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史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梁思成  頁數(shù):32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該書是1944年完成的,當時對中國建筑的研究尚處于起步的階段。對古建筑的實地調(diào)查也僅僅限于l932--1937年這短短的5年時間。在這樣短的時間里,要弄清中國建筑兩千年來發(fā)展的歷史源流,梳理清楚其發(fā)展脈絡,自然只能先從主流建筑人手,這就是為什么此書內(nèi)容側重于宮殿廟宇(即重點在大木作)。而對中國建筑中極富特色的園林,豐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沒有論及。此書完成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課題還很多。但當時正是抗戰(zhàn)勝利,軍興以還,各地城市摧毀已甚,失地收復之后,立即有復興焦土的艱巨工作隨之而至,所需人才當以萬計,當務之急是為國家造就建設人才,首先是建筑師。今后數(shù)十年,國家建設實有待于此輩人才之養(yǎng)成。因此他到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暫緩進行。    本書是先生的重要遺著,因此補充的圖片也全部采用當年先生所拍攝的圖片,盡管這批圖片經(jīng)過水殘質(zhì)量已大不如前了??傊蚁胱龅膬H僅是盡我的能力去完成先生當年想做的工作。我相信先生在天之靈會微笑的。

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國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guī)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護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書籍目錄

總序增補版前言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代序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中國建筑之特征 第二節(jié) 中國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節(jié) 《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第二章 上古時期 第一節(jié) 上古 第二節(jié) 春秋戰(zhàn)國 第三節(jié) 秦第三章 兩漢 第一節(jié) 文獻上兩都建筑活動之大略 第二節(jié) 漢代實物 第三節(jié) 漢代建筑特征之分析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jié) 文獻上魏、晉建筑之大略 第二節(jié) 南北朝之建筑活動 第三節(jié) 南北朝實物 第四節(jié)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第五章 隋、唐 第一節(jié) 隋、唐都市宮苑陵墓寺觀建筑之梗概 第二節(jié) 隋、唐實物 第三節(jié) 隋、唐之建筑特征第六章 五代、宋、遼、金 第一節(jié) 五代汴梁之建設 第二節(jié) 北宋之宮殿、苑囿、寺觀、都市 第三節(jié) 遼之都市及宮殿 第四節(jié) 金之都市宮殿佛寺 第五節(jié) 南宋之臨安 第六節(jié) 五代、宋、遼、金之實物 第七節(jié) 宋、遼、金建筑特征之分析第七章元、明、清 第一節(jié) 元、明、清宮殿建筑大略 ……第八單元 結尾——清未及民國以后建筑附文 油印本《中國建筑史·前言》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上古時期第一節(jié)上古中國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時,殆將永遠籠罩于史前之玄秘中?!吧瞎叛ň佣疤?,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注一)。此固為后世之推測,然其所說穴居之習,固無疑義,直至今日,河南、山西一帶居民,穴居仍極普遍。宮室與穴居可以同時并存,未必前后相替也。殷商以前,史難置信,姑集所記。黃帝(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頃?),“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wèi)”,當時顯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宮室(注二)。