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tài)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森林生態(tài)系統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  作者:田大倫 編  頁數:301  

內容概要

本書是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30多年觀測數據的整理和匯編成果,內容包括會同杉木林站的基本情況、土壤理化性質數據、氣象數據、水文學過程的水量和水質數據、林木、林分及林下植被生物量數據、植物和土壤養(yǎng)分含量數據等??晒┥鷳B(tài)學、林學、農學、氣象學和地理學等方面的科研人員、政府決策部門和生產單位參考。

書籍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引言
 1.1 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站的基本情況
 1.1.1 試點站的地理位置
  1.1.2 會同站的發(fā)展歷史
 1.2 會同站的研究方向和觀測內容
1.2.1 國內外該學科(領域)最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
1.2.2 會同站的研究方向和觀測內容
 1.3 數據的管理和保存
1.3.1 數據信息管理系統
1.3.2 資源信息化和網絡平臺
1.4 數據整理出版說明
1.5 研究數據整理規(guī)范
1.5.1 數據整理目的
1.5.2 基本原則
1.5.3 數據處理流程
1.5.4 數據集主要內容
第二章 數據資源目錄
2.1 生物數據資源目錄
2.2 土壤數據資源目錄
第三章 觀測場和采樣地
3.1 概述
3.2 觀測場介紹
3.2.1 會同杉木林站氣象觀測場(HGFQX01)
3.2.2 會同杉木林站站區(qū)調查點(HGFZQ01)
3.2.3 會同杉木林站輔助觀測場(HGFFZ01)
3.2.4 會同杉木林站綜合觀測場(HGFZH01)
第四章 長期監(jiān)測數據
4.1 會同杉木林生物量數據
4.1.1 杉木林單株生物量
4.1.2 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林分生物量
4.1.3 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林分生產力
4.1.4 杉木林地下活地被物生物量
4.1.5 杉木林凋落物數據
4.1.6 杉木林各樣地喬木生物產量統計
4.1.7 杉木人工林活地被物樣地調查表
 4.2 會同杉木林土壤監(jiān)測數據
 4.2.1 杉木林土壤養(yǎng)分
  4.2.2 杉木林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屬
 4.2.3 杉木林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4.2.4 杉木林土壤機械組成
  4.2.5 杉木林土壤容量
  4.2.6 杉木林土壤pH
  4.2.7 杉木林土壤剖面調查
  4.2.8 杉木林土壤含水量
  4.2.9 杉木林土壤微生物數量
  4.2.10 杉木林土壤酶活性
  4.2.11 杉木林土壤C()2釋放量
 4.3杉木林生物養(yǎng)分數據
4.3.1 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養(yǎng)分元素含量編制說明
4.3.2 杉木種子養(yǎng)分元素含量
4.3.3 不同年齡杉木養(yǎng)分元素含量
4.3.4 杉木養(yǎng)分含量的季節(jié)變化
4.3.5 杉木林下木本植物養(yǎng)分元素含量
4.3.6 杉木林下草本植物養(yǎng)分元素含量
4.3.7 杉木林凋落物和死地被物養(yǎng)分元素含量
4.3.8 杉木林生態(tài)系統水文學過程的水質
4.3.9 杉木林有機碳含量
4.3.10 湖南省會同杉木林地植物名錄
4.4 氣象監(jiān)測數據
4.4.1 溫度
4.4.2 濕度
4.4.3 氣壓
4.4.4 降水和蒸發(fā)
4.4.5 風
4,4.6 土壤溫度
4.4.7 輻射
 4.5 水分監(jiān)測數據
4.5.1 林內外降雨蒸發(fā)數據
4.5.2 杉木林穿透水數據
4.5.3 徑流輸出數據
第五章 研究數據
5.1 杉木各林齡不同組分相對生長模型
5.2 不同立地類型杉木各組分相對生長模型
5.3 不同經營類型杉木不同組分相對生長模型
 ……
第六章 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站文獻成果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觀測內容:生物、水分、土壤、氣象。 觀測場建立時間、設計使用年數:2003年建立,設計使用年數為50年。 觀測場面積及形狀:小集水區(qū)自然地形。 植被概述: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站屬中亞熱帶氣候區(qū),為云貴高原向長江中下游過渡地帶。該區(qū)域典型的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森林資源在區(qū)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yǎng)、土壤肥力維持、碳吸存等生態(tài)服務功能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拔高度:270~390m。 地形地貌:除上述區(qū)域地理特色外,會同杉木林生態(tài)站在觀測研究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地貌為山地丘陵。林下代表性植被有杜莖山、狗脊等。 母質或母巖:震旦紀板溪系變質巖、頁巖為主體,分化程度深,土壤為中有機質厚層山地森林黃壤。 土壤剖面特征:土層厚度約80~100cm。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水分條件:地下水位深度:6m。 年平均濕度:78%。 動物活動情況:有小型爬行類、鳥類、昆蟲等活動頻繁。 人類活動情況:試驗人員定期取樣以及試驗觀測設施的安置等。 水土流失、鹽堿化等情況:無水土流失和鹽堿化現象。 歷史破壞性災害事件:2008年春季的冰災。 觀測場建立前的利用和管理歷史、群落演替歷史:會同縣是我國的杉木中心產區(qū)之一,享有“廣木之鄉(xiāng)”的稱譽,形成了一套傳統杉木栽培制度。由于該地區(qū)森林資源經營歷史長,人工林成為該地區(qū)主要的森林景觀,經營的樹種有杉木、馬尾松等。根據1999年的森林資源調查數據,會同縣杉木林的面積為5.89萬hm2,占林分面積58%,蓄積量316萬m3,占林分蓄積61%,是我國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林基地,其森林資源建設符合我國生態(tài)建設需求和國家林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中“東擴、西治、北休、南用”中“南用”的總體布局。 觀測場建立后的利用和管理方式:把小集水區(qū)作為森林生態(tài)系統的功能單元,定義在小集水區(qū)可辯和可控制邊界的條件下,輔以徑流場封閉技術和實驗設施,可以準確地測定森林水文學過程中降水輸入、林冠再分配、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要素,以及系統內各種營養(yǎng)物質輸入、淋溶、積累、分配、轉移和輸出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既克服了大流域試驗控制性差,又克服了一般徑流場分析難以反映真實森林生態(tài)系統特征的缺點。

編輯推薦

《中國生態(tài)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森林生態(tài)系統:湖南會同杉木林站(1982-2009)》可供生態(tài)學、林學、農學、氣象學和地理學等方面的科研人員、政府決策部門和生產單位參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生態(tài)系統定位觀測與研究數據集·森林生態(tài)系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