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前的孫中山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澳大利亞] 黃宇和  頁數(shù):713  
Tag標簽:無  

前言

辛亥百年,筆者一直希望撰寫一本書以茲紀念。至于題材,則探索孫中山革命思想的來源最是適合不過。鑒于孫中山嘗言,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書時所受到的影響”。故本書之研究乃于此時前后展開。    首先謹向先后編寫《國父年譜》和《孫中山年譜長編*的前輩們致以崇高敬意。他們不辭勞苦,把所有能搜集到的有關著作集中起來為中山先生編寫日志,實為不容或缺的工具書,故筆者尊稱其為“正史”。正因為他們走了第一步,筆者才能走第二步,按照他們所提供的線索,尋覓更多的史料和原始檔案,來豐富我們對中山先生的認識,解決一些前人未解決的問題。本書錯漏當然不少,佇候賢達指正。且長江后浪推前浪,學術滾滾向前,期待著后進蓋過。    嚴格來說,本書所及時期,“孫中山”這個名字還未產生:本書主人翁乳名“帝象”,十歲開始讀書時村塾老師為其取名“文”,1884年5月26日在翠亨村成親,按照翠亨村慣例而舉行上“字輩”儀式時,取字“德明”。1884年5月4日在香港領洗進入耶教(見本書第五章)時取名“日新”,蓋取《大學》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日新”用廣東話拼寫絕對可以成為Yat Sen。孫中山領洗取名“日新”約三年后的1887年10月,西醫(yī)書院開學不久,孫中山在康德黎醫(yī)生主持解剖學測驗的試卷上,就簽上英文名字“Sun Yat Sen”。有謂“1883年11月,孫文十七歲時離開故鄉(xiāng)廣東香山縣,到香港拔萃書室學習英文,課余又請香港道濟會堂長區(qū)風墀補習中文”,并不準確,蓋本書第五章已證明當時區(qū)鳳墀并不在香港,而是在廣州河南(按:指廣州珠江以南)宣道。至于“‘日新’的官話(當時還不稱為普通話)拼音跟廣東話相去甚遠。所以Sun YatSen再由他的國學老師區(qū)鳳墀改寫為比較接近官話的‘逸仙’;這樣在發(fā)音上面就可以兩全其美了”,更是天方夜譚。區(qū)鳳墀是廣府人,說的是廣府話,終身宣傳基督教義,淡泊功名,哪來官話?倒是1894年孫中山被葡醫(yī)逼迫離開澳門而轉到廣州行醫(yī),與區(qū)鳳墀交往日深,后來更并肩策劃乙未廣州起義(詳見本書第八章),若區(qū)風墀在這個時候把Yat Sen倒過來拼寫成逸仙,則大有可能。至于“中山”這個名字,全稱“中山樵”,而“中山樵”又源自日本人平山周與孫中山在1897年秋于日本最初交往的片段:“總理來京曰:‘昨夜熟慮,欲且留日本?!赐囋L犬養(yǎng)(全名犬養(yǎng)毅),歸途過日比谷中山侯爵邸前,投宿寄屋橋外對鶴館,掌柜不知總理為中國人,出宿泊帖求署名。弟想到中山侯爵門標,乃執(zhí)筆書[姓]中山,未書名;總理忽奪筆自署[名]樵。曰:‘是中國山樵之意也。’總理號中山,蓋源于此?!庇纱丝芍?897年之前,即本書所及時期,“孫中山”之名還不存在。所以,若本書稱他為“孫中山”,在學術上說不過去。但鑒于海峽兩岸暨海外華裔都已經習慣了稱他為“孫中山”,而在辛亥百年之際,大家掛在口頭的全都是“孫中山”,故筆者決定隨俗,萬望讀者見諒。    當初筆者為本書展開研究的時候,原來只計劃探索孫中山在香港所受的教育。經過多年努力,尤其是發(fā)掘出孫中山在香港活動的有關細節(jié)并進行分析后,突有斷層之感。理由有三:    第一,孫中山于1883年底到達香港時,雖仍不是基督教徒,但早已在夏威夷深受基督教教義影響,并隨時準備領洗。終于他在香港接受了喜嘉理(charlesRobertHager)牧師的施洗。”’至于孫中山在夏威夷是如何受到基督教影響的,則沒有涉獵,以致給人一種斷層的感覺。    第二,孫中山到達香港時,已經在夏威夷的意奧蘭尼學校(10l貓i sch001)及瓦胡書院((Dahu College)預備學??偣步邮芰私哪曛逃9P者進一步發(fā)覺,該等學校課程內容按照當時英美本土的學制來安排,就像當時香港學校的課程內容模仿英國學制一樣。正因為如此,孫中山到達香港后,馬上能進入拔萃書室、中央書院(后來改稱皇仁書院)等校讀書,1887年更考進香港西醫(yī)書院肄業(yè)。準此,竊隊為孫中山在夏威夷和香港的教育是一氣呵成的??上O中山在夏威夷讀書的情況,未能兼顧,以致再一次給人以斷層的感覺。于是筆者就決定向夏威夷的有關檔案進軍。    第三,筆者把孫中山在夏威夷讀書的情況弄清楚后,仍不感滿足,覺得必須把他到達夏威夷讀書之前,在翠亨村的童年生活理出個頭緒,以便找出其連貫性。于是又集中精力鉆研這段歷史。結果把孫中山的前半生——從1866年他出生之日到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后他離開香港之時——共約三十年這自成一個單元的時光,追蹤發(fā)掘出來。準此,本書就命名為《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一1895》。    本書經常用“耶教”以涵蓋新教(基督教那數(shù)不清的流派)和舊教(天主教),目的是凸顯大家都是信耶穌的教友,絕對不必像過去那樣斗個你死我活,現(xiàn)在是握手言和甚至攜手合作的時候了。君不見,孫中山在澳門行醫(yī)時,他租用仁慈堂的物業(yè)——在其右鄰的寫字樓——做醫(yī)館,而仁慈堂是天主教的慈善機構。孫中山雖然身為新教徒,但于舊教卻無門戶之見,可見胸懷。又本書第七章、第八章的部分內容,與拙著《中山先生與英國》第二章的部分內容有相似的地方。事緣陳三井先生力邀筆者撰寫《中山先生與英國》時,筆者已經展開《三十歲前的孫中山》之研究多時,并一邊研究一邊撰寫底稿。為了節(jié)省時間,在撰寫《中山先生與英國》時,就挪用了本書部分底稿,敬請讀者留意。