至堯之時(公元前二十三世紀頃?),則“堂崇三尺,茅茨不翦”(注二),后世雖以此頌堯之儉德,實亦可解為當時技術之簡拙。至舜所居,則“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注二)。舜“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初期之都市已開始形成?!坝肀皩m室,致費于溝減”(注三),則因?qū)m室已漸華侈,然后可以“卑”之。至殷代末年(公元前十二世紀頃),紂王廣作宮室,益廣囿苑,‘‘南距朝歌,北據(jù)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注四)。然周武王革命之后,已全部被毀。箕子自朝鮮“朝周,過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而傷之(注五)。其后約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予以發(fā)掘,發(fā)現(xiàn)若干建筑遺址。其中有多數(shù)土筑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礎,行列井然。柱礎之上,且有覆以銅板者。其中若干處之木柱之遺炭尚宛然存在,蓋兵亂中所焚毀也。除殿基外,尚有門屋,水溝等遺址在。

編輯推薦

梁思成,中國“第一個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學者”,《中國建筑史》,中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公正權威的建筑歷史。明晰中國建筑史分期:上古——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國以后,整體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講解各個系統(tǒng)建筑自身之優(yōu)劣,解析他時他族建筑與我之異同。闡明中國建筑的特征,對每一時期的現(xiàn)存建筑實物逐一剖析:木構——磚石——橋梁——牌坊——宮殿——苑囿——寺廟——壇觀——陵墓——住宅參閱古代建筑的兩部“文法課本”,解說每個建筑型制的特征及與其他時期的傳承關系。本民族的建筑文化,研習者的歷史課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建筑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6條)

 
 

  •   中國建筑史,太好了?。。。。。。。。。。?!震撼?。。。。。。。。。。。。。。。。。。。。。。。。。。。。。。?!1梁思成,中國“第一個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學者” 《中國建筑史》,中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公正權威的建筑歷史?!∶魑袊ㄖ贩制冢骸∩瞎拧獌蓾h——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國以后* 整體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 講解各個系統(tǒng)建筑自身之優(yōu)劣, 解析他時他族建筑與我之異同。 闡明中國建筑的特征, 對每一時期的現(xiàn)存建筑實物逐一剖析: 木構——磚石——橋梁——牌坊——宮殿——苑囿——寺廟——壇觀——陵墓——住宅 參閱古代建筑的兩部“文法課本” 解說每個建筑型制的特征及與其他時期的傳承關系?!”久褡宓慕ㄖ幕辛曊叩臍v史課題。
  •   梁啟超先生并不只是一位建筑師,也是以為中國建筑史學家、城市規(guī)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護中國古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非常指的我們尊重。他的《中國建筑史》明晰了中國建筑師的分期、闡明了中國建筑的特征。想了解中國的建筑史,這是必讀的書目。
  •   我是非建筑專業(yè)人員,之所以看中國建筑史,不得不承認是緣起林徽因,以及對梁思成的好奇,大學時代曾借書讀過一次,因故只看了一半,現(xiàn)在正式買回收藏,也是回顧未看完的歷史。梁思成是嚴謹?shù)膶W者,但不失稍許的浪漫,字里行間,其實可見那一些小心情,小情懷。對于中國建筑這一瑰寶,我這樣的外行人,可窺一隅,足矣。
  •   很佩服梁思成能夠在那么艱難的時刻堅持自己的信念,我對歷史以及建筑史一直很有興趣,但是由于學習場所關系一直學到是西方建筑史,所以很希望能了解一下東方的建筑中蘊含著什么含義,書里面圖片內(nèi)容豐富,希望能讓我的疑問得到解答...
  •   梁思成大師在30年代,遍訪中國各地,調(diào)研中國古建筑。于抗戰(zhàn)期間,艱苦完成這一部 近代第一部中國古建筑的書籍 詳細論述中國建筑的發(fā)展、幸存(當時)古建筑的相關資料。當為中國建筑研究的開山巨著!
