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論講稿續(xù)編

出版時間:2009-05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作者:趙一凡  頁數(shù):868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從盧卡奇到薩義德:西方文論講稿續(xù)編》,是接續(xù)2007年三聯(lián)版《從胡塞爾到德里達:西方文論講稿》所寫,名為續(xù)編,或稱下卷。說明一下: 首先,這兩本書統(tǒng)稱《西方文論講稿》。只不過是前后兩本,合成一套——這就好比上下咬合的齒輪,或左右勾連的套環(huán)。 從內(nèi)容看,這兩本《講稿》的宗旨,是面對國內(nèi)文科博士生與中青年教師,通講20世紀西方人文學術(shù)變革,及其所催生的主要新學、新見、新方法。但凡熱衷文史哲學、文藝批評,文化研究的師生,如有興趣吸納新學、比較中西,主動創(chuàng)新,皆可以本書為一套新版學術(shù)地圖,或按圖索驥,考察個案,做博士論文;或以此書為向?qū)?,爬山涉水,周游列國。從篇幅看,這兩本《講稿》各有30萬字,厚薄均勻,等量齊觀。作為20世紀西方新學的通講教材,全書共分五編30講,合計60萬字。對于文科博士生,它不但編排有序,前后貫通,而且重點突出,方便檢索。所以,一旦你擁有這兩本《講稿》,便可橫跨百年,統(tǒng)攬全局。

內(nèi)容概要

精選一批有特色的選修課專題課與有影響的演講以課堂錄音為底本整理成書時秉持實錄精神,不避口語色彩,保留即興發(fā)揮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現(xiàn)場氛圍,希望惜此促進校園與社會的互動讓課堂走出大學圍墻,使普通讀者也能感知并進而關(guān)注當代校園知識思想與學術(shù)的進展動態(tài)和前沿問題。

作者簡介

趙一凡,1950年生,江蘇鹽城人。中學時當過紅衛(wèi)兵,后下鄉(xiāng)插隊。1973年安徽大學外語系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1年獲文學碩士,同年公派留美,哈佛大學史學碩士、哲學博士,兼任哈佛中國同學會主席,1989年回國。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三編 西馬英雄傳        課前提示      第十八講 盧卡奇:西馬之起源  第十九講 葛蘭西:西馬之戰(zhàn)略  第二十講 本雅明:西馬之救贖  第二十一講 阿多諾:西馬之否定  第二十二講 阿爾都塞:西馬之重構(gòu)  第二十三講 西馬在英國        第二十四講 西馬在美國    西方學術(shù)生態(tài)點評四  生于憂患 飛撤旅行第四編 后學面面觀    課前提示            第二十五講 ??拢褐R考古學      第二十六講 ??拢簷?quán)力與主體  第二十七講 哈貝馬斯與交往理性  第二十八講 布迪厄與象征資本  第二十九講 薩義德:后殖民批評  第三十講 詹姆遜:后現(xiàn)代再現(xiàn) 課后提示:錢鍾書的通學方法附錄 西方文論必讀經(jīng)典書目(續(xù)) 主要人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三編 西馬英雄傳第十八講 盧卡奇:西馬之起源1965年,巴黎結(jié)構(gòu)主義革命如火如荼。這一年,法共理論家阿爾都塞發(fā)表《保衛(wèi)馬克思》。此書以結(jié)構(gòu)馬克思主義為號召,公然挑戰(zhàn)盧卡奇的革命主體論。以阿氏之見:馬克思1845年后的革命思想,科學嚴謹、自成體系。而盧卡奇“只要一聽到科學字眼,就大叫實證主義。所以我們在理論上有權(quán)、在政治上有義務(wù),使用并保衛(wèi)科學這一哲學范疇”。(阿爾都塞84,226)馬克思主義是科學,而非意識形態(tài)!歷史乃一無主體過程!阿爾都塞登高大呼,新左派激動不已。此際,法國老左派領(lǐng)袖,那個倔強善辯的薩特在干啥?老爺子正埋頭趕寫《辯證理性批判》。這部巨著的導(dǎo)論《方法問題》,早于1960年發(fā)表。在其中,薩特秉承盧卡奇的人道精神,提倡其實踐方法,并以大段熱情文字,由衷贊美盧卡奇的貢獻如下:“馬克思主義在像月亮潮汐一樣吸引了我們、在清算了我們頭腦中種種資產(chǎn)階級范疇之后,它突然把我們丟棄了。”何以如此?原來是蘇聯(lián)人割裂理論與實踐,將其“變成僵化知識”。更可悲的是:他們失去了對于人生意義的總體把握。是盧卡奇,那個西馬創(chuàng)始人,率先批判蘇聯(lián)教條:“二十年的實踐,賦予他全部必要的權(quán)威,從而將那種假冒哲學,直呼為唯心主義?!?/pre>