內容概要

  國際知名的孫中山研究學者黃宇和院士,繼其《孫逸仙倫敦蒙難真相》英文原著在1986年出版后,再用二十五年時間的努力,遍訪廣東省、香港、澳門、夏威夷、英國和美國的檔案館,并頻頻到翠亨村、香港、澳門和夏威夷等地作實地調查,經過細致的考證,最終把孫中山前半生的曲折經歷,以及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最忠實地呈現(xiàn)出來。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1895)》解答的重要問題包括:
  孫中山祖籍是廣府人還是客家人?他是否中原貴胄的后裔?
  孫中山的國學根底如何?是否只是一名“番書仔”?
  在檀香山四年的學習生活,對孫中山身心變化有何影響?
  孫中山曾有過當傳教士的念頭,為何最終放棄?
  孫中山是否真的曾在香港拔萃書室念過書?
  孫中山自稱其走上革命道路是由于在香港念書時所受到的影響,這些影響到底是什么?
  孫中山在澳門行醫(yī)時,是否同時策劃革命?
  1895年的廣州起義,號稱有“決死隊”三干人,為何卻未舉先?。渴欠裾嫒缡窌茥钺樵普{度失宜所致?
  起義失敗后,孫中山是否曾如他自己所言,由朋友在城墻上用吊蘿載著他降下城墻而逃離廣州城這么驚險?
  孫中山逃至香港時,是否曾在域多利監(jiān)獄作客?
  通過對類似上述微觀細節(jié)問題的研究,《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1895)》最終解答了孫中山為促使中國“現(xiàn)代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這一宏觀歷史問題。
  孫中山前半生的事跡過往由于原始史料的缺乏,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只能語焉不詳。通過黃宇和院士的不懈努力,相信已成功還原了孫中山前半生的最真實面目,為“孫中山研究”以至歷史學研究,立下了良好的典范。

