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6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周保松 頁數(shù):294 字數(shù):248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周保松先生這本文集題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書名的含意便值得思索。面對“自由”與“平等”這樣的字眼,今人多少會感到空泛而疲倦,對于個人如何享有自由或者政治如何追求平等,可能既少關心也乏期待。進一步言,由于這兩個概念帶有濃厚的道德理想色彩,卻又主要涉及政治領域,便更顯得諷刺:大家會說,政治只關心權(quán)力,豈談得上道德的理想?而道德至多屬于個人的良知范圍,又豈有可能去過問政治秩序或國家制度?在當代,政治的去道德化與道德的非政治化不僅是現(xiàn)實趨勢,并且被視為政治與道德兩個領域的自主性所寄。政治與道德必須分離,以免相互濫用造成災難性的后果?;谶@類考慮,如果讀者對于《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的主題存有懷疑,似乎也不足為異。
作者簡介
周保松,出生于中國農(nóng)村,上世紀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yè),英國約克大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哲學博士?,F(xiàn)為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當代政治哲學和倫理學,重點在自由主義和社會正義理論。出版著作有《政治哲學對話錄》、
書籍目錄
序 政治哲學作為道德實踐自序 重視社會正義第1章 契約、公平與社會正義第2章 道德平等與差異原則第3章 資本主義最能促進自由嗎?第4章 自由主義、寬容與虛無主義第5章 穩(wěn)定性與正當性第6章 正義感的優(yōu)先性與契合論第7章 康德、永久和平及國家主權(quán)結(jié)語什么是自由主義跋 行于所當行——我的哲學之路參考書目索引出版后訂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契約、公平與社會正義 《正義論》的主要目的,是要建構(gòu)一套在道德上值得追求,同時在實踐上可行的道德原則,以此規(guī)范社會的基本結(jié)構(gòu),決定公民的權(quán)利和義務,以及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這樣一套原則,被稱為社會正義原則(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在政治光譜上,羅爾斯的理論常被視為左翼自由主義(1iberalism)又或自由平等主義(liberal egalitarianism)。它最大的特點,是一方面強調(diào)個人權(quán)利的優(yōu)先性,另一方面重視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具體點說,一個公正社會必須充分保障每個公民有平等的權(quán)利享有一系列基本自由,同時保證每個人有公平的平等機會追求自己的事業(yè)和人生計劃,而在經(jīng)濟分配上,則反對過度的貧富不均,強調(diào)任何不平等的財富分配,必須對社會中最弱勢的人最為有利才可接受?! ≡谶@1節(jié),我先闡明《正義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羅爾斯對社會合作的理解、良序社會的理念、正義原則應用的對象以及如何界定被分配之物品等。第3節(jié)則比較羅爾斯的正義觀和其他理論,以顯其獨特之處。第4節(jié)集中討論他的道德方法學和正義原則的證成理據(jù)。第5節(jié)分析他的原則如何應用到制度層面,第6節(jié)探討書中第三部分的穩(wěn)定性(stability)問題。最后,我會作一扼要總結(ji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