編輯推薦

《從盧卡奇到薩義德:西方文論講稿續(xù)編》講述了:20世紀是一個批評世紀,也是一個知識交叉、思想創(chuàng)新的世紀。從胡塞爾、索緒爾、盧卡奇開始,西方學人百年離亂,備受其苦。無論是現(xiàn)象學、闡釋學,還是西馬、后結(jié)構(gòu),每一路西方文論,都在說明變的道理,或提出應(yīng)變方案。當下西方文論,早已突破文史哲學的傳統(tǒng)范疇,造成一種天下學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這向中國學者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同時也帶來歷史機遇。我們研究文論,就是要研究洋人的不通之苦、貫通之喜,以及各式轉(zhuǎn)圜之法?,F(xiàn)代中國的變通之學,始于1925年清華設(shè)立國學研究院。其代表者有陳寅恪、吳宓、錢鍾書。陳先生說文言:“中體西用資循誘”,意思是以中國文化為本,吸納外國新知。吳先生從哈佛大學白璧德處,帶回了語言文化比較方法,所以他半文半白,提倡“擇善而從,比較出新”。此法到了錢鍾書手中,濃縮成一句白話,就是“打通”。錢鍾書的“打通”包括三層: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人文各學科?!按蛲ā倍指爬ㄇ迦A治學原則,明確我國人文學術(shù)戰(zhàn)略目標。錢鍾書一生提倡覷巧通變、打通齊觀。原因是他明白專業(yè)局限,更了解“唯變是通”的天理: “人文學科彼此系連,交互映發(fā),不但跨越國界,銜接時代,而且貫穿不同學科。”他還告誡我們: “由于人類生命和智力的嚴酷局限,我們只能把專科學問分得愈來愈細。所以。成為某一門學問的專家,雖在主觀上是得意之事,在客觀上卻是不得已?!?/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方文論講稿續(xù)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7條)

 
 