作者簡介

  黃宇和院士(Professor John
Y.Wong,D.Phil,Oxon,F(xiàn)R.Hist.S.,F(xiàn)ASSA),1946年11月生于廣東省番禺縣石樓鎮(zhèn)茭塘鄉(xiāng)。父黃鑒波、母陳慕貞。幼隨家人到香港定居。先后就讀于九龍牛頭角庇護十二小學、九龍華仁書院、香港大學。1968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71年完成博士論文后留校。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任教,從講師逐步遞升為近代史講座教授(Professor of Modern
History)。
  1978年英國皇家歷史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2001年澳大利亞國家社會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黃宇和曾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以及臺灣政治大學客座教授。又先后在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圣約翰大學,中國的北大、清華、復旦、武漢、中山等大學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講學。研究領域包括孫中山、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和近現(xiàn)代中國國際關系。
  黃宇和院士歷年著作
  英文專著
  Yeh Ming-ch'en: Viceroyof Liang-Kuang, 1852-1858
  Anglo-Chinese Relaoons, 1839J86C
  The Origins of an Heroic lmage: Sun Yatsen in London, 1896
1897
  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Arrow”War (1856-1860)
in China
  中文專著
  《兩廣總督葉名琛》
  《孫逸仙倫敦蒙難真相》
  《兩次鴉片戰(zhàn)爭與香港的割讓》
  《中山先生與英國》
  《孫逸仙在倫敦:三民主義思想探源》
  學術論文六十余篇

