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瑪贊·莎塔碧 頁數:348 譯者:馬愛農,左濤
Tag標簽:無
前言
公元前2000年,正當埃蘭民族(Elam nation)在巴比倫(Babylon)之旁發(fā)展文明的時候,印度和歐洲的侵略者在遼闊的伊朗高原定居下來并為之命名?!耙晾省币辉~來源于“Ayryana Vaejo”,意思是“雅利安人(Aryans)的發(fā)源地”。雅利安人是半游牧民,他們的后裔是米堤亞人(Medes)和波斯人(Persians)。公元前七世紀,米堤亞人創(chuàng)建第一個伊朗國家,后被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摧毀。公元前六世紀,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后來成為古代最偉大帝國之一的波斯帝國。伊朗以前被稱為波斯(Persia)——她的希臘文名字,直到1935年,雷扎國王(Reza shah),也就是最后一位伊朗國王的父親,要求大家稱這個國家為伊朗?! ∫晾屎芨辉!S捎谒呢敻患坝欣牡乩砦恢?,很容易成為攻擊的對象。伊朗經常受外國勢力的統(tǒng)治: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西邊的阿拉伯鄰國、土耳其和蒙古的征服者?! ∪欢ㄋ拐Z言和文化經受住了這些侵略。侵略者們被這種強有力的文化所同化,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說,他們也成為了伊朗人?! ?0世紀,伊朗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雷扎國王決定實現(xiàn)國家的現(xiàn)代化和西方化,與此同時,一種新的財源被發(fā)現(xiàn)了,那就是石油。隨著石油而來的是新一輪侵略。西方國家,尤其是大不列顛,對伊朗經濟施加了強大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蘇聯(lián)、美國要求雷扎國王跟他們聯(lián)合起來對付德國。但雷扎國王同情德國,宣布伊朗為中立國。于是同盟國侵略并占領了伊朗。
內容概要
《我在伊朗長大》自2001年出版以來,先后獲得2001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心動獎最佳首版漫畫;2001年布魯塞爾Lion大獎最佳首版漫畫;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法國國家Info電臺年度最佳漫畫獎;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jié)最佳劇情獎;2004年美國Harvey獎美國最佳外國出版物;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2007年,由該書改編的動畫片入圍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第33屆法國電影愷撤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六大獎項提名,并于2007年獲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獎。本書被譯成15種語言,深受讀者喜愛。
作者簡介
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于1969年出生于伊朗的雷什特(Rasht)。她在德黑蘭長大,在那里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之后去維也納,后又去斯特拉斯堡學習插圖藝術。她寫過幾本兒童讀物,創(chuàng)作的插圖發(fā)表在世界各地的報刊雜志上,包括《紐約人》和《紐約時報》。她目前住在巴黎。
書籍目錄
面紗安息日流落奧地利回家
媒體關注與評論
人們談起這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偸菍⑺c原教旨主義、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我作為一個在伊朗長大的伊朗人,知道這個形象遠非真實?! ≌驗榇?,創(chuàng)作《我在伊朗長大》對我來說才這么重要。我認為,不應該根據少數幾個極端分子的惡劣行為而對整個國家做出評判;我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wèi)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在兩伊戰(zhàn)爭中喪生、在各種暴政統(tǒng)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 斮潯ど?/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