生活大調查  數據分析報告    調查樣本分布特征  百姓對2007年最感興趣的熱門詞匯    【現(xiàn)場片段】印象2007年    2007年公眾印象最深的經濟政策    最有價值的投資:基金    【現(xiàn)場片段】2007年中國股市十大事件    最期待的改善:醫(yī)院和住房    最突出的問題:物價上漲    【現(xiàn)場片段】房子的夢想    百姓的實際與預期支出    百姓2008年收入預期    迎接改革開放30年    【現(xiàn)場片段】改革開放30年    百姓對幸福感的評價    網上調查結果  瘋狂的2007年    2007年股市回望    看不到盡頭的房價    瘋狂上漲的CPI    2007年國內十大新聞第4章  2006年經濟生活大調查  數據分析報告    調查樣本分布特征    百姓對2006年政策評價    百姓關注的2006年戰(zhàn)略和財經事件    百姓2007年收入和支出預期  百姓對幸福感的評價    百姓2007年期待改善方面的政策  滿懷信心的2006年    人民幣升值    青藏鐵路的世界之最    農業(yè)稅成為歷史    2006年國內十大新聞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現(xiàn)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已經使人們很少靜下心來思考身邊的人和事,甚至連交流和溝通都成了奢侈。一份調查不僅會為百姓提供一個表達觀點的平臺,調查也在媒體與大眾之間,建立了一種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一項調查不但能總結出一年的經濟變化,還能反映百姓對經濟的一種判斷,對經濟的主張,所以“我的經濟主張”通過電視這樣一個窗口向普通百姓釋放出了參與和民主的意愿,讓更大范圍的群體都能夠參與到經濟生活當中來,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中國經濟的回顧、分析,乃至評論中來。于是,通過調查來梳理中國經濟一年所走過的路,了解老百姓在過去一年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他們對未來預期的“經濟生活大調查”由此而生。我們所期待的是一份“中國經濟在中國百姓心中的回響”。在國家統(tǒng)計局的支持和指導下確定的10萬份調查樣本量,更開創(chuàng)了中國媒體最大范圍針對普通百姓進行調查的先河。中國有13億人口,有著多樣性的生活特征,而且生活在廣袤的土地上,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地區(qū),這么多的差異,調查問卷的形式、如何保證回收率真實有效都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這時,一個似乎已被現(xiàn)代社會遺忘的網絡,一個覆蓋了中國整個國土,幾乎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郵政網絡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國家郵政總局為我們打開了沉默的綠色大門。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雖然發(fā)達,但它依舊存在到不了的地方、無法推廣的人群,但中國郵政卻有著中國最古老、遍布范圍最廣也是最行之有效的綠色網絡,利用這一網絡不僅節(jié)省了調查的成本,更讓每一份調查都能真實地送到每一個人的手中。最終調查與郵政相結合、承載著經濟生活大調查提問的明信片由此而生。

后記

每年到年末,盤點、綜述、整合往往占據了各大媒體最重要的位置。無一例外,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年也都要推出一檔特別的節(jié)目,《中國財經報道》曾連續(xù)幾年做過“CCTV中國經濟年度報告”,那時我們通常更多地是關注一些學者、官員、專家對經濟生活的分析、判斷。一本《世界是平的》在2006年向我們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應該改變垂直思維的觀念,變成一種平面的思維,角度的變化不禁讓我們想到,對于中國經濟的分析、總結,一個百姓的意見、判斷與專家相比應該具有同等效力。十年前,《中國財經報道》和國家經濟景氣檢測中心曾聯(lián)合策劃制作過《每周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普通居民的消費意向、投資意向、未來預期,調查的數據和結果曾被多家媒體轉載。作為媒體調查,問卷的內容是由我們確定調查方向、確定主題,這是由媒體的定位來決定的,而實際上這也是獲取獨家新聞的一種手段,也是通常所說的數字所以這十大產業(yè)如果能夠穩(wěn)定下來,財政、稅收、就業(yè)、‘三農’問題就基本能夠穩(wěn)定。”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中國外部需求減緩,導致產品出口量下滑明顯。十大產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提出,要采取積極措施,提振機械設備、紡織、鋼鐵、輕工等行業(yè)增長。具體措施包括增加對經營困難企業(yè)的信貸支持,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等。這些措施被認為有利于緩解企業(yè)當前所面臨的困難。