書籍目錄

北京三聯(lián)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辛亥百年:孫中山革命思想來自何方?
第二章 家世源流:孫中山祖先來自哪里?
 一、導言
 二、總結六十年來關于孫中山祖籍的爭論
 三、進一步探索“紫金說”
 四、進一步探索“東莞說”
 五、孫中山是本地人(廣府人)還是客家人?
 六、結論
 七、四枚計時炸彈
 八、后論
第三章 國學淵源:《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
 一、出身寒微
 二、孫中山的誕生
 三、讀書明理
 四、學以致用
 五、社會學校
 六、人神之間
 七、小結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
第四章 檀島西學:英耶?美耶?-- 耶穌
 一、導言
 二、年孫中山從翠亨村往澳門的交通工具
 三、孫中山是坐葡國船前往檀香山?
 四、通過澳葡文化去了解世界?
 五、為何如此?
 六、鐵梁英風
 七、抵火奴魯魯入學
 八、全英制的意奧蘭尼學校
 九、為何如此英國氣?
 十、英式寄宿學校
 十一、孫中山是寄宿生還是走讀生?
 十二、韋禮士主教的為人
 十三、學習與生活點滴
 十四、再談孫中山在意奧蘭尼學校的宗教生活
 十五、瓦胡書院預備學校
 十六、提出領洗
 十七、小結
第五章 中學時代:香港拔萃書室及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
 一、拔萃書室
 二、孫中山在拔萃讀書有多久?
 三、孫中山就讀之拔萃屬什么性質?
 四、拔萃書室的課程
 五、孫中山在拔萃的課余活動
 六、小結
 七、在中央書院讀書前后三年
 八、中央書院的校長、老師、同學
 目? 錄?
 九、中央書院的學費、統(tǒng)計數(shù)字、校舍、出路
 十、中央書院的班級編制、課程安排
 十一、英國歷史
 十二、劍橋地方試
 十三、文學、拉丁文、常識
 十四、漢譯英
 十五、猜題?選修?
 十六、中文部的課程
 十七、小結
 十八、孫中山領洗進入耶教
 十九、孫中山與陸?zhàn)〇|何時領洗?
 二十、喜嘉理牧師的背景
 二十一、喜嘉理對孫中山可能產生的影響
 二十二、喜嘉理力邀孫中山帶他到翠亨村
 二十三、孫眉與孫中山決裂
 二十四、分析兄弟決裂鬧劇對孫中山的影響
 二十五、“推”、“拉”之間
第六章 大專時代:  寓廣州博濟醫(yī)院及香港雅麗氏
 醫(yī)院的兩所西醫(yī)書院
 一、廣州博濟醫(yī)院
 二、香港西醫(yī)書院的創(chuàng)立
 三、康德黎醫(yī)生倡議并孕育了西醫(yī)書院
 四、倫敦傳道會試圖行醫(yī)的歷史
 五、孫中山與康德黎的深厚友誼
 六、雅麗氏醫(yī)院:推離傳道
 七、雅麗氏醫(yī)院:強人所難
 八、基督神掌伸入西醫(yī)書院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
 九、西醫(yī)書院:推向革命
 十、閱兵典禮所引起的思想震撼
 十一、西醫(yī)書院:改革耶?革命耶?
 十二、所謂“四大寇”
 十三、他想得很多
 十四、對萬能政府的構思
第七章 澳穗濟世:治病救人莫如治病救國要緊
 一、導言
 二、孫中山創(chuàng)辦了《鏡海叢報》(中文版)?
 三、開設中西藥局是為了從事革命?
 四、“孫醫(yī)館”設在議事亭前地十四號?
 五、究竟“孫醫(yī)館”曾否存在?
 六、孫中山澳門行醫(yī)情況
 七、為何脫離事實的信息能出現(xiàn)并被廣泛引述?
 八、是什么迫使孫中山離開澳門?
 九、用溫和辦法來爭取中國“現(xiàn)代化”
 十、行醫(yī)目睹“苛政猛于虎”
 十一、上書李鴻章
 十二、孫中山見了李鴻章?
 十三、小結
第八章 廣州起義:出師未捷唯足見大公無私
 一、籌備起義
 二、部署廣州起義
 三、采取行動
 四、為何“決死隊”沒有按時到達?
 五、缺乏經驗
 六、為何密謀瓦解?
 七、外人的介入
 八、敘事排列
 九、后話
 十、后論:香港為孫中山的革命理論和革命實踐打下基礎
 十一、總結
第九章 任重道遠:“同志仍須努力”
 一、任重
 二、道遠
 三、總結
參考資料及書目
西漢對照表
索引
謝辭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新本把“璉昌”改為“連昌”。2.新本加上了“后移香山縣開基”等字樣。新本此等內容,羅香林是絕對不能引用的,因為李蔚春甚至溫濟琴,都肯定看過舊本。若引用新本,羅香林的“紫金說”就會失掉一切公信力。這就是為什么,羅香林凡是提到紫金忠壩《孫氏族譜》時,都鄭重聲明他所用的是舊本。目前筆者所掌握的紫金忠壩《孫氏族譜》,共有三個版本:1.舊本:即1933年孫桂香的三修本,也就是李蔚春在1941年8月1日交給羅香林的版本。l有關部分曰:“十二世祖諱璉昌公,移居曾(增)城,于后未知?!焙髞砹_香林似乎沒有把此舊本交還給忠壩孫氏,而孫桂香等似乎也沒有索還。結果這一舊本就變成羅香林的藏書,遺留給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編號是:羅700/14。2.節(jié)抄本:1941年8月3日,羅香林在曲江把舊本節(jié)抄。節(jié)抄時忠實地抄寫。有關部分曰:“十二世祖諱璉昌公,移居增城,于后未知。”羅香林在抄寫時,唯一改動過的地方,是把舊本之中錯誤的“曾城”改為正確的“增城”。節(jié)抄本后來也成為羅香林藏書之一,留給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編號是:羅222/50。3.新本:1942年9月,由孫桂香心領神會了羅香林“紫金說”的意思之后,把舊本重抄一遍,并在重抄過程中,把璉昌改為連昌,并加上了“后移香山縣開基”等字樣。同時,對于上述舊本的有關部分諸如“十二世祖諱璉昌公,移居曾城,于后未知”等字樣,則通通不錄。代而興之,是在十一世祖鼎標公項下,加上如下字樣:“鼎標公……生三子:長日連橋公,未傳。次日連昌公:移居增城,后移香山縣開基。三日連盛公:往外未詳。”接著,孫桂香把兩份新本寄給了羅香林,但羅香林的藏書當中卻沒新本的蹤影,可能是羅香林把它們扔掉了,以免造成混亂,或避免不知底蘊的人誤會是羅香林自己弄虛作假。但由于孫仕元在t986年把新本獻給紫金縣檔案局,故該局藏有新本原件?!逼渖霞墢V東省檔案局又向其求得新本的復印本,自己收藏。而中山市翠事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又向廣東省檔案局求得新本的再復印本,自己收藏。結果,中國大陸的一些學者寫道:“經考證:紫金檔案局所藏《紫金縣忠壩孫氏族譜》(光緒二年重修)所記載的‘十二世孫連昌移居增城,后移香山開基’,才是可靠的歷史事實?!币蚨终J為,羅香林那“十二世祖孫璉昌,移居增城,于后未知”這樣的引述,“是羅教授書中引用的一個不可靠的材料”。更由于紫金檔案局所藏《紫金縣忠壩孫氏族譜》所記載的是“連昌”而非“璉昌”,就下結論說:“這純屬當時作者(羅香林)失誤而造成后人的訛傳?!边@些學者劈頭第一句就說“經考證”。至于做過什么“考證”,他們并沒有作任何說明。鑒于他們只提出過紫金檔案局所藏《紫金縣忠壩孫氏族譜》這~孤證來討論,證明他們考證的范圍,也只可能是囿于這一孤證。所謂“孤證不立”,他們用孤證來立論,已犯了史學方法的大忌。立論之后,進而指責羅香林“失誤”、引用了“不可靠的材料”,又犯了史學方法的另一大忌——受個人感情影響,而其感情沖動的程度,已經完全超出切磋學問的范疇。他們指責羅香林“失誤”,更使羅香林蒙受不白之冤,引起“香老”在香港門人的憤憤不平!總之,1942年國民政府的黨國要人大力支持“紫金說”,結果不單挑起了全球土、客之間激烈的感情沖突,也挑起了大陸與香港某些群體之間強烈的感情沖突。筆者盼望:本章所指出的紫金忠壩《孫氏族譜》其實存在著三個版本這一事實,以及三個版本的來龍去脈和曾遭改動過的地方,能夠平息孫中山祖籍問題的爭論。第二,自從羅香林在1942年提出國父祖籍在紫金的說法之后,六十多年以來,廣大海內外客家人對此深信不疑。臺灣的四百多萬客家人,更經常組團到紫金尋根。大家對于客家人當中曾產生了像孫中山這樣的一位偉大人物,由衷地感到無比驕傲。若現(xiàn)在有人對他們說,國父的祖籍并非紫金!他們在感情上,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因為他們對“紫金說”之深信,已經到了“信仰”的程度,這從上述種種感情用事的例子可知。準此,竊以為我們可否改變思路:把紫金說完全排除出歷史考證的范疇之外,從此不提;反而把它作為一種“客家信仰”來看待?君不見,關羽是真正存在過的三國時期歷史人物。但是,民間卻把他作為神來供奉。全球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則那里的華人商店,大都供奉著關圣帝君的神像。相信沒有任何一位歷史學家,會荒唐到逐一跑進華人商店,推開正在叩拜關帝的店主說:“歷史上只有關羽這樣一個人,沒有關帝這樣一個神,別拜袍!”同樣地,如果我們尊重客家人的“信仰”,響應紫金縣人民政府在忠壩籌建孫中山祖籍紀念館,讓海內外的客家人有一個“朝圣”的地方,凝聚全球客家人的積極性,以支持紫金縣的建設,對中華民族只有好處。筆者這種想法,是由于2008年1月8 1El至9日前往紫金忠壩實地調查時所受到的啟發(fā)。紫金,的確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后的地方。筆者在回程時被紫金一批待業(yè)青年開無牌汽車從后硬碰企圖勒索,幸得鐘振宇副縣長及龔火生局長及時趕到解圍,才幸免于難。2009年4月趁復活節(jié)期間再飛香港轉廣州追查有關孫中山祖籍的史料時,驚悉紫金所屬之河源市,竟然有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街頭強搶小學女生:許多家長擔心孩子一旦被拐,遭歹徒弄成殘疾行乞或被迫犯罪,甚至遭殘殺,以致人心惶惶。廣東《南方日報》記者在河源實地采訪,發(fā)現(xiàn)在10多個傳聞兒童失蹤地點,證實至少有4名兒童被擄走。當記者在當?shù)夭稍L時,又有一名10歲女童在等校車時險遭擄走。