  •   趙一凡老師在序言中強調(diào)該書“試以中國文科博士生為講授對象?!钡髡聵祟}“后現(xiàn)代史話”、“現(xiàn)象學軼聞”、“后結(jié)構(gòu)傳奇”、“西馬英雄傳”、“后學面面觀”云云,卻絕不同于一般文論教材的刻板無趣。再一頁頁翻下來,又只覺是在讀武打小說,但見各派學說你來我往,刀光劍影,一路打得熱鬧。而作者則在這亦莊亦諧的“戲說”之中,將西方現(xiàn)代文論各派的歷史背景、生平事跡、學說淵源等和盤托出。不過,作者此番想幫助博士生讀者們“減少困惑、增添樂趣”的苦心有時卻不免”畫蛇添足”。第三編“西馬英雄傳”開篇引起大段《西廂記》唱詞,以暗指西馬英雄們“頭方命薄”的命運。雖不倫不類,倒還能接受。第二編“后結(jié)構(gòu)傳奇”中提到“拉康:主體與欲望的變奏”時,作者居然又現(xiàn)編了幾句蘇白:“奴家(即拉康)在伊身上,頭一遭見著自家臉蛋。這段美好姻緣,原本以我為鑒。然而客官哪,你萬萬不可錯判:伊是奴家甜心,我那不可或缺的一半??v有如花容顏,青春無限,我活著的每一刻,只為博取伊的青睞?!边@實在就莫名其妙,令人哭笑不得了。未必,當代中國文科博士們對于平淡乏味的學術(shù)著述已全然無法卒讀,必得將插科打諢、趣聞軼事加插其中充做調(diào)料,方能哄著、喂著他們吃下一些“理論糧食”?未必,這就是所謂解讀西方文論的中國視角?的確,該書所長即在于“將...文論文本的解讀與其文化背景密切相聯(lián)系”,或曰,將學說的理論性和史說的可讀性巧妙結(jié)合。然而,讀畢此書,除去走馬觀花之后的頭暈?zāi)垦V猓瑢τ谖鞣轿恼摫旧淼睦斫鈪s未見有多少收獲。作者花費了許多筆墨交代各派的歷史背景、生平事跡、學說淵源,但對于學說本身的微言大義卻仍僅停留于綜合、歸納的階段。尤其,作者試圖將各家各派的大小理論統(tǒng)統(tǒng)囊括一書之中,結(jié)果反倒是為求論述的面面俱到、觀點的四平八穩(wěn)而失了分析的條理和挖掘的深度。相形之下,伊格爾頓的《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伍曉明 譯)則更詳略有當、簡潔明了。對于各派學說的評析亦鞭辟入里,令人信服。如果說趙老師這里精心繪制的是一張錯綜復(fù)雜的西方文論“導(dǎo)引圖”,雖并非無用,卻僅限于那地面之上的“山岳態(tài)勢,春秋景致”;而伊格爾頓提供的則是一幅西方文論“解剖圖”,將這一有機體之內(nèi)的筋骨構(gòu)架,脈絡(luò)交通一一展示出來,讓人看明了它的病灶究竟為何。 閱讀更多 ›
  •   此書正編與續(xù)編為一個整體,是作者幾十年功力積淀之作,同時又經(jīng)全國十幾所高校的講學實踐檢驗、修改、補充與提高,質(zhì)量上乘。此書既為西方文論、文學批評、文化批評、哲學與美學批評的經(jīng)典之作,更是中西文論、文學批評等比較研究的經(jīng)典之作。此書看似輕易,實則艱深,本身功力不夠者只能看個熱鬧。
  •   喜歡很棒的書,教了我很多
  •   書是之前在圖書館看過就很喜歡的,內(nèi)容語言不像一般的講稿那么規(guī)矩枯燥。送貨的速度很快~
  •   很好看,與一般的教材性質(zhì)的文論史著作不同
  •   先賣的第一冊,寫得簡明扼要,容易讀懂。于是買了第二冊,沒有讓我失望!
  •   設(shè)計得很悅眼,讓人愿意捧起它來讀。
  •   作者思路挺清楚的,不知道為什么在學界那么不受待見
  •   這本書很好,是指內(nèi)容。但拿到的書比較舊。好在我不講究太多。
  •   老師也推薦過幾次,一直想看,比較厚,要努力看了~~
  •   研究西方文論很好的拓展本。
  •   質(zhì)量很好,包裝很用心。
  •   書的內(nèi)容很充實,要認真看下去~
  •   很值得購買和閱讀,風格簡潔,幽默。
  •      讀上此書完全是被封底錢鐘書的“打通”二字吸引,20世紀西學變幻風起云涌,西馬、結(jié)構(gòu)、后結(jié)構(gòu)、現(xiàn)象學、闡釋學等各種主義、流派造就的”學術(shù)時尚”亂花迷眼,文史哲、社會學等學科交叉互滲,固守專業(yè)一隅常顯局促狹隘,此更顯”打通“與”不隔'之必要,而本書也正以此為治學之方法與根本追求,從”方法論“看,這是本書令我欣賞之處。老輩學人的告誡”成為某一門學問的專家,雖在主觀上是得意之事,在客觀上卻是不得已“,我輩應(yīng)時刻引為自我鞭策。
       如序言中澄清的那樣,此處的“文論”,絕非傳統(tǒng)文學理論,而是彰顯20世紀時代精神,即批判意識的“critical theories".,雜糅哲學、文學、社會學等,很難具體歸入某一學科。
       作為一本導(dǎo)圖式的評介性書目,體量還是很大的,但似乎是出于歸類的需要,作者有淡化個體思想差異和把人物標簽化的傾向。這在后學面面觀中是尤為突出的,后現(xiàn)代思想本身以”反本質(zhì)“、”去中心“、注重差異和平等為精神氣質(zhì),甚至有論者說”有多少后現(xiàn)代主義者就有多少種后現(xiàn)代主義“,所以是很難歸類和定義的,將福柯這位“野狐禪”式的思想大師簡單歸為后學”代言人“之列似乎有欠妥當,盡管其思想有著鮮明的批判現(xiàn)代性色彩;另,哈貝馬斯曾指出”現(xiàn)代性是一場遠未完成的設(shè)計“,故而將其放入”后“學之類,恐怕哈氏自己也不會同意。
       畢竟本書不是對某一位學者的專門介紹,受課時和篇幅所限,對人物的介紹難免粗疏和有失系統(tǒng),引證似乎也過于駁雜和碎片化,但對于人物思想概貌和源流發(fā)展變化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如講??碌膬芍v里,對其五部重要著作中關(guān)鍵詞的提點和文脈的梳理,能夠幫讀者理清一定的線索并把握思想關(guān)鍵。)
       系因本書雖以西學介紹為本,卻極人物品評之能事,其中不乏作者主觀先入之見,故”小白們“若以此為入門之書,恐難形成客觀深刻之印象,而對于有一定基礎(chǔ)或讀過些許原著的人,卻可于其品評之中得“相視一笑,莫逆于心”之默契。
       最后,余竊以為,諸君不妨在讀過一些人物的代表性文本,建立起碼的了解而又對自己的“解讀”心存疑問,亦或欲做深入研究時,將本書作為一本可以對照并與之對話的”檢讀“性作品來對待。
      
