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吳甘霖 頁數:190
Tag標簽:無
前言
不找借口找方法一流人才的核心的素質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責任,找理由為失敗辯解。作為一個目前進行人員素質提升工作的職業(yè)培訓師,近年來我在海內外進行各種培訓與講座中經常與眾多的老總們探究一個現象:哪一種員工在老總的心中最有份量呢?在職場中,哪一種員工最能脫穎而出呢?回答無一例外:就是積極找方法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員工。我不由想探討到底為什么大家如此認可主動找方法的員工呢?因為,只有積極找方法,才能最好地出效益;只有積極找方法的人,才能彌補領導的不足,成為老總們的左膀右臂。主動找方法的人永遠是職場的明星,他們在單位創(chuàng)造著主要的效益,是今日單位最器重的員工,是明日單位的領導乃至領袖。十分幸運,這些年來,我認識了不少這樣主動找方法的人。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的形象一一浮現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見他們站成一排,然后,異口同聲地向世界大聲宣布——“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這是一流員工關于一流的宣言,有精神,有心態(tài),有執(zhí)著,有了不起的對事業(yè)與生活的把握!是的,找理由為自己的失敗辯解只會加倍失敗,只有去找方法才會有成功。那么我們?yōu)楹尾贿x擇找方法呢?在職場中也有不少的人向我訴說:“我們也不想為失敗找理由,可是我們找不到方法?!蔽艺J為他們講得非常有道理。站在他們上級的角度講,我想每一個上級,也不應該只是要求自己的員工不找借口和理由,還應該讓員工掌握更多的方法。目前,人們常常把成功學的書等同于“勵志”,但全面的成功,往往要超越“勵志”。光有勵志,缺乏實際有效的方法,人們還不足以擁有成功。中國最缺乏的教育之一,是方法論的教育。不管是作為一個職業(yè)培訓師,還是一個作者,我覺得給大家實際講述方法是我的使命。因此,這本擺在大家面前的書,它’將從下面四方面進行闡述:(1)方法與“問題”的關系;(2)如何克服無法面對問題的心理障礙;(3)如何擁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4)如何把問題變成機會。假如你擁有這四個方面的認知和智慧,你就會有一種全新的工作態(tài)度;“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假如你擁有這四個方面的認知和智慧,你就不僅會帶著自動自發(fā)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而且你還會因為掌握方法而創(chuàng)造非凡的業(yè)績,并因此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信。不僅如此,你將從此不怕問題,而且還會將所遭遇的問題,吳甘霖2005年1月
內容概要
對于職場人士來說,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能否主動去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責任,這一點,對他在職場中能否成功和發(fā)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本書是一流人才工作方法的專著。作者是享譽海內外的方法學家、國際職業(yè)培訓師,他一步步教你怎樣克服對于問題的恐懼,在遇到問題時怎樣運用一些思維技巧,比如找準“標靶”、類比思考、巧妙轉移問題等,不僅從心理上藐視問題,以方法克敵制勝,而且還能最終將問題和挑戰(zhàn)轉變?yōu)闄C遇。這些不但對于員工,而且對于任何遭遇挑戰(zhàn),尋找人生發(fā)展突破的人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吳甘霖先生,享有國際聲譽的方法學家、思維學家。曾歷任香港中華文化傳播集團副總裁、美國美中國國際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中心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等職,現為世界青年成功學會副會長、甘霖智慧國際培訓機構理事長。針對中國方法教育、培訓缺乏的情況,他將西方思維學與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
書籍目錄
序言 不找借口找方法
第一章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
最優(yōu)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主動找方法才能讓你脫穎而出
不重過程重結果,不重苦勞重功勞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問題多
第二章 心理制勝:戰(zhàn)勝對問題的畏懼
想辦法才會有辦法
先別說難,先問量是否竭盡全力
惟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學會“以腳做夢”
現在不做等于永遠不做
多走幾步路
把“我不行”改為“我能行”
把“絕不可能”改為“絕對可能”
別害怕拒絕,不試哪知行不行
分解問題的壓力
越想放棄越不能放棄
把問題想透徹
