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朱自清,葉圣陶,呂叔湘 頁數(shù):268
Tag標簽:無
前言
這本《文言讀本》是《開明文言讀本》的改編本?!堕_明文言讀本》出版到現(xiàn)在已經三十年了,因為現(xiàn)在還缺少性質相同的書可以用來代替,我們應出版社的要求,把它改編重印。所說改編,主要是刪去若干篇課文,把原來的三冊合并成一冊。原先有一篇“編輯例言”說明編輯的宗旨和方針,節(jié)引如下:我們編輯這套讀本,有兩點基本認識作為我們的指導原則。第一,我們認為,作為一般人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文言已經逐漸讓位給語體,而且這個轉變不久即將完成。因此.現(xiàn)代的青年若是還有學習文言的需要,那就只是因為有時候要閱讀文言的書籍:或是為了理解過去的歷史,或是為了欣賞過去的文學。寫作文言的能力決不會再是一般人所必須具備的了。第二,我們認為,在名副其實的文言跟現(xiàn)代口語之間已有很大的距離。我們學習文言的時候應該多少采取一點學習外國語的態(tài)度和方法,一切從根本上做起,處處注意它跟現(xiàn)代口語的同異……這兩點決定了我們的選材和編制。我們把純文藝作品的百分比減低,大部分選文都是廣義的實用文。我們不避“割裂”的嫌疑,要在大部書里摘錄許多篇章;我們情愿冒“雜亂”的譏誚,要陳列許多不合古文家義法的作品。我們既不打算提供模范文給讀者模仿,而閱讀從前的書籍又的確會遇到這各種風格的文字,我們?yōu)槭裁床荒苓@么辦?……對上面的話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一,文言作為通用的書面語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二,要求學習文言時注意辨別它跟現(xiàn)代語的異同,是為了防止用現(xiàn)代的字義和句法去讀古書,誤解古書文義,也是為了糾正在語體文中濫用文言詞語的不良風氣?!堕_明文言讀本》原來計劃編成六冊一套,供高中三年教學之用,但是只編了三冊,沒有完成計劃。第一、二冊課文的排列按內容深淺,不依時代先后。第三冊里選用的課文,除詩歌外,都是宋朝以后的作品,宋朝以前的只選了一篇。
內容概要
這書是《開明文言讀本》的改編本?!堕_明文言讀本》成書于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由朱自清、葉圣陶和呂叔湘三位先生合編?!堕_明文言讀本》是當年開明書店匯集一些名家編印的系列國文教材中的一種,原計劃出六冊,實際只出了三冊。1978年,葉圣陶、呂叔湘先生刪去《開明文言讀本》中若干篇課文,將原來的三冊合并成一冊,即為《文言讀本》?! 吨袑W圖書館文庫:文言讀本》的編纂仍沿用《開明文言讀本》的體例。開篇是長達三萬字的《導言》,分別談了“文言的性質”、“語音”、“詞匯”、“語法”、“虛字”五個方面的問題,扼要地概述了文言的性質和古漢語的基礎知識,對近二百個文言文中常見的虛詞,包括代詞、介詞、連詞、語助詞、副詞等,按它們的意義分別舉例說明,可供學生翻檢。
書籍目錄
導言一 文言的性質二 語音三 詞匯四 語法五 虛字課文一 為學 彭端淑二 蹙盜 何景明三 喻言【一】 韓非四 喻言【二】 百喻經五 游子吟 孟郊六 王藍田 劉義慶七 桃花源記 陶潛八 口技 林嗣環(huán)九 核工記 宋起鳳十 越謠歌十一 鄒忌 戰(zhàn)國策十二 綦崇禮 洪邁十三 圖畫 蔡元培十四 裝飾 蔡元培十五 陌上桑十六 瑁璃缾 洪邁十七 書蒲永昇畫后 蘇軾十八 癡華矍題記 魯迅十九 英文漢詁敘 嚴復二十 無家別 杜甫二十一 岳陽樓記 范仲淹二十二 書博雞者事 高啟二十三 促織 蒲松齡二十四 夏珪秋霖圖 李葆恂二十五 繚綾 白居易二十六 訓儉示康 司馬光二十七 天工開物【選錄】 宋應星二十八 吳船錄【節(jié)錄】 范成大二十九 絕句十八首三十 夢溪筆談【選錄】 沈括三十一 論變鹽法事宜狀 韓愈三十二 律詩八首
