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陳智超 編注 頁數(shù):1208 字數(shù):1152000
Tag標簽:無
前言
《陳垣來往書信集》1990年出版,至今已經(jīng)有二十年了。在當今這個飛速變化發(fā)展的社會,對于一本書的生命力來說,二十年可以算是中考了。《書信集》銷售、閱讀、引用的情況,說明它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通過了中考?!稌偶烦醢嬗×藘汕?,不久就脫銷,以致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朋友來索取。起先我還能從出版社給我的樣書中取出來應(yīng)對。后來實在無法應(yīng)對,一位安徽大學(xué)的教授懇切要求從我保留的兩三冊樣書中借閱一冊。幾年后,當我們再次見面時,他很抱歉地拿回那已經(jīng)被他翻破的書來還我。有此知音,我當然慨然相贈。在圖書館中此書被翻殘的情況,我也時有所聞。無處購買,復(fù)印《書信集》全書的消息也不時傳來。我在1985年為《書信集》寫的前言中曾經(jīng)說過,這部書信集為研究援庵先生提供了一份極其寶貴的材料,為了解和研究近現(xiàn)代中國學(xué)術(shù)、特別是史學(xué)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它也是近五十年中國社會這個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實際情況證明了這個判斷。近二十年來,凡是研究援庵先生這位世界級學(xué)者,凡是研究近現(xiàn)代中國史學(xué),所有有分量的著作,無不引用《書信集》。作為編注者,看到上述情況,感到非常欣慰。但是,閱讀、引用者多而一書難求,又使我深為不安。這就是二十年后本書要出增訂本的第一個原因。出版增訂本的第二個原因,是二十年來讀者和我自己發(fā)現(xiàn)了本書整理工作中一些需要改正或補充的地方。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曾于1990年出版,深受研究援庵先生以及關(guān)注相關(guān)史料的人士的重視。當時收入援庵先生致他人書信375封,他人來信892封。此次增訂版,新增援庵先生書信467封,他人來信180封,另有援庵先生批復(fù)家書125封,總計收入來往書信2164封。如此規(guī)模的書信集,在同類圖書中是少見的,為研究援庵先生及其友人和相關(guān)歷史,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同時,編者對原書中的一些地方進行了補訂。
書籍目錄
增訂本前言陳智超 ——兼論書信的利用與整理初版前言 陳智超書信目次凡例來往書信家書陳垣簡譜通信者索引圖版
章節(jié)摘錄
第十一通“前二次”,寄晦之,托小松轉(zhuǎn),并候覃溪。乾隆五十九年阮元繼翁方綱任山東學(xué)政,晦之佐阮元幕,翁撰復(fù)初齋詩卷四十五,甲寅題黃秋盒同知得碑十二圖,有“近與錢家仲,停車意不忘”之句,即在此年。黃易字小松號秋盒,官山東運河同知。第十二通“別來”,與既勤大侄。既勤系晦之長子?xùn)|垣,札中問“節(jié)內(nèi)尊大人已解館否,前所訂尊堂同往武林之說,今擬在蘇啟行”,當是嘉慶元年晦之佐阮元浙江學(xué)政幕時作,擘經(jīng)室四集二,有丙辰題錢可廬明經(jīng)蕉窗注雅圖詩,即在此時。札中又言“張芑堂欲將豐官瓦刊入金石契”,張芑堂補刻金石契,正在嘉慶元年。第十三通“涉齋”,與可廬。札無月日,涉齋瞿中溶父,嘉慶二年八月涉齋招竹汀為洞庭西山之游,見竹汀年譜,此札當作于是年。第十四十五通“可廬”、“別后”,皆與可廬。二札無月日,共裱一開,箋墨相同,蓋同一年作。札中言“邑志采訪陸續(xù)已到,正可刪定成書,了此一事”,又言“精神漸漸恍忽,殊可慮”。嘉慶六年長興令延竹汀、可廬總修縣志,八年志成,此二札當作于是年,即竹汀卒前一年。時屢患病,故札中有“恐不能久駐人世”語。綜核此冊,雖寥寥十五簡,但自乾隆三十九年竹汀四十七歲起至嘉慶八年竹汀七十六歲止,綿亙凡三十年。中多有月無年,或有日無月,或月日并缺,今為一一考出,以質(zhì)石公。一九五二年清明。(六八)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來函援庵先生師席:奉四月中畢誨,并跋竹汀手簡,歡喜捧誦,傳觀贊嘆。當時亟欲道謝,適親友中頗有與于登三成五者,不覺閣置,并王君書款亦未寄,可笑之至。跋竹汀文與往年跋于文襄手札同一精妙。嘗與柳劬堂、鮑技九(鼎)談當代擅場史學(xué),而以深入淺出之文達之,勵云書屋外無二手也。甚愿都為一集布之(從前散出報章雜志未嘗結(jié)集),以惠吾黨,幸甚。附上王佩老一函,外匯三萬元代還書鋪,馀再續(xù)申,并致敬禮。小弟石公頓首。五,廿四。
編輯推薦
《陳垣來往書信集(增訂本)》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