第三章 方法為王:讓問題迎刃而解
找準“標靶”:問題到底是什么
學會“換地方打井”
以類比方法解決問題
以逆向方法來解決問題
以側向方法來解決問題
以系統(tǒng)方法解決問題
以加減方法解決問題
以W型方法解決問題
以更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將問題巧妙轉換
要大智慧,不要小聰明
讓更多的人幫你成功
抓要點,抓根本
當兩條路擺在面前時,選擇第三條
第四章 把問題變?yōu)闄C會
……
打造職場培訓精品圖書
章節(jié)摘錄
最優(yōu)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 最優(yōu)秀的人,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 ∪巳硕寄艹蔀閯?chuàng)造者!處處都是創(chuàng)造的良機! 外界的困難,不如意的條件,一個接一個的壓力與挑戰(zhàn),怎么也無法嚇倒一個優(yōu)秀人士的雄心和創(chuàng)意?! ∥以浽谙愀勰臣瘓F擔任副總裁,我很佩服我們的董事長。20年前,他帶著僅有的30元港幣、穿著一雙拖鞋來到香港,先從街邊小販做起,越做越大,后來創(chuàng)辦了兩家上市公司?! ≡谡劦匠晒Φ慕涷灂r,他說:“我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發(fā)展,都源于我凡事都愿意找方法解決。我認識很多企業(yè)界的成功人士,從他們身上我發(fā)現了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最優(yōu)秀的人,往往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是總有更好的方法?!薄 ∽鳛槿A人首富,李嘉誠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能成為首富,也并非沒有規(guī)律可循:從打工的時候起,他就是一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高手?! ±罴握\的父親是位老師,他非常希望李嘉誠能夠考個好大學。然而,父親的突然去世,使得這個夢想破滅了: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到了才十多歲的李嘉誠身上,他不得不靠打工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存?! ∷仁窃诓铇亲雠芴玫幕镉嫞髞響傅揭患移髽I(yè)當推銷員。干推銷員首先要能跑路,這一點難不倒他,以前在茶樓成天跑前跑后,早就練就了一副好腳板,可最重要的,還是怎樣千方百計把產品推銷出去?! ∮幸淮?,李嘉誠去推銷一種塑料灑水器,連走了好幾家都無人問津。一上午過去了,一點收獲都沒有,如果下午還是毫無進展,回去將無法向老板交代?! ”M管推銷得不順利,他還是不停地給自己打氣,精神抖擻地走進了另一棟辦公樓。他看到樓道上的灰塵很多,突然靈機一動,沒有直接去推銷產品,而是去洗手間,往灑水器里裝了一些水,將水灑在樓道里。十分神奇,經他這樣一灑,原來很臟的樓道,一下變得干凈起來。這一來,立即引起了主管辦公樓的有關人士的興趣,一下午,他就賣掉了十多臺灑水器。 李嘉誠這次推銷為什么成功了呢?原因在于把握了一個推銷的訣竅:要讓客戶動心,就必須掌握他們如何受到影響的規(guī)律:“聽別人說好,不如看到怎樣好;看到怎樣好,不如使用起來好?!崩现v自己的產品好,哪能比得上親自示范、讓大家看到使用后的效果呢? 在做推銷員的整個過程中,李嘉誠都注意重視分析和總結。在干了一段時期的推銷員之后,公司的老板發(fā)現:李嘉誠跑的地方比別的推銷員都多,成交的也最多?! ∷侨绾巫龅竭@點的呢? 原來,他將香港分成幾片,對各片的人員結構進行分析,了解哪一片的潛在客戶最多,有的放矢地去跑,重點攻擊,這樣一來,他獲得的收益自然要比別人多?! ?/pre>后記
打造職場培訓精品圖書(代跋) 如果詢問一個公司執(zhí)行總裁長期面臨的第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是什么,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尋找能干,有奉獻精神,有責任心的員工。企業(yè)要發(fā)展,一定要有一批優(yōu)秀員工,一批能夠不斷推動企業(yè)進步的員工。 有這樣一則故事,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趕緊從背后取下一雙輕便的跑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干嘛呢,你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打造優(yōu)秀的員工,就是企業(yè)領先別人一步,在市場的生存競爭中最需要的那雙“跑鞋”。“跑鞋”沒弄利落,勉強走路都受掣肘,更何況面對市場變局和激烈競爭?!芭苄贝蛟炀剂耍@雙跑鞋能變成哈里·波特的神奇掃把,騎著它可以任君馳騁,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 如何才能擁有這么一雙神奇的“跑鞋”? 培養(yǎng)員工具有一種對工作和使命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的敬業(yè)精神是根本。然而,要實現最佳的企業(yè)發(fā)展目標,單有一個崇高的理念和精神足不夠的,還應該格外重視教給員工實現目標的方法。 《方法總比問題多》一書,正是體現了這一宗旨。它一針見血地指出:在許多情況下,“問題”是大多數人躲避責任、回避努力的第一借口。