章節(jié)摘錄
一 文言的性質一 一篇文章,是用語體寫的還是用文言寫的,大致一看就能分別,雖然不是沒有在界限上的例子。文言和語體的區(qū)別,若是我們要找一個簡單的標準,可以說:能用耳朵聽得懂的是語體,非用眼睛看不能懂的是文言。文言到底是什么東西?有人說文言就是古代口語的記錄,有人說只是一種人為的筆語,是歷代文人的集體努力的產物。這兩種說法可以說是都對都不對,因為“文言”這個名稱包括許多不同時代和不同式樣的文章。在時間上,從甲骨文字到現(xiàn)在有三千多年;在風格上,有極其典雅奧僻的,也有非常淺近通俗的。世界上沒有,也不可能有,完全沒有口語作根底的筆語,文言不會完全是人為的東西??墒俏难砸膊淮笙裨浭悄骋粫r代的口語的如實的記錄,如現(xiàn)代的劇作家和小說家的若干篇章之為現(xiàn)代口語的如實的記錄。在各式各樣的文言之中,我們可以提出一種來稱之為“正統(tǒng)文言”,這就是見之于晚周兩漢的哲學家和歷史家的著作以及唐宋以來模仿他們的所謂古文家的文章的。這一路的文言在當初大概跟口語相去不太遠,還在聽得懂的范圍之內??墒强谡Z是不斷地在變化的,一個人的一生幾十年里頭也許覺察不出,可是經過三五百年,積小變?yōu)榇笞?,這前后兩個時代的人說的話就會到了不能互相了解的程度。筆語呢,假如是大體上跟著口語走的,那么也會變得很厲害。可是如果后一代的人竭力模仿前一代的文章,那么也許變得很少,雖然絕對不變是辦不到的。正統(tǒng)文言就是這樣形成的。除了正統(tǒng)文言,我們一方面有比它更古奧,更富有方言色彩的甲骨文、金文和《尚書》里的文章,又有比它后起的,更多一番雕琢,離開同時代的口語更遠的辭賦、駢文之類。另一方面也有或多或少地容納口語成分的通俗文言,如一部分書信、官文書、筆記小說、翻譯文章之類。唐朝以后又漸漸地有更接近口語的文體出現(xiàn),如有些詩和詞,許多和尚和道學家的語錄。到了宋朝的平話小說,那簡直就是語體了。元明以來的戲曲,曲文本身是一種文言和語體混雜的很特別的文體,可是說白部分是相當純粹的語體。這些個語體文章一向不受文學家的重視,只當作一種游戲筆墨,一直到了三十年前的新文學運動起來,才由附庸變?yōu)榇髧?,逐漸替代了文言,作為一般應用的文體。二為什么別的民族很少有類似我們的“文言”的呢?原來文言的形成并非完全,甚至并非主要的由于中國讀書人的崇古的心理,而另有一個物質的基礎——漢字。假如用的是標音的文字,筆語就不能不跟著口語走。漢字有一個特點,各時代的人可以按各時代的讀音去讀同一個字。譬如耳朵,古代人管它叫,現(xiàn)代人管它叫爸,倘若就照這個樣子寫成字,現(xiàn)代的人學習古代的文字是相當困難的??墒钱敵鯇懗蓚€“耳”字,盡管古代人讀,現(xiàn)代人卻不妨讀吾,讓它代表口語里的,那么現(xiàn)代入學習古代的文字就并不太難了。當然,寫成“耳朵”,現(xiàn)代人更容易明白??墒侨耸怯卸栊缘?,多寫一個字多一分麻煩(而且當初也許曾經有過這個字究竟該怎么寫的問題),一個“耳”字能對付也就算了。“耳”這個字是難易適得其中的例子。一方面有用“目”代表或的例子,古今全無聯(lián)系,可是另一方面也有“牛”、“馬”、“魚”等等古今完全相通的例子。
編輯推薦
《文言讀本》:中學圖書館文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