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經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陸煜康 編  頁數(shù):355  

內容概要

本書匯集了當前國內外水處理技術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fā)展動向,特別是國外研究的三大水處理技術:膜處理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探討了可再生能源在水處理中的開發(fā)和應用、新型混凝劑技術、電子射線消毒技術、新型接觸載體技術、剩余污泥炭化技術、IT控制與管理技術等。對每一種新技術都介紹了基本原理、處理工藝、應用實例和出現(xiàn)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法,并介紹了不同的工藝處理流程。以有利于研究者吸取國內外有益的經驗,縮短研究過程,加快新技術的開發(fā)和應用。    水處理的節(jié)能和能源自給是一個重要問題,直接關系到水處理的發(fā)展和環(huán)境保護,書中重點探討了如何利用水處理廠的現(xiàn)有條件,實現(xiàn)能源自給的途徑,以降低處理費用,促進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

書籍目錄

編者的話前言第一篇  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徑綜述  第一章  膜分離水處理技術  第二章  光催化氧化技術  第三章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第四章  自然能源的應用  第五章  電凝聚技術  第六章  污泥碳化技術  第七章  水處理自動控制第二篇  膜處理技術  第一章  膜處理技術綜述  第二章  膜式給水處理  第二章  膜式活性污泥法  第四章  膜式活性污泥法在工業(y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第五章  膜處理技術在小區(qū)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第六章  膜堵塞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第七章  膜處理工藝的設計與管理  第八章  應用實例第三篇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及其應用  第一章  超臨界水的特征和原理  第二章  水熱電解氧化處理裝置  第三章  有機污泥轉換為能源、資源型的處理系統(tǒng)  第四章  低溫區(qū)域水熱反應剩余污泥減量化  第五章  廢棄物回收和無害化處理  第六章  超臨界水氧化處理技術的應用實例第四篇  光催化氧化水處理技術  第一章  光催化技術綜述  第二章  光催化氧化的原理  第三章  光催化氧化的應用  第四章  光催化水處理技術  第五章  幾種光催化反應裝置  第六章  光催化纖維組件  第七章  可視光催化反應技術  第八章  光催化氧化應用實例第五篇  水處理節(jié)  能和能源自給的途徑  第一章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第二章  風能的開發(fā)和利用  第三章  利用水處理設施發(fā)電  第四章  生物能一污水處理自身能源回收利用  第五章  可再生能源應用實例第六篇  新型混凝技術  第一章  生物降解性混凝劑一聚谷氨酸架橋物  第二章  電凝聚技術  第三章  混凝技術應用實例第七篇  電解水處理技術  第一章  生物膜電極水處理技術  第二章  電子射線水處理  第三章  電子滅菌裝置  第四章  含油廢水的處理  第五章  電解脫氮裝置  第六章  電解法的幾種組合方法  第七章  電解的應用  第八章  電解水處理實例第八篇  剩余污泥碳化技術  第一章  剩余污泥碳化  第二章  污泥碳化設備  第三章  碳化污泥的有效利用  第四章  污泥碳化實例第九篇  IT控制與管理  第一章  給水檢測與控制  第二章  水質預測模式控制污水處理工藝  第三章  污水處理檢測與控制第十篇  預處理及其方法  第一章  預處理技術  第二章  濾料自凈處理設備和新型濾料  第三章  不同水源的預處理  第四章  預處理實例  附件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有關環(huán)境和水處理部分)  附件2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有關節(jié)能和水處理部分)名詞索引后記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五章 電凝聚技術應用可溶性電極鋁或鐵產生氫氧化鋁氫氧化鐵的電解法,通常稱為電凝聚法。這種方法生成的氫氧化鋁要比從硫酸鋁水解生成的更為活潑,活性也大,對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具有強大的凝聚作用,可廣泛地應用于飲用水處理、工業(yè)用水預處理和污水處理。電凝聚技術是近年來研究的一種新技術。國內外都有研究成果的報道,這種新的混凝技術,至今尚未普及。國內研究的技術工藝簡介如下。電凝聚污水處理裝置,同軸上設有陰極內管和陽極外管,陰極內管為污水進水管,該管伸入陽極外管內部,外管壁帶有螺旋形槽道,陽極外管的頭端與陰極內管之間有絕緣性密封固定連接并設有污水排出口。工作時,污水流過陰極內管和內外管之間的環(huán)形污水流道,污水中的污染物在正負電場充分作用下凝聚,最后從污水排出口排入沉淀池。這種方法可使污水處理時間短,提高處理量,降低運行費用,設備成本也較低。電凝聚是一種使用電能代替昂貴的化學試劑,去除水中重金屬、懸浮固體、乳化有機物和其他多種污染物的電化學過程。電凝技術以某些形式已經存在一個多世紀了。1906年Dietrich取得一個電凝技術的專利?,F(xiàn)在,電凝技術的發(fā)展已進入一個產業(yè)化階段。包括解決電化學反應槽的設計和設備的生產。電凝聚主要用于處理印染廢水、乳化油廢水。也可去除水中的有機物、細菌、濁度、重金屬及其他毒物,是一種有前途的凈水方法。1.電凝聚原理及優(yōu)點電凝聚氣浮法是一項有效的廢水處理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廢水在外電壓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陽極,產生大量的金屬離子,對廢水中的膠體顆粒進行凝聚。而陰極則產生氫氣,與凝聚后產生的絮體發(fā)生粘附,從而使絮體上浮而得到分離。此外,電場的作用以及電極上發(fā)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使廢水中的部分有機物被氧化,從而去除廢水的部分COD(cr)。

編輯推薦

《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經》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涉及的面很寬,所以內容就比較淺,還有少許錯誤?!澳茉醋越o”根本沒提到,改個書名可能更合適了。
    作為參考讀物還是夠用的,書后附了142篇參考文獻,需要深入學習的話可以去搜索。
  •   買了后悔了
  •   1.書的內容涉及面廣,介紹了膜、光催化氧化、超臨界水、電解技術等發(fā)展和應用的一些情況,可以開拓讀者知識面。但書名“能源自給”好像有點不搭界,書中第五篇介紹的風力發(fā)電和太陽能等概念和實例與水處理分析不大,生物能部分勉強可以算與水處理相關。全書實質上就是一本污水處理技術介紹,“能源自給”概念下的技術綜述??磿?,很是失望。2.理論分析和實際工程應用指導意義較弱,介紹的內容不深入,引用為主,分析不夠,剖析不透,沒有從技術的總體層面進行梳理,主觀結論更少,看上去沒有到“編著”的層面。許多概念圖畫的很差,有的還是倒了,圖示的工藝概念不清晰,其實網上下載的CAD工程圖更能說明問題。有些看不懂什么意思(如圖9-3-2中的曲線,表9-3-2的酵酌母)。許多新技術介紹內容沒有把目前已經工程化的內容放進去,比如IT部分的DO的監(jiān)測有新的熒光法。還有些名詞是自編的(如通常的攝磷菌寫作蓄磷菌)。3.文筆不暢,文字錯誤多(如“實例”很多寫作“事例”),參考文獻中居然還有重復引用的書名。4.建議作為水處理行業(yè)初入門者的技術普及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