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奚愷元 頁數(shù):15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結合了作者十余年的教學經驗,融合了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他學者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幫助你發(fā)現(xiàn)自己決策中的誤區(qū),從而使你比大多數(shù)人少幾分正常,多幾分理性,本書所涉及的決策范圍廣,包括購買什么商品,和什么人結婚,雇用哪些員工,投資什么股票等等。除非你從不做決策,否則本書對你一定有所借鑒。
作者簡介
奚愷元,生長于中國上海,后旅美求學,1993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他是當代最有成就的行為決策學研究者之一,其研究涉及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管理學、市場學以及幸福學等諸多領域。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教授在他的獲獎致辭中還特別提到了奚教授的研究貢獻,在美國和中國,他被幾乎所有的一流大學邀請做過演講,并廣受好評,他有十多年的管理教學經驗,他在芝加哥大學開設的管理決策課程備受歡迎,近些年來,他積極參與國內的研究工作,現(xiàn)擔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行為科學中心主任,著重研究行為決策和經濟與幸福的關系。工作之余,他還還有許多個人愛好,他愛聽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也愛吃上海的麻醬冷餛鈍?! ?
書籍目錄
第一章 10元等于兩個5元嗎——心理賬戶對行為的影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做各種各樣的決策,在做決策的時候,我們總是為求做到理性,以盡可能地使我們的收益最大化。如何成為一名理性的決策者呢?一名理性的決策者究竟需要具備怎休養(yǎng)的基本素質呢?第二章 你會買沒用的東西嗎——消費決策中常見的誤區(qū)我們購買一樣東西,衡量是該物品給我們帶來的效用和它的價格,然后看是不是值得購買,可是在我們做購買決策的時候,往往會受到交易效用偏見、比例偏見和適應偏見的影響,從而做出不理性的消費決策行為。第三章 堅持到底一定是勝利嗎——沉沒成本誤區(qū)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很多人起挽回已經發(fā)生卻無法挽回的所謂的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為。如何糾正這種謬誤呢?第四章 你愛冒險嗎——風險決策漫談假設現(xiàn)在你有兩種選擇:100%的概率得到800元人民幣:70%的可能性得到1000元,30%的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你會選擇哪一項?在對有關財富決策的評價中,人們并不是以最終財富為評判依據(jù),而是看該活動帶來的結果是損失,獲得還是沒有變化。第五章 損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個對你影響更大——損失規(guī)避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會授賦予效應的影響,而被產品試用期的承諾吸引去購物?是不是因為自己現(xiàn)在擁有某些東西,而不舍得去換取那些哪怕客觀看來更好的東西?我們可以總結一些“非理性行為”,思考一怎樣做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非理性行為。第六章 你的直覺如何——啟示法及其偏見如果你不用任何計算工具,在5秒種內做計一下1×2×3×4×5×6×7×8的數(shù)值,你的答案是多少呢?如果換一種方式,做算一下8×7×6×5×4×3×2×1的數(shù)值,答案又是多少呢?第七章 你有自知之明嗎——自信及過于自信、人們往往過于自信,然而不自信會使我們喪失前進的勇氣,過于自信又會致使大意失荊州,這該如何是好?要做一個理性人我們什么時候該自信,什么時候又該有自知之明呢?第八章 多一定比少好嗎——比較評價和單獨評價……
媒體關注與評論
本書作者不僅分析了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決策誤區(qū),而且還提供了針對性的“藥方”,讀后有一種“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本書語言詼諧幽默,分析深入淺出,相信它對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啟迪和幫助?! ?
編輯推薦
本書結合了作者十余年的教學經驗,融合了諾貝爾獎得主及其他學者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幫助你發(fā)現(xiàn)自己決策中的誤區(qū),從而使你比大多數(shù)人少幾分正常,多幾分理性,本書所涉及的決策范圍廣,包括購買什么商品,和什么人結婚,雇用哪些員工,投資什么股票等等。除非你從不做決策,否則本書對你一定有所借鑒。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