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06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傅雷 頁數:255
Tag標簽:無
前言
年來國人治西洋美術者日眾,顧了解西洋美術之理論及歷史者寥寥。好騖新奇之徒,惑于“現(xiàn)代”之為美名也,競競以“立體”“達達”“表現(xiàn)”諸派相標榜,沾沾以肖似某家某師自喜。膚淺庸俗之流,徒知悅目為美,工細為上,則又奉官學派為典型:坐井觀天,莫此為甚!然而趨時守舊之途雖殊,其昧于歷史因果,缺乏研究精神,拘囚于形式,競競于模仿則一也??浴拔逅摹币越?,為學之態(tài)度隨世風而日趨澆薄:投機取巧,習為故常;奸黠之輩且有以學術為獵取功名利祿之具者;相形之下,則前之拘于形式,忠于模仿之學者猶不失為謹愿。嗚呼!若是而欲望學術昌明,不將令人與河清無日之嘆乎? 某也至愚,嘗以為研究西洋美術,乃借觸類旁通之功為創(chuàng)造中國新藝術之準備,而非即創(chuàng)造本身之謂也;而研究又非以五色紛披之彩筆曲肖馬蒂斯、塞尚為能事也。夫一國藝術之產生,必時代、環(huán)境、傳統(tǒng)演化,迫之產生,猶一國動植物之生長,必土質、氣候、溫度、雨量,使其生長。拉斐爾之生于文藝復興期之意大利,莫里哀之生于十七世紀之法蘭西,亦猶橙橘橄林之遍于南國,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也。陶潛不生于西域,但丁不生于中土,形格勢禁,事理、環(huán)境、民族性之所不容也。此研究西洋藝術所不可不知者一。 至欲擷取外來藝術之精英而融為己有,則必經時勢之推移,思想之醞釀,而在心理上又必經直覺、理解、憬悟、貫通諸程序,方能衷心有所真感。觀夫馬奈、凡·高之于日本版畫,高更之于黑人藝術,蓋無不由斯途以臻于創(chuàng)造新藝之境。此研究西洋藝術所不可不知者二?! 〗褚矕|西藝術,技術形式既不同,所啟發(fā)之境界復大異,所表白之心靈情操,又有民族性之差別為其基礎??梢娝^融合中西藝術之口號,未免言之過早,蓋今之藝人,猶淪于中西文化沖突后之漩渦中不能自拔,調和云何哉?矧吾人之于西方藝術,迄今猶未臻理解透辟之域,遑言創(chuàng)造乎? 然而今日之言調和東西藝術者,提倡古典或現(xiàn)代化者,固比比皆是,是一知半解,不假深思之過耳。世惟有學殖湛深之土方能知學問之無窮而常惴惴默默,懼一言之失有損乎學術尊嚴,亦惟有此惴惴默默之輩,方能孜孜石乞石乞,樹百年之基。某不敏,何敢以此自許?特念古人三年之病必求七年之艾之訓,故愿執(zhí)斬荊棘,辟草莽之役,為藝界同仁盡些微之力耳。是編之成,即本斯義。編分二十講,所述皆名家杰構,凡繪畫、雕塑、建筑、裝飾美術諸門,遍嘗一臠。間亦論及作家之人品學問,欲以表顯藝人之操守與修養(yǎng)也;亦有涉及時代與環(huán)境,明藝術發(fā)生之因果也,歷史敘述,理論闡發(fā),兼顧并重,示研究工作之重要也。
內容概要
傅雷的《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自1985年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以來,一直是深受讀者喜愛的藝術普及讀物。這部講稿飽含傅雷對美的見解與熱情,也表達他對中國之新藝術的殷切期待。全書圍繞西方文藝復興以來近二十位美術家及其名作展開,細述了這樣一種藝術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討論從藝術風格延至人格操守,又涉及時代與環(huán)境,并融入了對相關文學、音樂、哲學的感悟,雖淺顯通俗,卻耐人回味。在傅雷的引領下,讀者被帶往幾個世紀前的翡冷翠、羅馬、荷蘭、英國、法國……走近喬托、波提切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倫勃朗、魯本斯、委拉斯開茲……感受杰出作品里蘊藏的精妙的造型語言、細微的情緒色彩,以及它們帶給后世觀者的心靈震動。
