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模式的軟件體系結構(卷1) (平裝)

出版時間:2003-1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Frank Buschmann,Regine meunier,Hans Rohnert,Peter Sommerlad,Michael Stal  頁數(shù):281  譯者:賁可榮,郭福亮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模式的概念并討論了模式描述的原則;給出了來自不同應用領域的8個軟件體系結構模式;還給出了8個設計模式,這些模式分別針對在定義了軟件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之后遇到的典型問題;對慣用法模式進行了闡述;論述了將模式組織成模式系統(tǒng)的重要性;討論了模式如何嵌入到軟件體系結構中,特別是對軟件體系結構及其基本原則的理解。此外,本書還介紹了模式歷史、相關工作和整個模式團體,并對模式的未來發(fā)展作了展望。
本書力圖做到既是教材又是參考指南,幫助軟件開發(fā)人員以一種新的方式考慮軟件體系結構,并提供了一些技術來解決特定的再現(xiàn)設計問題,對軟件開發(fā)的初學者和專家都有幫助。把本書用作軟件工程課程的指南,可以給學生提供大型軟件設計的完整的新觀點。把本書用作參考手冊,可以提供全面的技術并隨查隨用。本書包含了涉及模式實際應用的許多指導原則和約束限制。本書可作為計算機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軟件工程教材或參考書。亦可作為軟件開發(fā)人員的參考手冊。

作者簡介

賁可榮,男,1963年8月生,江蘇省海安縣人?,F(xiàn)任海軍工程大學教授。1983年在蘇州大學數(shù)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在南京大學數(shù)學系獲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8月至1990年3月在海軍工程大學計算機系任教。1994年6月在國防科技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由國防科技大

書籍目錄

譯者序譯者介紹前言讀者指南第1章 模式1 1.1 什么是模式 1 1.2 模式是如何構成的 5 1.3 模式類別 7  1.3.1 體系結構模式 7  1.3.2 設計模式 7  1.3.3 慣用法 8  1.3.4 與軟件開發(fā)結合 9 1.4 模式間關系 9 1.5 模式描述 11 1.6 模式和軟件體系結構 13  1.6.1 模式作為智力構造塊 13  1.6.2 構造異構體系結構 13  1.6.3 模式和方法 14  1.6.4 實現(xiàn)模式 14 1.7 總結 14第2章 體系結構模式 16 2.1 引言 16 2.2 從混沌到結構 17  2.2.1 層 18  2.2.2 管道和過濾器 30  2.2.3 黑板 41 2.3 分布式系統(tǒng) 55  2.3.1 代理者 56 2.4 交互式系統(tǒng) 70  2.4.1 模型-視圖-控制器 70  2.4.2 表示-抽象-控制 83 2.5 適應性系統(tǒng) 97  2.5.1 微核 98  2.5.2 映像 110 第3章 設計模式 128 3.1 引言 128 3.2 結構化分解 129  3.2.1 整體-部分 129 3.3 工作的組織 141  3.3.1 主控-從屬 142 3.4 訪問控制 151  3.4.1 代理 152 3.5 管理 160  3.5.1 命令處理器 160  3.5.2 視圖處理程序 169 3.6 通信 178  3.6.1 轉發(fā)器-接收器 179  3.6.2 客戶機-分配器-服務器 189  3.6.3 出版者-訂閱者 197 第4章 慣用法 201 4.1 引言 201 4.2 慣用法能夠提供什么 201 4.3 慣用法與風格 202 4.4 在哪里可以發(fā)現(xiàn)慣用法 204  4.4.1 計數(shù)指針 205 第5章 模式系統(tǒng) 210 5.1 什么是模式系統(tǒng) 210 5.2 模式分類 211  5.2.1 模式類別 212  5.2.2 問題類別 212  5.2.3 分類圖式 213  5.2.4 比較 214 5.3 模式選擇 214 5.4 作為實現(xiàn)指南的模式系統(tǒng) 216 5.5 模式系統(tǒng)的演化 218  5.5.1 模式描述的演化 218  5.5.2 作者研討會 218  5.5.3 模式采掘 219  5.5.4 新模式集成 219  5.5.5 刪除過時模式 220  5.5.6 擴展組織圖式 220 5.6 總結 222第6章 模式和軟件體系結構 223 6.1 引言 223  6.1.1 軟件體系結構 223  6.1.2 組件 224  6.1.3 關系 225  6.1.4 視圖 225  6.1.5 功能屬性和非功能屬性 226  6.1.6 軟件設計 227  6.1.7 小結 227 6.2 軟件體系結構中的模式 227  6.2.1 方法學 228  6.2.2 軟件過程 228  6.2.3 體系結構風格 229  6.2.4 框架 230 6.3 軟件體系結構啟用技術 231  6.3.1 抽象 231  6.3.2 封裝 231  6.3.3 信息隱藏 232  6.3.4 模塊化 232  6.3.5 事務分離 232  6.3.6 耦合和內聚 232  6.3.7 充分性、完整性和原始性 233  6.3.8 策略和實現(xiàn)的分離 233  6.3.9 接口和實現(xiàn)的分離 233  6.3.10 單一引用點 234  6.3.11 分而治之 234  6.3.12 小結 234 6.4 軟件體系結構的非功能屬性 234  6.4.1 易修改性 235  6.4.2 互操作性 236  6.4.3 效率 236  6.4.4 可靠性 236  6.4.5 可測試性 237  6.4.6 可重用性 237 6.5 總結 238 第7章 模式團體 239 7.1 起源 239 7.2 領軍人物和他們的著作 240 7.3 團體 240 第8章 模式將走向何方 243 8.1 模式采掘 243  8.1.1 軟件體系結構的模式 243  8.1.2 組織模式 244  8.1.3 特定領域模式 244  8.1.4 模式語言 244 8.2 模式組織與索引 244 8.3 方法與工具 245 8.4 算法、數(shù)據(jù)結構和模式 246 8.5 形式化模式 247 8.6 最后評述 247符號 248詞匯表 252參考文獻 258模式索引 270索引 273

編輯推薦

  軟件體系結構的模式描述了在特定設計語境中出現(xiàn)的設計問題的特殊重現(xiàn),并為這種方案提供了一個被證明良好的一般計劃。方案計劃通過描述它的關鍵組件、它們的責任和相互關系以及它們結合的方式來指定。模式有助于利用資源軟件工程師的經(jīng)驗來構建軟件。模式總結在軟件開發(fā)中現(xiàn)存的、被證明良好的經(jīng)驗,再用來促進好的設計實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面向模式的軟件體系結構(卷1) (平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看的時候還要不時的去翻看英文電子檔,怎么就找不到原版的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