  •   過去看過梁先生的《中國建筑史》,你會發(fā)現(xiàn)這份對中國建筑的愛已經(jīng)溶入了梁先生和林先生的血液里。值得多讀幾次的好書,也以此紀念逝去的梁先生和林先生。
  •   梁思成建筑大家撰寫的《中國建筑史》,圖文并茂,文字易懂,是一本好的史書。
  •   梁思成先生對中國古建筑的愛是非常深切的,而他本人在專業(yè)上,又在美國接受過頂級的建筑專業(yè)學習,而在人品上,他也是中國學者的楷模,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的專業(yè)論著,既精準,又才華橫溢,充滿激情。所以,學建筑的中國人都應該好好讀讀他的著作。
  •   中國建筑史,非常好的一本建筑書
  •   很欽佩梁思成先生,雖是多年前的作品,但較系統(tǒng)講述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知識,對于認識古老的中華文化很有幫助。
  •   一提林徽因,想必大家是知道的。相比之下,林的先生梁思成的名氣反倒不如,至少我是這么覺得的。央視出過一部紀錄片《梁思成和林徽因》,我對梁林的了解也是得益于此片,雖然之前早就聽說林的盛名。也正是在此片中,我得以指導梁思成先生著作此書的艱辛,在抗戰(zhàn)時,更顯得難能可貴。
    建筑我也是不懂的,但是這并不影響我閱讀此書,畢竟,書的魅力總是不及人的。
  •   梁思成的經(jīng)典作品,內(nèi)容翔實,圖片頗多,與文字對比更能對書中描述的斗拱等鋪作、紋飾有所了解,這本書將中國歷史的建筑演變講述的很清晰,學術化的語言更具權威性,但很少講到中國建筑的思想內(nèi)涵與建筑形式,只是理論化的敘述。但敘述很完整。
  •   用這本書和潘谷西老師的那本書應對著學習建筑史,梁思成的建筑史是按時間來的,潘谷西的建筑史主要是按類型分。脈絡不同,可以相互印證,加深記憶。
    另外,梁思成先生為中國建筑史學做出的巨大貢獻,去品讀一下梁大師的作品。也算是對其的一種緬懷。也可學習他那種在艱苦環(huán)境下的嚴謹治學精神。
  •   首先,書的包裝還是很不錯的,紙張的質(zhì)感也不錯
    本書是梁思成凝聚了他畢生的心血而完成的。從書中可以明顯看出梁先生的治學嚴謹,一絲不茍的精神。
    每有引用古書典籍必標明出處。每處舉證的建筑必親自走訪,實地測繪拍照。就算是沒有照片的,也由精細的手繪呈現(xiàn)出來,盡可能讓讀者一目了然。
    書中圖片幾乎占了半本書。每讀此書都如同身臨其境隨同梁思成林微因踏遍祖國千山萬水,尋訪古建蹤跡
  •   梁思成的專著,雖然不是五折,我很滿意;要想了解中國建筑的歷史,必讀書之一吧!??!
  •   初學建筑者,了解建筑史非常有必要。
  •   當當?shù)陌b實在不敢恭維,不論買多少都是一張塑料袋包過來。這次又有擦傷。心疼~
    看過大象出版社人物傳記系列之《永遠的困惑——梁思成》,當當上卻一直沒貨。
    《中國建筑史》是梁的心血之作,希望能通過這座橋梁更好的了解大師、走近歷史。
    感覺定價挺高的,又一直75折,看到65折趕快出手。剛收到,發(fā)現(xiàn)又漲回去了。
  •   梁思成老先生畢生所學寫成的中國建筑史,是建筑學專業(yè)學生必讀書目之一,對我們認識古建和中國社會文化有大裨益
  •   雖然還沒能看完 但是深深地欣賞梁思成先生 印刷質(zhì)量不錯 也適合收藏 學建筑的應該入手一本
  •   學學中國古代的建筑,和我們國家建筑的發(fā)展,不錯
  •   這是梁先生早年著作,雖然不甚全面 ,但在中國建筑史方面,開創(chuàng)先河,應無人出其右。內(nèi)容有些比較專業(yè) 枯燥,但對專業(yè)人士應該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   梁思成先生的定鼎之作,內(nèi)容好,長知識。
    作為一個非建筑專業(yè)的門外漢,讀一讀這樣的一本書著實受益匪淺。
    給了滿分,因為這是一本好書。
  •   梁思成先生的書太經(jīng)典了、大師風范讓國人在傳統(tǒng)建筑的知識方面得益多多!三聯(lián)書店出的此套書也太好了!希望當當多搞些活動,能早日集齊梁先生的大作!當當網(wǎng)發(fā)書快!值得贊!
