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作者:力強 編著 頁數(shù):203 字數(shù):311000
前言
科學普及出版社副總編輯許英送我一本《趣味明信片》,并問我能不能為這套書寫一本《趣味剪紙》。我想了想,答應了她,但是希望能給我一年的時間。答應寫這本書,是因為我有這個條件,早在主編對外傳播雜志的時候,作為記者走南闖北時,特別注重民間藝術的報道,也特別喜歡那些稚拙簡樸義各具風味民情的民間藝術品,因此走到哪兒買到哪兒,家里存下了許多泥泥狗、布老虎、驢皮影、木板年畫……當然最多的是各地的剪紙。退休以后,我原單位的同事張樹賢推薦我進了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yè)委員會,他是這個藝術委員會的主任。我一點都不會剪紙,5年來在藝委會里幫助主任做些組織活動的工作,主編《中華剪紙》(內(nèi)刊),于是對中國剪紙藝術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認識剪紙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有不少是大師級的剪紙藝術家。當然我收藏的剪紙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美,真是有不少堪稱精品之作。5年來與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人共同組織過幾次剪紙大賽,欣賞水平也大增,從2008年開始還擔任全國剪紙大賽評委。這些是我在剪紙方面的有利條件,還有一個有利條件,就是我和科學普及出版社有近30年的比較密切的關系,編寫的《星座與希臘神話》成為科學普及出版社的長銷暢銷書,2005年該社慶祝建社50周年時,我還被評為“榮譽作者”。有這么兩個有利條件,因此我接下了寫這本書的任務。剪紙,作為民間藝術隨著紙張的出現(xiàn)在中國已經(jīng)有近2000年的歷史。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剪紙藝人,有的村莊家家戶戶都有人會剪紙,被人們稱為剪紙之鄉(xiāng)。中國的民間藝術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各地的剪紙也都各具風格、各有特色。中國剪紙是中國民間藝術中分布最廣泛,最具有民族特色、民間色彩、地域特點的民間美術作品。剪紙的藝術語言最貼近生活,它的題材豐富、內(nèi)容廣泛、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剪紙所用的材料價廉、簡單,其操作方式簡便易學,所以剪紙藝術廣泛地植根于中國民間。正是由于剪紙藝術有如此的魅力,所以收藏、欣賞、研究剪紙已經(jīng)成為我退休后的一大樂趣,為此付出巨大,但樂此不疲。最值得欣喜的是2009年9月30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中國剪紙藝術列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內(nèi)容概要
剪紙,作為民間藝術隨著紙張的出現(xiàn)在中國已經(jīng)有近2000年的歷史。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剪紙藝人,有的村莊家家戶戶都有人會剪紙,被人們稱為剪紙之鄉(xiāng)。中國的民問藝術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各地的剪紙也都各具風格、各有特色。中國剪紙是中國民問藝術中分布最廣泛,最具有民族特色、民問色彩、地域特點的民間美術作品。剪紙的藝術語言最貼近生活,它的題材豐富、內(nèi)容廣泛、種類繁多、數(shù)量巨大。剪紙所用的材料價廉、簡單,其操作方式簡便易學,所以剪紙藝術廣泛地植根于中國民間。
作者簡介
力強,1945年生,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退休干部,中共黨員,高級記者,科學普及出版社榮譽作者,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顧問。1963年考入北京工業(yè)學院(現(xiàn)名: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學習.1968年畢業(yè)?!拔母铩逼陂g畢業(yè)分配到云南省,在大理、楚雄、昆明工作了9年,最后4年在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工作。于1977年調(diào)回北京。從事“八七工程”的工作,同時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科普創(chuàng)作。后于1983年調(diào)入中國外文局中國報道雜志社擔任編輯、記者工作,1994年調(diào)入中國外文局總編室,創(chuàng)辦《對外大傳播》雜志.并擔任主編。2005年退休。編著有《星座與希臘神話》和《太陽系與希臘神話》(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中國小百科》(世界語版)、《中國少數(shù)民族風情》(世界語版、印地語版)、《談天說地》(世界語版)、《紅綠輝映長征路》(合作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紙上奧運》(中央外宣辦委托新星出版社制作的奧運剪紙禮品書)等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形形色色的剪紙 (一)難以忘卻的剪紙 (二)對馬團花 (三)王老賞的剪紙 (四)窗花 (五)窗裙 (六)窗欞花 (七)團花 (八)門箋 (九)孝感雕花 (十)禮花 (十一)通渭春葉 (十二)鋼花第二章 巧手制作剪紙 (一)剪剪貼貼出精品 (二)細紋刻紙 (三)佛山剪紙 (四)剪影 (五)倒影剪紙 (六)一刀剪 (七)巧用畫報紙 (八)撕紙 (九)刻樹葉 (十)磁性剪紙 (十一)新寫實剪紙 ……第三章 到處都有剪紙第四章 戲劇與民俗中的剪紙第五章 剪紙中的人物第六章 剪紙中的動植物第七章 剪紙寓意吉祥第八章 十二生肖剪紙
章節(jié)摘錄
插圖:過去蔚縣流傳的剪紙,刀工較粗糙,人物衣飾簡陋,人稱“口袋戲”。王老賞立志要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蔚縣剪紙藝術,經(jīng)過多年細心琢磨和反復試驗,他將古典小說、傳統(tǒng)戲劇的人物形象和楊柳青年畫、武強木版水印窗花以及當?shù)亓鱾鞯拇汤C花樣等藝術特色,融合于自己的剪紙藝術之中,又以民間流傳的200多出戲曲中的600多個人物為模特,抓住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思想和性格的動態(tài),一個一個地刻于紙上。他刻制的人物肖像形神兼?zhèn)?、性格鮮明、濃淡相宜、活靈活現(xiàn)。王老賞的剪紙藝術,經(jīng)過多年磨練,在構圖、刻制、彩繪三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畫面構圖簡潔豐滿,情趣獨具。他刻畫的人物每幅大都只有一個,既無背景,又少陪襯,這對于突出人物形態(tài)和性格起著很好的作用。王老賞的刀工,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陰刻見其造型美,陽刻顯示刀工精。王老賞慣用的點染方法主要有平涂、點染等,這些技法逐漸形成r蔚縣剪紙藝術特有的風格。王老賞從事剪紙事業(yè)40余年,將蔚縣剪紙藝術推進到成熟階段,成為全國著名的剪紙藝術品種之一。王老賞被藝術界譽為農(nóng)民剪紙藝術家,被人們奉為一代宗師。王老賞1951年去世,他的作品留到今天的已經(jīng)很少了。2002年,周河將他們家珍藏的幾幅王老賞的剪紙送給了我。當時他說,原來他們家還存有不少土老賞的剪紙作品,非??上У氖怯捎谛薹孔訒r下雨被泡壞了,剩下的這幾張也不怎么好了。盡管這幾張剪紙和熏樣保存得并不完好,但是它們已經(jīng)成為我收藏中的精品了。下面就是兒幅王老賞的剪紙作品。
編輯推薦
《趣味剪紙(中國剪紙藝術趣談)》:中國剪紙藝術;世界文化遺產(chǎn);收藏剪紙美化環(huán)境增長知識;剪紙收藏歡樂人生趣味無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