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陳桂香、 王鳳蘭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2010-09出版)  

內容概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學生心理現(xiàn)象為主線,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及其常見困擾,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巧,圍繞大學生關心的自我意識、完美人格、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有效學習、挫折應對、愛與性、網絡運用和科學擇業(yè)等問題,進行科學的闡釋和指導,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人格、開發(fā)心理潛能、優(yōu)化心理素質、促進人格成長,以強大的內心,成就美好人生。
本教材內容科學、表述精練,開篇案例的選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視窗”內容加大了信息量,“思考與訓練”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全書無論是內容選取還是體例設計都追求指導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可作為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同時也可作為其他高等學校、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及社會其他人員,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發(fā)揮心理潛能的培訓指導用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講 關注心理健康一、健康的內涵(一)健康新觀念(二)心理健康的內涵(三)心理健康的標準(四)界定心理健康標準的注意事項(五)心理健康的評估方法二、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調適(一)常見的心理問題(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三)常見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方法三、心理障礙與心理咨詢(一)常見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思考與訓練第二講 完善自我意識一、良好的自我意識是成功的基礎(一)自我意識及其作用(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階段(三)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偏差與調適(一)自我中心(二)自傲(三)自卑(四)過分追求完美(五)從眾三、大學生積極自我意識的塑造(一)健全自我意識的標準(二)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意識思考與訓練第三講 構建完美人格一、解析人格(一)人格的含義(二)人格發(fā)展的特點(三)人格的心理傾向(四)人格的心理特征(五)人格發(fā)展的影響因素二、大學生人格發(fā)展及常見人格問題(一)大學生的人格特征(二)大學生人格發(fā)展中的不足(三)大學生常見的人格障礙(四)人格障礙的自我矯正方法三、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一)健全人格的含義(二)如何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思考與訓練第四講 學會管理情緒一、情緒健康的標準(一)情緒及其表現(xiàn)(二)情緒的分類(三)情緒的作用(四)情緒健康的標準(五)情商與人生二、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一)大學生情緒發(fā)展的特點(二)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三、管理情緒,提高情商(一)管理情緒的意義(二)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思考與訓練第五講 學會與人交往一、大學生與人際交往(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意義……第六講 學會有效學習第七講 學會應對挫折與壓力第八講 正確對待愛與性第九講 正確利用網絡第十講 科學面對擇業(yè)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一)常見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所謂心理障礙是指個體無法有效地按照公認的社會規(guī)范或適宜方式適應日常生活而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異常或行為偏離,這類心理問題不僅僅需要進行心理咨詢,嚴重的還必須求助于心理治療。大學生中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1.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缺陷或人格發(fā)展的內在不平衡、不協(xié)調,表現(xiàn)為人格特征偏離正常狀態(tài)。其主要特征是:人格障礙的人一般意識是清醒的,認識能力也保持完整,但情緒極不穩(wěn)定,對人感情淡薄甚至冷酷無情;行為活動極易受沖動、偶然動機和本能欲望支配,缺乏目的性、計劃性,自制力差,常常與周圍的人甚至親人發(fā)生沖突,不能適應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人格障礙包括偏執(zhí)型、分裂型、反社會型、沖動型、表演型、強迫型、焦慮型、依賴型人格障礙。2.性心理障 礙性心理障礙是指性沖動障礙和性對象的歪曲,即尋求性欲滿足的對象與性行為的方式與常人不同,違反社會習俗而獲得性滿足的行為。性心理障礙與人格障礙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性心理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性心理障礙的人不一定都具有人格障礙的一般特征。有些性心理障礙者在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適應良好,性心理障礙類型有戀童癖、戀物癖、異裝癖、露陰癖、窺淫癖等。人格障礙和性心理障礙是心理疾病而不是思想品質問題,單純的批評教育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應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愛護,配合醫(yī)療治療,而不應歧視他們。3.神經癥 神經癥也稱神經官能癥,是一組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質性的心理障礙,一般認為神經癥是由于各種心理因素引起高級神經活動的過度緊張,致使大腦機能活動暫時性失調而造成的。神經癥主要包括神經衰弱、焦慮癥、強迫癥、恐懼癥、疑病癥等。(1)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的癥狀很復雜,往往是心理癥狀和軀體癥狀夾雜在一起,主要有以下4個特征:感情控制能力降低,易激動、易怒、煩躁不安,一點小事就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睡眠障礙,入睡困難、睡眠表淺、多夢、易驚醒或早醒等;精神活動功能下降,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學習工作效率降低;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心悸、胸悶、多汗、食欲不振、易疲勞。(2)強迫癥。是以強迫癥狀為特征的心理疾病,是指患者主觀上感到有某種不可抗拒和被迫無奈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的存在,明知沒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因而感到痛苦。如外出時要反復地檢查門鎖好了沒有,手洗了覺得不干凈還要反復地洗,這些都是強迫癥的表現(xiàn)。(3)恐怖癥。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與引起恐懼的情境通常極不相稱,讓人難以理解。患者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實際,但不能自我控制。恐怖癥患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常見的恐怖癥有社交恐怖、曠野恐怖、動物恐怖、高空恐怖等。

編輯推薦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全國高等職業(yè)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