媒體關注與評論

用明信片進行調查,給統(tǒng)計調查工作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和網絡。我沒有聽過國際上采用過這種方式。無論從樣本量看,還是從回收率看,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都充分代表了13億人的想法,涵蓋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地域?!  霸?國家統(tǒng)計局總經濟師經濟生活大調查的特點,就是及時和全面。對于及時掌握全國各地的經濟情況、整體判斷經濟走勢具有重要意義?!  笤?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通過明信片的方式發(fā)放調查問卷,在中國的郵政史上還是第一次。創(chuàng)新的媒體傳播方式,也是郵政普遍服務功能的一次延伸?!  顕A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當網絡媒體做到更快捷、更豐富的時候,電視節(jié)目就不得不在深度上下功夫了?!吨袊斀泩蟮馈芬詮V闊的視野、深入的解析和專業(yè)的評論,在當代媒體大拼殺中闖出了一條血路?!  玳?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立意高而離觀眾不遠,主題大而內容不空,視角專而表現(xiàn)不澀,永領財經報道新風?!  ┕庖?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它的特點就是貼近民生,有助于決策,它提出的問題都是老百姓關心的。大調查對于摸清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掌握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動態(tài),具有重大的意義?!  私ǔ?國家統(tǒng)計局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副主任

編輯推薦

《經濟生活大調查》:中國百姓的年度經濟主張10萬張明信片傳遞在中國600萬里郵路上,遍及華夏大地,調查舉世矚目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郵政集團 強強聯(lián)手,重磅推出 國家統(tǒng)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專文推介1996年7月,《中國財經報道》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誕生。它致力于提供精準實用的投資理財信息,迅速成為當年中國電視財經欄目的旗艦。十多年來。《中國財經報道》以“打開經濟問號”為使命,連續(xù)策劃制作了《紅色財經之旅》、《中國經濟大講堂》、《CCTV中國經濟年度報告》、《經濟生活大調查》等重大經濟題材的節(jié)目,曾連續(xù)兩年被評為“中國電視節(jié)目榜”最佳財經節(jié)目。2006年8月,《中國財經報道》轉型為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一個時長60分鐘的大型財經深度調查和評論欄目。面對具有極強不確定性的全球化市場,它始終堅守在經濟的最前沿,以力求“選題精準”為節(jié)目理念。堅持不懈地用獨特的視角“聚焦爭議話題、解密市場玄機、關注重大變革、剖析典型案例”。接連奉獻了《爭議電動車》、《有色金屬高價之憂》、《林毅夫零距離》等有影響力的深度報道節(jié)目和《“生”于1977》等系列節(jié)目。進入2008年,《中國財經報道》又及時抓住市場熱點,連續(xù)策劃推出了《牛熊一年間》、《“入木三分”探紅木》,《玩石價幾何》、《次貸颶風的未解之謎》、《油價大賭局》、《高糧價警報》、《一個出口大戶的“生死劫”》等財經節(jié)目,在業(yè)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過去經歷什么樣的磨難和挑戰(zhàn),什么事情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未來的打算是什么,最大的心愿又是什么。匯集10萬公眾的心聲,代表億萬普通中國民眾的選擇。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郵政集團三方強強聯(lián)手締造的“經濟生活大調查”。印證了中國人4年經濟生活變遷的軌跡。進行4年以來,每年的問卷回收率都超過了80%,這樣一個破紀錄的回收率,具有較強的獨特性、科學性、廣泛性以及問卷設計的合理性、全面性。數據最終反映的結果是能夠充分代表中國13億人的想法,能夠涵蓋960萬平方公里的狀態(tài)。“經濟生活大調查”采取的調查方式,涵蓋我們社會各個層面的人,包括男女老少,富裕的和生活比較困難的人,其中既有白領、領導干部,也有普通的農民、牧民。在梳理了過去經濟大事,精確、科學、權威地概括總結了經濟成就、經濟熱點的同時,“經濟生活大調查”充分反映了老百姓的一些認知和對經濟生活的愿望與訴求,反映了老百姓前一年當中最關心的問題和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經濟生活大調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針對當年的經濟熱點,是值得學習的。
  •     10萬張明信片傳遞在中國600萬里郵路上,遍及華夏大地,調查舉世矚目
      前言:
      歲末年終,電視媒體、廣播媒體、平面媒體等都會做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作為對過去一年的回顧,通常的做法是進行十大新聞人物評選、做年度報告,或者是通過特別的節(jié)目來展現(xiàn)。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年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去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也一直試圖讓老百姓參與進來,去評價過去一年的經濟生活。終于,在2006年的時候,“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出擊,到目前為止已經走過3年的歷程,現(xiàn)在這個節(jié)目已經成為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每年回顧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發(fā)展脈絡的一個特別活動。
      調查依托國家郵政網絡和國家統(tǒng)計局的資源優(yōu)勢,中國郵政出動5 000多名調查人員、國家統(tǒng)計局派出上百人的統(tǒng)計隊伍,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104個城市和300個縣,發(fā)放了10萬張問卷明信片,規(guī)模之大堪稱世界之最,值得一提的是,3年的調查問卷回收率都非常的高,每年收到的調查明信片都超過8萬份。無論是從調查范圍的廣度,還是從明信片回收數量上來看,在全球都是排名前列的,從中也能看出公眾對這個活動的極大關注和支持。 。。
      詳細頁面:http://www.china-pub.com/193272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