  •   書質(zhì)量不錯,梁思成寫的中國建筑史,那當然好的沒話說啦...
  •   這本書是我們老師推薦的,所以就打算買來看看,果然非常好看,值得那些想了解中國建筑歷史的學子品味一番啊。。。。。。
  •   希望通過本書能夠?qū)W習鑒賞中國古建筑,了解中國建筑文化。感覺收獲頗豐!
  •   想了解中國的建筑歷史,必讀啊~
  •   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對結構來說也是必要的!
  •   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史經(jīng)典著作,基本上是入門必備教材。
  •   圖文并茂。經(jīng)典。最近看了央視的中國古代建筑,提到了這本書,好不容易找到,定當好好品讀。
  •   中國古代建筑愛好者的必讀之物!
  •   大師之作 時間為軸線的確接受更容易 中國建筑博大精深 是應該深刻研究
  •   對于了解中國建筑之歷史亦是非常好的一本,精美的插圖,很是值得細細品讀。
  •   每一個學建筑 學設計的都應該看看梁思成的書,作為大家的林梁那種兢兢業(yè)業(yè)的測繪照片記錄的不僅僅是當時的情景,似乎在當今也是值得學習的。
  •   剛收到,還未來得及讀,中國的建筑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   對傳統(tǒng)建筑有了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   書不錯,但是自我覺著沒有中國古代建筑史好
  •   梁老先生是極少數(shù)能被稱為大師的人物、他的作品每一本都是都稱得上經(jīng)典、想要了解中國建筑他的作品是一定要認真拜讀的、值得收藏
  •   書的整體感覺不錯,作者的生平也讓我覺得有必要拜讀一下他的力作。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還能對國內(nèi)建筑抱以十二分熱情的建筑思想家,我想知道他想給我們傳達的信念和執(zhí)著。
  •   正在研究,不是很懂,但是對中國建筑有了一點了解
  •   不如梁的《為什么研究中國建筑》好看。也許是因為本人悟性不足。梁的大作。
  •   研究中國建筑
  •   一生在建筑的理論和歷史上苦心孤詣,把即將失傳的建筑技術保護了下來。建筑不僅是物質(zhì),而且是精神,只有傳承了精神,才會源源不斷,生生不息,這才是真正的永恒。
  •   同濟、清華的建筑那么有名,不就源于他們夫妻二人嗎?他們的力作,即使不學建筑,也能讀讀,可以了解中國建筑的發(fā)展。
  •   真是大家風范的一本書。
    原本就對中國建筑感興趣,這本介紹得很系統(tǒng)。
  •   很系統(tǒng)的了解中國的建筑。不錯的書
  •   這本中國建筑史,是我想要的。
  •   看看中國的建筑 知道來龍去脈
  •   對于中國建筑的了解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   如題,對中國建筑及其歷史感興趣的必讀!
  •   為中國的建筑驕傲
  •   本不是建筑專業(yè)的,買來觀瞻一下而已,但是還是被作者的嚴謹認真,被中國古典建筑的美深深打動
  •   那一代的學問家,治學嚴謹,文字簡練,入木三分。直觀的感受中國建筑的演化過程,是很好的科普讀物
  •   梁先生的經(jīng)典之作,喜歡建筑的值得一提。
  •   學建筑的,敬仰先生,所以買來。
  •   書挺好的
    作為學建筑的,是該看看梁先生寫的書
  •   中國人自己的建筑史當由中國人寫,梁先生的書很好。
  •   難得的一部中國建筑史書。
  •   與圖像中國建筑史一起買的,兩本都應該收藏
  •   個人以為梁思成的書,值得每一個學建筑的學生閱讀,推薦!