但是,一個一流的員工,總是奉行這樣的理念: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 這是一個充滿自信的理念,也是一個更具建設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念。它不僅強化了員工不找借口的重要性,更幫助大家面對問題時如何去找方法、如何找到有效的方法,并把問題變?yōu)闄C會。 這是一本講述方法的著作,對職場的員工而言,其最大的價值是絕不就方法談方法,而是緊緊圍繞單位的核心工作——創(chuàng)造業(yè)績而展開。任何單位的員工,只要掌握書中的理論和方法,就有可能創(chuàng)造連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奇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作者是海內外著名的培訓專家。此書中的不少觀點,正是圍繞解決職場員工的各種問題而展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不少具體的案例,更是作者在不少機構做培訓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它們不僅生動鮮明,而且對促使員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直接的借鑒作用。 “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的理念,是“沒有任何借口”理念的進一步延伸和發(fā)展。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對一個一流的員工而言,“不找借口”和“去找方法”是他最應擁有的兩大素質?!安徽医杩凇笔撬膬仍谥辏瑳]有這一內在之魂,一切都無從談起?!叭フ曳椒ā笔撬庠诘某岚?,有了這樣的翅膀,他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做一個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員工吧!這樣,更好的業(yè)績與人生更大的輝煌一定會屬于你!媒體關注與評論
方法決定成敗/《英才》記者 吳仕逵 讀者的慧眼瞥一下書名,就知道該書對于職場弊端可謂一針見血。不錯,該書是機工社系列職業(yè)文化類暢銷書中的一種。因為一個特點,它可以名列英才速成班案例教材的第一名。那就是它講故事先不提故事的主角是誰,作者按下不表,先把精彩的故事講完,讓讀者深有體會之后才說故事的主角就是拿破侖之類的人物,讀者因為受到如此的愚弄而感激不已,杰出之人做出偉業(yè)不稀奇,稀奇的是有個人作了某事后,竟然成了杰出人物----讀者感同身受,心有戚戚,這似乎才是真正的勵志。 勵志有道。法國舶來的存在主義的勵志法,連成年人都喜歡,是勵志中最好的利器。如今,會講故事成了CEO商戰(zhàn)的基本功,而本書作者讓故事奏效的方法何其簡單!值得模仿。其實,每個職場中人都需要講述自己的故事,講好自己的故事。而事實上,許多人找不到講述自己財富故事的方法,無數灰姑娘變公主的好故事從他們渴望的指縫間無聲滑過。 職場里有天生的“主子”嗎?沒有,只有天生的“奴才”?!爸髯印辈欢际恰芭拧弊兊膯幔繌呐`到將軍最好的方法就能積累,引起質變。比勤奮,永遠是奴才的命,比方法,比技巧,就可能成為潛在的CEO。財富時代之所賜,人和人的區(qū)別不在血統(tǒng),一盎司的不同想法就可能使書生變成首富,泥腿子變成政協委員?! ÷殘瞿信医杩谑且驗闆]有找到方法,他們找借口簡直是天生的,找方法倒是后天逼出來的,他們是如此的可愛,只有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杜絕找借口的最后沖動。對于老板而言,如果事情沒有最終解決,老板總是認定你沒有盡心而在找借口拖延,人在江湖就得靠方法安身立命?! √煜聼o賊還只是一個夢想,傻根的傻福是以斷送了一個開始懺悔的生命為代價的。那個犧牲者問得好,憑什么他就不能受到傷害?就因為他傻嗎?偷固然不代表共同富裕的前進方向,傻也不代表。職場人士脫貧致富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方法。但是,在沒有找到方法之前,職場中人其實都是傻根?! ±习逑M麊T工把找十個借口的精力用來找一個方法,而對于可憐的員工,跳槽是最后的辦法,該書是曹沖稱象的內容提供商,教人四兩撥千斤的招數,遠離跳槽的尷尬。培訓師起家的作者吳甘霖,以推動中國方法教育的發(fā)展為己任,南來北往,東奔西走,慧根閃爍,影響深遠。如果你真正體會本書提供的湯藥,并堅持監(jiān)督自己去認真服用,總有一天,療效到了,員工就不用跳槽了。對于員工中的大多數尚未醒悟者來說,本書無疑是久旱逢甘露,將催生遲鈍的根苗快快成長。編輯推薦
事找借口的員工,一定是單位最里不受歡迎的員工;凡事找方法的員工,一定是單位里優(yōu)秀的員工!不錯過方法智慧的三大理由:1、方法是效率之源 2、方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3、掌握方法能極大的提升人的自信。不錯過《方法總比問題多》的三大理由:1、國內第一本通過全面改善方法創(chuàng)造效益的著作 2、將主動精神與工作方法完美結合,能夠造就一流員工的職場培訓讀本 3、作者享有盛譽的培訓課程,已經驗證了書中理念和技巧深受各界歡迎?!斗椒偙葐栴}多》最適合三種人閱讀:1、希望很快在單位里脫穎而出的人 2、敬業(yè)但缺乏方法提升業(yè)績的人 3、希望很快成為解決問題高手的人。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