      
      
  •     幾天時間讀完這套講稿,部分內(nèi)容之前也有所涉及,所以讀起來倒是不困難,當然融會貫通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是一本以介紹為主旨的書,作者所做大多為概括總結(jié)的活計,下一步就是找時間去讀原著了。
      
      作為一部導(dǎo)游圖,本書基本算是完成任務(wù),這里不多說成就,只聊幾點缺憾或者說可討論的地方。
      
      1.江湖黑話,畫蛇添足。作者那套“小某”“老某”之類的指代以及武俠小說用語實在多余,個別難點之處拿來作類比自然沒有問題,但在本講稿中卻泛濫成災(zāi),明顯是為了適應(yīng)本講稿的江湖恩仇錄風格而強加上去的,這種討小孩子歡心的伎倆實屬畫蛇添足,畢竟序言中已寫到這是面向博士生的講稿。
      
      2.傾向明顯,缺乏中立。作者對馬克思推崇有加,但有時候明顯過分了,比如對除馬克思之外的學者是這類稱呼“老?!保ê5赂駹枺?、“小馬”(馬爾庫塞),而馬克思則獨享“馬翁”的名號;作者對其他學者的言論經(jīng)常冠以“瘋話”、“狂言”、“詭辯”一類名頭,到了馬克思,就變成了“英明的預(yù)見”一類奉承話,如此濫用詞匯,不免使本書在客觀性上大打折扣;在下卷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部分,我甚至讀出了中學政治課本的味道,那種唯馬獨尊的口氣,著實令人不快。作者似乎忘了自己所做是一份導(dǎo)游圖,如果導(dǎo)游圖缺乏中立,對各個景點都附上有傾向性的評論,那就不是導(dǎo)游圖,而是一份廣告。
      
      3.強引國學,牽強附會。不可否認一些類比確實有道理,但作者的問題仍是缺乏節(jié)制。中西哲學有共通之處,那是因為人類的本質(zhì)有著共通之處,然而這幾千年的政治文化差異,不是強行歸納文本可以彌合得了的,硬拿來進行類比不免讓人心生困惑,尤其是在一本西學入門書中。至于作者經(jīng)常用老莊之語做總結(jié),以錢鐘書所言來點評,在本書中更是俯身皆是了。
      