作者簡介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于色彩變化。翻譯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服爾德的《老實人》《天真漢》《查第格》;梅里美的《嘉爾曼》《高龍巴》;丹納的《藝術哲學》;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邦斯舅舅》《貝姨》《夏倍上?!贰稊囁恕贰队谛鯛枴浟_埃》《都爾的本堂神甫》《賽查·皮羅多盛衰記》《幻滅》等名著十五部;譯作約五百萬言,全部收錄于《傅雷譯文集》。他的遺著《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多次再版,一百余萬言的著述已收錄于《傅雷文集》。為表示對他著譯的由衷禮贊,近年還出版多種插圖珍藏本,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米開朗琪羅傳》《貝多芬傳》《丹藝術論》《藝術哲學》和版畫插圖珍藏本《約翰·克利斯朵夫》。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書籍目錄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與傅雷先生序第一講 喬托與阿西西的圣方濟各第二講 多那太羅之雕塑第三講 波提切利之嫵媚第四講 萊奧納多·達·芬奇(上)《瑤公特》與《最后之晚餐》第五講 萊奧納多·達·芬奇(下)人品與學問第六講 米開朗琪羅(上)西斯廷禮拜堂第七講 米開朗琪羅(中)圣洛倫佐教堂與梅迪契墓第八講 米開朗琪羅(下)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墓與《摩兩》第九講 拉斐爾(上)《美麗的女園丁》與《西斯廷圣母》第十講 拉斐爾(中)梵蒂岡宮壁畫——《圣體爭辯》第十一講 拉斐爾(下)氈幕圖稿第十二講 貝爾尼尼巴洛克藝術與圣彼得大教堂第十三講 倫勃朗在盧浮宮《木匠家庭》與《以馬忤斯的晚餐》第十四講 倫勃朗之刻版畫第十五講 魯本斯第十六講 委拉斯開茲西班牙一定畫像第十七講 普桑第十八講 格勒茲與狄德羅第十九講 雷諾茲與庚斯勃羅第二十講 浪漫派風景畫家編校后記全書所述主要美術家及名作簡列
章節(jié)摘錄
梅迪契祖孫并創(chuàng)辦大學,興立圖書館,搜羅古代著作的手寫本。大學里除了翡冷翠當地的博學鴻儒之外,并羅致歐洲各國的學者。他們討論一切政治、哲學、宗教等等問題。 這時候,人們的心扉正大開著,受著各種情感的刺激,呼吸著新鮮的學術空氣:聽完了柏拉圖學會的淵博精湛的演講,就去聽安東尼的熱烈的說教。他們并不覺得思想上有何沖突,只是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送?,整個社會正度著最幸福的歲月。宴會、節(jié)慶、跳舞、狂歡,到處是美妙的音樂與歌曲。 這種生活豐富的社會,自然給予藝術以一種新材料,特殊的而又多方面的材料。人文主義者用古代的目光去觀察自然,這已經是頗為復雜的思想了,而畫家們更用人文主義者的目光去觀照一切。 藝術家一方面追求理想的美,一方面又要忠于現(xiàn)實;理想的美,因為他們用人文主義的目光觀照自然,他們的心目中從未忘掉古代;忠于現(xiàn)實,因為自喬托以來,一直努力于形式之完美?! ∵@錯綜變化、氣象萬千的藝術,給予我們以最復雜最細致最輕靈的心底顫動,與十八世紀的格魯克(Gluck)及莫扎特(Mozart)的音樂感覺相仿佛?! 〔ㄌ崆欣词沁@種藝術的最高的代表?! ∫磺袀ゴ蟮乃囆g家,往往會予我們以一組形象的聯(lián)想。例如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悲壯的人物,倫勃朗(Rembrandt)的深沉幽怨的臉容,華托的綺麗風流的景色等等,都和作者的名字同時在我們腦海中浮現(xiàn)的。波提切利亦是屬于這一類的畫家。
編輯推薦
繪畫之有熱情的流露,生活的自白,與神明之皈依者,自喬托始。實在,這熱情的流囂,生命的自白,與神明之皈依.就是文藝復興繪畫所共有的精神。然而今日之言調和東西藝術者,提倡古典或現(xiàn)代化者,固比比皆是,是一知半解,不假深思之過耳,世惟有學殖湛深之士方能知學問之無窮而常惴惴默默,懼一言之失有損學術尊嚴。亦惟有此惴惴默默之輩,方能孜孜矻矻,樹百年之基。 ——傅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