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理想的日子

出版時間:2013-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張潔,梁碧波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點燃理想的日子》中的訪談?wù)撸M欄目時的年紀都不一樣,有的至今留在電視圈,有的已轉(zhuǎn)戰(zhàn)其他領(lǐng)域,但無論在哪里,他們都取得了自己的成就——顯然,這與《東方時空》的訓(xùn)練是密不可分的,那是他們成長最快的時光,那時候注入的理念和精神,那時候培養(yǎng)起的能力和眼光,已經(jīng)成為這些人成就日后所有一切的隱形基因。他們是《東方時空》這個母親生下的若干孩子。

作者簡介

張潔,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管理中心項目部副主任,原新聞中心評論部副主任任,高級記者。1993年9月加盟《東方時空》,任《東方之子》編導(dǎo);1996年1月調(diào)入《新聞?wù){(diào)查》欄目任編導(dǎo);2003年擔任《新聞?wù){(diào)查》制片人;2009年8月?lián)卧u論部副主任。 梁碧波,中央新影集團梁碧波工作室總監(jiān)。作品《冬天》曾獲第1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短紀錄片獎、最佳紀錄片攝影獎;《三節(jié)草》獲第20屆法國國際真實電影節(jié)特別獎;《婚事》獲2000年匈牙利國際視覺藝術(shù)節(jié)大獎、第五屆羅馬尼亞阿斯特拉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大獎。

書籍目錄

序:我給你我的青春,我給你我的寂寞——張潔 1  那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年代——楊偉光訪談 注入血脈的隱形基因——梁曉濤訪談 走到哪兒都很自豪——童寧訪談 好像整個人都給了它——孫克文訪談 2 把“宣傳體”變成“傳播體”——時間訪談 很慶幸趕上那段不正常的歲月——白巖松訪談 我們是靠業(yè)務(wù)吃飯的——王志訪談 從第一批“北漂”到“大片專業(yè)戶”——周兵訪談 3 只提供好看的新聞,只培養(yǎng)一流的記者——張海潮訪談 有些夢想需要群體性的瘋狂——章偉秋訪談 闖進電視的門外漢——水均益訪談 用品質(zhì)說話,在節(jié)目中成長——陳耀文訪談 4 長到玻璃房頂?shù)拇髽洹顐愒L談 一條挺好的接觸社會的路一鄢蔓訪談 《生活空間》的歷史使命——李曉曼訪談 對真實的追求:從紀錄片到電影——李玉訪談 回歸到一種平民的時代——林旭東訪談 5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王堅平訪談 就像做了一個夢——雷婷訪談 后記:點燃理想的日子——張潔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主持人是一個欄目的標志和形象,說到底欄目是要靠主持人來傳遞思想的,所以有了《東方之子》這個平臺,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主持人。我要用主持人來實現(xiàn)我賦予這個節(jié)目的內(nèi)涵,它要有深度,它要有個性,有思想、好看。這是我要做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要幫助我實現(xiàn)它,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主持人是我的工具,只有主持人才能幫我實現(xiàn)這種思路。 最便捷的就是主持人的形象,個性體現(xiàn)在他的語言特點上,甚至他的長相上。你漂亮臉蛋兒,那不叫個性,那都是當年“高大全”樣板戲里面的主人公。我們要從統(tǒng)一的高大全變成有個性的語言、有個性的觀點,這個觀點就是一種思想,這個思想要呈現(xiàn)在屏幕上,從我們個人來講,我們做的節(jié)目是有深度的;從我們?yōu)槭鼙娭耄吹降臇|西也是值得思考的,而且不是高壓式灌輸給人家的,而是平等交流。我們給觀眾呈現(xiàn)的是一種值得思考的材料,這是我們的世界觀。 問:《東方之子》采訪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功成名就的,這些人有大量應(yīng)對采訪的經(jīng)驗,你們怎么讓他們說真話? 時間:一般來講,希望主持人事先跟采訪對象有一個交流,因為我們中國人上電視那五種話——假話、大話、空話、套話、官話——那都是以前的生存訓(xùn)練,咱們今天是個人化的。有很多人就說我這話怎么能上電視昵,他的生活狀態(tài)和他在電視前面,判若兩人。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被采訪對象不說真話不賴他,賴這個社會,沒有給他形成一個好的習(xí)慣。 所以我們開始做這個節(jié)目的難點也在這兒。第一要先做工作。第二,他一看我們這個問題也不是他平時接受采訪的那一套,會覺得你們這個采訪不一樣。有很多的被采訪對象,接受完采訪第一句話就是,你們的記者有水平。以前大部分都是說請你談?wù)劯邢?,你最喜歡的是什么,我們上來幾句把你的生平,把哪件事的背景漂亮地甩出幾件,然后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或者尖銳,或者能觸碰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白,他會覺得你特別了解他,對你建立起信任感。 所以我們要做粉碎式的提問,我傳達給我們的工作者、編導(dǎo)、主持人一個理念,就是要帶有戳穿采訪對象的心態(tài)去看他,因為在1993年,大部分的中國人還不習(xí)慣在電視上說真話,那么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就帶著戳穿他的心態(tài)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這不僅僅是一個欄目更是一群人,一種精神,一個時代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為了追求一種不平凡的生活,為了給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個有分量的交待,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一個他們認為最能夠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華的地方?!獙O玉勝

編輯推薦

《點燃理想的日子:我與二十年》敘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個新聞改革的參與者,見證者身處其中的觀察,體驗與感悟。它敘述的是一些電視新聞改革事件以及新欄目實驗和大型特別節(jié)目動作的過程,背景。追求和檢討,還有我對一些電視理念的注釋和解讀,而這些理念和解讀必定也受歷史環(huán)境和個人認識水平的局限。

名人推薦

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為了追求一種不平凡的生活,為了給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個有分量的交待,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一個他們認為最能夠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華的地方。 ——孫玉勝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點燃理想的日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值得一看。
  •   點燃理想的日子:我與《東方時空》二十年 書不錯,值得一讀的
  •   我一直在努力著,為了成為一名電視人而努力。
  •   那是新聞人的好時光,新聞人的堅守!以后的新聞人,變化了好多。
  •   內(nèi)容不錯,包裝還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