      
  •     1.趙先生對西方現(xiàn)代學術(shù)史的梳理真是有闊大氣象,不論是對西方學術(shù)內(nèi)在流變的爬梳,還是打通中外文史哲層面,畢竟在哈佛待了9年之久。不好說他已是大師,但或許值得假以時日。
      2.趙先生文風獨特,文白兼采,風趣幽默。
      3.但此書依然太難,花了兩個月才勉強完成,太損生命點數(shù)了——這是一本適合博士生的書
      4.本書體例出眾,便于檢索,抽時間要弄出一份詳細的目錄表。
  •     有《西方文論講稿:從胡塞爾到德里達》在前作了質(zhì)量保障,買這本書就毫不猶豫了。
      我承認趙一凡比起他老友北島,學究氣確實濃重了不少,但是人家的學究氣很樸實很民間,不像如今的大多數(shù)學者、譯者,不是把論文、譯文矯飾成天書,就是動不動給文字扣上“后現(xiàn)代”,“亞文化”的流行帽子。
      雖然序言里說,本書主要是針對文科博士生和中青年教師的,但口語化的敘述風格加上邊頁詳細的注釋,已經(jīng)為初級讀者掃除了不少的閱讀障礙。
      在我看來,全書最顯著的優(yōu)點有二:一是它與上卷的風格相承襲,不僅介紹理論,也將人物生平穿插其中,從而為文化弄潮兒們打造出一篇篇精悍的微型傳記;二是講稿涉及領(lǐng)域極為寬廣,初看書名,好像只是講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其實里面包孕了多種學科大類的觀點,比如講解盧卡奇時提到了齊美爾,說明合法性危機時引出了涂爾干和帕森斯,講著哲學史,卻順道把社會學,文學理論推出的人,非趙一凡莫屬。
      如果一定要說不足,就是限于篇幅,有些方面闡釋得過于簡單粗暴:比如對于哈貝馬斯,僅僅側(cè)重對其交往行為理論的介紹,而忽視了其相對早期的觀點(民族國家的起源,標志等等),又比如在闡釋卡爾·波普爾開放社會的觀點時,趙老不僅沒有進一步說明“零星社會工程”的方法論,而且片面將波普爾定性為反馬主義者,顯然是有失公允的。就這一點來說,個人自認為未名講壇書系比三聯(lián)講壇書系的理論縱切面更深(大家可以對照《曹衛(wèi)東講哈貝馬斯》和《趙敦華講波普爾》來看)。
      當然,作為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員,趙一凡長期從事的是總體研究而非個案解讀,所以評價這本書,還是應(yīng)該看其是否體系完備,一氣呵成。既然其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我們也不能強求它把一切細節(jié)都說得明白曉暢。換句話說,如果單單只想研究一個學術(shù)名人,這本講稿就不是你的首選了,比如你要研究???,就去請教莫偉明,想知道薩義德,還得讀讀單德興??傊?,別與你的目的南轅北轍了。
      
      
  •   啊啊啊,今天讀完了,同感啊!每次讀到正常介紹時還罷了。。。讀到牽強附會國學小馬什么的時候就毛骨悚然。。這作者跟我居然還是老鄉(xiāng)= =、
  •   他前不久才在外文學院做過講座,你居然沒來瞻仰大師,,可惜嘍~~~
  •   此趙一凡非彼趙一凡,北島文中的趙一凡,身前殘疾,且早已謝世。故老友二字有欠考慮
  •   ??!是的,經(jīng)求證確實不是同一人,我太草率了。謝謝R同學的指點!
  •   喜歡口語化的敘述方式。生動有趣,樓主說得很對。傾向于整體。
  •   “總體研究”是遁詞
    明顯趙一凡熟諳春秋筆法,喜歡篩選歷史,自我感動,隨性評點
    一旦去掉那些風趣幽默的修辭,這兩本書的底部便充斥著個人偏見
    當激情的詩性取代了冷靜書寫,擠占了思考的空間,他的所謂“哲學”就難免有滑向宣傳文案危險
    尤其卷二,反在平添我對西馬的厭惡
    趙氏過分執(zhí)著立場,這樣的“鳥瞰圖”是不合格的,建議批判性閱讀
    3星
  •   活潑的語言為枯燥的閱讀添了一些動力,但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讀起來還是辛苦。
  •   在你的“已讀”里邊挖掘到不少好書,thanks a million
  •   之前趙一凡來學校做講座,講的是胡塞爾到德里達,后來才知道大致內(nèi)容都在這本書上,很多晦澀的概念用金庸的情節(jié)來解釋的確易懂、詼諧,不過其中的確帶有較明顯的個人偏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