編輯推薦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翠亨、檀島、香港(1866-1895)》描述了孫中山前半生的事跡,由于原始史料的缺乏,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只能語焉不詳。通過黃宇和院士的不懈努力,相信已成功還原了孫中山前半生的最真實面目,為“孫中山研究”以至歷史學研究,立下了良好的典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質疑的治學精神,科學的治學方法,斐然的治學成績,是以成為史學的標桿,是我讀到真實的歷史,收益頗多。全文以孫中山先生的早起個人經歷,用顯微鏡式的分析、推理,顯現(xiàn)出孫中山先生義無反顧、無私無畏拯救國家的宏觀思想,顛覆了中國偉人神化的歷史觀。令人深思,令人敬畏。歷史就是歷史,不是神話史!
  •   當時看了"南方周末"就有了買該書之念頭,在當當網(wǎng)搜到了.作者立場立論值得肯定,史料翔實證據(jù)充分,值得一讀.
  •   史料詳實,分析入理。
  •   成長全貌
  •   非常好的一本書,可惜有些貴了
  •   整本書像部偵探小說,少有寫法,南方周末書評推薦的,可以一看。
  •   內容充實,帶著崇敬國父的心情閱讀。很有啟發(fā)。
  •   書還沒開始看 紙質很好
  •   孫中山的一些歷史值得理解
  •   16開略小,725千字,圖132幅。資料很翔實。印刷質量也不錯,值得收藏。
  •   印刷紙張的質量是我所有書里最好的 ,但其中內容冗長煩瑣了些. 有些資料有拼湊之嫌`
  •   未經過和諧
  •   沉甸甸的
  •   居然能買到
  •   偉大的革命家
  •   三十歲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