  •   兒子想了解 古代建筑 一種興趣愛好
  •   最初是因為看了《梁思成 林徽因》的紀錄片才對梁思成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更多的喜歡,也正是出于這種喜歡,才下定決心要買這本書的。看著里面那些圖,感覺像是把整個建筑史都握在手里了一樣,非常好。
  •   中國建筑史必讀的讀物,質(zhì)量很好
  •   專業(yè)級建筑歷史研究,集結了大師一輩子的心血,配圖詳盡且清晰。
  •   了解中國建筑史的必讀之物。
  •   中國建筑史,唯一之經(jīng)典!
  •   早就聽說中國建筑史很好,很有名,就是一直哪也買不到,終于有貨了。但是這書,封皮有改變,印刷也不是很好,再版了?還是。。。
  •   將中國五千年的建筑史加以歸類總結
  •   就因為梁思成三個字,這本書也是必藏的建筑史經(jīng)典書!
  •   梁思成經(jīng)典著作,圖文并茂,強烈推薦對建筑史有興趣的朋友一讀。不會讓你失望的。
  •   確實不錯,不管是內(nèi)文還是印刷,因為是建筑外行所以感覺內(nèi)文的圖片文字有的不是很清晰,這是唯一的缺憾,可能跟資料比較久遠有關系。
  •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關于梁林的紀錄片 其中提到這部作品 買來一讀 下次看建筑物會有不一樣的視角 一種對于建筑美的理解
  •   了解建筑歷史,學習中
  •   雖然不是建筑專業(yè)的學生,不過最近在搞建筑,想補充一些專業(yè)的知識。
  •   將兩千年建筑文明娓娓道來
  •   學習建筑歷史很有幫助
  •   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漂亮豐富的建筑樣式。。。其實我是來看畫畫的,但是真的很好看。。。原諒俺的膚淺吧。 = =、
  •   很有專業(yè)性,不愧是大家,了解一些建筑 文化,
  •   不是建筑專業(yè)的,只是一時興起買了這本書,一個是仰慕大師,一個當然也是想學習知識。還不知自己能不能看得懂,能不能看得下去。但書真的很精美,很喜歡。
  •   里程碑式的標志性書籍!人以文傳,文以人傳,作者與文章相互成就,作為中國人,我們了解我們身邊的建筑,這是繞不開的書。
  •   很值。。。書內(nèi)還有建筑構造插圖
    大概,要很久以后才能看完了。。。。
  •   建筑書籍中的泰斗,你不得不看!
  •   很喜歡!很棒的書!~比想象中厚。對建筑感興趣的完全要買
  •   作為學建筑室內(nèi)必備的書籍 你們還等什么呢
  •   大師的經(jīng)典之作,喜歡和從事建筑的人必看
  •   給朋友買的,建筑也不懂,純屬個人愛好,拿來看看,,,
  •   吃穿解決了的時候,住就要跟上去。就要注重建筑給我們帶來的享樂。
  •   讀建筑都應該好好看一下的?。〈髱煹淖髌罚。?/li>
  •   好看,極力推薦給喜歡建筑的孩子們
  •   學建筑可以讀的,挺好的挺不錯的
  •   大師級的作品,感覺已經(jīng)跨越了專業(yè),不是學建筑的人閱讀也能吸收學習到不少好東西。
  •   學建筑的人必看的書,經(jīng)典
  •   一直斷貨,這次好不容易買到。是新版,插圖與文字并重,建筑經(jīng)典書目。
  •   書很好,作為一個土木人,看看建筑美學,蠻好的,也是必要的
  •   因為對建筑有興趣,又聽過梁思成的成就,所以買的;紙質(zhì)也不錯····
  •   點贊。相當不錯。建筑專業(yè)必讀書之一。
  •   我是非建筑專業(yè)的,看起來很吃力。不過很有幫助,建議給一些有文言文基礎和建筑常識的人士看。會受益匪淺!
  •   書還在看,希望能有更多的收獲,中國人自己的建筑史,我們一定要了解的
  •   應該也可以叫圖解建筑史吧,內(nèi)容很全面,有圖有真相。
  •   經(jīng)典其實已無需多言,因為梁思成和營造學社而喜歡上了中國古建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